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揭秘一代名臣魏征做过的最不靠谱的是什么事?

揭秘一代名臣魏征做过的最不靠谱的是什么事?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做你的英雄 访问量:4005 更新时间:2024/2/17 18:28:26

苦孩子魏征这一辈子不容易,瞧瞧他都给多少人当过高级打工仔,先是给反动派大隋朝当过御用人,再给李密当过文字秘书,后来又给太子李建成当过参谋长,最后总算是遇到了赏识并器重他的太宗李世民,这个魏征最大的贡献是他不经意间,在历史上成就了最早的领袖语录----“唐太宗语录”(《贞观政要》)。成为了古代谏臣里最著名的人,和李世民君臣之间在历史舞台上演绎了出了一折完美的双簧戏。

戏要演得好,得配合默契,还得有叫好的观众,其次还得有上水平的娱记,此为缺一不可,否则魏征也就只能是一个匆匆的过客,所幸演出成功了。野史中的魏征,可不象青史中那么伟大,也不是那么清廉,他既腰缠万贯,富甲一方,同时又玩弄权术,沽名钓誉,还有点畏妻如虎。人无完人,我倒更相信这另外一个血肉丰满,还带着点儿人格瑕疵的魏征。唐人张鷟在《朝野佥载》中就记载了一代名臣魏征所做的一件无厘头糗事。

话说贞观元年,魏征47岁那年,就在国家总理任上,做过一件不太靠谱的事儿。话说这一天,老魏在衙门日理万机,有些乏了,就倚在椅子上昏昏欲睡,这时,他手下有两个顾问团的高参大概属于那种抄抄写写的秘书郎,以为他们的长官老魏睡熟了,就在窗外窍窍私语,人家在那侃大山呢,魏征在这儿迷迷瞪瞪的偷听。一人长叹一口气说,参加工作这么多年了,还是个小秘书,这社会不好混啊,看来我们的仕途问题就只能依靠里面这个老家伙发发善心了。另外一人说,老兄,你错了,要想升官,别指望里面这个老家伙,谋事在人,成事在天,只能依靠老天偶尔开这个天眼了。

老魏在里面听得清清楚楚,心里恼怒,噢,我这么大的一个官儿,这点事都办不成吗?我偏要将这件事办成,好让你们看看,是我这个老家伙成人之美,还是老天能成人之美?于是老魏马上披衣坐起,然后修书一封,专门委派先前那位说“由此老家伙提携”的秘书送往人事部部长手中,信里这样写道,请给送信的信使委任一个好官职。

这人听到首长让送信,赶紧一溜小跑进去,老魏拈须微笑不答,示意只管好好送信去吧。岂料此人接过信后,刚刚迈出老魏官邸,心绞痛发作了,痛得虚汗直冒,先前那位与他聊天的同事关切的问他,老兄,你怎么了?首长让送信,你瞧我这病早不犯,晚不犯,偏偏这个时候犯,你就代我走一遭吧。

这位先前说过成事在天的小秘书接过信后赶紧送往人事部长手中,第二天,任命文书下来了,任命此人为一好官。魏征看到这个任命后,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儿?于是就把这俩秘书召进来一问究竟,问完后,魏征长叹一声,荣华富贵,功名利禄看来真是由老天决定,鬼神不欺呀。你瞧,历史上赫赫有名的魏征,还有点儿人事组织纪律性没?这也太没原则了呀。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当官有时是需要点儿运气的,点儿背,你可千万别怪社会。

标签: 魏征

更多文章

  • 玄武门之变之后李世民为什么没有杀魏征?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魏征

    玄武门之变后,李世民开始清除建成余党,因早闻魏征才名,故专门召见,刚一见面,就质问魏征:“汝离间我兄弟,何也?”没想到魏征是个人物,竟然回答说:“皇太子若从臣言,必无今日之祸。”其实,即使李建成先动手,历史也未必改写。魏征之所以这样说,显然是纵横家的招数,为的是宣扬自己的高明。关键是,他将李建成比作

  • 唐朝的谏臣魏征有多富?腰缠万贯良田几千公顷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魏征

    “居安思危,戒奢以俭”,是唐代谏臣魏征对唐太宗的提醒,也是对自己要求。魏征一生节俭,生活清贫,宅无正寝,素褥布被,他没有妻妾成群而独善夫人,他没有花天酒地而独爱醋芹,他的妻子裴氏曾用“征平生俭素”评价自己的老公,可见魏征的日常生活是极为俭朴的。他这样做,是真没钱还是假装穷?翻开历史让人发现,作为朝廷

