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古代皇帝如果没有了印玺会怎么样?

古代皇帝如果没有了印玺会怎么样?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伸手摘星星 访问量:3255 更新时间:2024/1/18 19:46:11

大家应该都知道,在古装的历史电视剧里面,历朝历代的皇帝手里都有传国玉玺,仿佛传国玉玺最终花落谁家,谁就是最后的真龙天子,谁就能够成为一国之君,从而主宰天下苍生。

每逢改朝换代,每逢新旧接替,继任者都会把寻找传国玉玺当成第一任务。到了这里我们不禁有一个问题,难道没有传国玉玺就不能当皇帝?没有传国玉玺就不能让天下臣服吗?一个传国玉玺就真的那么重要吗?

其实想要搞清楚这个问题,首先就先要明白传国玉玺的来龙去脉以及其象征的意义之所在:

传国玉玺是秦始皇统一六国后,由丞相李斯奉始皇帝之命用和氏璧镌刻而成,方圆四寸,纽交五龙,正面刻有李斯所书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八个篆字,以作为皇权天授、正统合法的信物凭证。

秦朝之后,历代帝王都以得到此玺为最终目的,奉若奇珍,国之重器,得之则象征其受命于天,失之则表现其气数已尽,凡登大位而无此玺者,则被笑为白版皇帝,显得底气不足而被世人所轻蔑。

隋朝灭亡后,萧皇后带着传国玉玺连人一起失踪,后来唐朝建立,因手中没有此玉玺,于是刻了“受命宝”和“定命宝”两块,以此告诉国人我乃天命所归。

后来贞观四年,隋朝萧皇后来到长安把此传国玉玺交予李世民,至此唐太宗的这块心病也终于去除,终于可以不用再受世人讥讽为“白版皇帝”

看到这里可能有人得出了答案:“有传国玉玺就能被世人承认,没有传国玉玺即使身登大位也不会被国人所认可。

这种答案好像对,好像也不对。

说对是因为强盛如大唐,贤明如太宗也不得不对一块玉玺而妥协,纵使始皇帝之玺丢失,也不得不以一块它之玉玺作为代替,以安国人之心,以堵天下悠悠之口。

说不对是因为在唐太宗贞观四年之前此玉玺一直不在李唐之手,可是江山依旧是李唐江山。再者而言,唐朝之后还有陆陆续续很多的朝代,难道那块玉就能够一直流传下去吗?就不会丢失吗?

事情确实如此,后唐末年,石敬瑭引契丹军攻至洛阳,末代皇帝李从珂抱传国玉玺登玄武楼自焚,传国玺从此失踪。

传国玉玺上的八个字

自从传国玉玺失踪后,先后经历了有宋元明清四代王朝,在这四朝之中早已没有了传国玉玺,但是他们依然能够江山永固,传国几百余年,可见,无论有没有传国玉玺,都不是决定能否成为皇帝的因素。

而真正决定能否成为皇帝的因素要看天下是否平定,民心是否归附,朝臣是否尽忠,江山是否稳固。而传国玉玺只是一个皇权的象征,皇权的附属品而已,就像人之服装,人之外表装饰,只是起到一切的辅助作用。

其实古代皇帝没有了玉玺,真的也不会怎么样。

真正说了算的是手中的权利和军队。玉玺说白了就是一种表面的象征,开国强势者作为传给自己设定的继承人的信物而已。

历来中国的历史,更朝换代早已习以为常,一代代新的开国之君靠武力谋略取而代之,玉玺虽是权利的象征,到头来也不过是权利者的玩物。实在不足为奇。

传国玉玺是秦朝时期制作的,为什么秦朝之后的朝代依然认可传国玉玺的地位?

