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中国春秋时期有那些帝王和有趣的故事?

中国春秋时期有那些帝王和有趣的故事?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落叶无声 访问量:1049 更新时间:2024/2/27 21:28:05

历史不仅是历史,古人曾说“读史使人明智”,今天的人看来充满着神秘色彩的遥不可及历史,其实也就是曾经生活在过去时空里的人们所发生的一系列有趣而值得后人回味的故事。五千年的中国文明史,如果做一个问卷调查,向读者大众征集历史上哪一个朝代最不可或缺,相信绝大多数人都会选择汉唐盛世,或者词曲发展繁盛的宋元时期,可是《原来这才是春秋》的作者告诉我们:不对。历史上最不能缺少的时代是春秋战国时期。如果没有春秋,现代人很可能都不知道自己姓什么,因为中国一半以上的姓氏都在春秋形成。一部《百家姓》,上面明确记录着有多少个姓氏的祖先是春秋人,没有春秋就没有百家姓。如果没有春秋,很多行业的祖师爷可能都是一片空白,因为中国一半以上行业的祖师爷都来自春秋。这里面不仅包括人所皆知的木匠行业祖师爷鲁班,囊括的行当分属各行各业,甚至还包括了一些特殊的行当。如果没有春秋,我们可能不知道几千年来该读什么书,也不知道礼仪廉耻是什么意思,因为占据中国主流正统思想的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来自春秋时代。如果没有春秋,我们可能从来没有中国本土的宗教学派道教,当然更没有《道德经》,因为道家学派创始人老子是春秋人。如果没有春秋,我们同样可能不理解法治是什么意思,因为法家的始祖管子是春秋人。如果没有春秋,可能中国几千年来的战争史都要改写,因为《孙子兵法》的作者孙武就是春秋人。如果没有春秋,今天的中华语言文化可能就要晦涩许多,因为一半以上的成语典故就来自春秋故事。春秋时代在一般人眼里一直不像汉唐盛世那样璀璨耀眼,但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诸子百家学说争鸣的盛世就在春秋时代,之后的秦朝以法治专政,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有利于封建统治的主流思想几千年来占据主导地位,束缚住读书人和学者的思想,再难见到春秋时期百家争鸣的辉煌。春秋是一个战乱频生的时代,同时也是一个百家争鸣的舞台,提供给无数英雄机会,展现才华和胆略,并且真实地还原了人性自私和怯懦的一面,因为那个时代的史官是名副其实的“威武不能屈”,只需要对历史、对后人负责,绝不粉饰太平,更不会像后世的史官一样因为皇帝高压的统治而一味歌功颂德。同样,春秋时期的圣人辈出,他们不似后世各朝各代的人物那样经过野史传说的涂脂抹粉而面目全非,他们在自己的天地下展现的是自我本来的面目,如奠定了中华文明基础的周公,首先提出环保、怎样应对通货膨胀的管仲,他们的不世功勋对后代的意义深远。在春秋的历史风云下,他们不仅身披耀眼的光环,而且首先是一个个真实而细腻的有血有肉人物。“贾志刚”用诙谐幽默的笔触,以现代人的语言和思维方式为广大读者真实再现了春秋时期数百年的历史风云及人物生活,从西周末年传说中的美女褒姒写起,第一章的标题就是“天仙妹妹”,以褒姒和西周大夫褒垧之子一见钟情的爱情故事为切入点,颇具有调侃风格。然而在无形之中拉近了生活于现代的读者和三千多年前的历史人物之间的距离,历史上的每一个人,他们身上曾经发生的故事,无论好的、坏的,影响巨大的,如雪泥鸿爪,可是他们也有过的爱恨情仇、悲欢离合,面对着残酷现实的无奈选择,与今天的人并没有区别。读者一口气看下来,很容易找到与古人情感上的共鸣,倍感亲切,这在阅读传统历史书的艰涩古文时是绝对无法感受到的。网友给予《原来这才是春秋》以极大的热评和跟帖,不少网友盛赞“读了之后令人欲罢不能”、感觉“十分过瘾”,本帖自从在天涯社区发表以来,点击量和回帖率一直居高不下,长时间排在“热帖排行榜”首位。很多网友坚持追帖阅读,热情颂扬,写下“如果哪一天没及时看到更新,心里总觉得若有所失,似乎一天当中还有什么事情没有完成”的感言。据悉《原来这才是春秋》已经有出版社与作者签下第一部的出版协议,第二部目前也正在网友的热议中连载。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有一则古代故事,说的是一个君王,开始一再容忍他的兄弟蓄意造反,等既...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人物

    郑庄公克段于鄢。《春秋》中的名篇。主要讲述鲁隐公元年(公元前722年)郑庄公同其胞弟共叔段之间为了夺国君君权位而进行的一场你死我活的斗争。郑庄公设计并故意纵容其弟共叔段与其母武姜,其弟骄纵,于是欲夺国君之位,庄公便以此讨伐共叔段。中国历史上成语一鸣惊人的典故,讲的是战国时期的齐威王的故事,他说三年不

