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秦始皇统一文字钱币度量衡设立郡县制等超越时代思想他是穿越者吗?

秦始皇统一文字钱币度量衡设立郡县制等超越时代思想他是穿越者吗?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莫笑少年梦 访问量:4508 更新时间:2024/1/16 20:52:59

你好,你的问答包含了两种改革条例和一个疑问,咱们先了解下两种条例。

首先,秦初期实行的统一文字、统一度量衡、实行郡县制等去繁归一的制度为后世朝实现“一个中国”蒙了思想,奠定了基础。但是,这种开创性的思想并非来源于老秦同志的觉悟,它初始于秦孝公时代的“商鞅变法”。

中国古代,中原王朝一直以黄河中下游一带为天下中心,其余四方为东夷,西戎,南蛮,北狄。而秦国正处在西北地区,长期与游牧民族接壤,经济、文化、生活习俗等方面都很粗俗不堪,性情斗硬毒狠、民风彪悍,非常落后。

秦孝公励精图治,启用商鞅改革制度。为增强秦国国力,出台了各种改革条例,其中就包括统一度量衡和焚烧儒家经典书籍以及实行郡县制。

拿统一度量衡为例,这个制度初衷是为了解决混乱的市场管理现状,将各种乱七八糟的诸如重量、长度、货币、税收等统统归于一种尺度之下,简化程序,提高效率。

郡县制的创立扫除了世卿世禄这种世世代代“接班人”的陋习,令中央王朝的管辖范围可垂直下达到地方基层单位。朝廷直接任免地方官员,有利于中央集权、政令通达、加强国家统一。

这种革命性的政治制度一直被历朝历代推崇备至,虽有修改但本质未变。

这一系列政治改革的核心都是为了服务战争。它简化了管理步骤、降低了统治成本、激发了民众对战争的狂热、加强了秦国的综合实力,之后的实例也证实了商鞅改革的效果。

可以说,这些制度影响了整个华夏民族未来几千年的统治格局,说它具有划时代意义一点都不过分。

存在即合理,商鞅变法的内容,都是针对当时国家的弊端“对症下药”的,存在必然的因果关系。

这种制度下的秦国对打击当时群雄割据、狼烟四起的战国诸侯们的确非常有效,但秦统一中国后,意识形态下的敌人不见了、对手消失了。这套制度必须改革,以顺应新的政治格局。所以,嬴政颁布新修改的律法来加强王朝的统治。

所以说,秦始皇只是制度的拥护者和执行者,可惜他还没有并发出超燃的政治管理经验就挂了,秦孝公和商鞅浑身透着现代改革派的气场,是剧本的最初策划,他俩的嫌疑最大。

孝公功德圆满而商鞅却被秦惠王“拿下”,如果商鞅有机会在穿越一次,面对名垂千古的荣耀与五体剧裂的痛苦,他否有勇气再来一次?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秦始皇已经统一了度量衡,为什么汉唐的度量衡还不一样?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人物

    度量衡,指的是长短、容积、重量的统称。从父系社会末期,这种概念就产生了,只不过当时关于这些概念,一个地方一个标准,一直没有统一。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后,觉得这样很混乱。于是,他提出“一法度衡石丈尺,车同轨,书同文字”,在全国范围内统一了度量衡的标准。有了标准,就能建立公平。而度量衡的概念刚提出时,都是用

  • 秦朝是怎么统一的货币,文字,和度量衡?统一成什么样?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人物

    1、统一货币形式各样的货币也被统一成被称为“半两钱”的货币。半两钱重半两(一两为24铢,半两则为12铢约8克),是一种中央部分镂有四方孔的圆形钱币。这种圆形方孔的形态,不仅成为历代中国铸造钱币的典范,朝鲜、日本也蹈袭了这种铸币形态。2、统一文字正如殷代甲骨文以及青铜器铭文所示,中国使用汉字的历史悠久

  • 秦始皇推行“车同轨,书同文,统一度量衡”对国家统一有何贡献?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人物

