位置:首页历史人物>一山不容二虎,宋高宗和宋孝宗如何平安相处数十年?

一山不容二虎,宋高宗和宋孝宗如何平安相处数十年?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不惹红尘 访问量:2298 更新时间:2024/1/31 3:07:41

在宋高宗和宋孝宗权力上,宋孝宗是弱者称不上老虎。自宋孝宗登基之日起,南宋地方政权的范围内就没有“二虎”只有一虎。

(1)赵构禅位只是为了“以退为进”继续掌权,可以说从1162年到1194年,南宋都是在“赵构思维”与“赵思维”的纷争中,最终引来权奸出现,挨到蒙古崛起

宋高宗赵构生于1107年,1127年五月初一,改元建炎,建立了南宋政权。1162年,五月二十八,立赵玮为皇太子,改名为赵,六月份宋孝宗继帝位。那么,赵构时年55岁。但其亡于1187年,做了25年的太上皇。

赵构书法

那么,赵构为何退位?其主要责任就是为了应对完颜亮于1161年南侵后所面临的政治斗争。为了自己安稳地控制南宋地盘,赵构一心一意地对“抵抗派”大臣们进行无情碾压。杀岳飞、废韩世忠

结果如何?海陵王要完成两大志愿:帅师伐远,执其君长而问罪于前;无论亲疏,尽得天下绝色而妻之!

面对这一问题,文武中的“抵抗派”自然会大加讨伐之前的政策。虽不会言及赵构本身,但作为皇帝的他自然难以承受压力。

赵书法

再加上,赵佶、赵构父子的肩膀都比较软,只好找儿子顶雷了。

(2)赵在抵抗派地支持下发动隆兴北伐,结果并不如意。由此,宋孝宗的政治地位更加孱弱,宋孝宗后来之所以禅位也是因赵构在旁根本无法施展,从而对皇位不再眷恋。

面对如此情况,赵构把帝位传给赵匡胤后裔,其实,赵构完全可以传位给自己的一支。但之所以没有,就是利用赵匡胤家族远离政治中心的劣势,政坛积累比较薄弱利于操控的优势。正如“垂帘听政”者总喜欢找年幼的皇位继承者那样。

宋孝宗继位后,利用赵构地“暂时弱势”地位,在1163年隆兴二年四月发动北伐,但结果到第二年十一月失败和局。两年的时间,足以让赵构重新取得“政治优势”。假如北伐成果,那么宋孝宗还有可能成“虎”。失败了,则只能继续做“大猫”了。

赵生于1127年,继位时35岁。1187年,赵构于十月份驾崩。1189年二月初二,也就是赵构死后14个月,就禅位于光宗赵。

其实,赵如此做也是有原因的。光宗虽然是自己的儿子却和赵构关系更亲近。当然,赵身体和精神都不好,赵学宋徽宗、宋高宗“以退为进”,并堵住“父子不和”的声音的心理也不是没有可能。

赵在李皇后、赵构派系的大臣挑唆下与孝宗关系不好,父子矛盾越来越大。

赵扩

1194年六月初九,赵病逝,享年68岁。赵奢死后,赵构的老婆太皇太后吴氏,在一些大臣地要求下下诏光宗内禅给赵次子是为宋宁宗赵扩。

在支持内禅的群臣中,就有韩胄这位权奸。韩借助宋宁宗的思维再次北伐失败,等韩胄被清除后,蒙古帝国也崛起了。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西晋司马氏为何要以“孝”治天下?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人物

    魏晋相承,以孝治天下。此事没有引起后世史家关注,许多史书上提都不提,远不如清谈玄言那样引来议论纷纷。看来既非特点,又无成效,与天下治乱几乎无关。这是倡导者始料不及的。鲁迅指出:“魏晋,是以孝治天下的,……为什么要以孝治天下呢?因为天位从禅让,即巧取豪夺而来,若主张以忠治天下,他们的立脚点便不稳,办事

  • 李克用为什么始终忠于李唐王朝?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人物

    李克用自始至终都没有忠于李唐王朝,他发家虽然靠的是平定庞勋起义和黄巢起义,但是他可没少为难朝廷,唐朝皇帝也不止一次派兵讨伐李克用。只是在后来李克用与朱温的战争中,李克用处于下风,对于朱温改年号和建国一直持不承认的态度,并一直与朱温作斗争,去世之前还让自己的儿子李存勖继续和朱温作对,一直到灭了后梁建立

