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中国历史上有哪些皇帝出过远门?

中国历史上有哪些皇帝出过远门?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元气少女 访问量:2231 更新时间:2024/2/10 6:28:00

1、汉武帝刘彻;老太后掌权,年轻的刘彻常带一群青年侍从,跑到长安郊外打猎,饿了就跑到农家借宿。这事看似玩,其实收获大,特别是看到了西汉农民的耕种辛苦,亲政后就决心彻底推广铁制新农具,是为中国农业史大变革。

2、宋哲宗赵煦;也是老太后掌权,无所事事;

3、明宣宗朱瞻基;宣德六五年,他祭陵后路过昌平,看到几位农民在耕作,一时心血来潮,就扮做路人甲,和几位农民聊起了家常。不想一聊吓一跳,在农民口中,得知了他意想不到的民生:别看朝廷一直在减农民负担,可农业生产太辛苦,一年到头,也只够糊口而已。隐瞒身份的朱瞻基,更亲手接过农具,学着耕作了一轮,差点没累抽。回朝后,做出了很多有利的政策,为一代明君。

4、明武宗朱厚照;朱厚照性格活泼,经常和大臣斗争,不讲排场,多次微服私访。还去边疆亲自上阵打仗;(他也是被清朝黑的最狠的一个明朝皇帝)

PS:至于清朝的所谓“微服私访”,我就不提了,信以为真的,都是被电视剧毒害的。

我们都知道古代中国人到达最远的地方不是西域,而是非洲的索马里、莫桑比克、肯尼亚等国家。这就是古代中国人去过的最远的的地方。这个人就是明朝时期的郑和。由于明朝造船业发达,处于国际领先地位,所以才有了郑和下西洋。但我们今天说的是有没有哪位皇帝出国访问,那肯定有,不然我华夏5000年文明还会这样伟大?

有一位皇帝就是大名鼎鼎的成吉思汗。成吉思汗戎马一生,打下了蒙古帝国版图。在他有生之年征战的版图中,最西边到了欧洲一带的多瑙河,但是不是友好的“出国访问”。

秦始皇呢?秦始皇往西最远到过兰州(今天从西安到兰州几十分钟就到了,可见古代出行的困难),但那时兰州已经时秦朝疆域了,所以秦始皇去兰州不是“出国访问”。皇帝以宅男居多,大多不喜欢出去,不愿受车马劳顿之苦。在众多皇帝里,往西去的最远的是隋炀帝杨广

公元609年,杨广为巡视、安定西域,不畏艰辛,亲率大军从长安出发,取道陇西,折而向西去青海,又横穿祁连山,经大斗谷北上,到达河西走廊腹地张掖。当时西域是由高昌等西域几十个国家组成的,所这应该算是“出国访问”了吧。连唐太宗李世民都自叹不如,他感慨的说:“大业之初,隋主杨广入突厥界,兵马之强,自古已来不过一两代耳。”

中国第一个帝王,到底是谁?又有怎样的下场?

秦始皇,名嬴政。生于公元前259年,死于公元前210年,活了50岁。他是中国的第一个皇帝,是中国历史上一位极富传奇色彩的划时代的人物。

这样一位赫赫有名的人物,他的童年却是很不幸的。他的不幸与他父亲的不幸遭遇,有着直接关系。他的父亲是秦国的公子,叫异人,后来改名叫子楚。异人的祖父是秦国的国君秦昭襄王,异人的父亲是秦国的太子安国君。异人虽然生在富贵的国王之家,但就在他十五六岁时,却被派往和秦国敌对的赵国。

中国那时是战国七雄争霸的时期,这七雄是秦、赵、魏、韩、楚、燕、齐七个大国。当时,各诸侯国的国君为了相互制约,往往把自己的兄弟、儿子或孙子送到别国作抵押。

质子异人的日子很难熬。他虽然是秦国太子的儿子,可是他的兄弟太多,有20多人,他又居中,将来很难接班。同时,秦国在各国当中又不讲信义。因此,在赵国,人家也不把他当回事儿。有一段时间,他的经济来源断绝,生活十分困窘。这时,他的命运降到了人生的最低点。然而,恰在此时,他遇到了大商人吕不韦,他的劣运从此有了巨大转机。

