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这个问题,首先想到的就是唐玄宗李隆基和他的贵妃杨玉环了。虽然他们两个演绎了千古绝唱的爱情故事,但终究摆脱不了公公抢占儿媳妇的事实。
但是,还有最奇葩的皇帝就是历史上评价最差的后梁的开国皇帝朱温,他竟然让自己的儿媳妇轮流侍寝,并声称哪个儿媳妇伺候得好,就让她的丈夫继承皇位。
朱温早年还是很守规矩的,这是因为他娶了一个让他爱慕的妻子。妻子活着的时候,他好像就是个妻管严,妻子去世后,他就放荡不羁了。
想不到的是,朱温的儿子们为了继承皇位,就争先恐后地把自己的妻子送去伺候自己的父亲。
朱温的三儿子朱友,原本是朱温在作战时和一个随军妓女所生的孩子,因为害怕妻子责备,他一直让他们母子住在外面,直到做了皇帝,才敢告诉妻子。妻子同意后,就把他们接回来了。
朱温一共有7个儿子,他的大儿子已经去世了,所以没有了继承皇位的权利。二儿子朱友文不是朱温的亲生儿子。所以朱友认为自己是理所当然的皇位继承人。他也积极让妻子去为父亲侍寝。
可是,因为朱温最喜欢的儿子是义子朱友文,而且他的妻子又最漂亮温柔,也可能这个儿媳妇最放得开,把个朱温照顾得非常满意。而且朱温得到了这个儿媳妇,就不喜欢其他儿媳妇了,所以他决定让义子朱友文继承皇位。
在朱温病重期间,朱友和朱友文的妻子都在朱温宫内照顾。朱温把玉玺交给朱友文的妻子,让她通知朱友文速来继承王位。刚巧这件事被朱友的妻子看到了,就马上通知了自己的丈夫。
因为这时朱友的任务是保卫皇宫,他知道情况后,马上就带人来到宫里,杀死了朱温,自己抢先做了皇帝。并马上派人杀死了朱友文。
他们的弟弟朱友贞听到朱友杀死了父亲,又带人杀死了朱友。最后,朱友贞做了皇帝。
其实,历史上抢占儿媳妇的皇帝还有好几个,像卫宣公,他先是私通老爸的小妾,并和这个小妾生了一个儿子。后来他做了国君,就立这个孩子为太子。
太子结婚后,他看上了太子的媳妇,就把太子的媳妇要过来成了自己的妃子。
另外,还有西夏皇帝李元昊、楚平王等,都是把儿媳妇占为己有的皇帝。
这些人都是成功后头脑发胀的典型,他们的行为直接导致了国家的动乱,给国家和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如果李隆基知道他那样做会导致安史之乱,他还一定要那样做吗?
如果朱温知道他会被亲生儿子杀死,而且他死后儿子们还会互相残杀,他会继续做那些无耻勾当吗?
最牛的应该是曹操吧
为什么古代君王做不到专情就像现代人那样只爱一个人?
古代君王能不能做不到专情就像现代人那样只爱一个人?其实这个问题挺有意思,何为专情?何为只爱一个人?就像现代社会实行一夫一妻制度,你很爱你的老婆,难道就能说明你结婚之前都没有爱过别的女人吗?假如爱过,这算不算只爱一个人呢?
下面,我们就假设一个极端情况,所谓的“只爱一个人”,意思是一生当中没有爱过别人,就爱一个,就娶一个老婆。古代的君王能不能做到这一点呢?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何为“君王”?
