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中国敬业的人物事迹有哪些?

中国敬业的人物事迹有哪些?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我亦王者 访问量:4226 更新时间:2024/2/27 21:44:33

1、许振超

许振超,男,汉族,1950年1月出生,山东荣成人,青岛前湾集装箱码头有限责任公司固机高级经理。

许振超干一行、爱一行、精一行,在工作中练就了“一钩准”、“一钩净”、“无声响操作”等绝活,并模范地带出了“王啸飞燕”、“显新穿针”、“刘洋神绳”等一大批具有社会影响的工作品牌。

他带领团队按照“泊位、船时、单机”三大效率的标准要求,深入开展比安全质量、比效率、比管理、比作风的“四比”活动,先后8次刷新集装箱装卸世界纪录,“振超效率”名扬四海,“10小时保班”服务品牌享誉世界航运市场。

2、任金素

任金素,女,现为贵州茅台酒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管理部见习助理,高级技师。

她以劳模创新工作室为有效平台,充分发挥劳模传、帮、带作用,围绕生产工艺技术难题有针对性地开展技术攻关、理论培训、岗位练兵、技艺传承等活动。

劳模创新工作室拓展了弘扬劳模精神的新途径,展示劳模的时代风采,增强了劳模的感召力,让员工群众学有榜样、赶有目标。

作为工作室带头人,她20年来一直从事制曲工作,“曲是酒之魂,有好曲才能酿好酒!”对于酒曲的重要性,任金素脱口而出,酒曲的好坏决定着茅台酒口感的好坏,但守正创新同样重要。

3、周家荣

周家荣,男,汉族,1968年5月生,1987年12月参加工作,大专学历,工人技师。

他在股绳生产岗位上连续13年超额完成生产任务,产量、质量、安全、成本等各项经济技术指标均居于工段前列。

他先后参与破断拉力高使用寿命长的模拉面接触钢丝绳、CFRC等满充式钢丝绳、BK6×29Fi半模拉钢丝绳、不锈钢航空用钢丝绳、电梯钢丝绳和海军用钢丝绳等高难度、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产品的生产与开发,成为特殊产品生产的“首席司机”和知识职工典范。

1、禹三过家门而不入

舜帝时代,黄河流域洪水泛滥,人们深受其害。舜帝派治水不成,又派禹继父业治水。禹在治水过程中公而忘私,三次路过家门,也不进去看一看。他把天下有人淹死看成是自己没有尽到责任,身劳焦思,身体偏枯,手中胼胝,全心全意治水。他这种克己奉公的精神,一直受到后人景仰。

2、雍正是清朝入关后第三位皇帝

他于1722年继承皇位,到1735年去世,在位仅12年8个月,但他所做出的改革,比他父亲康熙担任61年皇帝所做出的改革还要多。他勤于政事,每天都工作到深夜,睡眠时间不足4个小时。一年之中只有生日那天他才会休息。仅仅在数万件奏折中他所写下的批语,就多达1000多万字。雍正皇帝的勤政精神、理财成效、治国业绩,在中国古代帝王中堪称楷模。

3、东汉末,刘备三顾茅庐,从襄阳隆中请出诸葛亮为其军师。

诸葛亮一生不辞辛苦,兢兢业业,为国为民,呕心沥血,实现了他《后出师表》中所说的:“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4、毛相林是全国脱贫工作的榜样。

敬业乐业的事迹非常多,每年年初评出的感动中国十大人物,可以说都是敬业和乐业的楷模、典范。比如陈陆、王海、叶嘉莹等人,他们虽然在不同的地区、不同的工作岗位上,但是他们都有着敬业,并且乐于自己工作的精神和新信念。

一份工作不仅是给我们工资和报酬。

也是给我们一个平台,让我们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通过工作,我们可以看见自己的闪光点和不足,成长为更好的自己。

敬业乐业是大国工匠精神的一种表现,核心是无私奉献,把职业当作自己的毕生事业,甚至是理想信念。敬业乐业的人不仅在工作中能够找到乐趣,还能在自己的领域做出成绩,做出贡献,表现出了极高的奉献精神和道德标准。就像张桂梅老师、张定宇院长一样,虽然生活条件并不那么富裕,虽然身体也不是完全健康,但依然凭着敬业乐业的精神创造出了非凡的价值。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历史上有哪些自负又谦卑的人?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历史人物

    我是余好古,本问题回答如下:自负和谦卑本是有点矛盾的一对词,凑到同一个人身上有点难,想来想去,只想到一个石勒。石勒本是奴隶,在五胡十六国的大乱世中生存下来,成为一方枭雄,最终建立后赵,成为皇帝,差点统一北方,确实有自负的资本。石勒是羯人,出身低贱,遇饥荒流亡,被并州刺史司马腾抓住卖与东平人师欢为奴。

