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尔衮的传国玉玺还得从他父亲努尔哈赤说起。
万历末期对辽东的管辖趋于松懈,努尔哈赤觉得正是个创业的好机会,于是扔下挖人参的铲子、采蘑菇的筐子、装松籽儿的袋子,然后操起祖上留下的十三副铠甲就干了起来。努尔哈赤干得顺风顺水,没出几年就统一了当时女真的海西、野人、叶赫、乌拉等部。
(努尔哈赤剧照)
小有成绩之后,努尔哈赤更有了底气,认为天命所归,于是毫不客气地建立了后金政权。此时,明朝才发现,努尔哈赤原来是一只披着羊皮的狼,于是准备一棒子把他打回原型。显然,明朝高估了自己,低估了对手,因为自从与努尔哈赤交上手,一次也没胜过。特别是在萨尔浒之战结束后,明朝被虐的只有招架之功,毫无还手之力,此时满朝文武“谈金色变”,都想尽快逃离北京,因数山海关防线基本崩溃,如果后金大军进攻北京,朝发就能夕至。
正当明朝廷惶惶不可终日的时候,一位进士出身的文人主动请缨大战努尔哈赤,此人就是最终被崇祯皇帝刮了三千多刀的袁崇焕。无论是口气、勇气、胆识袁崇焕绝对是大明王朝第一人,他的出现如果给萎靡不振的明王朝打了一剂强心针,他本人也如打了鸡血一样奔波在抗击后金的宁远前线。最终,袁崇焕虽然没有实现他五年收复辽东的梦想,但是却把努尔哈赤累死在宁远防线,就连努尔哈赤最能打的八儿子皇太极也是疲于奔命,无计可施。
(皇太极剧照)
既然突破不了宁远防线,皇太极也不再与袁崇焕死磕,无奈之下改变了策略。皇太极先是血洗了明朝防备薄弱的觉华岛,然后派出代善、褚英、莽古尔泰、多尔衮等一些弟兄们绕过山海关防线,越过喜峰口长城,或者借道蒙古对明朝四处劫掠。这时的多尔衮年富力强,正是大显身手的时候,因此每次都能满载而归。
一次,多尔衮扫荡察哈尔一带,在返回的途中遇到了一群羊。多尔衮一声令下,士兵们一拥而上准备来个顺手牵羊,这下急坏了放羊的羊倌。但是羊倌又拦不住这些如狼似虎的士兵,于是坐在地上嚎啕大哭起来。多尔衮看着可怜兮兮的羊倌有些心软了,于是冲着士兵们一挥手说:“算了,我们走吧!”于是一行人继续赶路。
(多尔衮剧照)
不过,多尔衮还没走多远,刚才那位羊倌气喘吁吁的追了上来。羊倌对着多尔衮深施一礼说:“大王且慢,小民有话要说!”
多尔衮一脸茫然,问道:“什么事情,有话快说,不要耽误本王赶路!”
羊倌很恭敬的说:“是!是!小民觉得大王算是个讲究人,因此有一个秘密讲与大王听!”
多尔衮问:“什么秘密?”
羊倌说:“翻过前面的那座山有一条山涧,里面的草非常茂盛,但是小民发现牲畜从来不进入山涧,也不吃过那里的草,小民觉得特别蹊跷。难不成那山涧之中埋有什么宝贝?”
多尔衮哈哈大笑:“你这个老头儿有点意思!行了,本王知道了,一会儿就去探个究竟。”
多尔衮快马加鞭,不一会儿就到了羊倌指定的地方。多尔衮下马定睛观瞧,果然发现眼前这条山涧有点不同寻常,还隐隐约约之间露着一股仙气。这下多尔衮更来了兴致,马上下令士兵进入山涧仔细的寻找,不一会儿就有人拾得一方绶印。多尔衮接过绶印欣喜若狂,原来上面刻着“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八个篆字。多尔衮虽不知道此印为何物,但是他肯定这是一件宝物。因此,回去后马上献给了皇太极。
皇太极对此物也不甚明白,于是马上命人把学识渊博的范文程(范仲淹第十七世孙)请来。范文程接过绶印翻来覆去的看了好几遍,忽然扑通一声跪在地上说:“恭喜大汗,此乃传国玉玺是也!如今大汗得此宝物看来是天命所归,微臣恳请大汗荣登九五,即皇帝位,以造福天下苍生!”
皇太极听了心花怒放,看来不当皇帝还对不起秦始皇了。不过皇太极并没马上答应,而是照例表演了一场“三请三辞”的戏,之后才继皇帝位。后来,这块所谓的“传国玉玺”就随满清入关了。
那么,多尔衮得到的传国玉玺是真的吗?
当然不是真的了,秦始皇让丞相李斯刻的那块真正的传国玉玺,早在五代十国的时候就给传丢了。虽然后来一直有玉玺忽隐忽现的消息,但没有一块是真的,而多尔衮这块玉玺至于怎么来的还是个未知数,也许根本没有那么神奇的来历,也不是蒙古的林丹汗所献,而是皇太极为了“名正言顺”的继皇帝位,于是自导自演的一场戏。所以到了乾隆皇帝的时候,那块玉玺就被扔一边了,最后连弄那里都不知道了。
感谢朋友的点赞、关注!欢迎发表不同看法!
首先,这个玉玺肯定100%不是秦始皇的那块,争论点是它是不是从元朝皇宫流传出来的玉玺。
“假亦真时真亦假,真亦假时假亦真。”
这句话用在多尔衮献给皇太极的这方玉玺真的是再恰当不过了。
多尔衮献玉玺的时间是1635年,是在讨伐蒙古察哈尔部所获,说是元朝时期皇宫中流传出来的,上面用汉语写着四个字:“制诰之宝’”。
一说来历,有点像央视《鉴宝》的画风了,据说,当年元顺帝从北京逃跑时,玉玺不知所踪,后来一个牧民在放羊的时候,发现自己的羊老是刨一块地,一刨就是三天。
看着羊这么执着,牧羊人决定帮它们一把,于是凿开那块地,发现了这块玉玺。最后这块玉玺辗转到林丹汗手里,又被他儿子送给了多尔衮。
多尔衮为了讨好皇太极,就把这块玉玺呈上。
皇太极可不管这是真的假的,就当它是真的,拿到了这块玉玺,立马对外宣称,天赐玉玺,受命于天,就举行了受宝大典,正式称帝。
那么这个刻着“制诰之宝”的玉玺,到底是不是元朝皇帝的玉玺呢?
肯定是假的!这枚玉玺如果是元朝的东西,就不可能出现“制诰之宝”的字样,因为这句话是朱元璋在明朝时期创立的新的皇帝印玺制度。
而元朝,继承了唐宋印玺制度,即“皇帝有传国神宝,有受命宝、皇帝三宝、天子三宝,是名八宝。”
这八宝有受命宝、传国宝、皇帝行玺、皇帝之玺、皇帝信玺、天子行玺、天子之玺、天子信玺,很遗憾,没有“制诰之宝”。
“制诰之宝”是明朝始创,所以牧羊人挖出来的元朝玉玺上刻着这几个字,肯定是假的。
但假的又能怎么样,反正皇太极当它是真的,整个后金都当它是真的,毕竟当时离登基坐殿就差一个噱头,这个“天赐玉玺”的名头来了,管它真的假的,干就完了。
关注明离子,看更多历史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