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唐代著名医药学家孙思邈究竟活了多少岁

唐代著名医药学家孙思邈究竟活了多少岁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晴天 访问量:3996 更新时间:2024/1/17 8:14:31

孙思邈,我国古代著名的科学家,思想家,医学家。他的著作《千金要方》是我国医学史上的重大突破,产生了很大的深远影响,被誉为是“古代临床医学的百科全书”。不过人们提起孙思邈的时候,更让人感兴趣的是,孙思邈这个人到底活了多少岁。

孙思邈像

根据史料记载,孙思邈出生于公元581年,于公元682年无疾而终,享年102岁。这是历史上比较清晰的记录。但是也有不同的说法,据记载,孙思邈卒于唐高宗永淳元年(公元682年),但是在北周时期,洛阳总管独孤信曾经见过他并赞其“神童也”,而独孤信卒于公元557年,所以有人推算孙思邈生于公元541年,到公元682年,他活了141岁。

当然这种说法只是传说,可信度比较低,大多数史料记载,孙思邈卒于682年,而关于他出生的时间却又有不同的几种说法。

第一种,生于公元581年。根据清朝纪晓岚在《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中所说。孙思邈当生于隋文帝开皇元年辛丑(公元581年),卒于唐高宗永淳元年壬午(公元682年),享年102岁。

第二种说法是生于公元560年以前,费得道在《中国医学略史》中推测,孙思邈在578——579年间至少年逾弱冠,如此,孙氏应在公元560年以前诞生,其享年应为120岁以上。

还有一种说法,生于公元541年,这里的缘由也就是上文所说的了。但是根据孙思邈和他儿子孙行的年龄又推翻了这种猜测。

民间流传孙思邈的传说故事

孙思邈出生在北周时期,社会动荡,他住在太白山上的村子里,这个地方盛产药材,而孙思邈又因为小时候身体不好,立志要钻研医药学,经常进山里采药,自己制作各种草药药材,有时候还自己亲自适用,酸甜苦辣咸,功效、药用,都要亲自验证。

孙思邈像

他对医术精益求精,发现许多新的疗法,在学术史上都是重要的发现和突破。他还是世界上第一个发明导尿术的人,相传,从前有一个病人,得了尿潴留病,不能正常排泄,孙思邈看病人痛苦煎熬的样子,也是十分的焦急,一时之间却也没有别的办法,正好看见旁边的孩子拿着葱管在玩儿,孙思邈受到了发,于是决定用这个方法试一试,然后自己用嘴对着葱管吹了起来。果然,在他的努力下,病人的小肚子慢慢瘪了下去,恢复了正常。从这件事儿就可以看出,孙思邈为人聪慧,又十分的重视医德,不管病人是什么身份,得了什么病,都一律一视同仁。

还有一件人尽皆是的小故事,说是孙思邈到长安一带行医,在途中遇到丧礼,却见棺材中不停的滴着血,孙思邈过去一问,原来是孕妇难产,一尸两命。孙思邈觉得不正常,开棺一看,那孕妇果然流着血。孙思邈当即拿出针灸,产妇完全苏醒过来,后来又生了孩子,母子平安。长安的人们一看,纷纷赞扬孙思邈医术高超,是“起死回生”的神医。

药王孙思邈养生十三法是什么

孙思邈养生十三法,又名耳聪明法。孙思邈年幼时曾经体弱多病,家中散尽家财为他医治,所以他小时候就立志做悬壶济世的医者。

孙思邈像

他是我国古代历史上著名的科学家,思想家,医学家,留下著名的医学巨著《千金要方》和《千金翼方》,被称为是中国的“医学论之父”。不过相比于他的生平轶事和所留下的医学文化遗产,人们对他感兴趣的还有他到底活了多少岁。

孙思邈生于公元581年,卒于公元682年,活了102岁,这是史书上比较明确的记载,但也不是肯定的,只是人们更加倾向于这个观点,还有的说是活了一百二十多岁,最高的猜测是141岁,就算是最低的也有九十多岁,算得上是真正的长寿之星,百岁老人。那么他到底是怎样从体弱多病到长寿老人的呢?据说,这都要归功于他的养生十三法。

孙思邈的养生十三法可归为以下点。发常梳(明目,防脱发治头痛)、目常运(明目)、齿常叩(促进肠胃运动,防蛀牙和老化)、漱玉津(强健肠胃,延年益寿)、耳常鼓(增强记忆和听觉)、面常洗(面色红润防皱纹)、头常摇(防止颈椎病)、腰常摆(阳气固肾,防止腰痛)、腹常揉(腹部胀气)、摄谷道(长寿秘诀)、膝常扭(保护膝关节)、常散步(运动)、脚常搓(治失眠、降血压、缓解头痛)。

