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陈抟:北宋著名养生家,皇帝送三位美女他直接跑了

陈抟:北宋著名养生家,皇帝送三位美女他直接跑了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黑姑娘 访问量:3420 更新时间:2024/2/4 17:24:48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陈抟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

陈抟生于唐懿宗咸通十二年(871年),逝于宋太宗端拱二年(989年),活了118岁,是位大寿星。

大凡寿星,背后都会有一些玄之又玄的人生经历,陈抟也不例外。据说,陈抟开始并不聪明,四五岁还不会说话,一天,他在家乡的涡水边戏水,被一位飘然而至的青衣女子抱入山中,喂了几口奶,从此不但能开口说话,还能张嘴吟诗,并且越来越聪明,长大后,经史百家,一见成诵,吟诗作赋,出口成章。

陈抟有济世之才,但经历唐末之衰,五代之乱,又屡试不第,心情非常不快,便做了隐士。虽说是隐士,但也关心时政,每每听到新皇登基、改朝换代的消息,总会眉毛紧蹙,叹息数天。一日,陈抟骑着毛驴,漫游华阴,听见市人奔走相告,说赵检点赵匡胤当了皇帝,他惊喜得从毛驴上掉了下来,放声大笑,别人问他为何发笑,他感叹道:“这回天下终于安定了!”

陈抟会看手相,一双玉手经他猫一眼,就能预测祸福与未来。有一次,宋太宗手下大臣克正去世了,家里修佛事、做道场。王克正没有儿子,只有一位十多岁的女儿跪在灵前服丧。陈抟前去吊唁,出来便对旁人说:“我虽然没看清楚王克正女儿的容貌,但见到她捧香炉的手,那真是贵人之手啊,拥有这双手的若是男子,必当白衣入翰林,一步登天;若是女子,必嫁王公显贵,获得极高封赠。”果然,此女后来由宋太宗作主,嫁给了参知政事陈恕,不久又被皇帝封为郡夫人。

陈抟在民间声誉很高,信徒甚众,一传十、十传百,关于他神乎其神的传说,也传到了帝王们的耳朵里,他因此成了五代、宋初许多帝王追捧的对象,经常出入皇宫禁苑,被帝王们奉若神明。

后唐时代,唐明宗听说了陈抟的大名,便下诏征他出山。陈抟来到京都洛阳(今河南洛阳),被安排在宾馆,专人侍候着。唐明宗本想看看陈抟到底有何本领,谁知陈抟来了之后,只在宾馆酣睡,既不见他神仙导养之术,亦不见他腾云驾雾之功,那有何用?在大臣的建议下,皇帝决定使出杀手锏,把一酝上好的美酒和三位国色天香的宫女送给陈抟,你过得了美酒关,就过不了美色关,看不把你灌晕、迷倒,然后俯首帖耳,乖乖地听话?谁知,美女前脚进,陈抟后脚出,第二天当唐明宗派人召唤,看他服帖到什么程度时,收到的却是一首诗:“雪为肌体玉为腮,深谢君王送到来。处士不生巫峡梦,空劳云雨下阳台”,陈抟早已逃走,不知所踪。

后周周世宗也慕陈抟之名,切盼见到他。周世宗好黄白术(点石成金的炼丹术),其实,陈抟并不擅长黄白术,不过民间关于他的传说太多,让周世宗误以为陈抟无所不能。956年,周世宗命华州知州把陈抟专程护送到京城,留他在皇宫里住了一个多月,反复问他炼丹的技法。每每这时,陈抟始终只有一句话:“您身为四海之主,当以国家安定、百姓饱暖为念,为何一心关注那些黄白小技呢?”面对陈抟的责问,周世宗也不在意,反而要封他为谏议大夫,在陈抟的坚决推辞下,周世宗只好作罢,放他归山,临行还送他许多贵重礼物。

到了宋太宗主政的时候,陈抟的名声更是如日中天。984年,宋太宗把陈抟请进宫,特别礼遇,奉为上宾。他通过宰相宋琪之口,也反复追问陈抟修养之功、长生之道,而陈抟总是顾左右而言他,以这样或者那样的方式搪塞。陈抟越是这样,宋太宗越发觉得他深不可测,越发待他敬重有加,又是赐他紫衣,又是赐他“希夷先生”之号,又是安排专项经费帮他修葺云台观,还一再挽留他在宫是吃喝了数月,才与他依依惜别。

陈抟后来羽化于华山莲华峰下的石洞中,据说他的尸体停在石洞七天仍有温度,而且五色祥云缭绕洞口。

标签: 陈抟北宋

更多文章

  • 武当山辟谷二十多年的陈抟老祖,吕洞宾跟他关系还不错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陈抟,北宋

    跟着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探寻历史上真实的陈抟。在北宋初期,有一位传奇人物,他便是道士陈抟(tuán),世人常称其为陈抟老祖。陈抟曾经在在武当山九室岩辟谷二十多年,后来迁居华山云台观,仙逝于莲花峰下张超谷中。陈抟精通道家内丹、外丹之法,活了一百多岁。据《宋史》记载,陈抟,字图南,是亳州真源县人。(真