    秦始皇推行“车同轨,书同文,统一度量衡”,其时代背景是在统一六国后。其作为历史上第一代“皇帝”。统一后所有政策基本都是为战后治理国家而制定的,尤其是“车同轨,书同文,统一度量衡”的推行,不管是国家治理,经济的发展,以及军事发展方面都有很大的作用,也是为后世皇权统一治理国家上奠定了基础。首先看车同轨,

  • 古人为什么规定16两为1斤,筷子的长度为7寸6分?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人物

    中国人做事情讲究天人合一,看天能见生死,处世能见阴阳,人世间的阴阳平衡又主生死,形成一个循环往复的闭环,也就是人类的生死法则。(欢迎关注我的头条号:历史三日谈)首先来说前半句“老祖宗定16两为一斤”,就和掌管生死的北斗七星、南斗六星以及人的福禄寿有关,其实更确切一点说这里的“老祖宗”指的就是“商圣”

  • 古代一斗米是现在的多少斤?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人物

    谢邀了。古代斗是盛粮食的器皿,后来衍生出计量的作用。秦始皇统一度量衡,彰显了计量单位的重要性。1.斗是古代计算体系一员。一斗十升,十斗一石。这个换算是基本固定的。2.各个时代斗的标准不同。斗的测量,时大时小,不像现代计量单位这么精确,没有公认的标准。如:在汉朝,一斗约4斤;唐朝,一斗约6斤;宋朝,一

  • 古代人在有度量衡之前,是以什么为计量单位的?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人物

    我由于工作性质,时刻都离不开计量衡的运用,对于这方面的认识了解就更多一些。比如根据行业规定,计量单位必须使用国际通用单位,如重量单位用千克,长度单位用米或千米、压力用兆帕等等,这已经成为自己的工作习惯。要想回答好这个提问,我想从一个汉字“数”来开始。在四千多年前的甲骨文中的“数”字,写法与现在有很大

  • 秦始皇统一六国用了多长时间?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人物

    秦王嬴政于公元前230年至前221年十年间灭掉六国,建立秦朝。所以秦始皇统一六国是在公元前2世纪。秦灭六国之战又称为秦灭六国、秦朝统一之战、秦朝统一六国、秦朝统一中国、统一六国,指中国战国末期七大诸侯国之一的秦国进行消灭山东六国、完成中国统一的战争。前238年秦王政铲除了丞相吕不韦和长信侯集团,开始

  • 《史记》、《资治通鉴》、《吕氏春秋》均记载秦始皇是吕不韦的儿子,你怎么看?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人物

    先说一个,《吕氏春秋》怎么可能记录秦始皇帝是吕不韦的儿子?这是绝对没有的事。《吕氏春秋》是秦相邦吕不韦的门客编纂。全书共分为十二纪、八览、六论,二十六卷,一百六十篇,二十万字,内容庞杂,主体思想基本上以黄老之术为宗,并取各家之长而弃其短,以成一家之言,书成之后吕不韦也颇为满意:以为备天地万物古今之事

  • 《史记卷六秦始皇本纪第六》:彗星屡现,是历史巧合还是单纯的自然现象?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人物

    谢谢邀请。对于《秦始皇本纪》中提到的彗星屡次出现的情形,虽然在这几次天文现象发生的时候,秦国失去了大将蒙骜和夏太后,但我认为这只是巧合。从《春秋》开始,史书上都会记载所有的天文现象,以及不寻常的自然灾害。鲁桓公三年,秋七月壬辰朔,日有食之,既。(初一,发生日食,太阳完全被遮掩了);鲁庄公七年,夏四月

  • 秦始皇的姓与氏是什么?如何评价秦始皇?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人物

    说起秦朝,我们现在都能想起一堆的有关于秦朝的故事:指鹿为马、二世而亡、焚书坑儒、秦始皇、大一统等等。而说起秦始皇,那么关于他的事情一箩筐,即使茶余饭后提起也能争论个不休。譬如他的功劳、罪过、生父、姓啥等等。当然,这一些都是过去了,不可避免地称为历史,我们现在纠结,本来没设么作用,但是,由于一些常识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