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明朝唯一被废黜的皇帝是谁?他究竟犯了哪些错误?

明朝唯一被废黜的皇帝是谁?他究竟犯了哪些错误?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莫笑少年梦 访问量:3970 更新时间:2024/1/14 9:28:40

明朝唯一被废黜的皇帝为明景帝朱祁玉。

朱祁钰,明宣宗次子,明英宗朱祁仁镇同父异母弟。他被封王,时常在明英宗外出时监国,颇受信任。

明英宗于“土木堡之变”被瓦剌俘虏后,朱祁钰经明英宗生母孙太后认可,被拥立为明景帝。他重用于谦等贤臣,赢得北京保卫战胜利。明英宗被放回后,朱祁钰尊其为太上皇,软禁南宫七年。

朱祁钰违背与孙太后的诺言,废黜原皇太子,改立独子朱见济为太子(朱见济年余后夭折)。明景帝一病不起,石亨与徐有贞等人趁机发动“夺门之变”,拥立明英宗复辟为帝。

明英宗重赏石徐等复辟功臣,杀害于谦等贤臣后,下诏废黜朱祁钰为王,并在朱祁钰病情好转时,令太监勒杀了他,对外宣称病逝。

明景帝死后,明英宗公布其罪:“不孝、不悌、不仁、不义”,宣布废除其帝号,恶谥“戾”,以亲王之礼葬京西。

综上所述,明景帝朱祁钰成为明朝唯一被废黜的皇帝,原因是:恋栈,心不够黑厚!

明朝276年的历史(不算南明),共有16位皇帝,而非正常情况退位的皇帝共有两位,一位是靖难之役中被推翻的明惠帝朱允,另外一位就是夺门之变后被自己的亲哥哥废黜的明代宗景泰皇帝朱祁钰。下面来介绍下这位景泰皇帝。

朱祁钰,生于宣德三年,明宣宗朱瞻基次子,母亲吴氏本是明宣宗为皇太孙时的侍女,地位较为卑微。朱祁钰7岁时,也就是宣德十年,明宣宗驾崩,这年二月,朱祁钰被进封为王。本来因为有哥哥朱祁镇在,皇位跟朱祁钰没有太大关系,他本可以平安快活的度过他藩王的一生(明代藩王的待遇很高的,并且明朝皇帝一般都早死,想想也没什么好的),但命运的安排鬼使神差的将他推到了一个时代的最高点,土木堡之变中,他的哥哥明英宗朱祁镇在王振的人猪一般的参谋下奇迹般的被俘了(在中国历史上,大统一王朝的皇帝被俘好像没几次),首都北京陷入一片混乱,为稳定当时朝中的混乱局面,急需一位皇族继朱祁镇成为新的皇帝,于是王文,于谦等大臣便拥立朱祁钰为新的皇帝,摇尊朱祁镇为太上皇。朱祁钰开始并不愿意,因为这个时候,朝廷正处于风雨飘摇之中,一不小心就可能国破身死,但是在于谦等人的一再要求下,他勉强继位。但在继位后,朱祁钰及时清算王振余党,稳定朝局,积极备战,任用于谦为兵部尚书,同时不计前嫌,重新重用了土木堡之变逃回的石亨等人为大将,积极整军备战,终于在北京城下击败了不可一世的瓦剌太师也先,使明朝转危为安。后来朱祁钰迎英宗回朝,土木堡之变的危机彻底化解。

在土木堡之变后,明朝急需恢复稳定,朱祁钰对内忧外患的局面,采取了积极措施,巩固大明江山。

政治上,他广开言路,招贤纳士,清除阉党势力,稳定局面,重用于谦等贤臣,吏治为之一新。

军事上,招募15万精壮组成15个团营,充实京城守备,改组了京师卫戍部队的指挥机构,建立了统一指挥制度,并且加强了京师武将监督戍军的作用。一改当时明军战斗力急剧下滑的局面。

内政上,朱祁钰积极治理灾患,尤其是他对于水患的治理,在黄河修筑了系统的渠坝体系,经受住了景泰七年灾难性的洪水,并维持了34年。同时他平定了许多边境上的变乱。

这样说,朱祁钰即使不能说是一代圣君,也可称为一时令主。

但就是这样一个皇帝最终却落得个在夺门之变后被废黜,最终死因不明的下场,也真是让人可叹可悲。

为什么会是这样的结局呢?