吕不韦是个腰缠万贯的富商大贾。他很有政治远见。他从穷愁潦倒的异人身上,看到了自己未来的曙光。他潜意识里深深感到,这位落难他国的公子异人,是一个难得的奇货,可以用他来囤积居奇。于是,他决定在异人身上预先投资,弃商从政,去干建国立君的大事。

吕不韦拿出500金送给异人,又携带500金到秦国去游说。他在秦国游说很成功,异人终于当上了太子。回国后,他又把他的能歌善舞的美妾赵姬,配给了异人。过了10个月,生下了一个婴儿。这就是大名鼎鼎的秦始皇。他的名字叫嬴政。

嬴政在赵国过了9年孤独的生活。直到他的父亲异人做了太子,他才随母回到了秦国。这之后,嬴政的祖父死,其父异人即位。在嬴政13岁时,其父异人死,嬴政便即位了,是为秦王。尊母赵姬为太后。尊吕不韦为相国,号称仲夫。国事都是吕不韦说了算。

公元前238年,秦王政22岁,举行了成年加冠典礼。从此,他便开始亲政,执掌政权了。这位血气方刚、年轻气盛的国君,迅速平定叛乱,幽禁太后。次年,罢黜专横跋扈的相国吕不韦,吕不韦自杀。提拔重用李斯,并确定了统一天下的决策。

公元前221年,秦王政终于灭掉了六国,统一了天下。从而结束了春秋战国数百年诸侯割据、战乱不已的混乱纷争的局面,建成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的国家。

自此,秦王政称号皇帝。皇帝是德兼三皇,功盖五帝之意。此后,皇帝一词就取代了王,而成为国家最高统治者的专有名称了。秦王政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皇帝,即秦始皇。

秦始皇为了使其江山永固,便在政治、经济、文化上采取了一系列重要举措。

他废除了封建制,实行了郡县制。他认为,在各地分封侯王,形同设立小国,对中央集权不利。为此,他下令废止分封,而在中国首次实行了郡县制。全国分设36郡,郡下设县,县下设乡或亭,乡下设里。郡设郡守,县设县令,乡有三老,亭有亭长,里有里宰。

中央国家机关,设立了三公九卿之制。

从中央到地方,形成了一个庞大完整的官僚体系,最高权力归皇帝所有。这是秦始皇的首创。

他又下令统一全国的法律制度。主要的是三大统一,即统一货币,统一度量衡,统一文字。统一货币,是因为各诸侯国原来都各自拥有自己的货币,现在全国统一,货币必须一致。特规定,货币使用外圆内方的秦钱,逐步淘汰原各诸侯国的布、刀型的异型钱。统一度量衡,是把原来秦国使用的度量衡,硬性推行到全国。统一文字,原来各诸侯国使用的文字不统一,现在规定官方文字一律使用小篆。当然,民间流行的仍然是秦隶。这三大统一,有利于经济的发展、文化的融合和社会的稳定,更有利于多民族国家的形成。这是秦始皇对历史的一大贡献。

为使江山永固,他又把原六国富豪12万户,一律迁到首都咸阳附近,以便监督,控制。

同时,他又下令在全国收缴兵器。各地不敢怠慢,各色兵器纷纷运至咸阳。兵器都是由青铜制成的。堆积如山的兵器,重达数百万斤。这么多的青铜兵器,如何处置呢?他忽发奇想,何不把它们铸成几个大铜人,置于宫前。此时,恰好传来一则民间故事,说是在临洮显现了12个奇特的又高又大的夷狄怪人。而这一年,正是秦始皇统一天下的一年,夷狄怪人的出现,被视为吉兆。因此,他顺势下令销毁兵器,铸造了12个大铜人。因为青铜是铜和锡的合金,泛称为金,所以大铜人,又被称为大金人,叫做金狄。现在猜想,这个金狄,大概就是深眼窝、大鼻子的中亚一带人的形象。这使它披上了神秘莫测的光环。据说,每个铜人重达24万斤。12个,用铜288万斤。这12个大金人,都置于咸阳宫前,以显示秦始皇的威严。世事沧桑,它们早已不复存在了。收缴兵器,秦始皇的初衷是使天下长治久安,但是,天下却没有安定。

