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北魏最伟大的皇帝之一,孝文帝拓跋宏如何治理天下的?

北魏最伟大的皇帝之一,孝文帝拓跋宏如何治理天下的?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女王范儿 访问量:465 更新时间:2024/1/16 2:47:41

拓拔宏是献帝拓拔弘的长子,他这个父亲做皇帝时比较佛系,老是想着出家做和尚。就算是国家大事,也是随心所欲,想立谁就立谁的。

也是因为拓拔弘如此漂浮不定的做法,所以他继位几年后,就把皇位禅让给了长子拓拔宏。不过拓拔弘最后也没全了他出家的心愿,而是窝窝囊囊地被老婆伙同情人老给毒死了。拓拔宏继位时才五岁,由冯太后辅政。

拓拔宏继位,使北魏成为南北朝最强大的国家北魏建国之初,因为一直难以脱离野蛮的掠夺习惯,朝廷各部官员是没有俸禄的,唯一工资来源就是抢。不管是抢百姓还是抢南朝的,反正谁抢到就是谁的。从太武帝时期开始,北魏朝廷就在肃贪,可越肃越贪,国内矛盾也越发激烈。

拓拔宏上台后,终于开始实行俸禄制,称为“班禄”,与“班禄”一并实行的,还有极为苛刻的贪污处理。拓拔宏的规定就一条:贪污绢一匹以上的人,处死刑。此令一下,从当年三月到六月,仅仅三个月的时间,因犯贪污而被处死的官员就多达四十人,其中还包括拓拔宏的舅公皇亲国戚洪。一时之间,北魏众人不敢再剥削、抢夺百姓,而是守着那点朝廷发下来的粮饷,好好过日子,北魏的吏治也有了好转。

吏治好了,就该着手于民众生活了。西晋末年以来,土地兼并严重,富者有其田、粮、财,却只要交很少的税,穷者无其田,入不敷出之还得负担劳役。不过严重影响国家团结,还影响到了国家税收。

在冯太后的支持下,拓拔宏开始和豪强贵族抢土地和人民,在全国实行均田制。规定十五岁以上男女,由政府给予土地耕种,男子四十亩,女子二十亩,到了不能耕种或不想耕种的时候,再把土地还给政府。除了耕地之外,还有桑田、麻田(可种桑、麻)等土地提供,而且这两种田是不用交还的,可以当成家产一代传一代。这样就吸收了大批的流民,开垦了大批的荒地,国家税收多了,对农业生产也有了一定的发展。

改制完百官和百姓后,拓拔宏就开始着手改革皇族了有感于北方和中原教化不同,少数民族一直都被中原汉人看为异端蛮夷,从北魏建国平城开始,中原的富庶就吸引着北魏历代皇帝。从道武帝到明元帝,都有着迁都洛阳的打算,可当时北魏北方面临着柔然的威胁,所以迁都事宜一直摆不上日程。

到了拓拔宏时期,北魏已经统一了北方,柔然、大夏等威胁已经减轻,于是迁都一事又开始受到了拓拔宏的重视了。在宗亲大臣拓拔澄的帮助下,拓拔宏以南下灭南朝的理由,率兵三十万南下,走到洛阳就停了下来,并开始修建洛阳,派人去通知平城的王公贵族:现在皇帝和军队就在洛阳住下来了,反对也没用,不想死的就搬家来洛阳。

在软磨硬泡下,拓拔宏终于成功迁都洛阳,再进一步改革,汉化鲜卑族。拓拔宏下令:禁止鲜卑族穿胡服,一律穿汉服,不准说鲜卑语,改用汉语,鲜卑姓全部改成汉姓。由我做起,拓拔氏从今天起改为元姓,拔拔氏改为长孙氏,达奚氏改为奚氏,乙氏改为叔孙氏,独孤氏改为刘氏等等。

在改制易服之后,北魏正式入主中原,得到了中原的认可,国力急速增长,隐隐有了一统天下的能力。元宏多次南下,企图一举吞并江南,可每次都铩羽而归,不是后方高车族不听话,就是内部有混乱。而且元宏从小因为身体就不好(被冯太后关小黑屋,冬天只穿着一件单衣),长期的奔波使得他身体情况越来越严重。

在最后一次征伐南齐时,病逝于谷塘原宫,临死前让次子元恪继位,安排辅政大臣,并遗令诛杀淫乱后宫的冯皇后,交给了太子一个相对安稳的北魏朝廷。一代雄主就此湮没,元宏死时年仅三十三岁。

本文作者/狐史首丘:主写三国,次写明清,其余百度,然后乱编,喜欢点赞!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中国历史上总共有多少位皇帝?都叫什么名字?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人物

    12.2十国12.2.1吴越(904年-978年)太祖钱世宗钱元成宗钱弘佐忠逊王钱弘忠懿王钱弘12.2.2闽国(909年-945年,当中包含殷943年-945年)太祖王审知嗣王王延翰惠宗王延钧康宗王昶景宗王曦殷帝王延政12.2.3荆南荆南(南平)(906年-963年)武信王高季兴文献王高从诲贞懿王高