这里是不亲自来的守仁君

第一和氏璧的传奇来历

众所周知传国玉玺是由和氏璧打造,不说玉玺,光这块玉就已经是充满传奇故事,价值连城了。

当年楚国人卞和在荆山中获精美璞玉一块,他将这块璞玉献给楚厉王,结果被不识货的厉王认定为是一块石头,并且以欺君之罪砍了卞和左脚。

后来楚武王继位,卞和又抱着这块玉去见武王,武王不愧是和他老子一脉相承,二话不说砍了卞和的右脚了事。失望至极的卞和抱着和氏璧痛苦三天三夜,甚至哭出了血泪,当时楚文王在位,文王听说后很好奇,便差人询问卞和老在这哭鸡鸟嚎的是咋回事,卞和说我不在乎厉王武王砍了我的双脚,我只是可惜天下人竟然没有一人识货。文王听说后便命玉工将和氏璧剖开,果然里面是稀世珍宝。

后来楚赵结亲,和氏璧便做嫁妆来到了赵国,秦王听说和氏璧在赵国,便以十五城为代价和赵国换和氏璧,遂有了“完璧归赵”之故事。

再后来始皇帝一统天下,便将这和氏璧雕刻为传国玉玺,上刻“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八字。以表示自己乃上天注定的皇帝,并且希望国家能一代传一代,万世不绝。

第二传国玉玺的特殊意义

传国玉玺虽然是块石头,但是其意义非常大,尤其是到了汉朝这,因为刘邦农民出身,却最终得到了帝位,他不想让别人认为皇帝位是个人就能坐,于是给自己编了一套神话故事,同时也给传国玉玺附上了“君权神授”的意义,此后传国玉玺几乎就代表了君权,为什么孙坚捞到传国玉玺能那么开心,就是这个原因。

不仅如此,传国玉玺还代表着一种传承,曹丕篡位时特意在传国玉玺旁边又刻上了“大魏受汉传国玺”以表示自己的帝位是由汉皇传给自己的,并不是自己篡的。

传国玉玺得之则表示“受命于天”,失之则代表“气数已经”。而没有传国玉玺而登大位的人则大多被嘲讽为“白板皇帝”。在中国古代封建时期对于加强皇权,维护统治有着重要的作用。

传国玉玺的影响力非常强大,自五代十国遗失后,后世的王朝要不就谎称找到了传国玉玺,要不就大刻玺印,以抹除传国玉玺的影响,但是大多都是欲盖弥彰,反而更加突出了传国玉玺的价值。

“皇帝”这个称呼是秦始皇发明的,秦始皇鲸吞六国、统一天下,自认为“德比三皇、功盖五帝”,于是将自已“王”的称号升级为“皇帝”,这也就是皇帝的由来。

秦始皇不仅发明了皇帝制度,还发明了一系列的政治制度,如大一统、郡县制等等,秦朝灭亡后,汉承秦制,因为汉朝是属于造反而建立的大一统王朝,与秦朝的情况完全不同,因此全盘承袭了秦朝的制度,略加更改,形成汉朝的制度。

光靠武力打下天下,并不能说明汉朝的合法地位,中国古代历来讲究君权神授,于是刘邦开始进行一系列的神化,包括刘邦的起义是斩白蛇起义,刘邦的出身是龙的儿子等等记载在史书中,这些神化不过就是为了汉朝的合法性而虚构的。

光虚构这些神话,也不能完全说明刘邦建立的汉朝就有着至高无上的神权,总得有些具体的东西来证明,于是就有了“传国玉玺”。

秦始皇统一天下建立皇帝制度之后,为了证明自已就是正统的皇帝,而专门下令丞相李斯制作一个玉玺,这个玉玺是用原赵国无价之宝和氏璧雕刻而成,作为正统皇帝的信物,以此代代相传,下一代皇帝凭玉玺而即位,这块玉玺就被称为“传国玉玺”。

为什么“传国玉玺”是皇帝的正统信物呢?

