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魏征不是李世民亲信为何跟李世民对着干?

魏征不是李世民亲信为何跟李世民对着干?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做你的英雄 访问量:4005 更新时间:2024/1/26 8:29:53

读过唐朝历史或者看过《贞观长歌》电视剧的朋友,一定都对魏征印象深刻吧?魏征是唐朝有名的谏臣,以直言进谏著称。可以说,唐太宗时期的“贞观之治”也有他的一部分功劳。魏征由于对唐朝的发展有很大的贡献,被后人称为一代名臣。中国历史上出现过很多武将,忠臣或者奸臣都是少数,大部分是碌碌无为,不被史书所记载,历史上尤其很少出现像魏征这样的谏臣。历史上有名的谏臣屈指可数,商朝的比干和彭咸、春秋时期的史鱼、齐国的邹忌,都是敢于直谏的忠臣,但与魏征相比,还是有所不及。这就是为何我们一提起谏臣,最先想到的是魏征,而不是其他人。

网络配图

魏征本身是瓦岗寨李密的部下,魏征曾给李密献上十大计策,使瓦岗寨得到了空前的发展,之后李密投降了李唐,魏征归属李神通部下,后李神通又被窦建德击败,魏征又变成了窦建德的人,后,寇建德又被李世民打败,复归唐,拜太子洗马,魏征又成为了太子李建成的人。

武德九年,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把太子李建成、三弟李元吉一起诛杀,魏征也一同被捕。

网络配图

李世民曾听说魏征向李建成建议:把自己排挤出京,去掉一个争夺帝位的威胁。李世民就问魏征,为何要挑拨我们兄弟之间的感情,魏征回答道,如果太子早点听我的话,就不会有今天这样的下场了。李世民欣赏魏征的直言不讳,便放了魏征,并封他为詹事主簿。

魏征跟随李世民近20年的时间里,先后进谏200多次。李世民都有点怕魏征,曾经气得李世民当着自己老婆的面说,早晚有一天我要杀了他这个老东西。然而,为何魏征如此得罪李世民而不被斩首呢?

敢于直谏,这是李世民留下魏征的理由,倘若李世民看不到魏征的直谏,肯定会对他失望了,皇帝都失望了,作为曾经对手的属下,还会有好下场吗?李世民也是一个十分善于听取别人意见的明君,虽然魏征当时说的话让李世民很不舒服,最终还是会采纳他的建议。

网络配图

贞观十八年(644年),魏征去世一年,唐太宗亲征高丽受挫,发出了“魏征若在,不使我有是行也”的感慨,于是又下令将毁坏的魏征墓碑重新树立起来并慰问魏征的遗属。

标签: 魏征

更多文章

  • 魏征直言不讳传颂古今:君之所以明是因为兼听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魏征

    唐太宗,是中国历史上为数不多的优秀皇帝,心胸广大,治国有方,开创了贞观之治。魏征是当时唐太宗最为信任的臣子,他非常勇敢,不管别人的想法,只坚持他自己的想法,有跟别人不一样的意见时,他也是很大胆的把自己心里所想说出来,唐太宗李世民与魏征两个人的这种关系可以说是千古一见。魏征曾直言不讳的告诉李世民,要以

  • 揭秘一代名臣魏征做过的最不靠谱的是什么事?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魏征

    苦孩子魏征这一辈子不容易,瞧瞧他都给多少人当过高级打工仔,先是给反动派大隋朝当过御用文人,再给李密当过文字秘书,后来又给太子李建成当过参谋长,最后总算是遇到了赏识并器重他的太宗李世民,这个魏征最大的贡献是他不经意间,在历史上成就了最早的领袖语录----“唐太宗语录”(《贞观政要》)。成为了古代谏臣里