  • 能不能说一说关于报答“知遇之恩”的历史典故,或者人物事迹?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人物

    五千年灿烂的中华文化缔造了大约三万多个成语,我们现今常用的成语也超过了一千个。绝大多数成语都有其来历。粗略统计,成语来历最多的当属佛教经典。比如我们常用的心心相印、大智若愚、昙花一现、甘苦自知等等都是。第二属文化经典作品。当中又属《四书五经》为最。我们熟知的如燕尔新婚、辗转反侧、忧心忡忡、言过其实等

  • 最偏的历史小故事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人物

    隋唐小故事毛驴告假胡趱是唐朝宫廷的杂戏演员,因皇帝赏识做了都知官。因平日清闲无事,便天天骑上毛驴到朋友家下棋取乐。每次到朋友家,主人都热情远迎,并吩咐家僮:“快把都知的驴子牵到后院,细心喂养!”一呆就是一天,不到掌灯,主人绝不肯让他回家。一天两天不新鲜,数月如此,都知心头很为有这样一个难得的知心朋友

  • 中国古代名人诚实的故事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人物

    曾子杀猪曾子是孔子的学生。有一次,曾子的妻子准备去赶集,由于孩子哭闹不已,曾子妻许诺孩子回来后杀猪给他吃。曾子妻从集市上回来后,曾子便捉猪来杀,妻子阻止说:“我不过是跟孩子闹着玩的。”曾子说:“和孩子是不可说着玩的。小孩子不懂事,凡事跟着父母学,听父母的教导。现在你哄骗他,就是教孩子骗人啊”。于是曾

  • 中国封建王朝中,哪一个君主治国最有思想?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人物

    中国历史上在治理国家开明有思想的皇帝是李世民。李世民素有文韬武略在推翻隋朝建立唐朝过程中立下功勋。后来他通过玄武门之变夺权。当他成为唐代皇帝后重用魏征。在作出重大决策时能够听取反动意见。并及时发现问题纠正错误。李世民在隋朝未年农民反抗斗争中清醒意识到人民的力量。水可载舟亦可覆舟。他从儒家学说中学会仁

  • 明清时期我国君主专制已达到顶峰,为何还会出现诸如“大礼议”“争国本”这类文官集团与皇权抗争的事件?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人物

    我觉得更多是对老领导的感情在里面,在现代有些人看来,为了老领导的利益,与新领导做对,要么是傻,要么是阴谋因为文官多是在孝宗和武宗时代提拨起来的,如果嘉靖不认孝宗为父,意味着孝宗一脉断子绝孙,但兴王也就嘉靖一个儿子,他如果不认自己父亲为父,兴王一脉也断子绝孙杨廷和大概想着,让嘉靖当了皇帝,名份上兴王吃

  • 历史上有哪些治国平天下的人?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人物

    我是梅子雨summer,看到这个问题我就想到了一个人。他在井冈山上起义兵,赤水河前破敌营,保留革命的火种,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原本以为他只是军事奇才,留下了“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十六字箴言,讲尽了古今兵法本质,抗日、打老蒋、抗美援朝,在他的前瞻性眼光下,我们百战百胜。但是他又留下了

  • 宋仁宗真的很仁吗?他对老百姓怎么样?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人物

    宋朝皇宫有一间密室。每位新皇登基,必在登基后,在太监的带领下,都要来到密室里朝拜。旁人都不知道密室有什么。直到1127年,金兵攻克汴梁,才发现这里的秘密。原来是太祖立下的碑文,文中对皇帝约法三章:①善待柴氏子孙;②不杀士大夫;③永不加赋税。这可以说是赵宋王朝的三大立国之本。第四任皇帝宋二宗秉承先祖遗

  • 汉宣帝所说的“霸王道杂之”治国之道,到底是怎么回事?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人物

    谈秦说汉(234)意思是治理天下时,能讲道理就讲道理,讲不通道理就讲刑律,刑律搞不定时就动用手里的权力,甚至不择手段。也就是所谓的“王道”与“霸道”要兼用。这话放在心里都懂,讲出来就不是那个味,但这就是用了几千年的帝王驭人之术。此话出自《资治通鉴》,原文是:“汉家自有制度,本以霸王道杂之。奈何纯任德

  • 为什么古人大都迷信?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迷信是统治者用来迷惑百姓的,不然一个统治阶级如何掌控百姓造反作乱。因为古时,人类只能凭感官去认识各种自然现象,如天文的春,夏,秋,冬,寒来暑往,雾雨雷电,水患地震等等。还有地理的各种地形地貌,是如何形成的,江河湖泊从何而来,又有太阳,月亮星辰等等。无数的未知,造就了不尽的谜团和困惑。后经巫师祭祀,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