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名将陈泰如何去世的?陈泰一生的丰功伟绩

名将陈泰如何去世的?陈泰一生的丰功伟绩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一刹时的永恒 访问量:4318 更新时间:2023/12/10 13:53:05

陈泰是魏国名臣陈群的儿子,在青龙年间(233-237年)担任散骑侍郎,在正始年间(240-249年)转任游击将军,后来出任并州刺史,加振威将军,持节,成为护匈奴中郎将,主管并州事务。陈泰很注意对当地少数民族采取怀柔政策,有很高的威信。当时,京城的权贵托他在边地购买奴婢,并送来宝货。陈泰将所送之礼皆挂在墙上,从不打开。后来,陈泰被调回京城任尚书,将权贵所送之礼全部退还。

249年,司马懿趁曹爽等奉齐王曹芳去洛阳南郊谒陵之际,发动政变,率军切断归路。司马懿派人送书给曹爽要其交权,曹爽等仍犹豫不决。陈泰与侍中许允一道上前劝说曹爽,使其接受了交权条件。同年,陈泰调任雍州刺史,加奋武将军。蜀将姜维进攻雍州,依傍曲山筑两城,派牙门将句安、李歆等人驻守,并联合羌胡人进攻附近各郡。征西将军郭淮与陈泰统兵抵御,根据陈泰的建议成功击退姜维,并俘虏句安、李歆等人。其后几年,陈泰协助郭淮多次击退姜维的进攻。

255年,郭淮去世,朝廷即任命陈泰为征西将军,假节都督雍、凉二州的军事。

同年,雍州刺史王经对陈泰报告,蜀将姜维、夏侯霸等率军分三路向祁山、石营、金城攻来,要求分兵迎击。陈泰认为蜀军不会分数路而来,要其坚守狄道,待他率主力自陈仓到达后夹击蜀军。姜维到达枹罕后,果然向狄道进军。王经不等陈泰军至即擅自出击。陈泰闻讯后,料到会有变故,即遣大军前往支援。果然,王经先后败于故关、洮西,大部分士兵伤亡或逃亡,仅残万人还保狄道。姜维乘胜围狄道城。陈泰星夜驰报朝廷,同时收编王经的残部,作好进攻准备。不久,长水校尉邓艾任安西将军,与陈泰并力抗击蜀军,太尉司马孚为后援。邓艾等人认为蜀军新胜,士气正旺,魏军应据险自保,而陈泰认为蜀军孤军深入,粮草不济,正是进攻的好时机。于是分三路进至陇西,避开蜀军,出其不意地绕过高城岭,进至狄道东南山上,燃火击鼓与城内联络,守军见援军至,士气大振。姜维也感震惊,只好分兵攻陈泰。姜维督军沿山进攻,陈泰据险而守,击退蜀军。陈泰扬言截断蜀军退路,蜀军震恐,撤军退走钟堤,狄道之围遂解。陈泰慰劳将士,加强城防工事,增添防守兵力后,率兵还屯上邽。

256年,陈泰调回朝廷,任尚书右仆射,负责选举任命官员。不久,吴将孙峻率军出淮、泗,摆出欲攻魏的姿态。司马昭即调陈泰为镇军将军、假节、都督淮北诸军事,并诏命徐州监军以下皆受陈泰节制。孙峻退兵后,朝廷又召回陈泰,改任左仆射。

257年,征东将军诸葛诞连结东吴,起兵谋叛,拒守扬州。司马昭亲率六军征讨,驻军丘头,由陈泰总管行台。得胜回京后陈泰因功食邑增加到2600户,子弟一人为亭侯,二人为关内侯。

260年,陈泰病逝,被追赠司空,谥穆侯,儿子陈恂继嗣。(《魏氏春秋》言:陈泰因魏帝曹髦被杀,悲伤过度而死。)

以上资料取材于《三国志》、《魏氏春秋》

在小说《三国演义》中,陈泰的生平与正史大体相当。曾在司马懿政变之时劝曹爽投降,之后外出到雍州任职,为郭淮副将,多次防御蜀将姜维的进攻。后来,陈泰继郭淮为魏国西方主帅,与部下邓艾结为忘年之交。魏帝曹髦被杀时,陈泰大为悲伤,大胆直言司马昭要处斩贾充谢罪,没有得到批准

标签: 陈泰陈群三国名将

更多文章

  • 简介西汉王祥事后母是个怎样的故事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王祥

    在中华传统礼教中,王祥肯定是一个非常孝顺的人,但是在文明高度发达的二十一世纪,王祥的这种孝顺是否真的可取,还是有待商榷的。王祥卧冰求鲤王祥对待后母非常的孝顺,这无论在什么方面来说都是一件难能可贵的事情,但是王祥孝顺的方式是否真的正确,也许今天的普世的价值观能够给我们答案,也能给我们解释王祥到底是个

