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拜托~~~帮忙找几个忠臣进谏的故事!!!!

拜托~~~帮忙找几个忠臣进谏的故事!!!!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等你回来 访问量:840 更新时间:2024/2/27 21:47:05

长乐公主将要出嫁长孙仲,太宗以公主是皇后亲生,特别疼爱,敕令有关部门所给陪送比皇姑永嘉长公主多一倍。魏徵劝谏说:“过去汉明帝想要分封皇子采邑,说:‘我的儿子怎么能和先帝的儿子相比呢?’均令分给楚王、淮阳王封地的一半。如今公主的陪送,比长公主多一倍,岂不是与汉明帝的意思相差太远吗?”太宗觉得有理,进宫中告知皇后,皇后感慨系之:“我总是听得陛下称赞魏徵,不知是什么缘故,如今见其引征礼义来抑制君王的私情,这真是辅佑陛下的栋梁大臣呀!我与陛下是多年的结发夫妻,多蒙恩宠礼遇,每次讲话还都要察言观色,不敢轻易冒犯您的威严。何况大臣与陛下较为疏远,还能如此直言强谏,陛下不能不听从其意见。”于是皇后请求太宗派宦官去魏徵家中,赏赐给四百缗钱,四百匹绢。并且对他说:“听说您十分正直,今日得以亲见,所以赏赐这些。希望您经常秉持此忠心,不要有所迁移。”有一次太宗曾罢朝回到宫中,怒气冲冲地说:“以后找机会一定杀了这个乡巴佬。”皇后问是谁惹怒陛下,太宗说:“魏徵常在朝堂上羞辱我。”皇后退下,穿上朝服站在庭院内,太宗惊奇地问这是何故。皇后说:“我听说君主开明则臣下正直,如今魏徵正直敢言,是因为陛下的开明,我怎能不祝贺呢!”太宗才转怒为喜。

古代善于进谏的名臣和勇于纳谏的明君知多少

最著名确当属魏征劝谏唐太宗,晏子劝谏齐景公,狄仁杰劝谏武则天。他们的共同点是不犯颜强谏,而是用巧,即能到达目的,又不会将老命丢了,又不使君主冒杀谏恶名。象海瑞、屈原范增等人,虽也常常犯颜直谏,但除给自己赢得大忠臣的名誉外,却让君主在史书上留下恶名。纳谏明君当属唐太宗,没有哪1位君主能象他那样纳谏如流。他不但能纳谏,而且1再鼓励众臣提出批评意见,1旦出错也勇于改正,能常常检讨自己,并常常以隋炀帝的所为来警示自己。而且能够时刻正告自己:水能载舟,也能覆舟,充分认识兼听则明,旁听则暗的道理。在纳谏这问题上,可谓千古1帝。

古代君王纳谏成功的事例,失败的事例,委婉纳谏的事,直接纳谏的事例

邹忌讽齐王纳谏》《谏太宗十思疏》《谏逐客令》

伍参谏楚王

即位近三年以来,他整天打猎、喝酒,不理政事,还在宫门口挂起块大牌子,上边写着:“进谏者,杀毋赦!”这一天,大夫伍参(一说申无畏)进见楚王。楚庄王手中端着酒杯,口中嚼着鹿肉,醉醺醺地在观赏歌舞。他眯着眼睛问道:“大夫来此,是想喝酒呢,还是要看歌舞?”伍参话中有话地说:“有人让我猜一个谜语,我怎么也猜不出,特此来向您请教。”楚庄王一面喝酒,一边问:“什么谜语,这么难猜?你说说。”伍参说:“谜语是‘楚京有大鸟,栖上在朝堂,历时三年整,不鸣亦不翔。令人好难解,到底为哪桩?’您请猜猜,不鸣也不翔。这究竟是只什么鸟?”楚庄王听了,心中明白伍参的意思,笑着说:“我猜着了。它可不是只普通的乌。这只鸟啊,三年不飞,一飞冲天;三年不鸣,一鸣惊人。你等着瞧吧。”伍参明白了楚庄王的意思,便高兴地退了出来。

历史里忠臣冒死向皇帝进言的事例

比干,,比干是商朝贵族商王太丁之子,幼年聪慧,勤奋好学,20岁就以太师高位辅佐帝乙,又受托孤重辅帝辛。干从政40多年,主张减轻赋税徭役,鼓励发展农牧业生产,提倡冶炼铸造,富国强兵。商末帝辛(纣王)暴虐荒淫,横征暴敛,滥用重刑,比干叹曰:“主过不谏非忠也,畏死不言非勇也,过则谏不用则死,忠之至也”。遂至摘星楼强谏三日不去。纣问何以自恃,比干曰:“恃善行仁义所以自恃”。纣怒曰:“吾闻圣人心有七窍信有诸乎?”遂杀比干剖视其心,终年64岁。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为什么有些古装神话剧里面的妖怪不杀了皇上,反而还怕皇上?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人物

