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位不保倒不至于,这个东西就是一个象征物,而真正决定皇位还是手中的力量。不过,没有这个章子,确实当皇帝有些底气不足。
因为是皇权神授系统中的重要成员,代表着皇权。
秦朝灭亡时,公子婴脖子上就是系着这个传国玉玺献给刘邦。
王莽篡位时,跑到宫里要这个传国玉玺,太后把这个章子扔到地上,砸破了一个角。王莽找人用金子补了这个角。
后来董卓入京,洛阳大乱,传国玉玺不见了。孙坚杀到洛阳里,一口枯井里发出彩光,从中就找到了传国玉玺,后来这个传国玉玺被袁术敲诈了过去。袁术得到这个之后,就开始想称皇帝了。
可见,这就像一枚魔戒,说实用性,倒未必有多高,但得到之后,可以让人野心膨胀。
那没有传国玉玺,能不能当皇帝呢?
当然也可以的,比如唐朝的李世民,他当皇帝时就没有这个传国玉玺,这个玉玺被隋朝亡后带到了塞外。李世民就当了数年白板皇帝。古代把没有传国玉玺的皇帝称为白板皇帝,这说出去当然不好听。但不至于动摇其根基。后面,隋后归国,把这个玉玺带了回来。李世民总算不是白板皇帝了。
到了唐朝灭亡后的后唐,后唐皇帝李从珂在亡国时,把这个传国玉玺带到楼上自焚,这个传国玉玺就不知下落。后面,有不少人宣称找到了传国玉玺,比如宋明朝时,但基本上那都是假的。
而到了清朝,清朝皇帝算是死心了,他们已经放弃得到传国玉玺的打算。在康熙朝,还有人献了一枚传国玉玺,但乾隆皇帝后面亲自签定是假的。乾隆也表示,这章子并没有什么神圣性,有没有不影响统治,他自己倒是爱子,一共刻了二十多枚,现在全在交泰殿里放着。
亲们去了故宫可以去看一下,那传国玉玺到底还在不在人世呢?
在的,它在一个阴暗的角落,静静的等着他的第一任主人。
皇帝一般有几方玉玺,历史上印玺最多的皇帝是谁?
历史上印玺最多的皇帝,竟然多达1800方
皇帝一般有几方玉玺,历史上印玺最多的皇帝是谁?
玉玺专指古代皇帝的玉印,是至高无上皇权的象征,也是作为一国之君的一种凭证和信物。
玉玺的起源,据说始于秦始皇,其传国玉玺,又“传国玺”,是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玉玺,也是最神秘的一个。历代欲谋帝王之位者都以得到传国玉玺为正统之信物,因而你争我夺,以得此玺为符应,奉若奇珍,国之重器。致使该传国玺屡易其主,辗转于神州赤县凡两千余年,忽隐忽现,终于销声匿迹,杳无踪影,令人叹息,后人已很难描述其形状。
相传传国玉玺是秦代丞相李斯奉始皇帝之命,一说用蓝田玉,一说用和氏璧镌刻而成。其方圆四寸,上纽交五龙,正面刻有“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八篆字,以作为“皇权天授、正统合法”之信物。
纵观历史上各朝皇帝,都有自己的玉玺,少则几方,多则可达上千!若论历史上印玺最多的皇帝,恐怕非乾隆皇帝莫属了。
乾隆是中国历史上出了名的“印玺控”,还是个不折不扣的书画爱好者,作为一国之君,收集到这些古画倒是非常容易。因此,许多名人流传下来的字画真迹都没有逃过乾隆印玺的“摧残”,比如魏晋的字帖啊、唐宋的山水画啊什么的。大书法家王献之的《中秋帖》盖满了乾隆帝的艺术心。唐朝画家韩干画的一幅《照夜白图》,活活被乾隆盖上了50多枚章子。甚至有些古董名器,有名的汝窑、钧窑作品都被他加盖了落款。
为了让他的印玺更具特色,乾隆皇帝除了钦定设计的25个御玺,他还特遣人雕刻了一千多枚印章,包括自我吹嘘的“十全老人”,“十大武功”,为自己歌功颂德的“太上皇帝”等等。据统计,乾隆的个人玺印多达1800多方,光书画印玺就多达500多方。
清朝灭亡后,乾隆大部分的印玺都流失了,散落四方。流失到国外的乾隆玉玺至少有两三百枚,他们大都价值不菲。2011年,“太上皇帝”玉玺现身保利秋季拍卖会,最终以1.61亿元的价格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