他的养生十三法因为简单而实用,被当时的人们慢慢接受,最后风靡整个朝代,直到现在,这也是一种十分好的养生方式。

更多文章

  • 唐代医药学家孙思邈流传的著作都有哪些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医药学家孙思邈

    孙思邈是我国古代著名的医者,在医学方面的成就非常高。而孙思邈的著作也非常多。据不完全统计,孙思邈著作大概有八十几种,不过其中很多都已经失传了。孙思邈图片现在我们所能了解的主要有《千金要方》和《千金翼方》,还有《老子注》、《庄子注》、《福禄论》等等,其他的冠名孙思邈的著作还有四十多种,但是到底是不是孙

  • 孙思邈到底活了多少岁?史书是怎么记载的?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孙思邈,史书

    孙思邈到底活了多少岁,争议比较多。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纪晓岚在《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中论及孙思邈年寿,认为孙思邈生于隋文帝开皇元年辛丑(581年),卒于唐高宗永淳元年壬午(682年),享年101岁。贾得道《中国医学史略》认为,两唐书孙传所谓孙氏在周宣帝时因王室多

  • 五石散是什么?为何神医孙思邈去世前嘱咐徒弟一定要毁了它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孙思邈,五石散,唐朝

    你知道五石散吗?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详细介绍。古代人大多寿命都比较短,而神医孙思邈绝对是一个例外。这个人活了141岁,这种寿命就算放在现代,也绝对是一个非常长寿的人了。孙思邈一生共经历了四个朝代,分别是西魏,北周、隋和唐,他是一位神医,擅长使用中药材,同时还留下了很多珍贵的文献!提

  • 卢照邻和孙思邈是什么关系?卢照邻是孙思邈的徒弟吗?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卢照邻,孙思邈

    “初唐四杰”之一的卢照邻自幼体弱多病,却有幸找到当时的名医孙思邈为其治病,并拜孙思邈为师,演绎了一段由医患而成师徒的传奇。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因病拜名师卢照邻,字升之,自号幽忧子,幽州范阳(今河北省定兴县)人。卢照邻是一个神童,10岁时就以博学能文名满天下,年

  • 一个被世人热捧的药方,孙思邈为何批评了这个药房?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孙思邈,唐朝

    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你追寻历史上真实的孙思邈,探索发生在他们身上的历史故事。孙思邈是我国历史上伟大的医学家。他不但医术精湛,常常能妙手回春,轻松解除百姓的病痛之苦,被人尊称为“药王”“药圣”。而且医德高尚,不论“贵贱贫富,长幼妍蚩,怨亲善友,华夷愚智”都一视同仁,真正做到了“大医精诚”。他一生

  • 《千金方》:唐朝孙思邈所著,中国最早的临床百科全书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千金方》,唐朝

    《千金要方》又称《备急千金要方》、《千金方》,是中国古代中医学经典著作之一,被誉为中国最早的临床百科全书,共30卷,是综合性临床医著。唐朝孙思邈所著,约成书于永徽三年(652年)。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孙思邈认为生命的价值贵于千金,而一个处方能救人于危殆,价值更

  • 《唐新本草》:唐朝孙思邈所著,世界上第一部国家药典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唐新本草》,唐朝

    隋开皇元年(581年),孙思邈隐居陕西终南山中,他十分重视民间的医疗经验,不断积累走访并记录,终于完成了《千金要方》。唐初,孙思邈与政府合作开展医学活动。唐高宗显庆四年(659年),完成了世界上第一部国家药典《唐新本草》。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显庆二年(公元65

  • 孙思邈:唐代医药学家、道士,被后人尊称为“药王”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孙思邈,唐代

    孙思邈(药王,541年-682年,存在争议,详见正文“年龄争议”目录),京兆华原(今陕西省铜川市耀州区)人,唐代医药学家、道士。被后人尊称为“药王”。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隋开皇元年(581年),孙思邈隐居陕西终南山中,他十分重视民间的医疗经验,不断积累走访并记

  • 孙思邈为什么能活到141岁?他为后世做出了哪些贡献?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孙思邈,唐朝

    孙思邈的故事大家喜欢吗?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详细解读一下~在古代,因为医疗条件比较落后,许多疾病都是绝症,只能看运去熬过去,所以古代的人寿命一般都很低。根据历史学家们的统计,汉朝的平均寿命为22岁。到了唐朝,人们的平均寿命也不过才27岁。由此可见当时的医疗水平何其底下。汉唐盛世,可以说是,

  • 五石散有什么功效?为什么孙思邈临死前要徒弟毁了五石散?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孙思邈,唐朝

    对孙思邈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在这里先跟大家强调一下,五石散又叫寒食散,并非孙思邈发明,而是汉朝的张仲景。中国民间读者,对历史的关注大多集中在政治史上,而非在文化史上,尤其是医学史这样的类目更是冷门中的冷门。继续往下说,张仲景的代表作是《伤寒杂病论》,而孙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