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历史上重视文化文治突出的皇帝有哪些?

历史上重视文化文治突出的皇帝有哪些?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野性稳江山 访问量:3400 更新时间:2023/12/21 1:45:32

很高兴回答您的问题,历史上很多皇帝都是以文治武功来标榜自己的功绩,那么哪些皇帝文化文治突出呢?我们来列举几位,有不妥之处还请不吝赐教。

第一个就是汉武帝了,虽然武力著称,不过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让后世都依照他的政策执行,也算是文治突出吧。

第二个曹丕,建安七子之一,自己也有文章传世。

第三个唐玄宗,唐朝一直以开放著称,各种文化都持包容态度。尤其玄宗时,名士众多,李白,杜甫就生活在那个年代。

第四个宋仁宗,这是宋朝最稳定时期。当时名士众多,欧阳修,苏轼包拯,王安石都在这个年代。

第五个,明成祖,这个夺了侄子皇位的皇帝,武功自不必说,文治也有一套,一部永乐大典让他在文治上拥有话语权。

第六个,乾隆皇帝,号称十全老人,自己一生写了一万多首诗,精品虽然不多,但也多产。并且一部四库全书,也让他在文治皇帝里一席之位。

大家认为还有哪些文治皇帝呢。欢迎下方评论,我们一起探讨!谢谢!

燕昭王面对一蹶不振的燕国,如何招揽人才?

一代霸主齐威王开创了齐国一片崭新的局面,在他去世后继任者齐宣王继承了霸业。此时,齐宣王抓住一个机会那就是燕国内乱。燕王哙为了让自己名留青史,在一堆纵横家的怂恿下,决定效仿舜禹进行禅让。这引起了太子平的不满,导致燕国大乱内战爆发。齐国趁虚而入,燕国毫无招架之力。在一番波折之后,太子平终于当上了国君,那就是历史上的燕昭王。对于他来说,齐国之前的暴行是奇耻大辱他一定要报仇。但是面对一蹶不振的燕国,他又是如何努力使燕国强大起来的?

燕昭王上位后面临的第一个难题就是如何招揽人才。从燕国建国到现在从没有出现过一个强势的君主,也因此燕国向来都是一个小国。燕昭王为招揽人才这件事很恼火,因为他发布了求贤令但是没有人才出现。于是他去向一个叫郭隗的先生请教为何招不到人才,郭隗说:“帝者与师处,王者与友处,霸者与臣处,亡国与役处。”意思是能够称帝的人会把手下当作老师看待,能够称王的人会把手下当作朋友来相处,能成霸业的人会把人才当作臣子一样看待,而亡国君主则会把手下当作奴隶一样差遣。然后郭隗又讲述了古代君主以千金换千里马,后来无数千里马马主动将千里马卖给这个君主的故事。燕昭王顿悟,于是给郭巍筑坛修宫殿,拜他为老师,并且恭恭敬敬侍奉他。

燕昭王爱贤敬贤的名声不胫而走,风传天下,各国才士争先恐后的奔赴燕国。其中有一个人叫邹衍,邹衍是阴阳五行家,当时已名闻天下,他在齐国时就受到尊重;周游魏国时,魏惠王亲自跑到郊外去迎接;到赵国时,平原君侧着身子走路来迎接他,并用衣袖替他拂去座席上的灰尘。燕昭王迎接邹衍时,比魏赵更为恭谨。他亲自用衣袖裹着扫把,退着身子边走边扫,在前面清洁道路,《史记》称“昭王拥慧先驱”,“慧”指扫把。入坐时燕昭王主动坐在弟子坐上,敬请邹衍以师长身份给自己授业。燕昭王还特意为邹衍修建了一座碣石宫,供其居住讲学。

聚集于燕都辅助赵王振兴燕国的众多士人之中,最杰出的人物要数乐毅。乐毅是名将乐羊之后,才学出众,深通兵法,他与春秋的管仲齐名。《隆中对》是这么描述诸葛亮的:“每自比于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意思是人们认为诸葛亮比不过乐毅、管仲,可见乐毅、管仲在人们心中的地位。

乐毅倾全力协助燕昭王改革内政、整顿军队。首先,针对燕国法度驰坏、官吏营私的腐败局面,乐毅教燕昭王制定法律,严厉法制加强对官吏的审查和考核;其次,确定察能而授官的用人原则,摈弃“亲亲”、“贵贵”的选官传统,使燕国的吏治日趋清明;再次,让燕昭王注意吊死问孤,去慰抚那些有丧葬之忧的人家;对那些有生育之喜的夫妇,燕昭王也派人去祝贺,给予关怀。燕昭王与庶民百姓同甘苦,共命运,全国上下万众一心,百姓们将国家的耻辱当作自己的耻辱。在军事上,乐毅着重进行战法和纪律训练,尽快提高燕军的战斗力。经过多年努力,燕国才真正的强大了起来。

最后,乐毅用纵横家的计谋联结秦、赵、魏、韩、楚这些国家一同进攻齐国并由乐毅来担任总指挥,齐国一触即败,燕国成功报仇并且跻身于“战国七雄”之列。

乐毅之所以能充分发挥其杰出的政治军事才能,是与燕昭王对他的绝对信任、坚定支持分不开的。燕昭王用贤不疑,换来部下赤诚相报,也换来了燕国的富强。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赵匡胤是如何发掘和使用人才的?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人物

