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因为自己姓朱又属猪,明武宗就下令全国禁止养猪,这是真的吗?

因为自己姓朱又属猪,明武宗就下令全国禁止养猪,这是真的吗?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笑红尘 访问量:3818 更新时间:2024/1/25 14:08:04

朱厚照即明武宗(1505年1521年在位),明朝第十位皇帝,是明孝宗朱樘和张皇后的长子,在位期间年号正德。他为政期间荒淫无道,国力衰微,一生贪杯、尚武、无赖,喜好玩乐。很多人认为他荒淫暴戾,怪诞无耻,是少见的无道昏君。正德十六年(1521年)三月,明武宗朱厚照驾崩于豹房,享年三十一岁,在位十六年。他在位期间,最荒诞的事就是禁止养猪。

据(武宗实录)记载,明正德十五年(1520年)十二月,朱厚照到各地巡视,见百姓养猪杀猪,甚为不快。原因有二,一是他姓“朱”,“朱”与“猪”同音,触犯了皇帝的姓讳;二是朱厚照生于辛亥年,生肖属猪,又犯了皇帝的诞辰讳。回到京城后,朱厚照就下令禁止养猪。禁令一出,民间顿时一片恐慌。而明武宗禁猪歹舜且,如何消除民间已经饲养的猪也成了一大难题养猪已是“大错”,杀猪更属“犯罪”。没办法,百姓们只好把家猪放逐山林荒野,任其逃生。

一时间各地逃猪遍野,偷吃庄稼,成了公害。后来不得不由官府出面,组织屠家将猪搜捕,集中宰杀掩埋,才解决了这一难题。第二年清明节要用猪祭祀,因民间已禁绝了猪,便只好以羊代替,成为历史上的一大奇观。到了嘉靖元年(1522年),明世宗觉得这道禁令实属荒唐,才下令取消了“禁止养猪”这件荒诞的事。

封建帝常常有许多忌讳,例如一个人的名字不得与皇帝相同,否则就是犯了忌讳,是要受到重大处罚的。到了明朝,因为皇帝姓朱,于是闹出了跟猪有关的忌讳笑话。

其实,汉朝皇帝姓刘,也没见他们下令禁止民间蓄养黄牛水牛的,毕竟牛刘同音,隋炀帝那么残暴,也没有勒令百姓不准杀羊吃羊肉。

都怪“朱”和“猪”同音。可是,朱元璋建立明朝后,考虑到朱和猪同音,曾经下令纠正民间的叫法,不准把猪叫“猪”。怎么办?不准叫猪,那叫什么呢?”

ei,老朱还真有本事,灵机一动,于是用“豕”(音shi)代替吧,反正自古豕,猪,彘就是差不多的意思。为此,朱元璋还特意给猪赐名“肥肥”。

朱家说,以后杀猪就不准叫杀“猪”了,不然听起来被认为是杀“朱”,那怎么行?统统都叫杀“肥肥”。

吃猪肉如同吃“朱”肉。到了正德年间,事情变得更加复杂了,出了名的浪荡天子朱厚照,不单是姓朱,而且还是属猪,这可不得了。朱厚照属猪,一想到民间过年过节都要杀猪,心里就难过,好象皇帝天天都在被老百姓开刀问斩一样,太……难受了。

最后,不正经的朱厚照大手一挥:明令禁止民间养猪杀猪。

禁令一下,民间顿时一片恐慌,已经养的猪又不准杀,百姓们于是把猪都放归山区荒野。于是各地逃猪遍野,偷吃庄稼成了公害。后来不得不官府出面组织搜捕。第二年清明节时,因没有猪用来作祭品,只得以羊代替。

可惜,理想倒是蛮好,但是现实是打脸的,即便是贵为天子。

不许人民把猪叫猪也就罢了,不准人杀猪,不让人民吃猪肉就犯了天下大忌。民以食为天,食以猪为盛,没有猪肉还让不让人活啦?

何况官府和民间祭祀都少不了用猪当祭品的,无论是太牢还是少牢都要有猪的存在才是完整的祭祀礼仪,毕竟神仙和祖宗也是要吃猪肉的呀!

到了嘉靖年(1522年),明世宗即位,他觉得如此禁令实属荒唐,才下令取消了“禁止养猪杀猪”这个规定。

期待关注,欢迎评论!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朱元璋为何对“和尚”“僧人”等字眼相当忌讳,还因此杀了大臣?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人物

    记得看过一个电视剧《少年朱元璋》,专门讲了朱元璋小时候的事,那时他还叫朱重八。朱元璋去寺庙当和尚是无奈之举。当时先有瘟疫,瘟疫还没有过去,又是旱灾接着是蝗灾,他的父母与哥哥几乎同时去世,让朱元璋的家彻底败落,所谓“家破人亡”不过寥寥四字,但“事非经过不知难”,父母死无葬身之地,让朱元璋真正体会到了人

