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唐小故事毛驴告假胡趱是唐朝宫廷的杂戏演员,因皇帝赏识做了都知官。因平日清闲无事,便天天骑上毛驴到朋友家下棋取乐。每次到朋友家,主人都热情远迎,并吩咐家僮:“快把都知的驴子牵到后院,细心喂养!”一呆就是一天,不到掌灯,主人绝不肯让他回家。一天两天不新鲜,数月如此,都知心头很为有这样一个难得的知心朋友而高兴。一天,他正与主人下棋,杀得难解难分之际,突然接到皇帝传旨,要他立刻进宫应差。胡趱不敢怠慢,急忙让主人把驴牵来。过了一会儿仍不见主人出来,胡趱急了,奔进后院,只见驴子浑身是汗,直喘粗气,正从磨盘上卸下肩来,胡趱这才恍然大悟。第二天早晨,胡趱又来到友人家,主人仍像往常一样,习惯地拉开嗓门喊道:“仆人们多加草料,好好喂驴!”胡趱冷笑一声说:“抱歉得很,今天驴子来不了啦。”主人问:“为什么?”都知就说:“昨天回去头旋恶心,卧在棚里起不来了,请您准它几天假,让他缓缓气吧!”
一个厨师为皇上煮菜,皇上吃惯了山珍海味,厨师用了自己的儿子的肉煮给皇上吃!是什么故事,告诉我们什么
这个故事叫“易牙烹子”,主角是齐桓公与易牙。春秋时代,齐国有一个管理齐桓公烹饪的厨师易牙。桓公久居宫中,什么珍馐佳肴、山珍海味都吃腻了,有一次半开玩笑地对易牙说:“我就是蒸婴儿的肉没有吃过。”易牙为了满足桓公的欲望,将自己的三岁儿子蒸了献给了桓公吃,桓公认为他对自己忠心耿耿,于是提拔重用了易牙,易牙便成为宠臣。后来大臣管仲生病,齐桓公前去探望,并问管仲:“君将何以教我?”仲曰:“君勿近易牙和竖刁”。桓公说:“易牙烹子飨我,还不能信任吗?”管仲说“人无不爱其子,自己的儿子尚且不爱,焉能爱君”。直到管仲死后,桓公仍不信其言。不久齐桓公病危,易牙果然拥立齐桓公的宠妾卫共姬的儿子作乱,闭塞宫门,桓公被活活气死在病榻上。这告诉我们,那些为了讨好别人能够违背人伦与道德底线的人,是不值得相信的。《史记》中有记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