这主要是因为他大兴土木。

他大造骊山陵墓。13岁即位,就动工修建。全国统一后,又调发役夫徒隶70余万人,大肆修建,耗时38年。直到秦始皇死,陵墓工程尚未完工。现在此墓叫秦始皇帝陵,地处陕西省西安市郊区。此陵的主墓尚未发掘,其周围的附属地带进行了部分发掘。已出土5万余件文物,其中多有罕见之精品,如铜马车等。尤其令世人瞩目的是兵马俑坑的发现,法国总统希拉克惊羡地称其为世界第八大奇迹之一。

他大修万里长城。为了防止北方匈奴的骚扰,他下令修筑长城。修筑长城的100余万民工,都是人民服的徭役。他修筑的长城,西起临洮,中经阴山,东跨鸭绿江,直达今朝鲜境内清川江的临海处。长达万里,故叫万里长城。雄伟壮观的万里长城,是闻名世界的伟大工程,是中国人民的伟大创举。

他大搞焚书坑儒运动,焚书,他为了统一思想、钳制人口,下令把凡不是秦记的书,凡不是博士官所需要的书,全部烧掉。这是一场文化浩劫;坑儒,他认为儒生乱发议论,妖言惑众,就亲自圈点了460余人一律杀掉。这是压制言论的残酷手段。

由此,焚书坑儒成了毁灭文化、摧残士子的代名词。

他不顾人民死活,大兴土木,劳民伤财,积怨很深。而他自己则贪生怕死,一直梦想长生不死,到处求长生不死药。但他终至病死于出游的途中。

如果说中国第一个皇帝的话,那当然毫无争议是秦始皇,但是如果说中国第一个帝王的话,那公认的应该是夏

启是禹的儿子,是夏后氏的首领,禹老了之后,按照惯例是要把部落盟主的位子禅让出来的,禹指定的接班人是伯益,但是启不干了,他通过武力把伯益给灭了,登上了盟主的位子,他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把禅让制改为世袭制的人,同时也是公认的第一个帝王,他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王朝-夏朝(我刚好最近有写一篇关于夏朝的文章《历史扫盲之朝代介绍-夏朝》),同时也标志着中国从原始社会进入了奴隶社会,启上台之后通过甘之战把反对他的有扈氏给打服了,又通过一系列的征战统一了华夏。夏启统治晚年也出现在争夺王位的武观之乱,这也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夺位之争,夏启一生都在征战,最后是病死了。

目前关于夏朝记载的书籍并不多,主要来自于《竹书纪年夏纪》《史记夏本纪》

当然关于夏朝还是存在很多争议的,目前国际上是不承认夏朝的。

我是历史大扫盲,一个历史的兴趣爱好者,尽量用最通俗易懂的语言给你介绍中国历史,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关注我哦!谢谢!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历史上有那些皇帝是被太监害死的?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人物

    漫长历史长河中,封建王朝不乏出现太监的身影!他们是皇宫里御用的仆人,是皇家专制下的特殊“工种”!然而,就是这些不起眼的小人物,在特定的历史背景下却能兴风作浪,干预朝政,甚至于做出弑帝的惊人行径!接下来,我们来说几个被太监害死的皇帝!秦二世胡亥!胡亥是秦始皇的第十八个儿子,与赵高、李斯经过密谋,假造秦

  • 你知道有哪些荒唐皇帝的奇葩行为被载入史册了?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人物

    如果将中国古代皇帝们排一个荒唐排行榜,这位宋后废帝刘昱即便不能排第一,也绝对能进前三。首先是他荒唐的出身刘昱的父皇是宋明帝刘,也是一位荒唐皇帝,但刘虽然是他的父皇,却不是他的父亲。这里面的故事很荒唐。刘早年被酒色掏空了身体,虽然后宫佳丽不少,却没有一人能生下龙子,但江山却必须由儿子来继承,所以他是日

