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陈泰究竟是怎样一位人物 他因为什么而和司马昭断绝关系的

陈泰究竟是怎样一位人物 他因为什么而和司马昭断绝关系的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轻描淡写 访问量:1071 更新时间:2023/12/10 13:37:47

司马懿父子掌权后,尤其是司马昭执政期间,为加快篡夺曹魏的江山,曾使用过很多的阴谋诡计,因此遭到天下正义人士的唾弃,其中便包括不少跟他很要好的朋友。在这些跟司马昭断绝关系的人中,陈泰的身份很特殊,最终的结局也令人扼腕。那么,陈泰究竟是怎样一位人物?

荀彧是陈群的岳父,陈泰的外公

陈泰字玄伯,是汉末尚书令荀彧的外孙,曹魏司空陈群的儿子,以明敏干练、严肃正派而闻名于世。司马昭自幼与陈泰交好,某次曾向陈泰的另一位知己武陔询问陈群父子的区别,武陔回答说陈群通达儒雅、渊博练畅,在以天下教化为己任方面胜过儿子;陈泰严明纲纪、简捷精干,在为国家征战建功方面则胜过其父。司马昭听后频频点头,对武陔的说法很是赞同。

司马景王、文王皆与泰亲友,及沛国武陔亦与泰善。文王问陔曰:“玄伯何如其父司空也?”陔曰:“通雅博畅,能以天下声教为己任者,不如也;明统简至,立功立事,过之。”见《三国志·卷二十二·魏书二十二·桓二陈徐卫卢传》。司马景王即司马师,文王即司马昭。

陈泰起初担任散骑侍郎,在魏明帝曹叡身边充当顾问,在父亲陈群薨逝后,袭封颍阴侯的爵位,但一直得不到重用,到魏帝曹芳正始初年(240-243年间),才不过做到游击将军的职位。游击将军属于杂号将军,为四品武官,隶属中领军,与骁骑将军分掌宿卫之任,不过是个中级将领。

陈泰在魏帝曹芳时期才开始得到重用

数年后,陈泰出任持节、护匈奴中郎将,领并州刺史,并加号振威将军,主管并州的军、政、法等事务,并负责监视匈奴各部落。陈泰在任期间恩威并施,将匈奴各部落管理的服服帖帖,以此深得朝廷嘉奖。不仅如此,面对京城权贵的馈赠、请托,陈泰一概封存,在回京时又全部退还,为官之清廉可媲美其父陈群。

正始九年(248年),陈泰被大将军曹爽提拔为尚书,重新回到朝堂为官。次年,高平陵之变爆发,太傅司马懿要求曹爽交出兵权,并承诺保证其性命安全和荣华富贵。曹爽犹豫未决之际,陈泰和侍中许允一起劝说他接受对方的条件,曹爽平素信赖二人,在他们的劝说下,同意交出兵权,但最终却被诛灭满门。

陈泰奉命说服曹爽投降,却害的后者被诛三族

曹爽的遇害让陈泰耿耿于怀,为离开朝堂这个是非之地,自请外调,结果被朝廷任命为雍州刺史,协助名将郭淮对蜀汉作战。陈泰在雍凉战场驻守七年时间,连番设奇用险,多次击败蜀汉大将姜维的入侵,是令姜维无比头疼的对手。郭淮去世后,陈泰继任征西将军之职,假节都督雍、凉二州的军事,成为曹魏在西北地区最高的军事长官。

魏帝曹髦甘露元年(256年),司马昭执政后的第二年,陈泰回朝担任尚书右仆射,负责官员的选举、任命工作,期间曾经两次参与对吴作战事宜,并因功增加食邑,子弟一人被封为亭侯、两人为关内侯,端的是荣耀无比。

陈泰虽然自幼跟司马昭便是好朋友,但自诩为魏朝忠臣,对于司马昭揽权专政、削弱皇室的行为很是不认同,渐渐地在心理上跟他拉开了距离。双方间的隔阂日深,终于在魏帝曹髦遇弑后,迎来关系的彻底断绝。

曹髦率众讨伐司马昭,结果被弑杀

甘露五年(260年),魏帝曹髦不甘司马昭羞辱、挟持,统帅宫中卫兵、奴仆讨伐司马昭,结果在南阙被司马昭的心腹贾充率军阻拦。贾充对曹髦不仅毫不讲君臣之道,反而指使部将成济弑君,一时令天下大骇。事件发生后,陈泰与太傅司马孚枕着曹髦的尸体号哭尽哀,让随后赶来的司马昭倍感尴尬。

司马昭见叔叔和发小如此“拆台”,心中老大不爽,但又不能公然发作,于是颇为尴尬地向陈泰询问天下人会如何看自己,自己该怎样处理此事。陈泰义愤填膺地回答到:“唯有斩杀贾充,才可以谢天下人。”司马昭试探着询问是否还有别的办法,陈泰气愤地说:“难道非需要我说难听的话吗?”司马昭自讨没趣,灰头土脸地走开。没过多久,陈泰便因过于悲恸,最终竟吐血而亡。

因为曹髦被弑事件,陈泰与司马昭决裂

帝之崩也,太傅司马孚、尚书右仆射陈泰枕帝尸於股,号哭尽哀。时大将军入于禁中,泰见之悲恸,大将军亦对之泣,谓曰:“玄伯,其如我何?”泰曰:“独有斩贾充,少可以谢天下耳。”大将军久之曰:“卿更思其他。”泰曰:“岂可使泰复发后言。”遂呕血薨。见《三国志·卷二十二·桓二陈徐卫卢传》注引《魏晋春秋》。