很简单,因为“传国玉玺”代表着皇帝的绝对权力。

相传皇帝的”传国玉玺“有六块,分别是:皇帝行玺、皇帝之玺、皇帝信玺、天子行玺、天子之玺、天子信玺。六块玉玺代表着六各不同的权力,因为皇帝施展权力不可能总是口述,也不可能自已亲自向外传达命令,让人代传又怕会有种种失误,因此皇帝向外发号施令就靠这六种玉玺,所以皇帝外发的下令,都是与玉玺的印章,代表着皇帝的命令。

1、皇帝行玺--相当于现在人事部的印章

皇帝行玺的作用是:对外分封诸侯王及官员。在分封诸候王及官员的诏书上,盖上”皇帝行玺“,就表示命令生效,来自皇帝直接分封的正式诏书。

2、皇帝之玺--相当于现在宣传部的印章

皇帝之玺的作用就是:赐给诸候王及官员诏书,传达皇帝的旨意。有可能是表彰功绩的,有可能施加惩罚的,有可能是表达皇帝主张的,有可能是征询意见的。

3、皇帝信玺--相当于现在国防部的印章

皇帝信玺的作用就是:发动士兵对外征战。古代别说皇帝,就是将军要调兵也得需要信物--虎符,首先是皇帝以”皇帝信玺“下达命令,赐于将军虎符,然后将军再去调动军队,不是人人都认得皇帝和将军,但是人人都认得虎符和玉玺,这是信物,也是证据。

4、天子行玺--相当于现在行政部的印章

天子行玺的作用就是:征召大臣或诸候王面见。相当于通知来见面或开会。

5、天子之玺--相当于现在外交部的印章

天子之玺的作用是:处理外国事务。对其它国家的文书、国书盖上天子之玺的印章。

6、天子信玺--相当于现在宗教部的印章

天子信玺的作用就是:下达处理关于鬼神、祭拜之类的命令。

皇帝就是天子,是天的嫡长子,皇帝六玺也称为天子六玺,皇帝依靠这六个玉玺总揽天下的人事权、宣传权、军事权、行政权、外交权、宗教权等等一切权力,玉玺的存在就是皇帝权力的体现。

也有说法是说”传国玉玺“就是皇帝六玺的合称,便不管怎么说,传国玉玺也好,皇帝六玺也罢,皇帝就是靠着这些玉玺来掌管天下的,后世朝代为了维护自已统治的合法性,当然要得到传国玉玺,不然连个玉玺也没有,你说你是皇帝,谁服你?

秦朝之后的朝代是汉朝,当年刘邦率军进入咸阳时,秦王子婴就将象征皇帝的信物交给了刘邦,代表了秦朝的灭亡,而刘邦得到传国玉玺,则表示刘邦继承了秦朝,而证据就是”传国玉玺“。

汉朝开了头,后面的朝代都是如法炮制,以得到传国玉玺为开国的信物,就算没有,仿也仿造一个出来,代表自已是正统皇帝,于是传国玉玺就成了证明皇帝正统的信物和证据。

而且”传国玉玺“上面刻了八个字:”受命于天既寿永昌“,意思是:接受天的命令当了皇帝,就应该使百姓长寿、国运永久昌盛。而这也是君权神授的体现,皇帝的权力来自天,也就是神。符合历朝历代统治者对于权力的定义,也就受到历朝历代的追捧。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在历史上九鼎和玉玺哪个重要?为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历史人物

    大禹九鼎和传国玉玺都是封建社会王权的象征,正所谓“君权神授”的证物,可以用来蒙蔽愚昧的劳动人民。我认为九鼎更重要一些,九鼎乃是华夏至尊神器,代表了华夏九州,是整个中华文明的象征。九鼎出现的时间更早,分量更重。传说九鼎乃大禹所造,比秦朝时候才有的传国玉玺要早上一千多年。安阳出土的司母戊鼎只是一普通祭祀

  • 秦始皇的传国玉玺是由什么材料制成?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人物

    是“和氏璧”。和氏璧应该是白玉。是不是和田(阗)白玉好像不能完全论定。蓝田玉?蓝田玉是温润,是岫岩玉?是翡翠?无可靠依据。写的清清楚楚传国玉玺,还要问什么材料制成的!传国玉玺伴随着整个封建帝制,很有意思的一点是以始皇帝的神话故事而开始,至末代皇帝的一句话而终结。秦始皇赋予它神的力量,清宣统帝则淡淡的

  • 如果找到秦始皇的传国玉玺和兰亭序真迹,谁的价值更高?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人物

