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揭秘:唐太宗为何亲手砸掉魏征的墓碑?

揭秘:唐太宗为何亲手砸掉魏征的墓碑?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做你的英雄 访问量:4005 更新时间:2024/1/19 13:44:13

导读:魏征是忠臣的代表,敢于进谏,是唐太宗的一面“镜子”。唐太宗也虚心接受魏征的进谏,积极改正自己不好的地方,并为有这样一个贤臣感到高兴。可是历史偏偏出人意料,在魏征死后,唐太宗竟然毁掉魏征的墓碑,这是因何缘由,我们一起去看一下。

网络配图

唐太宗和魏征,一直被看做是历代贤君直臣的楷模。魏征活着的时候,唐太宗把他当作“镜子”,主动结成亲家;魏征去世的时候,唐太宗“废朝五日”,亲笔撰写碑文。然而魏征尸骨未寒,唐太宗就出人意料地变了卦,不但下旨解除了衡山公主和魏征长子魏叔玉的婚约,而且一怒之下竟然亲自砸掉了魏征的墓碑。

对于唐太宗这种“雷人”的异常举动,有人认为是魏征生前大力举荐的杜正伦侯君集接连落马,伤了唐太宗的心;也有人认为是魏征曾将自己记录的与太宗一问一答的谏诤言辞,拿给负责编写起居录的褚遂良作参考,犯了唐太宗的忌。这两种说法固然有一定的道理,但究其根源却是因为魏征屡次过火的“犯颜直谏”,使唐太宗产生“逆反心理”,推倒墓碑不过是唐太宗因为长期受到压抑而表现出来的一种歇斯底里的发泄。

唐太宗是中国历史上少有的开明君主,为了开创大唐盛世的局面,为了实现千古一帝的梦想,他给了魏征“无限话语权”,让魏征时刻提醒和劝谏自己。在国家大事上,魏征像一位元老,旁征博引,口若悬河,好像在教诲一个没有主见的幼主;而在皇帝私生活上,魏征像一位长辈,苦口婆心,声泪俱下,更像是在教育一个懵懂无知的孩子。

网络配图

据史料记载,魏征在为唐太宗效力的17年内,有史籍可考的谏奏前后达二百余次,内容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外交等诸多方面,甚至连皇帝的私生活都要管上一管,很多时候都让唐太宗下不了台。

魏征比唐太宗大20岁,如果放在时下,就是“60后”与“80后”的关系。年龄上的差距,代沟上的隔阂,意见上的分歧,必然会造成二人之间的冲突。魏征在呕心沥血的同时,却忽略了最基础、也是最重要的一点,那就是皇帝也是人,皇帝也有自己的主张、理想、爱好和私生活。唐太宗那种与生俱来的好奇心,标新立异的开拓劲,以及自由生活的做主权,在很多时候都受到了魏征的干涉和阻挠。难怪有一次唐太宗守着长孙皇后的面大骂魏征:“早晚有一天,朕非杀了这个庄户佬不可!”能把“从谏如流”的唐太宗逼到这个分上,魏征的进谏确实过了头。

爱太深,容易出现裂痕。魏征这种慈父般的过火关爱,在唐太宗眼里却成了一种挥之不去的“阴影”。当皇帝的在很多时候说了不算,反而要看大臣的脸色,这种长期逐步积累起来的压抑,总有一天就会像火山一样突然喷发,而魏征的“荐人失察”和“谏言外流”不过是唐太宗“悔婚砸墓”事件的导火索。贞观十八年,不听劝谏、一意孤行的唐太宗在攻打高丽受挫后,不由得发出了“魏征若在,不使我有是行也!”的长叹,立即“命驰驿祀征以少牢,复立所制碑,召其妻子诣行在,劳赐之”。人,总是在受到挫折后,才明白“忠言逆耳利于行”的真谛,皇帝也不例外。

网络配图

魏征的爱国之心这是大家可以理解的,但凡是都要有一个度。这样频繁的进谏,甚至还管理皇帝的私生活,难怪唐太宗会做出如此过激的事情。若要论其对错,这个恐怕很难得出定论,毕竟历史是过去人的事情,作为后辈,我们只能引以为戒。

标签: 唐太宗

更多文章

  • 大唐第一忠臣魏征死后 李世民为何砸了魏征的墓碑?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唐太宗

    魏征和李世民的关系,不用我多说什么,我只想说,其真实魏征死后,唐太宗曾做了一件很不地道的事:砸掉魏征的墓碑。谁都晓得:唐太宗和魏征,不断被看作是历代贤君直臣的楷模。魏征活着的时分,唐太宗把他当作“镜子”,主动结成亲家;魏征逝世的时分,唐太宗“废朝五日”,亲笔撰写碑文。但是魏征尸骨未寒,唐太宗就出其不