    赵匡胤,认清人才的本质,善于用真的贤能的人在我国古代,所有的君主基本上都会去招纳人才,而广泛的去招纳人才,目的当然是为了使用这些人才,我还想要使用这些人才,就要善于在了解这些人才才能的基础上,充分的去挖掘他们的潜能,并且将他们的长处发挥好,给这些人才提供一个最大限度的能够发挥出他们才能的环境与平台,

  • 关于君王慧眼识才的作文?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人物

    举贤任能,慧眼识才凡行大事业,必有大人才。有作为的封建帝王无不懂得人才是事业之根本,选拔和使用人才事关兴国安邦这样一个既浅显又深刻的道理。李世民特别重视人才,他以封建政治家少有的胸怀和气魄,将各类人才收拢到自己身边,形成了一支实力雄厚的人才群体,为封建政治、经济、文化的繁荣和发展,打下了最为重要的基

  • 武则天重视爱惜人才,用过宰相75人,却为何最器重狄仁杰?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人物

    狄仁杰和武则天是工作关系,绝不暧昧。唐朝的宰相不是一个人,而是一个宰相班子。同时会有好几个宰相在朝。宰相人员的调整也很正常。唐玄宗差不多是三年左右调整。一方面是形势在变,需要不同人才来任职;另一方面也不希望任何人任职时间太长,会产生太大的势力。所以,武则天用过75个宰相并不是什么特别的不妥。她不是独

  • 古代是如何选拔优秀人才的?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人物

    人才是一个组织机构或国家的重要支撑,也是推动社会发展们关键因素。因此,历朝历代的统治者都十分重视人才的选拔,并通过一系列的措施以及相关制度选人才。飞鸿曾在市级部门机关任人事教育科长多年的经历,对现阶段人才选拨机制相对熟悉,对古代选人用人机制也有所了解,现就与大家分享一下古代是如何选拔优秀人才的,增进

  • 齐国的君王后是位怎样传奇的女性?她当年为何要委身下嫁家中的奴仆?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人物

    在漫漫历史长河中,我国古代由于女性社会地位低下,女人在历史上留下姓氏就很不容易了,名垂史册的就更是凤毛麟角了。但也有极少数女人能脱颖而出,在历史的天空放射出夺目的光彩。战国时代齐国的君王后就是这样的女人,她不仅大名鼎鼎,还留下了为后人津津乐道的传奇故事。那么君王后究竟是谁?她有着怎样传奇的人生故事。

  • 我国古代历史上,哪一位皇帝的人生最具“拼搏”意味,他的哪些东西打动了你?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人物

    当然是武则天武。真正的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历史上的唯一。所谓拼搏,从另一个角度看,可以用难度来衡量。其他所有皇帝都有一个共同点,都是男性。他们再拼搏、再伟大,也都只需要面对一时一地的眼前的困难。只有武则天,一个女皇帝,不仅要把登上皇位所面对的所有困难一一战胜,还要面对之前千年以来所形成的巨大的正统观念

  • 古代名士为什么一出山就被托付重任?类似孙膑,诸葛亮,荀等之辈,直接参与大战或是给予国家制定战略或战术建议,难道不怕他们纸上谈兵吗?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人物

    对人才的鉴赏、判断、使用是王者必备的能力,找对人、用对人是成就大业的关键。古代仕子读书也就是为了“货与帝王家”,所以古代学者读书锻炼,都是很有针对性的。在乱世之中,学者是打工仔,各路诸侯是老板,老板会挑自己中意的打工仔,而打工仔也会挑自己中意的老板,这是一个双向的选择。老板对下属不满意,铁定会将其开

  • 各个朝代的开国皇帝有什么共同点,哪位最传奇?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人物

    开国皇帝本身有着过人的智慧和谋算,但最大的共同点是出身贵族,又大权在握,依靠家族积累的人脉、财富成就自己的事业。历史上七大统一王朝开国皇帝除了汉朝明朝开国皇帝出身低微,其他的无一例外是贵族出身,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最富传奇色彩。七大统一王朝开国皇帝秦朝:始皇帝嬴政,被称为“千古一帝”,不仅是第一个实现

  • 唯一出身奴隶的罗马皇帝是谁?他都有哪些传奇事迹?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人物

    正所谓“英雄不问出身”,纵览古今中外,出身草根阶层或身份尴尬的帝王并不鲜见,他们的人生中往往充斥着各种不堪回首的经历。例如,东罗马帝国马其顿王朝的开创者巴西尔一世,曾经是一个地位低贱的奴隶,而他也是罗马帝国历史上唯一的奴隶皇帝。那么,巴西尔一世是如何实现超级逆袭的?他在位期间都取得哪些成就?最终的结

  • 中国古代帝王与美女的爱情故事,哪个最感人?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人物

    NO.1霸王和虞姬(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争如何?虞兮虞兮奈若何;)NO.2杨玉环和李隆基(汉皇重色思倾国,御宇多年求不得。杨家有女初长成,养在深闺人未识。天生丽质难自弃,一朝选在君王侧。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春寒赐浴华清池,温泉水滑洗凝脂。侍儿扶起娇无力,始是新承恩泽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