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887年光绪帝亲政,两年后慈禧太后归政,但说是归政,大权依然掌握在慈禧手中,光绪帝无权处理国家大事。在军机处的归政条款中有这样的规定:每日外省折报朱批发下后,查照醇亲王条奏由臣等摘录事由及所奉批旨另缮清单恭呈皇太后慈览。也就是说光绪批阅过的奏折,还需要呈给慈禧太后浏览。这就有说头了,如果慈禧觉得满意,那么这个奏折就不改动了;如果不满意,肯定会加进去慈禧的意见。
从戊戌变法来看,光绪显然不是一个昏庸的皇帝,但为何朝政大权会被慈禧太后窃取呢?
一切要从光绪所接受的教育说起。应当说慈禧早就有了把持朝政的野心,在选择同治帝的接班人时不选年长的,而是选了年仅4岁的光绪。这是因为年长的她不好控制,而年幼无知的则可以任由她摆布。
慈禧在为光绪选择老师时,有意选择了老学究翁同。翁同向光绪灌输了许多关于“孝道”的思想,这使得光绪对慈禧是唯命是从,从来不敢忤逆她的意见。
但人终归会长大,随着阅历的提升,光绪开始想做一个有为的皇帝。光绪看到清朝处于内忧外患的局面,便打算采纳维新派的意见,进行变法改革。这遭到了慈禧太后的强烈反对,原因有两个:首先,慈禧是守旧势力的代表,她信奉“祖宗之法不可变,祖宗之法不可违”,而变法无疑会动摇封建帝制;其次,慈禧也是一个大家主,她既是全天下的家长,也是光绪的家长,光绪的激进改革毫无疑问是在挑战她的权威。
所以在慈禧的阻挠下,戊戌变法仅维持了百日就宣告破产,光绪也被她软禁起来。
光绪显然不是一个平庸的皇帝,他看到了世界的变化,内心非常清楚清朝需要改变,不然迟早会走上亡国的命运。但他变法的行为遭到了慈禧太后的强烈反对,这对他来说是沉重的打击。所以当被打入冷宫时,光绪的内心世界一定是灰暗的,作为一国之君,他不会想那些儿女私情,而是在担忧国家的前途命运。
光绪皇帝亲政最大的障碍就是慈禧,对慈禧来说,满清朝廷就是她说了说,光绪就该好好的当个傀儡就行,只是人怎么可能甘心被人操控,光绪也曾经挣扎过,只是最后失败了!
光绪被立为皇帝就是慈禧让他做做傀儡,是扯线木偶!光绪是慈禧的亲外甥,4岁被立为皇帝,然后由慈禧抚养,死了丈夫又死了儿子的慈禧,内心是孤寂的,同时她很希望光绪成为明君不像她儿子同治那样,所以慈禧不管是生活上还是学习上,都对光绪很严厉,请名师教导,慈禧是既做光绪的养母又当养父!光绪长大后,一切都变了,母子之间的关系比不过权力的欲望!长期掌权的慈禧放弃不了权力,而更年轻的光绪想摆脱控制,在大家抢劫要求下,慈禧是让光绪亲政的,只不过有些重要的大事还是要慈禧过问!亲政后的光绪迫切想改变中国的命运,他任用康有为等读书人进行维新变法,可是这些书生眼高手低,不能搞好变法,只会把国家搞的越来越乱,关键这些读书人还怂恿光绪干掉慈禧,慈禧知道后,当然愤怒,立刻扣押了光绪,干掉了维新派,之后慈禧继续垂帘听政,光绪成了傀儡皇帝!
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慈禧和光绪跑到西安一年后才回到北京,只不过以后的光绪被慈禧软禁了,居住在瀛台,这个瀛台是在湖中,过去要撑船,可见光绪的生活还真不快乐!德玲公主就写过一本《瀛台泣血记》的书,描述了光绪软禁的悲惨生活!被软禁的光绪是郁郁寡欢的,整天沉默寡言,有时就常常把西洋钟拆开来玩,拆来拆去打发无聊的时间有时慈禧让他上朝,在朝堂上一句话也没说,光绪是彻底对生活失去了信心,他就像个木偶生活着,以前还有心爱的珍妃陪着还开心些,可是珍妃被慈禧杀害后,再也没人陪在光绪身边,没有人理解他开导他,只剩他孤零零一个人,内心的孤独,政治上被压迫,也许光绪想的就是慢慢等死罢了!最后在1908年光绪和慈禧隔着一天先后而死,慈禧到死都没有放过光绪,还真是残忍的,光绪一生都是悲剧,谁叫他倒霉遇上慈禧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