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从王侯将相到黎民百姓,古人真的相信“真龙天子”和“君权神授”吗?皇帝自己是否相信?

从王侯将相到黎民百姓,古人真的相信“真龙天子”和“君权神授”吗?皇帝自己是否相信?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心作祟 访问量:2891 更新时间:2024/1/1 2:33:49

国人从来都是实用主义,天命不过是个工具。

天命这玩意都是事后诸葛亮式的。

一旦谁坐稳了位置,坐稳了位置的人就编出一套说词来证明自己的正确吗,这就是所谓的谶言。

什么代汉者当涂高,什么斩白蛇定天下,什么杨花落,李花荣,什么点检作天子,就都出来了。

大部分老百姓这个时候都是相信这个家伙就是天命啊。

当权者自己时间长了也信,但这也不过是个自我催眠。

一到关键时候,大家就不信了。

所以咱们又有“王侯将相宁有种乎”也有“天子无种,兵强马壮者为之”

而且就算有天命,一个个都号称自己是天命。

例如王莽的时候流传刘秀发兵捕不道,四夷云集龙斗野,刘歆就自己改名叫刘秀了。

到了两晋那会流传“老君当治,李弘应出”,翻开历史书看看,那会的造反的人都号称自己叫李弘。

隋朝末年流传姓李的坐天下,李密就认为是自己。

其实当时不光有姓李的坐天下,还有姓刘的坐天下的说法。

“白杨树下一池水,决之则流(刘),不决则沥(李)”

刘黑闼就信这个,所以窦建德失败后,他就敢造反,据说李渊身边的刘文静也信这个,后来被杀了。

所谓天命在国人心里,就是一个拿出来骗人的东西。

骗来骗去,一片谎言大潮中,根据幸存者偏差,姓李的当了皇帝,大家就信,原来天命真的很准,完全忘了别的。因为这个时候,社会安定了,大家不信也得信,否则要杀头的啊。

等到这个朝代不行了,老百姓铤而走险的时候,就开始编新的天命。

莫道石人一只眼,此物一出天下反。

新的天命就又出来了。

我觉得吧,国人只拣自己有用的信。该信的时候就信,不该信的时候就不信。

例如贪官拜佛,又送钱,有修庙的,这时候可虔诚了,出门该干坏事干坏事,该贪污贪污,因为在拜的时候,他觉得这是对自己有利的,干坏事的时候,因为他觉得坏事是有利的。

你说他信不信佛呢?

“真龙天子”这个形容词,在古代的时候,是用来形容皇帝的,意思是说皇帝是天的儿子而且是真龙的化身。只这四个字便给了古代皇帝一道神性的光环,而也由此来作为皇帝与其他人的区别。“君权神授”意思是说君王的权力是由上天赐予,人民要服从君王的管治,不能逆天而行。而在古代的时候,古人是否真的相信“真龙天子”和“君权神授”呢?皇帝本人是否也相信呢?

其实,不论是“真龙天子”还是“君权神授”,都是统治者为了加强统治的理论,就如古代皇帝采用这两个理论,是为了突出自己的皇权独尊。其中,关于“君权神授”这样的理论,在我国,最早记载于《尚书召诰》,记载说:“有夏服(受)天命。”在我国古代周朝时,便有称武王是“受命于天”,并自称周天子。在西汉时,汉武帝也是由于大一统的政治需要,采用了董仲舒的“天人感应”之说,以此来加强中央集权。

而虽提出了这样的理论,怎么能让百姓去相信呢。

这就需要时间,最初时,百姓对于这种理论可能会抱有怀疑的态度,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如果代代都有这种说法,那怀疑就会变成相信。毕竟“真龙天子”和“天赋人权”这种理论对任意的皇帝来说,都是有利的,所以皇帝不会否决这种理论,还会去宣扬。而百姓一代代都经受这种理论的传播,他们也会去相信,就如现在的我们大多都是认为一加一是等于二一样。

这种理论本身就是统治阶级利用劳动人民对自然力量的信仰和崇拜来加强自己统治的工具,而对于皇帝而言,他自己相不相信这种理论就不重要了,只要能够有利于他的统治就行。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大家来谈一谈谁是中国历史上最痴情的皇帝,为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人物

    自古皇帝,哪个不是三宫六院七十二妃,美人无数,根本谈不上专情与痴情一说,否则,哪来的那么多的同父异母的兄弟姐妹。但是,也有特例的皇帝在,他不仅只娶一后,后宫独宠一人,还没有纳任何妃嫔,可以说是不仅专情还最痴情,那他是谁呢?朱樘(1470年~1505年),是明朝第九位皇帝,明宪宗朱见深的第三子,年号弘

