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年有个秀才,来到酒肆,见到老板愁眉苦脸,正为一大堆欠条发愁,嘴里发着牢骚:没钱吃饭就别吃,吃了就欠钱。一些有钱人更缺德,吃饭不付现钱尽赊账,一向他要钱就恼。这样的小本经营怎能经得起长期赊欠。于是聪明的秀才就在墙上提了几句打油诗:一进门来苏东坡,坐下韩信问萧何。苏秦巧语言六国,徐庶无语你没辙。赊账好比三结义,要账好比请诸葛。不是本店无情理,只因本小利皮薄。意思是说:进店来吃饭的客人你们都不是穷苦百姓,你们都像苏东坡那样文质彬彬、文明端正。坐下跟我们店家聊起来,就像韩信尊重萧何一样诚恳,甚至甜言蜜语为的是好赊账。你们好像纵横家苏秦游说六国那样口若悬河,说来说去的目的还是要赊账。但是如果我们店主在那里像徐庶进曹营一言不发,不答应你也没辙,但是这样有伤脸面,既影响你们吃饭又影响酒店经营。你们赊账时答应到时给钱的形象就像桃园三结义一样中肯诚信,可是等到我们找你要账的时候店主就像刘备三请诸葛一样难办。您应该知道不是本店不通清理,只是薄利经营实在赊不起,敬请谅解吧。秀才这首打油诗果然起到了奇妙的作用,吃饭赊账的人果然少了。这比起有的酒店“概不赊欠”之类硬邦邦词句顺耳得多、有效得多,关键还是秀才把想赊账者戏称比作名人雅士,利用了吃饭那些人装“高贵”、装“大雅”的心理先给他们戴了高帽,使他们不好意思赊欠达到了酒店经营目的。
因为不讲信用而受到惩罚的历史故事。急急急急急!!!!!!!
烽火戏诸侯呀~
周幽王有个宠妃叫褒姒,为博取她的一笑,周幽王下令在都城附近20多座烽火台上点起烽火烽火是边关报警的信号,只有在外敌入侵需召诸侯来救援的时候才能点燃。结果诸侯们见到烽火,率领兵将们匆匆赶到,弄明白这是君王为博妻一笑的花招后又愤然离去。褒姒看到平日威仪赫赫的诸侯们手足无措的样子,终于开心一笑。五年后,酉夷太戎大举攻周,幽王烽火再燃而诸侯未到谁也不愿再上第二次当了。结果幽王被逼自刎而褒姒也被俘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