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宋太祖因小事打落大臣两颗牙齿,为何很快便向大臣道歉?

宋太祖因小事打落大臣两颗牙齿,为何很快便向大臣道歉?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高跟鞋的旋律 访问量:521 更新时间:2024/1/19 11:03:35

每天分享一点儿历史上有趣的人事物,先【关注】不迷路!史海扑通

古代再英明的君主,也有犯错误使性子的时候,作为大臣就会想尽各种办法与皇帝斗智斗勇,来劝谏皇帝,约束皇帝的言行。作为一位英明的君主虚心接纳,就会传为一段美谈。

宋太祖赵匡胤喜欢在后园弹鸟雀。一位大臣声称有紧急国事求见,赵匡胤一听有紧急事,马上放下了弹弓,召见这位大臣。不料,并没有什么急事,只是普通的一件小事,于是,赵匡胤很生气,责问他为什么欺骗自己。这位大臣趁机回怼他说:“臣以为再小的事也比弹鸟雀要紧。”借机提醒赵匡胤不能因为玩乐耽误了朝政。赵匡胤一听,更来气了,就用斧子柄砸向这位大臣,正好打中了他的嘴,直接打掉了两颗牙齿。这位臣子没有叫痛,反而不紧不慢的捡起自己的牙齿,揣在怀里。赵匡胤不解,反问说:“你把牙齿收起来,是想去告我?”大臣回答说:“臣无权告陛下,只是自有史官会把今天的事记录下来的。”赵匡胤马上气就消了,赶紧道歉赔不是,并下令赏赐他,以示嘉奖。

不过,为什么宋太祖赵匡胤会畏惧一个史官呢?

还真的很怕呢!

中国自古以来就很注重历史,夏朝时就设立了史官,用来记录国家大事和帝王的一言一行。史官分两种,一种是记录史官,时刻跟在皇帝身边,记录皇帝的一言一行,好的坏的都记,而且皇帝不能阅读这些内容;另一种是编撰史官,像司马迁,参照记录史官记录的内容,专门负责编撰前朝的历史。史官们都以“君举必书”为自己的职业操守,尽管面对强权的压迫下,也不会轻易动摇。

古代帝王都很在乎自己在后世的评价,尤其是文治武功的皇帝,更是不希望自己有一丁点儿的污点。当年唐太宗李世民因为得位不正,而且玄武门之变时弑兄杀弟,就是他这一生的大污点,所以他就用武力强制史官进行修改,不过也阻止不了事实的真相。

而宋太祖赵匡胤又是一个心地清正,以身作则的人,他不屑于用武力手段来强迫史官篡改历史,并且他自己也非常在乎自己的后世评价,有史料记载,有一天赵匡胤闷闷不乐,别人问他什么原因,他说,“你说当皇帝容易么,稍有过失,就会被史官记录下来,一想到这里,我就开心不起来”,可见这个史官给了他很大压力,要随时约束自己的言行,都已经焦虑了。

所以当这位大臣提到史官会记录的时候,正好戳中了赵匡胤的敏感神经,于是赶紧赔礼道歉。

人事即政治,典型的打个巴掌给个甜枣吃。太祖是开创之君,属于权臣篡位。不是那种祖传的儿皇帝,生于深宫,长于妇人阉宦之手的皇二代,深谙为官之道,御臣之术玩的那是比谁都六,文武之道松弛有度。谁敢玩讪君卖直的伎俩,就让他哑巴吃黄连有苦难言[捂脸][捂脸][捂脸]打个巴掌是轻的,玩个曹操梦杀杨修的把戏,大臣不也得老实地受着。卧榻之侧岂容他人安睡[笑哭][笑哭][笑哭]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左宗棠劝曾国藩称帝,写了“神所凭依,将在德矣。鼎之轻重,似可问焉”,什么意思?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人物

    “神所凭依,将在德矣”出自《左传宫之奇谏假道》的“神所冯依,将在德矣。若晋取虞,而明德以荐馨香,神其吐之乎?”意思是说:神灵所凭依的,就在于德行。当初,晋侯又向虞国借路去攻打虢国。宫之奇就用唇亡齿寒的道理劝阻虞公不能上晋国的当。虞公说:“我用丰盛洁净的祭品供奉神灵,神灵一定会保护我们虞国。”宫之奇怼