君王,古代称天子或诸侯,也就是通常所说的“皇帝”。
在中国历史上,秦始皇创建了皇帝制度,自己成为第一个皇帝,称“始皇帝”。自此,中国开始了长达两千多年的专制制度。皇帝是中国中央政权的突出代表,是政府和社会的核心,享有最高的权力和荣誉。
在我国,自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称“皇帝”始,到1912年最后一个封建皇帝溥仪在辛亥革命的枪声中宣布退位止,经历了2132年。
那么中国一共有多少位皇帝呢?封建王朝皇帝总数为494人。其中未在位、死后被追尊帝者73人。边疆少数民族政权君主(单于、可汗、赞普)总数为251人。历代农民起义建元、立国、称帝(王)者,约100人。封建割据称帝者(如安禄山)。约有60人,还有一个“中华帝国皇帝”袁世凯。
在同一个朝代里,皇帝的更替主要靠世袭制。“世袭制”就是古代君王去世或逊位后,将皇帝的九五之尊转给自己的子孙的传承制度。世袭制就是名号、爵位以及财产等按照血统关系世代传承,这种传承主要有“家”的传承,诸侯国的传承,天下的传承等。
先秦时代,中国实行世卿世禄的制度,上至天子、封君,下至公卿、大夫、士,他们的爵位、封邑、官职都是父子相承的。这种世袭的次数理论上是无限的,直到改朝换代或占据这个爵位或官职的家族在政治斗争中失败为止。
既然是“世袭制”,就涉及到一个问题,如何保证自己的权利能够移交给自己的下一代?这里就有了“三宫六院”。
中国古代的嫡长继承制,确实减少了国家的动乱与百姓的苦难。而这个制度的安全,就在於皇帝宗室要有足够的「皇帝候选人」,因此,为确保皇帝有足够的儿子,天子在礼制上必须有足够的妻妾。
天子的妻妾是为了满足欲望吗?其实未必如此,因为皇帝过去临幸后妃,是受管理的。当然古史我们不很清楚,但至少明清的皇帝,在这方面是有限制的。相传清康熙更为此置「敬事亭」,让太监记载皇帝临幸后妃的纪录,一方面确保后妃怀的是皇帝的孩子,一方面也约束皇帝。
当然,中国某些混乱的朝代,皇帝可能淫乱,但大部分的时间,后宫的制度还是很严谨的。
那么皇帝究竟有多少后妃呢?各朝皇帝各有不同。以清朝为例,后妃定制为8个等到级,数额是“皇后1名,居中宫,主内治;皇后以下设皇贵妃1人,贵妃2人,妃4人,嫔6人,定数共14人。有牌位,分居东、西六宫居住。嫔以下还有3级,称:贵人、常在、答应。这3级没有固定数额。随皇贵妃等分居12宫。虽然后妃定数明确,但实际上并未照章行事。如康熙帝的后妃至嫔5级中就有33个之多,贵人以下的还不在其中。皇后在同一时间内只能有一个,其他贵妃、妃、嫔从来与规定数不符,有多有少。清朝前期多,后期少,如康熙十六年一次就封了1个后,1个贵妃,7个嫔,而到清晚期的光绪皇帝,只有1后2妃。
总结:古代皇帝都有三宫六院,妻妾成群。并不是说他们不专情,没有单独爱一个人,而是为了他们皇帝的权力能够有后代来继承,是为了维护自己的封建王朝能够永远传承下去。自古以来,继承家族的权力都是以男性为主,为了保证有男嗣继承,君王就要多娶老婆,以最大限度保证男嗣的出现。
古代最专情的皇帝,也是一夫一妻的开创者,这位皇帝就是明朝的明孝宗,朱佑樘,他是明朝第九位皇帝,也许是家族原因,明朝皇帝专情的皇帝和其他朝代皇帝相比还是比较多的,但是除了明孝宗以外,其他皇帝即使在喜欢某一个女人,他们的后宫也是有其他女人的,所以能够始终坚持一夫一妻制明孝宗还是非常了不起的,据说明孝宗皇帝为人十分宽厚仁慈,在生活方面也很节俭,不好色,勤于政事,看人的能力也不错,也许正是因为这样,明孝宗才能在一定程度上挽回了明朝的颓势,开创出了一个比较清明的盛世。史书上有“弘治中兴”的美誉。
在古代皇帝中,明孝宗皇帝是唯一一个用实际行动实践男女平等的皇帝,他一生只娶了张皇后一人,没有纳过宫女,也没有封过妃子,美人,也许是因为明孝宗在很小的时候就看清了女人在争宠时的恐怖之处,所以在长大后,明孝宗十分羡慕平常百姓一样的夫妻生活,于是他决定只要拥有一个女人就可以了,在结婚后,明孝宗每天都只和张皇后同起同居,是真正意义上的一夫一妻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