  • 古代封建王朝中,忠臣的最高典范是谁?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历史人物

    古代封建王朝中,忠臣典范,每个朝代都有,有跑到山里饿死的,愚忠。有和皇上一起吊死的死忠,有与皇上一起跑了,消失的迷忠。在我看来,这都是有据可查的。其实忠臣与皇上,只会一起出现的,就像千里马与伯乐,昏庸无道的皇上,和大奸大恶的奸臣。我们历史书上,把奸臣描绘的万恶不赦。农村有句话,上梁不正下梁歪。上有所

  • 还记得二十四孝的故事吗?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人物

    第一部分(何时定型)儒家十分强调孝道,认为孝是为人处事的根本。孝与忠又是相互联系的,由孝推及于忠,有利于封建宗法统治,所以历代王朝也以各种形式提倡孝道。由于儒家的宣扬和历代统治者的表彰,中国历史上出现了一些以孝闻名的典型故事,后来,元朝的郭氏对这些著名的孝子的故事进行收集,编辑成册,合为“二十四孝”

  • 汉文帝的历史功绩并不大,为何令后世人称道不已?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人物

    如果说中国历史上有好皇帝评选的话,汉文帝作为候选人绝对不会掉出前五名的排名。文帝的好,可以说发自内心,而这一切又和他的出生,还有面对的时局,和他所真心实意施行的政策有关,皇帝都不完美但是汉文帝接近完美。汉文帝刘恒是个苦命的孩子,生母薄姬是投降的魏王豹的王妃,因为貌美还有学识而被刘邦赏识并且进入刘邦的

  • 古代孝亲敬老的故事?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人物

    1孝亲敬老故事:孝感动天舜,传说中的远古帝王,五帝之一,姓姚,名重华,号有虞氏,史称虞舜。相传他的父亲瞽叟及继母、异母弟象,多次想害死他:让舜修补谷仓仓顶时,从谷仓下纵火,舜手持两个斗笠跳下逃脱;让舜掘井时,瞽叟与象却下土填井,舜掘地道逃脱。事后舜毫不嫉恨,仍对父亲恭顺,对弟弟慈爱。他的孝行感动了天

  • 《论语》六则孝道经典名言,告诉我们应该如何行孝道呢?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人物

    人类的基本行为中许多重要的部分都是天性(本能)使然,在这一方面,人类与动物是没有分别的:比如伟大的母爱;比如伟大的爱情、异性间的相互吸引等等都无法超越天性(本能)的范畴。但是,在动物的世界里,只有父母对于子女的无私奉献、竭力呵护,而没有子女给予父母的反馈与回报(“乌鸦反哺”是为了让人们行孝而编造出来

  • 中国古代篡位的故事有哪些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人物

    中国古代篡位的故事有不少,曹丕篡位京剧称前逼宫;司马氏逼宫称后逼宫。朱元璋陈桥兵变也是篡位;王莽开新朝又是一例。至于吕后和武则天算不算篡位就众说不一了。古代百姓对君王的称呼有很多种,按使目多少排序,有以下几种:皇上是一种最常用的称呼。是臣下对皇帝的称呼。晋陆机诗《皇太子宴玄圃宣猷堂《令赋诗》:“皇上

  • 历史上有哪些听信谗言的君王实例?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人物

    赵王迁听的是郭开的谗言,郭开或许也是我国历史上典型的小人了吧,他在服侍赵王迁的父亲赵王偃时,就曾经收了贿赂后,对赵王说廉颇老将军尚能饭,但是一顿饭得上三次厕所,结果导致廉颇老将军没有得重用,最终造反,逃到了魏国。而这回郭开则是收了王翦将军的贿赂,跟赵王迁说李牧和司马尚,在边境和秦军接触亲密,可能会造

  • 为什么魏晋两朝都提倡“以孝治国”?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人物

    其实中国很多朝代都是提倡以孝治理天下,深受孔孟之道的影响,只要一个人孝敬父母尊敬长辈,就可以被推荐做官,像官职孝廉,真的很值得现在中国的社会学习不是“腊丸案”,而是“蜡丸案”。而且“蜡丸案”并非丑闻,恰恰是李光地人生最光辉,品德最高尚的表现,也是雍正之所以称赞李光地为“一代完人”的原因之一。为什么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