    杀皇上?闹呢!你看看申公豹,闻太师找来的妖怪,哪个不是对纣王恭恭敬敬的,人间帝王啊!开玩笑呢,一道旨意捣你老巢,山妖挖你山,树妖砍你树,猪妖吃你肉,你敢不服?哈哈,正经点。既然谈神话剧的事,就要把规则放在神话体系里谈,神话故事来于古人对当时社会体系的艺术加工,又加入对不可知事情的幻想,融为一体,慢慢

  • 从王侯将相到黎民百姓,古人真的相信“真龙天子”和“君权神授”吗?皇帝自己是否相信?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人物

    国人从来都是实用主义,天命不过是个工具。天命这玩意都是事后诸葛亮式的。一旦谁坐稳了位置,坐稳了位置的人就编出一套说词来证明自己的正确吗,这就是所谓的谶言。什么代汉者当涂高,什么斩白蛇定天下,什么杨花落,李花荣,什么点检作天子,就都出来了。大部分老百姓这个时候都是相信这个家伙就是天命啊。当权者自己时间

  • 大家来谈一谈谁是中国历史上最痴情的皇帝,为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人物

    自古皇帝,哪个不是三宫六院七十二妃,美人无数,根本谈不上专情与痴情一说,否则,哪来的那么多的同父异母的兄弟姐妹。但是,也有特例的皇帝在,他不仅只娶一后,后宫独宠一人,还没有纳任何妃嫔,可以说是不仅专情还最痴情,那他是谁呢?朱樘(1470年~1505年),是明朝第九位皇帝,明宪宗朱见深的第三子,年号弘

  • 为什么萧何、韩信、张良会死心塌地的跟着刘邦干?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人物

    刘邦具有独特的人格魅力,在不同的历史时期,这种魅力吸引了不同的英雄豪杰。可以说刘邦是能够顺应历史发展潮流的人,他在起义推翻秦朝统治、楚汉相争的各个时期都能够举贤任能,不拘一格的提拔使用各类才俊。为什么萧何、韩信、张良会死心塌地的跟着刘邦干?咱们可以从三个角度来分析。刘邦的用人方略不会拘泥于地缘因素,

  • 你认为历史上的好皇帝有哪些?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人物

    秦始皇,李世民,乾隆,朱元章。康熙,赵匡胤,刘秀,刘邦,刘桓,宋仁宗,雍正。中国历史上谥号惠帝和庙号仁宗的都是善良的皇帝,但是谥号惠帝的往往比较平庸,如汉惠帝、晋惠帝等,而庙号仁宗就厉害了,又仁义,又有能力,所以历史上汉族庙号仁宗的只有两人,分别是宋仁宗赵祯和明仁宗朱高炽。先说宋仁宗赵祯,初名赵受益

  • 古时候著名的忠臣、清官都有哪些?有什么故事?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人物

    题主问这个问题是不是想累死回答者?(`)第一个问题还好,第二个问题纯粹是想找事。(ˇ_ˇ:)回答这个问题感觉就像重读九年义务教育似的,又想起了初中背课文的情景。(皿)算了,不写了。这些都太多了,例如明朝的海瑞、岳飞、方孝孺、铁铉、我只提一个著名的忠臣岳飞吧。北宋靖康之耻,二帝被俘虏,赵构称帝建立南宋

  • 你认为中国帝制时代,前1000年哪位帝王最优秀?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人物

    谢邀!这个问题看起来没啥意思,但是仔细想想,还是很让人惊叹的。帝制时代,我们从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中国,自称皇帝开始;一直到公元1912年,清王朝灭亡,中华民国成立。前221年至1912年,两千年多一点,还真可以划分一下。公元前221年到公元907年,从秦朝到唐朝灭亡,划分为前1000年吧。接着

  • 中国古代历史上哪个皇帝是最幸运的?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人物

    幸运这个词说的再通俗点就是运气好。历史上运气最好的皇帝,非乾隆莫属。运气一:弘历有幸出生在帝王之家,自小天资聪颖,相貌堂堂,气宇不凡。生的好!此上苍赐给他的第一运。运气二:康熙子孙众多,弘历十多岁时才见到爷爷第一面,说起来也是巧合。才貌出众的弘历令康熙眼前一亮,此后带至身边,悉心培养,刻意雕琢。贵人

  • 有没有古代赊账不还钱的典故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人物

    早年有个秀才,来到酒肆,见到老板愁眉苦脸,正为一大堆欠条发愁,嘴里发着牢骚:没钱吃饭就别吃,吃了就欠钱。一些有钱人更缺德,吃饭不付现钱尽赊账,一向他要钱就恼。这样的小本经营怎能经得起长期赊欠。于是聪明的秀才就在墙上提了几句打油诗:一进门来苏东坡,坐下韩信问萧何。苏秦巧语言六国,徐庶无语你没辙。赊账好

  • 秦朝为了灭六国其历代君主做了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人物

    大家好,我是历史领域创作者,下面我说说秦国的历代君王为灭六国做了什么:1.首当其冲,自然是秦献公(384年-前362年)。可能大家会好奇,为什么不是重用商鞅的秦孝公?亲献公废除了当时实行三百多年的以人殉葬的制度,改用陶俑。当时最宝贵的就是土地和人民,没有这项举措,也不会有后世的兵马俑。秦献公晚年打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