  • 为什么说魏征死后李世民砸毁其墓碑并不奇怪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魏征

    贞观十六年,魏征染病卧床,唐太宗李世民下令把为自己修建小殿的材料,全部为魏征营构大房屋。贞观十七年,魏征病重,李世民多次亲临魏府看他,给他送药,并将公主许给魏征的儿子。不久,魏征病逝家中,李世民亲临吊唁,痛哭失声,并说:“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我常保此三

  • 一代铮臣魏征的为官之道:不做忠臣做良臣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一代铮臣魏征

    魏征,这位为“贞观之治”做出了巨大贡献的人,在历史上已经有了那么多忠臣榜样的情况下,身为朝廷上的一名高级官吏,提出了“不做忠臣做良臣”这般石破天惊的见解。魏征在回答唐太宗李世民什么是忠臣、什么是良臣的问题时说:稷、契、咎陶这些人是良臣,龙逢、比干这些人是忠臣。能让自己获得美名,辅助君主获得尊贵的声誉

  • 揭唐太宗李世民为什么要杀掉魏征的接班人?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李世民

    魏征去世之后,同样以直谏著称的刘洎继任门下侍中。当时很多人都认为刘洎作为魏征的接班人,或许能与唐太宗在上谱写一段君臣佳话。可是在贞观十九年(646年),刘洎却惨遭冤杀。此事也成为后来很多人攻击唐太宗的“黑历史”,但真相究竟如何呢?网络配图贞观十九年(645年),唐太宗因身染重病而卧床不起,刘洎、褚遂

  • 唐太宗李世民为何要命人推倒魏征的墓碑?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魏征

    李世民曾说:“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衰,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他和魏征的故事被世人所称道,传位千古美谈,可是世人只知道开始,却猜不到结局。魏征死的时候李世民还伤心地说我失去了一面镜子,谁能想到过了不久魏征的墓就被李世民给砸了。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网络配图魏征,河北人,在辅佐李世民之前

  • 李世民为什么要砸毁魏征的墓碑 后来又复立?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李世民

    唐太宗李世民和魏征,一直被看作是历代贤君直臣的楷模,是李世民标榜自己广纳谏言的招牌。魏征活着的时候,唐太宗把他当作“镜子”,主动结成亲家;魏征去世的时候,唐太宗“废朝五日”,亲笔撰写碑文。然而魏征尸骨未寒,唐太宗就出人意料的变了卦,不但下旨解除了衡山公主和魏征长子魏叔玉的婚约,而且一怒之下竟然亲自砸

  • 最牛谏臣魏征:他为啥敢劝谏唐太宗私生活?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唐太宗

    俗话说,劝酒不劝色。成就一桩好事可能需要很复杂的过程,而搅黄一件事有时只需一句话。按照通常的规则,一个男人有了花心,另一群男人往往假装不知或暗地怂恿,虽不想当牵线的红娘,但也不愿当棒打鸳鸯的法海,人们一般的态度是在沉默和好奇中让他们往好处发展,这就叫成人之美。不过,唐代名相魏征却不按常规出牌,竟让李

  • 唐太宗李世民与魏征的真实关系是怎样的?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唐太宗

    最近,看到一篇文章说我们都被唐太宗李世民和魏征骗了一千多年,所谓“明君直臣”的千古佳话,根本就是两人心照不宣地出演对手戏,刻意营造出来的政治作秀!先来看看魏征是如何被唐太宗启用的。玄武门之变后,李世民开始清除建成余党,因早闻魏征才名,故专门召见,刚一见面,就质问魏征:“汝离间我兄弟,何也?”没想到魏

  • 魏征如何用“拍马屁”的方式来劝谏唐太宗的?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魏征

    说起名垂史册的“贞观之治”,就不能不提唐太宗与魏征这对千古难遇的“圣主与诤臣”。在很多人的印象中,魏征是一位刚正不阿,敢于当面指责皇帝错误的大臣。但鲜为人知的是,魏征其实还有“阿谀奉承”的一面,并且用“拍马屁”劝谏唐太宗改正错误。网络配图大约在贞观十年(636年)前后,太子李承乾的地位出现动摇,崛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