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高帝刘邦绝对是一个无赖性的“草根人士”,就连他的名字都是称帝后改的,本名叫刘三。
《史记》、《汉书》都说刘邦从小就无赖懒散、喜酒好色、懒惰顽劣、游手好闲,从不帮助家里进行农业生产。因此,不仅邻里村里的乡亲瞧不起他,就连他的父亲太公也是如此。他还很看不起读书人,《史书》上记载刘邦见到儒生后会把他们的帽子摘下向里面撒尿。
在当时众多的人眼中,刘邦就是一泼皮无赖,做事情不按照常理,往往因为自己的脸皮足够厚使他能坚持到最后,一般此事也都会如自己所愿。在混迹江湖的过程中,又比较擅长结交和笼络人,因此结识了一批江湖人士称兄道弟,深得人心。就这样,刘邦经过自己看似是破皮无赖之举的活动,取得了一方的霸权,经过担任过沛县泗水亭长、沛公、汉王,级别逐渐的升级,也由此奠定了由一个小人物上升到帝王将相的基础。
明太祖朱元璋是为百姓所熟知的最著名的“草根皇帝”。朱重八,又名兴宗,字国端。濠州钟离(今安徽凤阳东)人。出身贫寒,大饥荒时一家人几乎死尽。为生活所迫,朱元璋少年时在皇觉寺为僧,备受僧侣欺凌。
他本人的功绩主要体现在后期上位后,他大力加强君主专制,废除了宰相,集大权于一身;同时大兴文字狱,遏制思想潮流;大兴“胡、蓝党狱”。当然,杀功臣也是必不可少的。建立锦衣卫等特务机构,严密监视社会舆论;大封诸子为王,驻守地方,想法自然是维护统治。当然,朱元璋在促进社会稳定、鼓励生产、选拔人才、打击腐败、改革行政机构等方面还是做出了不少功绩。
少年时代的朱元璋只不过是元末淮河流域间的一个放牛娃,只不过是一个为了勉强活命而不得不出外流浪了三年的小和尚。但就是这个曾经一无所有的逃荒者,打从24岁投奔农民起义军,从一名小兵开始起步,仅仅经过17年传奇般的奋斗与征战,乃竟登上了堂堂一朝开国天子的宝座!不得不说这是一个奇迹。
他们二人的能力都是毋庸置疑的。刘邦善用人打仗,找人做事还让人觉得很快乐是小编最佩服他的地方。而朱元璋算是刘邦的小粉丝,因为他不仅善用人,自身的能力也要略高于刘邦,有着强大的军事指挥能力,但是他对于权利的欲望也要强过刘邦,他一上位就废除丞相独揽大权,将中央集权这一点做到巅峰,将自己一个人往死里累,也苦了他后来的那些想要做别的事情的子子孙孙。
而刘邦对于权利的欲望就相对较轻,他知道自己的天下基本上是靠着手下的帮忙,但是当了皇帝的人都有着对“功高盖主”的恐惧,但是相比朱重八毫无理性的对着朝廷重臣大清洗,刘邦算是理性消除潜在威胁的人了。
首先你得有人为你卖命,不一定要有雄才,但一定要有笼络人才的手段和口才,要不然谁会死心塌地为你卖命,我有雄才大略,我还不自己打天下做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