  • 历史上,有哪些你认为值得敬佩的枭雄?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人物

    历史太久远的可能看不清楚,咱就说近一点的。张作霖。张作霖,字雨亭,奉天海城县马家房村西小洼屯人,乳名老疙瘩,人称张大帅。白手起家,威震天下。张作霖出身贫寒,生父早逝,历经磨难,遍尝人间苦楚。或许乱世出英雄,经过人生的千百次磨练,张作霖横空出世,靠着过人的胆识,他拉队伍投身绿林,势力如日中天。清政府因

  • 古代朝末帝王事迹有才华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人物

    中国历史上著名的词作大师李煜,字重光,初名从嘉,号钟隐、莲峰居士。他是南唐元宗李第六子,于宋建隆二年即公元961年继位,史称李后主,在位十四年,由于被送入侵,使他成为了五代十国时期的南唐的亡国之君。宋徽宗赵佶宋徽宗赵佶,可谓是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书画大师。他是北宋第八位皇帝,号宣和主人、教主道君皇帝、

  • 鲁肃是怎样得到孙权赏识的?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人物

    鲁肃受到孙权的赏识、重用,原因如下:一、鲁肃是个明白人,能审时度势,乐善好施,喜欢结交天下豪杰。鲁肃字子敬,临淮郡东城人,父亲早亡,跟祖母生活。家庭富裕多才,生性乐善好施。身逢乱世,他把救济穷困和结交读书人作为当务之急。居巢县长周瑜,带几百人专程登门拜访鲁肃求粮,鲁肃家有两仓米,各三千斛,鲁肃大手一

  • 为何古代君王自称孤或寡?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历史人物

    孤:原是先秦时王侯的自称。《礼记玉藻》:“凡自称……小国之君曰孤。”《庄子盗跖》:“凡人有此一德者,足以南面称孤矣。”《吕氏春秋君守》:“君民孤、寡,而不可障壅。”注:“孤、寡,人君之谦称也。”秦朝以后沿用为皇帝的自称。寡:原是先秦时王侯的自称,见上条引《吕氏春秋君守》及注。秦朝以后沿用为皇帝的自称

  • 为什么历史或影视剧总遇到皇帝明知谁是奸臣却不铲除他?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人物

    人性有善恶两面,当外部环境的制约,强而有力时,人性的真、善丶美就会成为主旋律,而人性的假、丑、恶就会被深深的掩埋。如果外部环境的压制力不够,人性的丑恶必将显现。人的动物性本能就有可能凌驾于人的社会性之上。古代帝王所受的制约极少,因此多数帝王都是恣意妄为的主。他们所做的一切决定,都是为了满足其私欲而已

  • 韩愈的故事?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人物

    韩愈是“唐宋八大家”之首,既是文学家,又是政治家。他的一生有许多故事,韩愈走马牵山,韩文公祭鳄鱼,韩愈投书苍龙岭,韩文公设水布,韩愈与叩齿庵等等。在这里叙述下韩愈走马牵山的故事。唐代韩愈原在朝廷做大官,因写了一篇奏章劝皇帝不要迎佛骨,以免劳民伤财,荒废朝政,皇帝看后很生气,就把他从京城贬到潮州来做刺

  • 萧何月下追韩信,追回后韩信官拜大将军,留给我们怎样的启发?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人物

    谢谢邀请,发表一下个人看法,欢迎大家讨论。萧何,韩信,刘邦在历史上都是响当当的人物,都有值得我们借鉴的地方。在回答问题之前,我们先回顾一下萧何追韩信的前后经过。大致经过秦朝统一天下后,废除分封以法治天下,由余人民对政策不习惯,更兼秦朝不停的劳役和兵役让人民不聊生,人们都怀念诸侯王的时代,但畏惧秦始皇

  • 历史上有没有"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知人事"(《黄帝内经》)的伟人?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人物

    明末清初的揭暄就是这样一个"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知人事"的伟人。揭暄不是简单的上知天文,而且是世界领先的天文学家。史料记载徐光启是天文数学家,他虽有兵学著作但不是率过兵打过仗的将领,因而不能算是真正意义上的军事家,而揭暄既是军事家,又是中国清代最有影响的天文数学家。揭暄对天文历算的研究堪称一流。有

  • 在古今中外有哪些勤奋求学的例子?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人物

    说起中国古代勤奋好学的例子,那是灿若星河,比比皆是(因为这就是我中华民族赖以生存的传统美德嘛!)闻鸡起舞(祖狄)、凿壁偷光(匡衡)、韦编三绝(孔子)、萤囊映雪(车胤)、悬梁刺股(苏秦)、程门立雪(程时游酢)、课桌刻早(鲁迅先生乱入)……等等不一而足,俯拾皆是说一个咱们课本上学的一个故事吧!我记得这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