  • 北宋第一奇人是谁?陈抟活了多久?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陈抟,北宋

    嗨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北宋第一奇人陈抟的文章,希望你们喜欢。中华上下五千年,出现过的奇人异事数不胜数,或能够幻化成风,或能够七十二变,流传至今的传奇人物各个身怀绝技,胜似神仙。在宋朝也有一位神奇的人,他不能呼风唤雨,也不能腾云驾雾,唯一的特长就是能睡,号称“睡仙”,不

  • “苏门六君子”之一的陈师道是怎么死的?为什么宁愿死也不穿政敌的棉衣?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北宋,陈师道

    “苏门六君子”之一的陈师道是怎么死的?为什么宁愿死也不穿政敌的棉衣?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北宋时期的诗坛有一个“江西诗派”,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个有正式名称的诗文派别。这个诗派尊杜甫为祖,共有二十五人。其中比较有成就的有三人,即黄庭坚、陈师道、陈与义。所以后人把他们合称为这个诗派

  • 宋代诗词之春怀示邻里鉴赏,陈师道在诗中描绘了什么景象?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宋代,春怀示邻里

    春怀示邻里,宋代陈师道,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断墙着雨蜗成字,老屋无僧燕作家。剩欲出门追语笑,却嫌归鬓著尘沙。风翻蛛网开三面,雷动蜂窠趁两衙。屡失南邻春事约,只今容有未开花。这首诗首联极言春雨连绵的萧瑟景象与所居之处的破败冷落。颔联表达虽欲出门寻春又觉心灰意懒的

  • 宋代诗词之示三子鉴赏,陈师道在诗中描绘了什么景象?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宋代,示三子

    示三子,宋代陈师道,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时三子已归自外家去远即相忘,归近不可忍。儿女已在眼,眉目略不省。喜极不得语,泪尽方一哂。了知不是梦,忽忽心未稳。这首诗描述的主要是诗人思亲、见亲的全程心灵感受,言语易懂,感人至深。首二句说妻儿们去远了,相见无期,也就不那

  • 李廌为何被称为“苏门六君子”?苏轼对李廌知遇之恩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宋朝,苏门六君子,李廌,苏轼

    李廌(zhì)(1059—1109),北宋文学家。字方叔,号德隅斋,又号济南先生(宋谢采伯《密斋笔记》卷三)、太华逸民(宋周紫芝《太仓稊米集》卷六六《书月岩集后》)。祖先由郓州迁华州,遂为华州(今陕西华县)人。家境贫寒,6岁而孤,但能勤奋自学。稍长,即以学问称誉乡里。李廌的父亲李敦与苏轼同年举进士。

  • “苏门六君子”中的“万人敌”,北宋文学家李廌生平及代表作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宋朝,苏门六君子,北宋,李廌

    李廌(zhì)(1059-1109) 北宋文学家。字方叔,号德隅斋,又号齐南先生、太华逸民。汉族,华州(今陕西华县)人。6岁而孤,能发奋自学。少以文为苏轼所知,誉之为有“万人敌”之才。由此成为“苏门六君子”之一。中年应举落第,绝意仕进,定居长社(今河南长葛县),直至去世。文章喜论古今治乱,辨而中理。

  • 晁补之《水龙吟·次歆林圣予惜春》赏析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晁补之

    原文问春何苦匆匆,带风伴雨如驰骤。幽葩细萼,小园低槛,壅培未就。吹尽繁红,占春长久,不如垂柳。算春长不老,人愁春老,愁只是、人间有。春恨十常八九,忍轻孤、芳醪经口。那知自是,桃花结子,不因春瘦。世上功名,老来风味,春归时候。纵樽前痛饮,狂歌似旧,情难依旧。参考翻译请问春天何苦这样匆匆,夹风带雨好似骏

  • 晁补之写过哪些诗词?“苏门四学士”之晁补之生平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宋朝,苏门六学士,秦观,黄庭坚,晁补之,张耒,陈师道,李廌,苏门四学士

    晁补之(1053年-1110年),字无咎,号归来子,济州钜野(今山东巨野)人,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苏门四学士”(另有北宋诗人黄庭坚、秦观、张耒)之一。晁补之曾任吏部员外郎、礼部郎中。 工书画,能诗词,善属文。与张耒并称“晁张”。其散文语言凝练、流畅,风格近柳宗元。诗学陶渊明。其词格调豪爽,语言清秀

  • 苏轼门下的学霸,“归来子”晁补之的人物介绍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宋朝,晁补之

    “归来子”是宋代文人晁补之的号,有点返璞归真、从容入世的意思,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讲讲他的一些故事。晁补之是“苏门四学士”之一,出身于一个文华世家,是鲁西南大地上的名门望族。晁氏家族在北宋年间考中进士的有30多人,在朝廷中担任清要职位的也有不少人,家族藏书达24000余卷,家族子弟有优越的学习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