陈泰薨逝后,被追赠为司空,谥号穆侯。陈泰的子孙在魏晋南北朝担任显官者极多,连南陈开国皇帝陈霸先也是他的后代,其影响力可见一斑。

标签: 三国曹魏

更多文章

  • 名将陈泰如何去世的?陈泰一生的丰功伟绩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陈泰,陈群,三国,名将

    陈泰是魏国名臣陈群的儿子,在青龙年间(233-237年)担任散骑侍郎,在正始年间(240-249年)转任游击将军,后来出任并州刺史,加振威将军,持节,成为护匈奴中郎将,主管并州事务。陈泰很注意对当地少数民族采取怀柔政策,有很高的威信。当时,京城的权贵托他在边地购买奴婢,并送来宝货。陈泰将所送之礼皆挂

  • 简介西汉王祥事后母是个怎样的故事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王祥

    在中华传统礼教中,王祥肯定是一个非常孝顺的人,但是在文明高度发达的二十一世纪,王祥的这种孝顺是否真的可取,还是有待商榷的。王祥卧冰求鲤王祥对待后母非常的孝顺,这无论在什么方面来说都是一件难能可贵的事情,但是王祥孝顺的方式是否真的正确,也许今天的普世的价值观能够给我们答案,也能给我们解释王祥到底是个

  • “二十四孝”王祥卧冰的真相是怎样?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王祥,二十四孝

    王祥卧冰是中国古代非常有名的故事,故事中的王祥是一个大孝子,后人把王祥和其他的一些人的故事编辑在一起,称作《二十四孝》。但是这个故事的真实性非常值得怀疑。事情出自《晋书》。说王祥的父亲王融,娶了高平的一个薛姓女子,然后生了王祥。可是在王祥很小的时候,母亲薛氏就死去了,于是王融二婚,娶了一位庐江地区的

  • 二十四孝中卧冰求鲤的王祥:一哭成就忠臣美名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二十四孝,王祥

    司马懿在曹髦时代终于爆发,杀掉了曹爽,独掌大权。而当曹髦奋起一搏,希望杀掉司马懿而夺回朝廷大权的时候,王祥做了什么呢?王祥做了一件事情,大哭。在曹髦和司马懿交战的时候,王祥没有露面。而当百官知道曹髦已经被司马懿的手下杀死了的时候,都很是震惊。就算司马懿再有权势,杀掉皇帝,总是大逆不道,骇人听闻的。百

  • 三国时期的"河北四庭柱"中谁最厉害?四人都是怎么死的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三国,河北四庭柱

    汉末三国时期,刘备有“五虎上将”,曹操有“五子良将",孙权有"江东十二虎臣",吕布手下有"八健将",袁绍有"河北四庭柱",今天就来说说"河北四庭柱"的人生结局。"河北四庭柱"是东汉末年割据河北的大军阀冀州牧袁绍手下的四员大将,也是河北最勇猛的四位将军,分别是颜良、文丑、张郃、高览。这四个人都是武艺高

  • 三国中大名鼎鼎的“河北四庭柱”,前三成了经验怪,第四搅乱诸葛北伐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三国,河北四庭柱

    作为曹操最大的敌人、最要好的朋友,袁绍手下有大名鼎鼎的“河北四庭柱”,虽然他们的主要敌人是曹操,不过阴差阳错,皆与刘备势力结下“不解之缘”,前三位分别给关羽、赵云送经验,第四位做了一件事,却让诸葛亮为此痛哭流涕。No.1 颜良,以勇而闻名。公元200年,袁曹官渡之战爆发,颜良受命进攻白马,被曹操轻兵

  • 河北四庭柱是哪四个人?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河北四庭柱,三国,袁绍

    河北四庭柱,是张国良的评话三国中的概念。为东汉末年时期割据河北的大军阀冀州牧袁绍帐下的四员大将,河北最勇猛的四位将军。分别为颜良,文丑,张郃,高览。近代民国时期土匪则以此为历史背景基础,发展出四梁八柱的内部组织体系。在三国时期就看以堪成是袁绍手下的四位猛将颜良,文丑,张郃,高览。以及八位有名的谋士田

  • 历史上的两个花蕊夫人:费花蕊与徐花蕊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费花蕊,徐花蕊

    这是两个绝色又惹火的女人,这是两个才貌无双的女人,因而被冠以“花蕊”之名,给予人无限的想象空间。花蕊,是花朵的精华,用来形容女性的一种美称,意为美中之美、华中之华。(一)后蜀皇帝孟昶的妃子费花蕊提到花蕊夫人,人们很自然地联想到宋灭后蜀,后蜀皇帝孟昶沦为阶下囚,他心爱的妃子花蕊夫人随着孟昶被押往北宋京

  • 揭秘:三国名将秦朗的身世是怎样的?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秦朗,三国

    《三国演义》第一百零二回中,出现了一个人物,名叫秦朗,小说中称此人是魏国前将军,率领部队与司马懿一同与诸葛亮作战。司马懿命人假冒秦朗的弟弟秦明诈降蜀军,结果被诸葛亮识破,将计就计,诱骗司马懿劫营,最后,魏军中计大败,秦朗战死于乱军之中。 秦朗这个人物在小说中仅出现了他的名字,没有正面描写,提及他的篇

  • 三国时期曹魏将领:秦朗的生平事迹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秦朗,三国

    秦朗(生卒年不详),字元明,小字阿稣(又作阿苏),新兴(治今山西忻州)云中人。三国时期曹魏将领,官至骁骑将军、给事中,曾率兵讨伐鲜卑轲比能和步度根的叛军。为曹操养子。秦朗父亲秦宜禄是吕布部下,奉命出使袁术,袁术把汉朝宗室女嫁给他。前妻杜夫人和儿子秦朗留在下邳。建安三年(198年),曹操围攻吕布于下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