我们可以从景泰朝发生的一些事看出一些端倪。

1.与朱祁镇的关系

土木堡之变后,朱祁钰迎太上皇朱祁镇回北京,本来这是变乱平定后兄弟团聚的美好结局,但中间皇位的阻隔,使兄弟之间嫌隙颇深。无情最是帝王家,一句话道出了其中的缘故,皇权的巨大诱惑将兄弟之间的亲情击的粉碎。历史上,宋高宗赵构不愿迎回徽钦二帝就是这个原因,及时宋钦宗赵桓在赵构母亲韦贤妃即将回国时,把住车窗对韦贤妃抽泣的说如果赵构能迎他回国,他只求做一个太乙宫主即可,但赵构依然不为所动。

此时朱祁钰对太上皇朱祁镇就是这样的心态,即使朱祁镇如何表白自己,他还是心存芥蒂,没办法大臣们总是在援引赵构的先例,他不能再做无情无义之人,就这样他把哥哥送到了南宫,相当于软禁起来,这就加深了兄弟间的矛盾,也损坏了他一时令主的形象,为他日后在夺门之变后被废黜,最终惨死埋下伏笔。

2.废立太子

朱祁钰即位后,想立自己的儿子朱见济为太子,废黜原太子朱见深,其实这本是一件顺理成章的事,也没有什么错误,历史上刘秀的太子刘疆就是因为母亲被废后而失去太子位的(虽然是主动让贤),但此时朱祁钰的做法却遭到了正直的大臣的强烈反对,这只能说他在用人方面存在着一些失误,朱祁钰在即位之初,任用的都是一些正直的大臣,像于谦、王文的,正是这些人在危难之中的力挽狂澜,使得明朝转危为安,也成就了朱祁钰的一番伟业,但在与这些大臣关系的处理上,朱祁钰显然没有做好,这方面可以看下唐太宗贞观朝的历史,在电视剧贞观长歌中,李世民处理群臣之间的关系可堪经典,在朝中,唐太宗是权利的主宰,决定朝中一切事物,魏征是诤臣的化身,他会率领言官揭露朝政的弊端,而长孙无忌房玄龄就是他处理政务,协调百官的左膀右臂,他们总是能协调皇帝和群臣之间的矛盾,他们总是能把对朝政弊端批判的声音,通过一些合理的方式,将矛盾合理的缓解,在选择合适的人去处理,使得朝政向健康的方向发展。朱祁钰显然没有协调好自己和朝臣的关系,也没有合适的人选去替他协调,所以他时常与这些正直的敢于批判朝政的大臣发生冲突,最终渐行渐远。

3.对于石亨,徐有贞的任用

石亨是一员勇猛的武将,在北京保卫战中立下赫赫战功,但却不是一个治国理政的能臣,也不是一个心胸开阔的人,在后来他被朱祁镇重用时可以看到,他是一个利欲熏心的人。在景泰朝,因为得不到于谦的推荐,无法步步高升,于是对这位提携自己的老上司怀恨在心,也进而促使他反叛朱祁钰,迎立朱祁镇。对于徐有贞的任用也是同样的道理,具体细节就不详细说了。

总之,正式因为朱祁钰没有圣主广阔的胸襟,没有处理好自己太上皇哥哥的关系,在用人没能协调自己与当时的那些正直的大臣之间的关系,导致做事只能事倍功半,最终小人趁隙而入,最终落得个惨遭废黜,不知所终的下场,虽说可悲可叹,但也不是没有原因。

但朱祁钰的功绩并没有被明朝彻底否定,明宪宗朱见深即位后(那位要被朱祁钰废黜的太子),恢复了他的帝号,谥为“恭仁康定景皇帝”。可以说是对朱祁钰的一点告慰吧!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古代最勤奋的皇帝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人物

    雍正是清朝第五位皇帝,康熙帝在北郊畅春园病逝后,他继承皇位,次年改年号雍正。据说每年春暖花开之时,雍正会带着他的众位妃子住进圆明园,圆明园在清朝时可谓是富丽堂皇,风景优美。但是雍正很少有时间陪爱妃们欣赏风景,作为一代明君,他每天都要批阅大量的奏折,很多事都亲历亲为,即便是吃饭和睡觉的时候,也还把国家

  • “凿壁偷光”的励志少年匡衡,后来官居丞相,却留下不齿的骂名,这是为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人物

    匡衡出生贫寒,凭着自己的不懈努力,不但学有所成,而且在仕途上一路飙升,一直做到丞相的高官。匡衡一生两次做“贼”,第一次“偷窃”使他名声大噪,成为一位名垂千古的人生励志典范,第二次做贼让他丢了官,成为被人耻笑的对象。匡衡自幼家境贫寒,但他本人喜好读书。家里买不起书,他就跑到一位有钱人家做雇工,他提出做