    传国玉玺和兰亭序都是极好的宝贝,但要说哪个价值更高,其实显而易见,我来详细解释一下。兰亭序《兰亭序》为王羲之奠定了书圣的地位。在历史上,兰亭序被所有爱好书法的帝王所推崇,这种现象前无古人后无来者。李世民就是其中最狂热的一位,王羲之一跃成为书法界的至尊,李世民也有很大功劳。在南朝时期,王羲之的名气不算

  • 皇帝的玉玺上刻着什么字?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历史人物

    古代皇帝玉玺上面刻的是:受命于天既寿永昌。玉玺指的是古代皇帝专用的印章,代表着至高无上的权利,玉玺的使用是从秦始皇时期开始的,在周朝以前,印和玺被统称为印,是用金子或者玉为材料做成的。到了周朝才开始有了印和玺之分,只有皇帝使用的印才能叫做玺,而普通臣民所用的只能称之为印,皇帝用的玉玺下面刻的有受命于

  • 秦始皇的玉玺和孙坚的玉玺是同一个吗?有何史料记载?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人物

    秦始皇的玉玺就是蔺相如完璧归赵的玉壁所制谢邀。孙坚有没有得到玉玺,记载各不相同,《三国志》就没有孙坚得到玉玺的记载。秦始皇的玉玺在汉末乱世中丢失的可能性很大,竟然孙坚没有玉玺,问题就不言而喻了。从现有的历史资料表明,传国玉玺应该是从秦开始的,在宋朝的时候销声匿迹。从秦代以后,皇帝的印章专用名称为“玺

  • 中国在位时间超过40年的皇帝有几个?都有谁?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人物

    中国封建历史几千年,出现的皇帝不计其数,但真正执政时间过40年的却没多少,今天咱们就盘点一下大一统王朝超过40年皇帝的前五名吧,以作茶余饭后消遣之用。NO1,清朝乾隆皇帝,很多人说应该是康熙,但笔者的角度是实际执政时间,故而这第一名是乾隆皇帝,乾隆执政了60年足足一个甲子加上太上皇3年,所以一共是6

  • 我国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是谁?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人物

    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是康熙,共计在位61年。如果从这个数字来看,康熙皇帝的在位时间确实是各位皇帝中最长的。如果说实际执政时间最长的应该是康熙的孙子乾隆,乾隆皇帝在位60年时间。但乾隆退位以后,又做了4年拥有实权的太上皇,皇宫里依旧沿用乾隆年号。从这个角度来讲,乾隆是时间最长的。清朝康熙皇帝爱新觉罗玄烨

  • 中国历史上有哪些在位时间较长的帝王?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人物

    梳理了一下历史,选出十位在位时间较长的帝王。10.宋仁宗赵祯,在位41年(1022~1063年)。生于1010年,在位期间仁慈宽厚,节俭爱民,国家安定,经济繁荣,科技发达,文化发展。他死后“京师罢市,巷哭数日不绝,虽乞丐与小儿皆焚烧纸钱哭于大内之前”,由此可以看出百姓对他的拥戴。9.唐玄宗李隆基,在

  • 传国玉玺是否为一个谎言?为何史记和汉书里没有记载?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人物

    传国玉玺应该确实是存在的,只不过他的作用与影响并没有现在认为的那么大,在当时应该是一种权利的供奉品,是皇权和至高权利的一种代言品,但是其实际所起到的作用又与帝王们要塑造它的初衷相差甚远,因为真正支撑最高权利的还是广大人民与百姓,水可载舟,亦可覆舟,能承载一代又一代帝王是无数百姓,而传国玉玺不能,最后

  • 中国历史上在位时间最短和最长的皇帝是谁?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人物

    中国历史上在位时间最短的皇帝是金昭宗,也称金末帝。他名叫完颜承麟,女真名叫呼敦。金哀宗统治时期,金朝已经四面楚歌、风雨飘摇。北边蒙古汗国对它虎视眈眈,南边的宋朝为报靖康之耻与蒙古联合,誓死要灭金。金哀宗不愿做亡国之君,他励精图志,试图挽回颓败的局势,但一切都是徒劳。1234年二月的一个晚上,金哀宗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