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安禄山是靠什么发家致富的?安禄山的马屁功夫

安禄山是靠什么发家致富的?安禄山的马屁功夫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长街听风 访问量:4897 更新时间:2024/2/19 18:26:00

唐玄宗天宝十四年(公元755年),身兼三镇节度使的安禄山在范阳起兵发动叛乱,十多万大军长驱直入,攻下潼关,逼近长安。唐玄宗携贵妃及朝中大员逃往四川。行至马嵬时,禁军将士哗变,诛杀杨国忠,逼迫玄宗赐死杨贵妃。

网络配图

这场叛乱,整整持续了八年时间。大唐朝由此转入衰败。这场叛乱的发起者安禄山,曾经深得唐玄宗的宠爱,被玄宗皇帝收为儿子。对于大唐来说,安禄山是个叛贼,但不可否认他的确是个有才之人。他的才能很多,光溜须拍马就是很多人所不及的。

安禄山是个高级马屁精。安史之乱前,有一天,唐玄宗与杨贵妃在小酌。安禄山进来汇报工作,不拜唐玄宗只拜杨贵妃。唐玄宗很奇怪,问道:“你这胡儿不拜我而拜妃子,是什么意思?”安禄山回答说:“臣是胡人,只知道有母亲,不知道有父亲,所以只拜母亲不拜父亲。”安禄山本姓康,后来他母亲改嫁突厥人安延偃,他便改姓安,取名禄山。好一个狡黠机智的安禄山,一句“只知有母不知有父”既让人觉得他幽默风趣,又成功讨好了杨贵妃和唐玄宗。真是妙哉。

网络配图

还有一件事,更能表现安禄山拍马屁功夫的了得。安禄山是个大胖子,肚子很大,走起路来大腹便便。很不雅观。唐玄宗有一天见了,故意调侃他说:“你这胡儿肚子里装的是什么,竟然这么大。”不料他竟然回答说:“臣肚子里没有别的东西,只有对皇上的一片赤城之心。”这马屁拍得真是既响亮又巧妙,不但让领导开心,还表了忠心。难怪玄宗“以其言诚,而益亲善之!”

网络配图

从这两则小故事可以看出,安禄山是个情商很高的男人,他表面上大大咧咧、风趣幽默,实则狡猾老成,是个十足的老狐狸。有人说“往往是你最亲近的人伤害你最深”。这句话用在唐玄宗和安禄山关系上真是再贴切不过了。这个被玄宗万般宠爱、呼为子的安禄山,居然起兵反唐,搅得大唐王朝从此不得安宁。今天读来,不禁让人唏嘘感慨。

标签: 安禄山

更多文章

  • 乱唐史上的第一枭雄安禄山少年为何是个英雄?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安禄山

    安禄山是霍乱唐朝的第一枭雄,他的事迹在正史中,在野史中,都有许多记载,有的事情很离奇,有的事情很荒唐,但是,那些看似荒诞不经的事情背后,都隐藏着什么真相呢?安禄山出生于营州,有一个小名叫做轧荦山。轧荦山在胡语中,是战神的意思。为什么叫做这个名字呢?他的母亲姓阿使德,本来是突厥部落的一个女巫,没有结婚

  • 安禄山反唐为何3年就被杀:易怒引众叛亲离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安禄山

    安史之乱在中国历史上有着非同一般的地位,不仅改变了大唐王朝的命运,甚至也改变了整个中国的历史走向。安禄山本姓康,他母亲是个突厥巫婆。安禄山的父亲死得早,母亲改嫁给突厥将军安延偃。后来,他继父的部族败落离散,他和几个哥们逃离突厥自谋生路,给自己改姓为安。755年12月16日,安禄山以奉密诏讨伐杨国忠的

  • 唐朝历史上安禄山有免死铁券又是因何而死的?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安禄山

    天宝十四年十一月初九,身兼平卢、范阳、河东三镇节度使的安禄山,以诛扬国忠为名,率众15万,号称20万,在范阳起兵;安禄山的部将史思明也一起率部反叛,史称“安史之乱”。唐朝自李渊立国一百多年来,内地长期没有战争,刀枪在武器库中生锈、腐烂。地方官员们一听说叛军来了,都吓得魂飞魄散,跑的跑,降的降。叛军势