  • 雍正王朝里的九子夺嫡,康熙为什么对胤那么好,不到万不得已不废掉太子?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人物

    第94期总680期康熙皇帝的后宫嫔妃众多,自然儿子就多,序齿的儿子就有二十四个,在康熙皇帝这二十四个儿子当中;康熙帝对这位二儿子胤最好,也特殊!先说说康熙皇帝的后宫;康熙帝有名分的后妃有三十九人人。其中皇后四人,皇贵妃三人,贵妃一人,妃十一人,嫔十人人,贵人六位,庶妃四位,可想而知康熙皇帝的精力是充

  • 我要有关与汉朝或唐朝的历史典故(小故事也可以)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人物

    云鬓花颜金步摇,芙蓉帐暖度春宵。春宵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杨玉环专宠后宫,玄宗在宫中称她为娘子,仪体规制等同皇后。天宝初年,杨玉环被册封为贵妃。杨玉环何以如此迷人,令玄宗神魂颠倒,这当然有原因。杨玉环不仅姿容出众,体态丰腴,肌肤细腻,且面似桃花,是个令人谗涎欲滴的美女。杨玉环还擅长歌舞,通晓

  • 晚年的唐玄宗的心情是怎样的?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历史人物

    唐玄宗李隆基即唐明皇(685年9月8日-762年5月3日),公元685年出生于洛阳,712年至756年在位。为唐朝在位最久的皇帝(武则天掌握实权比他久,但好长时间是皇后身份),睿宗李旦(武则天的儿子)第三子.在历史本可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他联手自己的姑妈太平公主发动了唐隆政变,除了韦后的势力,巩固了

  • 你见过最狂妄的将军是谁,他因为狂妄付出过什么代价?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历史人物

    1962年的中印战争,一个靠着拍尼赫鲁马屁上来的将军,竟然大言不惭的说:“无论任何战争,都能战胜中国军队。”结果,现实却啪啪打脸,他也因为自己的无知成为了整个印度唾弃的对象。前两年,中印双方发生了洞朗对峙。起因是我国在自己的领土上修建公路,而且修建之前已经通知了印度,印度方面也没有提出异议。但当我国

  • 光绪皇帝一生郁郁不得志,你认为是他自己的原因还是慈禧造成的?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人物

    光绪,爱新觉罗.载。满清入关第九位皇帝,在位三十四年,这三十四年是满清最黑暗,最昏聩的三十年,评价光绪这三十年真是憋屈,无奈,壮志难酬。一生孤苦难。身后无嗣。当然造成这个原因既有光绪个人的无能的原因,还有慈禧个人贪权长寿的原因,当然,我们无法否认的是,如果晚清由光绪执掌,也未必会比慈禧好多多少,从戊

  • 玉环故事简短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人物

    长恨歌够简短吧。长恨歌【作者】白居易【朝代】唐代汉皇重色思倾国,御宇多年求不得。杨家有女初长成,养在深闺人未识。天生丽质难自弃,一朝选在君王侧。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春寒赐浴华清池,温泉水滑洗凝脂。侍儿扶起娇无力,始是新承恩泽时。云鬓花颜金步摇,芙蓉帐暖度春宵。春宵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

  • 诸葛亮双腿无残疾,为何打仗要坐轮椅?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人物

    三顾频繁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诸葛亮一生为蜀汉恪尽职守,从隆中对到六出祁山,每一场征战,诸葛亮都殚精竭虑,出谋划策。其为人臣事必躬亲,为人谋忠诚不渝的态度,博得后人的一致好评。上至皇帝,下至百姓,人们都认为他是忠诚的代,人臣的楷模。就连大诗人苏轼也曾感叹:人也?神也?仙也?吾不知之,真卧龙也。熟读

  • 历史课急需汉景帝节俭的故事,请各位帮我个忙,搜集个50-100个字即可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人物

    北宋文学家吴《五总志》上有汉文帝刘恒“履不藉以视朝”的记载。草鞋最早的名字叫“屦”。由于制作草鞋的材料以草和麻为主,非常经济,且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平民百姓都能自备,汉代称之为“不藉”。汉文帝时,已经有了布鞋,草鞋沦为贫民的穿着,而汉文帝刘恒以“履不藉以视朝”,就是说他穿着草鞋上殿办公,做了节俭的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