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纳人才,拱故汉王朝
当下有句时髦的话,二十一世纪最重要的是什么,人才!这个套路是任何时代都适用!刘邦虽然是个粗人,一开始也看不起儒生,后来在与陆贾的一次对话中,问他,你是在马上得天下,但是你能在马上治天下吗?这才意识到人才的重要性,并广求贤才于天下。在叔孙通等儒生制定相关典章制度后,通过一次日常皇帝的朝觐礼仪,刘邦第一次感受到了皇帝的威严,九五至尊的荣耀!从此更加坚定的确认:治国还得靠文化人!
历史上比较著名的求贤典故都有哪些?类似三顾茅庐的那种。
姜太公钓鱼:吕尚隐居,垂钓于渭滨溪,周文王打猎时和他相遇,谈得极为投机,即拜为师。后吕尚帮助武王伐纣灭殷,建立周朝。萧何月下追韩信:信数与萧何语,何奇之。至南郊,诸将行道亡者数十人,信度何等已数言上,上不我用,即亡。何闻信亡,不及以闻,自追之。人有言上曰:丞相何亡。上大怒,如失左右手。居一二日,何来谒上,上且怒且喜,骂何曰:若亡,何也?何曰:臣不敢亡,臣追亡者。上复骂曰:若所追者谁何?曰:韩信也。上复骂曰:诸将亡者以十数,公无所追,追信,诈也。何曰:诸将易得耳,至如信者,国土无双,王必欲长王汉中,无所事信;必欲争天下,非信无所与计事者,顾王策安所决耳。王曰:吾亦欲东耳,安能郁郁久居此乎?何曰:王计必欲东,能用信,信即留;不能用,信终亡耳。王曰:吾为公以为将。何曰:虽为将,信不必留。王曰:以为大将。何曰:幸甚。于是王欲召信拜之。何曰:王素慢无礼,进拜大将,如呼小儿耳,此乃信所以去也。王必欲拜之,择良日,斋戒,设坛场,具礼,乃可耳。王许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