  • 玄武门之变之后李世民为什么没有杀魏征?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魏征

    玄武门之变后,李世民开始清除建成余党,因早闻魏征才名,故专门召见,刚一见面,就质问魏征:“汝离间我兄弟,何也?”没想到魏征是个人物,竟然回答说:“皇太子若从臣言,必无今日之祸。”其实,即使李建成先动手,历史也未必改写。魏征之所以这样说,显然是纵横家的招数,为的是宣扬自己的高明。关键是,他将李建成比作

  • 唐朝的谏臣魏征有多富?腰缠万贯良田几千公顷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魏征

    “居安思危,戒奢以俭”,是唐代谏臣魏征对唐太宗的提醒,也是对自己要求。魏征一生节俭,生活清贫,宅无正寝,素褥布被,他没有妻妾成群而独善夫人,他没有花天酒地而独爱醋芹,他的妻子裴氏曾用“征平生俭素”评价自己的老公,可见魏征的日常生活是极为俭朴的。他这样做,是真没钱还是假装穷?翻开历史让人发现,作为朝廷

  • 为什么说魏征死后李世民砸毁其墓碑并不奇怪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魏征

    贞观十六年,魏征染病卧床,唐太宗李世民下令把为自己修建小殿的材料,全部为魏征营构大房屋。贞观十七年,魏征病重,李世民多次亲临魏府看他,给他送药,并将公主许给魏征的儿子。不久,魏征病逝家中,李世民亲临吊唁,痛哭失声,并说:“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我常保此三

  • 一代铮臣魏征的为官之道:不做忠臣做良臣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一代铮臣魏征

    魏征,这位为“贞观之治”做出了巨大贡献的人,在历史上已经有了那么多忠臣榜样的情况下,身为朝廷上的一名高级官吏,提出了“不做忠臣做良臣”这般石破天惊的见解。魏征在回答唐太宗李世民什么是忠臣、什么是良臣的问题时说:稷、契、咎陶这些人是良臣,龙逢、比干这些人是忠臣。能让自己获得美名,辅助君主获得尊贵的声誉

  • 揭唐太宗李世民为什么要杀掉魏征的接班人?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李世民

    魏征去世之后,同样以直谏著称的刘洎继任门下侍中。当时很多人都认为刘洎作为魏征的接班人,或许能与唐太宗在上谱写一段君臣佳话。可是在贞观十九年(646年),刘洎却惨遭冤杀。此事也成为后来很多人攻击唐太宗的“黑历史”,但真相究竟如何呢?网络配图贞观十九年(645年),唐太宗因身染重病而卧床不起,刘洎、褚遂

  • 唐太宗李世民为何要命人推倒魏征的墓碑?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魏征

    李世民曾说:“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衰,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他和魏征的故事被世人所称道,传位千古美谈,可是世人只知道开始,却猜不到结局。魏征死的时候李世民还伤心地说我失去了一面镜子,谁能想到过了不久魏征的墓就被李世民给砸了。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网络配图魏征,河北人,在辅佐李世民之前

  • 李世民为什么要砸毁魏征的墓碑 后来又复立?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李世民

    唐太宗李世民和魏征,一直被看作是历代贤君直臣的楷模,是李世民标榜自己广纳谏言的招牌。魏征活着的时候,唐太宗把他当作“镜子”,主动结成亲家;魏征去世的时候,唐太宗“废朝五日”,亲笔撰写碑文。然而魏征尸骨未寒,唐太宗就出人意料的变了卦,不但下旨解除了衡山公主和魏征长子魏叔玉的婚约,而且一怒之下竟然亲自砸

  • 最牛谏臣魏征:他为啥敢劝谏唐太宗私生活?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唐太宗

    俗话说,劝酒不劝色。成就一桩好事可能需要很复杂的过程,而搅黄一件事有时只需一句话。按照通常的规则,一个男人有了花心,另一群男人往往假装不知或暗地怂恿,虽不想当牵线的红娘,但也不愿当棒打鸳鸯的法海,人们一般的态度是在沉默和好奇中让他们往好处发展,这就叫成人之美。不过,唐代名相魏征却不按常规出牌,竟让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