  • 古代的“巫蛊之术”是什么?为什么古代都对此明令禁止?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人物

    巫蛊之术属于巫术中的黑巫术,蛊是养在器皿中的毒虫,巫蛊之术就是用这些毒虫的毒素去害人。诅咒、偶人厌胜和毒蛊都是巫蛊之术的组成部分。据史料记载,将多种毒虫,如毒蛇、蜈蚣、蛤蟆等,一起放在瓮缸中饲养,让其自相残杀后剩下一只,其形态颜色都已变化,形似蚕状,皮肤金黄,这种蛊叫金蚕。也有说把十二种毒虫放在瓮缸

  • “纛”的读音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人物

    “纛”的读音是:dào“纛”释义:1.古代军队里的大旗。2.古代用毛羽做的舞具或帝王车舆上的饰物。九纛[jiǔdào]九纛两字来自成吉思汗蒙古帝国的徽旗“九灏佐睢保九灏佐睿也称九足白徽或者九足白旗,蒙古人俗称“查干苏力德”,查干又译察汗,是白色的意思;苏力德又译苏勒德,是大竿的意思。组词狼纛[lán

  • 春秋战国时期,各诸侯国语言文字相同吗?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人物

    周朝代商后,周朝制定了全国统一的官方语言,全国统一的官方文字,并且还出版了标准工具书,称之为《雅言》。《雅言》的作用,大致相当于今天的《新华字典》。《雅言》是周朝颁布的法定官方语言丶法定官方文字。隶属于周天子的各诸侯国,虽然有各自的语言、文字,但是各诸侯国权贵、官员都必须精通《雅言》。当时的诸侯国实

  • 王莽的巨毋霸指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人物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巨毋霸应该就是古代的姚明,属于身高特别高的人。《汉书》第九十九卷《王莽传》记载他身高有二米三左右(汉代一丈的长度),一般的马车装不下,拉不动他,一般的门他钻不过去,吃饭用铁筷子,睡觉要枕大鼓,可真不是一般的高。这人会一些驯兽术,类似于今天马戏团的驯兽师。《后汉书》第一卷《光武帝纪

  • 征集皇帝写错别字的故事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历史人物

    在北京昌平区小汤山镇,经常可以看到四个字:“九华兮秀”。据说是乾隆皇帝的题词。于是很多商家,包括酒店、度假村纷纷借用这四个字。甚至有的将后两个字“兮秀”单独使用,让人不知所云。“兮”字在古代汉语中是语气助词,相当于“啊”。著名的句子有屈原的:“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如果乾隆的题字用“兮”

  • 《雍正王朝》中,邬思道助力四阿哥破解了几次康熙皇帝的“帝王心术”?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人物

    (日尧居k古史答雍正王朝)之无限猜想200059首先我们不去探讨这是否就是在清王朝的雍正年间发生的历史,我们来分析一下在电视剧《雍正王朝》中;神人邬思道在雍亲王胤祯的夺嫡过程中化解了几次重大的政治危机?康熙皇帝的帝王心术,有几次被这位神人邬思道揣摩得相当准确并迎刃而解……(神人邬思道)自从四阿哥胤祯

  • 历史上委婉劝谏的三个事例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人物

    1.邹忌讽齐王纳谏邹忌身高八尺多,体形容貌美丽。有一天早上,他穿好衣服,戴上帽子,照着镜子,对他的妻子说:“我跟城北的徐公谁漂亮?”他的妻子说:“您漂亮极了,徐公哪里比得上你呀!”原来城北的徐公,是齐国的美男子。邹忌自己信不过,就又问他的妾说:“我跟徐公谁漂亮?”妾说:“徐公哪里比得上您呢!”第二天

  • 拜托~~~帮忙找几个忠臣进谏的故事!!!!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人物

    长乐公主将要出嫁长孙仲,太宗以公主是皇后亲生,特别疼爱,敕令有关部门所给陪送比皇姑永嘉长公主多一倍。魏徵劝谏说:“过去汉明帝想要分封皇子采邑,说:‘我的儿子怎么能和先帝的儿子相比呢?’均令分给楚王、淮阳王封地的一半。如今公主的陪送,比长公主多一倍,岂不是与汉明帝的意思相差太远吗?”太宗觉得有理,进宫

  • 为什么有些古装神话剧里面的妖怪不杀了皇上,反而还怕皇上?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人物

    杀皇上?闹呢!你看看申公豹,闻太师找来的妖怪,哪个不是对纣王恭恭敬敬的,人间帝王啊!开玩笑呢,一道旨意捣你老巢,山妖挖你山,树妖砍你树,猪妖吃你肉,你敢不服?哈哈,正经点。既然谈神话剧的事,就要把规则放在神话体系里谈,神话故事来于古人对当时社会体系的艺术加工,又加入对不可知事情的幻想,融为一体,慢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