  • 历代皇帝年表~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历史人物

    上古时代炎帝神农氏黄帝轩辕氏前2697~前2599少昊金天氏前2598~前2515颛顼高阳氏前2514~前2437帝喾高辛氏前2436~前2367帝挚高辛氏前2366~前2358唐尧放勋前2357~前2258虞舜重华前2257~前2208夏(启以后)公元前2197--1766共432年*姓,共传十四

  • 明朝所有皇帝的,名字,年号,帝号?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人物

    姓名庙号谥号年号陵墓朱元璋,原名朱重八太祖高皇帝洪武(1368年1398年)孝陵朱允惠宗让皇帝(又谥惠帝)建文(1399年1402年)??(在朱棣登位后逃脱,葬在民间,但不知何处)朱棣成祖(原为太宗)文皇帝永乐(1403年1424年)长陵朱高炽仁宗昭皇帝洪熙(1424年1425年)献陵朱瞻基宣宗章皇

  • 明朝的第四位皇帝有什么作为?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人物

    明朝的第四位皇帝是朱棣的儿子朱高炽。他于1424年八月登基,1425年五月驾崩。朱高炽在位施政时间不足一年,却赢得了世人很高的评价。《明史》对于朱高炽是这样评价的:在位一载。用人行政,善不胜书。使天假之年,涵濡休养,德化之盛,岂不与文、景比隆哉。朱高炽一即位,就开始着手纠正朱棣时期的一些法令。他告诫

  • 历代皇帝资料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人物

    三皇伏羲陵、炎帝陵、黄帝陵五帝少昊、颛顼、帝喾、尧、舜夏朝大禹、太康、少康商朝商前期:汤、太丁、外丙、中壬、太甲、沃丁、太庚、小甲、雍己、太戊、中丁、外壬河甲、祖乙、祖辛、沃甲、祖丁、南庚、阳甲、盘庚商后期:小辛、小乙、武丁、祖庚、祖甲、廪辛、康丁、武乙、文丁、帝乙、帝辛(纣、受)西周东周文王(姬昌

  • 古代皇帝为何都如此重视玉玺?没有玉玺,会皇位不保吗?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人物

    皇位不保倒不至于,这个东西就是一个象征物,而真正决定皇位还是手中的力量。不过,没有这个章子,确实当皇帝有些底气不足。因为是皇权神授系统中的重要成员,代表着皇权。秦朝灭亡时,公子婴脖子上就是系着这个传国玉玺献给刘邦。王莽篡位时,跑到宫里要这个传国玉玺,太后把这个章子扔到地上,砸破了一个角。王莽找人用金

  • 历史上那么多皇帝和玉玺,哪个玉玺才是传国玉玺?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人物

    谢谢邀请一,先说说皇帝和御玺中国历史上产生的皇帝的确不少,自公元前221年第一个皇帝秦始皇开始,到清朝的最后一个皇帝溥仪,共产生了494位皇帝。皇帝的印章称“御玺”,发个公文、签个批示什么的都要盖上御玺,说明这“最高指示”确实出自皇帝之手,以示其真实性和权威性。皇帝的御玺还不止一个,史料记载,汉朝时

  • 明朝有哪些皇帝曾御驾亲征?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人物

    一共有四位:一,朱元璋,天下都是他带人打下来的。从投靠郭子兴的时候就打仗,到后来攻占应天,大战陈友谅,平灭张士诚,直到推翻元朝统治,全程掌控。不过,当皇帝之后,似乎没有再亲自领兵。二,朱棣,生于战火,死于征途。不仅当王爷时候镇守北平,有事没事出门找蒙古人操练,靖难之役中屡屡身先士卒,而且在成为皇帝后

  • 传国玉玺上写的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人物

    传国玺是中国历史上一个脍炙人口的传说,这个“传说”不是说传国玺在历史上不存在,而是在历史上出现过,但是到现在已经没有了,见不到了,成了传说。据说传国玺是秦始皇时所造,传承至两汉、魏晋、隋唐一直到五代十国的后唐皇帝李从珂时,这个传国玺就再也没有了记载,消失在历史长河之中。在这段时间里,但凡朝代更替,传

  • 被历代皇帝抢夺1600年的传国玉玺史载是出自湖北荆山的和氏璧,和氏璧是和田玉吗?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人物

    和氏璧是标准的和田玉!说起和田玉,人们的第一印象都会是新疆和田地区的玉石,因新疆的和田地区是著名的玉石之乡,盛产美玉,也就是当今我们狭义概念的和田玉。然而,广义概念的和田玉并非只指新疆和田地区的玉石。和田玉的主要组成矿物成分为透闪石和阳起石。2013年底至2014年初,中国国家标准委员会和全国标准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