  • 奇怪!唐朝李世民为何要推倒魏征墓碑?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李世民

    魏征,是唐朝有名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和史学家,因多次向唐太宗李世民直言进谏,与太宗共同创建“贞观之治”的大业,被后人称为“一代名相”。也正是因为他的直言进谏,历史上有很多人都效仿他向君主进谏,这种传统美德一直被保留到了现代,对别人说实话,给出真诚的建议。网络配图对于一个君王来说,做人其实是很累的

  • 唐太宗为魏征墓碑撰文 为何又推倒墓碑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唐太宗

    “君臣协契”的典范魏征的事迹,仅就两《唐书》其传中所列,不下三十来件。不可能一一列举,就说几件魏征管皇帝家事或小事的事吧。管嫁女。长乐公主将出嫁,太宗因其为皇后所生,嫁妆比永嘉长公主多一倍。魏征说:不行。“天子的姊妹是长公主,天子的女儿是公主,既然加‘长’字,就有它的尊荣显贵。感情可以有深有浅,但不

  • 玄武门之变之后李世民为什么没有杀谋臣魏征?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魏征

    玄武门之变后,李世民开始清除建成余党,因早闻魏征才名,故专门召见,刚一见面,就质问魏征:“汝离间我兄弟,何也?”没想到魏征是个人物,竟然回答说:“皇太子若从臣言,必无今日之祸。”其实,即使李建成先动手,历史也未必改写。魏征之所以这样说,显然是纵横家的招数,为的是宣扬自己的高明。关键是,他将李建成比作

  • 魏征直言不讳传颂古今助唐太宗开创贞观之治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魏征

    唐太宗,是中国历史上为数不多的优秀皇帝,心胸广大,治国有方,开创了贞观之治。魏征是当时唐太宗最为信任的臣子,他非常勇敢,不管别人的想法,只坚持他自己的想法,有跟别人不一样的意见时,他也是很大胆的把自己心里所想说出来,唐太宗李世民与魏征两个人的这种关系可以说是千古一见。魏征曾直言不讳的告诉李世民,要以

  • 杨广弑父真相:可能是魏征恶意诋毁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魏征

    仁寿四年(公元604年)无疑是杨广生命中最重要的一个年份。这一年七月十三日,隋文帝杨坚崩逝于仁寿宫的大宝殿,终年六十四岁。隋文帝杨坚怎么死的?一直有种说法是杨广弑父。大隋帝国的最高权杖,终于如愿以偿地落到了杨广手上。这一年,杨广三十六岁。十几年的刻苦修行终于为他换来了人世间最辉煌的报偿。然而,关于隋

  • 唐太宗与魏征的故事:一段贤君良臣的佳话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唐太宗与魏征

    魏征曾是唐太宗李世民之哥哥李建成的重臣,他曾经多次劝说李建成早早下手杀掉李世民,以免后患,可李建成没有听魏征的。宣武门事变后,李建成被自己的弟弟李世民杀死,李世民做了皇帝。李世民君临天下之后,有人就向李世民悄悄告状,说魏征曾经替李建成出过好多对李世民不利的主意。唐太宗李世民于是召见魏征,问他:“你为

  • 魏征不是李世民亲信为何跟李世民对着干?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魏征

    读过唐朝历史或者看过《贞观长歌》电视剧的朋友,一定都对魏征印象深刻吧?魏征是唐朝有名的谏臣,以直言进谏著称。可以说,唐太宗时期的“贞观之治”也有他的一部分功劳。魏征由于对唐朝的发展有很大的贡献,被后人称为一代名臣。中国历史上出现过很多武将,忠臣或者奸臣都是少数,大部分是碌碌无为,不被史书所记载,历史

  • 魏征直言不讳传颂古今:君之所以明是因为兼听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魏征

    唐太宗,是中国历史上为数不多的优秀皇帝,心胸广大,治国有方,开创了贞观之治。魏征是当时唐太宗最为信任的臣子,他非常勇敢,不管别人的想法,只坚持他自己的想法,有跟别人不一样的意见时,他也是很大胆的把自己心里所想说出来,唐太宗李世民与魏征两个人的这种关系可以说是千古一见。魏征曾直言不讳的告诉李世民,要以

  • 揭秘一代名臣魏征做过的最不靠谱的是什么事?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魏征

    苦孩子魏征这一辈子不容易,瞧瞧他都给多少人当过高级打工仔,先是给反动派大隋朝当过御用文人,再给李密当过文字秘书,后来又给太子李建成当过参谋长,最后总算是遇到了赏识并器重他的太宗李世民,这个魏征最大的贡献是他不经意间,在历史上成就了最早的领袖语录----“唐太宗语录”(《贞观政要》)。成为了古代谏臣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