  • 安禄山在叛乱的第二年就死了,为什么叛军还能坚持7年?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安禄山

    安史之乱是唐朝由盛转衰的转折点,从唐玄宗末年延续到唐代宗初年,这场叛乱使唐朝人口锐减,国力严重削弱。事实上唐朝完全有能力更早扼杀安史之乱,尤其是安禄山死了以后。天宝十四年,安禄山从范阳起兵造反,他率领步骑兵15万南下。由于唐朝久疏战阵,河北望风而降,叛军攻占洛阳。安禄山称帝国号大燕,而此时颜真卿在河

  • 为什么在安禄山死后那么多年,安史之乱还是没有被平定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唐朝,安史之乱

    安史之乱,是唐代的一大灾难。这个战争发生之后,唐朝的经济和各个方面的实力就开始走下坡路了,在很多方面,正是因为安史之乱持续得时间这么长,所以才导致了唐朝受到了极大的影响。本来,安史之乱自安禄山叛变开始,但是,安禄山很快就去世了,但是在他死了之后,安史之乱依然持续了好几年的时间,那么,为什么这次的叛变

  • 安禄山,一个胡人是如何掌控唐朝大半精锐的?关陇贵族为何不来拯救唐朝?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唐朝,安史之乱,安禄山,杨玉环,开元盛世

    开元盛世是的唐朝军事力量,虽然比起建立早期是有所退步了,但依然保持不错的水准。但在安史之乱开始后,仅仅拥有三镇兵马的安禄山就很快占领了都城长安。很多人都说这是因为安禄山麾下有大量胡人兵马,战斗力较强。但唐朝在安西等地也还拥有足够的野战力量,其中自然包括不少外族精锐。可他们还是迅速的丢掉了关中,这是什

  • 如果安禄山没被儿子干掉,他能推翻唐朝吗?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安禄山

    安禄山已经攻破唐朝的两京(长安和洛阳),获得了唐朝最主要的领土,并且在洛阳称帝,兵强马壮,原来唐朝的很多人都叛投了他。可惜最后却被他儿子杀死,最终“壮志难酬”,没能让他“大燕帝国”延续下去。这件事不能不让后人产生一个疑问:如果安禄山没有被他儿子杀死,他继续清除唐朝残余势力,让他大燕帝国稳定下来并延续

  • 安禄山之子安庆绪是怎么死的 安史之乱的祸首元凶之一安庆绪生平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唐朝,安史之乱,安禄山,安庆绪

    安庆绪(?—759年),安史叛军首领,唐朝叛臣。安禄山次子,初名仁执,唐玄宗赐名庆绪,与兄安庆宗同为安禄山与原配康夫人之子。安史之乱的祸首元凶之一。安庆绪虽然性格内向,但骑马射箭都一流,于是成为其父麾下大将。天宝十四年(755年)十二月,安史之乱爆发,安禄山用一个月的时间由河北范阳打到东都洛阳,至德

  • 安禄山拿下长安后 为何不乘胜追击一举搞定唐玄宗呢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唐朝,唐玄宗,安禄山

    安史之乱爆发的时候,安禄山指挥叛军主力进攻洛阳、潼关,意图突破这两个重镇而直取长安!后来洛阳被贡献,但天险潼关却因为高仙芝、封常清的有力固守,使得安史叛军久攻不下,甚至迫使敌军有了回撤的打算。不过,在唐军即将掌握主动权的时候,唐玄宗听信谗言将高仙芝和封长清斩首,并要求哥舒翰主动出击,最终导致安禄山的

  • 安史之乱唐玄宗为什么打不过只有三镇兵马的安禄山?具体原因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安史之乱,唐朝

    公元755年,深受唐玄宗信任的平卢、范阳、河东三镇节度使之官安禄山起兵造反。笳鼓动,渔阳弄,唐玄宗惊惶之下,不得不避祸西蜀。然而,唐玄宗身为一国之君,为何不是安禄山的对手呢?一,兵役制度说起安禄山造反,首先要从唐代的兵役制度说起。唐朝立国之初,实行的是府兵制度。这是从北朝流传下来的一种兵役制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