  • 关于古代杰出的军事家的故事?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人物

    著名军事家的故事兵家之祖——孙武爱护士兵的吴起一雪前耻的孙膑破匈奴的名将李牧秦国名将白起略不世出的绝世名将——韩信受士兵拥护的将军卫青年少得志的霍去病“飞将军”李广帝王名将李世民威震北狄的李靖裴行俭大破西突厥之战唐朝著名将领王忠嗣精忠报国的岳飞传奇人物戚继光毁誉参半的特米斯托克利著名战争故事古代篇最

  • 虎符能调动千军万马,君王是如何防止将军造反的?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人物

    这个问题的答案我们经常挂在嘴边,却毫不觉察,不能不佩服祖先智慧。10公分长的小老虎能调动千军万马,这可马虎不得,要知道枪杆子里出政权,谁掌握了军权,谁就能掌控国家。这个铜铸的小玩艺可不简单。私人订制从史料看,制作虎符比铸钱成本都高。虎符大多选精铜制作,在铜矿被政府控制,冶炼技术由少数御用工匠掌握的情

  • 为什么古代皇帝普遍短命?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人物

    为什么古代皇帝普遍短命?原因是多方面的缘故?有人说,人的寿命天注定,这种说法,不无道理,关健是多因素在环绕。第一个,古代医疗设备太差,大师医术水平过低,科学技术落后,有很多疑难杂症无法判断诊治,眈误了最佳治疗时间方案,加上大部分皇帝好色,三宫六院七十二妃,你能满足她们的生理欲望吗?别说一个皇帝老儿,

  • 列举魏晋名士及其故事?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人物

    1.嵇康当得起魏晋风流名号的,首推嵇康。原因有三:一是真正意义上的美男子,二是不与权贵合作,三是慷慨赴死,从容就戮。嵇康是健康型美男子一枚,不同于只有颜值的柔弱小鲜肉。史载嵇康身长七尺八寸,约等于今天的一米八多,容止出众、风姿特秀,举止萧洒,气度爽朗俊逸。他的好山巨源经常痴痴地盯着他看:“岩岩若孤松

  • 打仗没赢过,升官没停过的夏侯为何如此受曹操厚待?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人物

    关公之所以成神,万世景仰,就在于“忠义”二字;夏侯之所以受曹操厚待,亦无非忠义“。关羽之忠,今天来看似乎是愚忠,但在整个封建社会时期,对统治者来说,那是大忠;夏侯之忠,只对曹操一人尽忠,就今天来看,是最明智之忠。由于曹操一生存在争议,为后世诟病,连累夏侯之忠义也打了折扣,不为世人所熟知、称道。但夏侯

  • 历史上有哪些啼笑皆非的皇帝?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人物

    他是历史上跑得最快的皇帝,逃跑能力出神入化,一国君王以逃跑出名简直让人贻笑大方让人啼笑皆非!如果说到历史中跑得最快的皇帝是谁,很多人会一头雾水,因为以前的史料中也没有皇帝跑步速度的记载。不过有这么一个皇帝,他以逃跑出名,不仅让令敌人望尘莫及,还让不少史学家们大为疑惑。此人正是元朝历史上最后一个皇帝,

  • 帝喾,古代帝王之一,在颛顼与尧之间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人物

    帝喾,姬姓,名俊,五帝之一。出生于高辛(今商丘睢阳区高辛镇),华夏上古时期一位著名的部落联盟首领。15岁受封为辛侯,30岁受禅即位,号高辛氏。春秋战国后,被列为“三皇五帝”中的第三位帝王,即黄帝的曾孙,前承炎黄,后启尧舜。相传尧父为帝喾,母为陈锋氏女;帝喾死后由尧的异母长兄挚继位;挚在位9年,为政不

  • 你知道吴起的故事吗?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人物

    吴起,战国时期卫国人。他一生曾在鲁、魏、楚三国做官,通晓兵家、法家、儒家三家的思想,在政治和军事上都有极高的成就。吴起在中国历史上是个“有故事”的人。总的来说,吴起有才,但也为了功名利禄不择手段。那么,他都有哪些故事呢?为了学业,母死而不守孝;为了功名,不惜手刃娇妻。吴起年少时,勤奋刻苦,从小立下“

  • 李白真的不以身事权贵吗?还是吃不到葡萄就说葡萄酸?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人物

    一面是“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一面是“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这不只是李白的悲哀,更是那个时代的悲哀带你认识不一样的李白大家看到的李白,是诗情狂放的李白:“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是酒兴豪放的李白:“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偶尔还有寂寞苦闷的李白:“举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