  • 为什么萧何、韩信、张良会死心塌地的跟着刘邦干?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人物

    刘邦具有独特的人格魅力,在不同的历史时期,这种魅力吸引了不同的英雄豪杰。可以说刘邦是能够顺应历史发展潮流的人,他在起义推翻秦朝统治、楚汉相争的各个时期都能够举贤任能,不拘一格的提拔使用各类才俊。为什么萧何、韩信、张良会死心塌地的跟着刘邦干?咱们可以从三个角度来分析。刘邦的用人方略不会拘泥于地缘因素,

  • 你认为历史上的好皇帝有哪些?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人物

    秦始皇,李世民,乾隆,朱元章。康熙,赵匡胤,刘秀,刘邦,刘桓,宋仁宗,雍正。中国历史上谥号惠帝和庙号仁宗的都是善良的皇帝,但是谥号惠帝的往往比较平庸,如汉惠帝、晋惠帝等,而庙号仁宗就厉害了,又仁义,又有能力,所以历史上汉族庙号仁宗的只有两人,分别是宋仁宗赵祯和明仁宗朱高炽。先说宋仁宗赵祯,初名赵受益

  • 古时候著名的忠臣、清官都有哪些?有什么故事?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人物

    题主问这个问题是不是想累死回答者?(`)第一个问题还好,第二个问题纯粹是想找事。(ˇ_ˇ:)回答这个问题感觉就像重读九年义务教育似的,又想起了初中背课文的情景。(皿)算了,不写了。这些都太多了,例如明朝的海瑞、岳飞、方孝孺、铁铉、我只提一个著名的忠臣岳飞吧。北宋靖康之耻,二帝被俘虏,赵构称帝建立南宋

  • 你认为中国帝制时代,前1000年哪位帝王最优秀?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人物

    谢邀!这个问题看起来没啥意思,但是仔细想想,还是很让人惊叹的。帝制时代,我们从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中国,自称皇帝开始;一直到公元1912年,清王朝灭亡,中华民国成立。前221年至1912年,两千年多一点,还真可以划分一下。公元前221年到公元907年,从秦朝到唐朝灭亡,划分为前1000年吧。接着

  • 中国古代历史上哪个皇帝是最幸运的?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人物

    幸运这个词说的再通俗点就是运气好。历史上运气最好的皇帝,非乾隆莫属。运气一:弘历有幸出生在帝王之家,自小天资聪颖,相貌堂堂,气宇不凡。生的好!此上苍赐给他的第一运。运气二:康熙子孙众多,弘历十多岁时才见到爷爷第一面,说起来也是巧合。才貌出众的弘历令康熙眼前一亮,此后带至身边,悉心培养,刻意雕琢。贵人

  • 有没有古代赊账不还钱的典故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人物

    早年有个秀才,来到酒肆,见到老板愁眉苦脸,正为一大堆欠条发愁,嘴里发着牢骚:没钱吃饭就别吃,吃了就欠钱。一些有钱人更缺德,吃饭不付现钱尽赊账,一向他要钱就恼。这样的小本经营怎能经得起长期赊欠。于是聪明的秀才就在墙上提了几句打油诗:一进门来苏东坡,坐下韩信问萧何。苏秦巧语言六国,徐庶无语你没辙。赊账好

  • 秦朝为了灭六国其历代君主做了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人物

    大家好,我是历史领域创作者,下面我说说秦国的历代君王为灭六国做了什么:1.首当其冲,自然是秦献公(384年-前362年)。可能大家会好奇,为什么不是重用商鞅的秦孝公?亲献公废除了当时实行三百多年的以人殉葬的制度,改用陶俑。当时最宝贵的就是土地和人民,没有这项举措,也不会有后世的兵马俑。秦献公晚年打败

  • 秦穆公一生广纳贤才,任贤为重,为何死去之时把贤臣殉葬?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人物

    春秋时期,帝王将相死后,都会用活人殉葬,多者数百人,少则几个人,这是当时的风俗与传统。不仅仅是帝王将相,普通的士大夫死后,也会根据自己的实力选一个或者数个人殉葬,以彰显身份尊贵。殉葬的人越多,殉葬的人级别越高,则主人越尊贵。因此秦穆公死前同意了子车氏三贤为他殉葬的请求,不过一件事让子车氏三贤青名留名

  • 历史上还有哪些人具有忠贞的品格?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人物

    一、古代历史上英雄忠贞品格的有:1,文天祥。一身正气,民族英雄南宋民族英雄文天祥,兵败被俘,坐了三年土牢,多次严辞拒绝了敌人的劝降。一天,元世祖忽必烈亲自来劝降,许以丞相之职,他毫不动摇,反而斩钉截铁地说:“唯有以死报国,我一无所求。”临刑前,监斩官凑近说:“文丞相,你现在改变主意,不但可免一死,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