  • 中国春秋时期有那些帝王和有趣的故事?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人物

    历史不仅是历史,古人曾说“读史使人明智”,今天的人看来充满着神秘色彩的遥不可及历史,其实也就是曾经生活在过去时空里的人们所发生的一系列有趣而值得后人回味的故事。五千年的中国文明史,如果做一个问卷调查,向读者大众征集历史上哪一个朝代最不可或缺,相信绝大多数人都会选择汉唐盛世,或者词曲发展繁盛的宋元时期

  • 有一则古代故事,说的是一个君王,开始一再容忍他的兄弟蓄意造反,等既...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人物

    郑庄公克段于鄢。《春秋》中的名篇。主要讲述鲁隐公元年(公元前722年)郑庄公同其胞弟共叔段之间为了夺国君君权位而进行的一场你死我活的斗争。郑庄公设计并故意纵容其弟共叔段与其母武姜,其弟骄纵,于是欲夺国君之位,庄公便以此讨伐共叔段。中国历史上成语一鸣惊人的典故,讲的是战国时期的齐威王的故事,他说三年不

  • 历史上,有哪些你认为值得敬佩的枭雄?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人物

    历史太久远的可能看不清楚,咱就说近一点的。张作霖。张作霖,字雨亭,奉天海城县马家房村西小洼屯人,乳名老疙瘩,人称张大帅。白手起家,威震天下。张作霖出身贫寒,生父早逝,历经磨难,遍尝人间苦楚。或许乱世出英雄,经过人生的千百次磨练,张作霖横空出世,靠着过人的胆识,他拉队伍投身绿林,势力如日中天。清政府因

  • 古代朝末帝王事迹有才华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人物

    中国历史上著名的词作大师李煜,字重光,初名从嘉,号钟隐、莲峰居士。他是南唐元宗李第六子,于宋建隆二年即公元961年继位,史称李后主,在位十四年,由于被送入侵,使他成为了五代十国时期的南唐的亡国之君。宋徽宗赵佶宋徽宗赵佶,可谓是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书画大师。他是北宋第八位皇帝,号宣和主人、教主道君皇帝、

  • 鲁肃是怎样得到孙权赏识的?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人物

    鲁肃受到孙权的赏识、重用,原因如下:一、鲁肃是个明白人,能审时度势,乐善好施,喜欢结交天下豪杰。鲁肃字子敬,临淮郡东城人,父亲早亡,跟祖母生活。家庭富裕多才,生性乐善好施。身逢乱世,他把救济穷困和结交读书人作为当务之急。居巢县长周瑜,带几百人专程登门拜访鲁肃求粮,鲁肃家有两仓米,各三千斛,鲁肃大手一

  • 为何古代君王自称孤或寡?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历史人物

    孤:原是先秦时王侯的自称。《礼记玉藻》:“凡自称……小国之君曰孤。”《庄子盗跖》:“凡人有此一德者,足以南面称孤矣。”《吕氏春秋君守》:“君民孤、寡,而不可障壅。”注:“孤、寡,人君之谦称也。”秦朝以后沿用为皇帝的自称。寡:原是先秦时王侯的自称,见上条引《吕氏春秋君守》及注。秦朝以后沿用为皇帝的自称

  • 为什么历史或影视剧总遇到皇帝明知谁是奸臣却不铲除他?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人物

    人性有善恶两面,当外部环境的制约,强而有力时,人性的真、善丶美就会成为主旋律,而人性的假、丑、恶就会被深深的掩埋。如果外部环境的压制力不够,人性的丑恶必将显现。人的动物性本能就有可能凌驾于人的社会性之上。古代帝王所受的制约极少,因此多数帝王都是恣意妄为的主。他们所做的一切决定,都是为了满足其私欲而已

  • 韩愈的故事?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人物

    韩愈是“唐宋八大家”之首,既是文学家,又是政治家。他的一生有许多故事,韩愈走马牵山,韩文公祭鳄鱼,韩愈投书苍龙岭,韩文公设水布,韩愈与叩齿庵等等。在这里叙述下韩愈走马牵山的故事。唐代韩愈原在朝廷做大官,因写了一篇奏章劝皇帝不要迎佛骨,以免劳民伤财,荒废朝政,皇帝看后很生气,就把他从京城贬到潮州来做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