  • “二十四孝”王祥卧冰的真相是怎样?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王祥,二十四孝

    王祥卧冰是中国古代非常有名的故事,故事中的王祥是一个大孝子,后人把王祥和其他的一些人的故事编辑在一起,称作《二十四孝》。但是这个故事的真实性非常值得怀疑。事情出自《晋书》。说王祥的父亲王融,娶了高平的一个薛姓女子,然后生了王祥。可是在王祥很小的时候,母亲薛氏就死去了,于是王融二婚,娶了一位庐江地区的

  • 二十四孝中卧冰求鲤的王祥:一哭成就忠臣美名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二十四孝,王祥

    司马懿在曹髦时代终于爆发,杀掉了曹爽,独掌大权。而当曹髦奋起一搏,希望杀掉司马懿而夺回朝廷大权的时候,王祥做了什么呢?王祥做了一件事情,大哭。在曹髦和司马懿交战的时候,王祥没有露面。而当百官知道曹髦已经被司马懿的手下杀死了的时候,都很是震惊。就算司马懿再有权势,杀掉皇帝,总是大逆不道,骇人听闻的。百

  • 三国时期的"河北四庭柱"中谁最厉害?四人都是怎么死的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三国,河北四庭柱

    汉末三国时期,刘备有“五虎上将”,曹操有“五子良将",孙权有"江东十二虎臣",吕布手下有"八健将",袁绍有"河北四庭柱",今天就来说说"河北四庭柱"的人生结局。"河北四庭柱"是东汉末年割据河北的大军阀冀州牧袁绍手下的四员大将,也是河北最勇猛的四位将军,分别是颜良、文丑、张郃、高览。这四个人都是武艺高

  • 三国中大名鼎鼎的“河北四庭柱”,前三成了经验怪,第四搅乱诸葛北伐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三国,河北四庭柱

    作为曹操最大的敌人、最要好的朋友,袁绍手下有大名鼎鼎的“河北四庭柱”,虽然他们的主要敌人是曹操,不过阴差阳错,皆与刘备势力结下“不解之缘”,前三位分别给关羽、赵云送经验,第四位做了一件事,却让诸葛亮为此痛哭流涕。No.1 颜良,以勇而闻名。公元200年,袁曹官渡之战爆发,颜良受命进攻白马,被曹操轻兵

  • 河北四庭柱是哪四个人?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河北四庭柱,三国,袁绍

    河北四庭柱,是张国良的评话三国中的概念。为东汉末年时期割据河北的大军阀冀州牧袁绍帐下的四员大将,河北最勇猛的四位将军。分别为颜良,文丑,张郃,高览。近代民国时期土匪则以此为历史背景基础,发展出四梁八柱的内部组织体系。在三国时期就看以堪成是袁绍手下的四位猛将颜良,文丑,张郃,高览。以及八位有名的谋士田

  • 历史上的两个花蕊夫人:费花蕊与徐花蕊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费花蕊,徐花蕊

    这是两个绝色又惹火的女人,这是两个才貌无双的女人,因而被冠以“花蕊”之名,给予人无限的想象空间。花蕊,是花朵的精华,用来形容女性的一种美称,意为美中之美、华中之华。(一)后蜀皇帝孟昶的妃子费花蕊提到花蕊夫人,人们很自然地联想到宋灭后蜀,后蜀皇帝孟昶沦为阶下囚,他心爱的妃子花蕊夫人随着孟昶被押往北宋京

  • 揭秘:三国名将秦朗的身世是怎样的?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秦朗,三国

    《三国演义》第一百零二回中,出现了一个人物,名叫秦朗,小说中称此人是魏国前将军,率领部队与司马懿一同与诸葛亮作战。司马懿命人假冒秦朗的弟弟秦明诈降蜀军,结果被诸葛亮识破,将计就计,诱骗司马懿劫营,最后,魏军中计大败,秦朗战死于乱军之中。 秦朗这个人物在小说中仅出现了他的名字,没有正面描写,提及他的篇

  • 三国时期曹魏将领:秦朗的生平事迹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秦朗,三国

    秦朗(生卒年不详),字元明,小字阿稣(又作阿苏),新兴(治今山西忻州)云中人。三国时期曹魏将领,官至骁骑将军、给事中,曾率兵讨伐鲜卑轲比能和步度根的叛军。为曹操养子。秦朗父亲秦宜禄是吕布部下,奉命出使袁术,袁术把汉朝宗室女嫁给他。前妻杜夫人和儿子秦朗留在下邳。建安三年(198年),曹操围攻吕布于下邳

  • 为什么曹魏要派韩龙杀掉轲比能呢 他这一壮举造成了什么样的影响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三国,韩龙

    韩龙在中国漫长的历史上只留有这么一句话:“至三年中,雄遣勇士韩龙刺杀比能,更立其弟”。相比于其他王侯将相在史书中的长篇大论,这句话显得太过简洁。但这么一句简单的话背后,却深藏着种种不为人知的惊涛骇浪。韩龙,他是三国时期的人,受曹魏的命令,拿鲜卑首领轲比能的性命。当时是为什么曹魏要派韩龙杀掉轲比能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