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常衮传】原文及翻译,常衮,京兆人也

【常衮传】原文及翻译,常衮,京兆人也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晴天 访问量:3702 更新时间:2024/1/2 8:31:26

常衮

常衮,京兆人也。父无为,三原县丞,以衮累赠仆射。衮,天宝末举进士,历太子正字,累授补阙、起居郎。宝应二年,选为翰林学士、考功员外郎中、知制诰,依前翰林学士。永泰元年,迁中书舍人。衮文章俊拔,当时推重,与杨炎同为舍人,时称为常、杨。性清直孤洁,不妄交游。内侍鱼朝恩恃权宠,兼领国子监事,衮上疏以为不可。时朝廷多事,西北边虏,连为寇盗,衮累上章陈其利害,代宗甚顾遇之,加集贤院学士。大历元年,迁礼部侍郎,仍为学士。时中官刘忠翼权倾内外,泾原节度马?又累著功勋,恩宠莫二,各有亲戚干贡部及求为两馆生,衮皆执理,人皆畏之。

元载之得罪,令衮与刘晏、李涵等鞫之,狱竟,拜衮门下侍郎、同平章事,太清、太微宫使,崇文、弘文馆大学士,与杨绾同掌枢务。代宗尤信重绾。绾弘通多可,衮颇务苛细,求清俭之称,与绾之道不同。先是,百官俸料寡薄,绾与衮奏请加之。时韩?判度支,衮与?各骋私怀,所加俸料,厚薄由己。时少列各定月俸为三十五千,?怒司业张参,唯止给三十千;衮恶少詹事赵期,遂给二十五千。太子洗马,实司经局长官,文学为之贰。衮有亲戚任文学者给十二千,而给洗马十千。其轻重任情,不通时政,多如此类。

无几,杨绾卒,衮独当政。故事,每日出内厨食以赐宰相,馔可食十数人,衮特请罢之,迄今便为故事。又将故让堂封,同列以为不可而止。议者以为厚禄重赐,所以优贤崇国政也,不能,当辞位,不宜辞禄食。政事堂有后门,盖宰相时到中书舍人院,咨访政事,以自广也,衮又塞绝其门,以示尊大,不相往来。既惩元载为政时公道梗涩,贿赂朋党大行,不以财势者无因入仕。衮一切杜绝之。中外百司奏请,皆执不与,权与匹夫等,尤排摈非文辞登科第者。虽窒卖官之路,政事大致壅滞。

代宗既素重杨绾,欲以政事委之。绾寻卒,衮与绾志尚素异,嫉而怒之。有司议谥绾为文贞,衮微讽比部郎中苏端令驳之,毁绾过甚,端坐黜官。时既无中书侍郎,舍人崔?甫领省事,衮以为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兼得总中书省,遂管综中书胥吏、省事去就及其案牍,?甫不能平之,累至忿竞。遂令?甫分知吏部选事,所拟官又多驳下。时衮散官尚朝议,又无封爵,郭子仪因入朝奏之,遂特加银青光禄大夫,封河内郡公。及代宗崩,与?甫争论丧服轻重,代相署奏。初换?甫河南少尹,再贬为潮州刺史。杨炎入相,素与衮善,建中元年,迁福建观察使。四年正月卒,时年五十五。久之。赠左仆射。有文集六十卷。

翻译

常衮,京兆人。父亲名无为,是三原县丞,由于衮的缘故多次赠予仆射官职。衮,天宝元年(742)考取进士,当过太子正字,多次授补阙、起居郎。宝应二年(763),选为翰林学士、考功员外郎中、知制诰,依前翰林学士。永泰元年(765),升为中书舍人。衮的文章俊拔,为当时所推崇,与杨炎同是舍人,当时被称为常杨。性格清高孤洁,不轻易与人交往。内侍鱼朝恩依仗权势得宠,兼任国子监事,衮上奏认为不行。此时朝廷事务繁多,西北边虏,接连进犯,衮多次上疏陈述其利害关系,代宗更加信任他,加授集贤院学士。大历元年(766)升为礼部侍郎,仍为学士。此时中官刘忠翼权倾宫廷内外,泾原节度使马王..又多次取得显著功勋,两人最受恩宠,无人相比,每人都有亲戚请出任官职以及请求成为馆府的众生,衮都依照标准管理,人们都害怕他。

元载得罪,命令衮与刘晏、李涵等人审讯,审判完后,提为门下侍郎、同平章事,太清、太微宫使,崇文、弘文馆大学士,与杨绾共同掌管枢务。代宗尤其信任重用绾。绾处理公务认同即可,衮却非常力求苟细,以求得清俭的名声,和绾的办法不同。原先,百官俸料很少,绾和衮上奏请求增加。此时韩氵晃为判度支,衮与氵晃各自依照私情施行,所加的俸料,多少之分由自己决定。此时大致定为每月俸为三十五千,氵晃对司业张参不满,仅只给三十千;衮厌恶少詹事赵其心,于是只给二十五千。太子洗马,实际为司经局长官,而文学为副职,衮有亲戚任文学职务给十二千,而给洗马仅只十千。其轻重多少任自己决定,而不按规定,诸如此类。

不多日,杨绾死了,衮独掌时政。原来,每天由朝廷内厨房做出的饭食,用以赐予宰相,其量可供十多人吃,衮特地请求取消,赐食之争到此为止。又把过去官署中的公厨,同时列为停止之中。有人认为厚禄重赐,是优待贤臣治理国家的政策,若个人能力不行,应该辞去他的职务,而不宜取消禄食待遇。政事堂有个后门,用以宰相到中书舍人院,咨询探访政事,以广视听。衮将其门堵住,以表示位尊,不与他人相互往来。鉴于元载为相时公道梗涩,贿赂朋党之风盛行,以财势而不以才学任人。衮将其全部杜绝,中外百官上奏请求,都掌握控制,不向皇上呈送,权势与皇上相等,尤其排斥不是以文辞登科第的人做官。虽然阻塞了以往买卖官职的途径,然而国家的治理仍然阻滞。

代宗由于平时器重杨绾,想委其以治理国家的重任,绾不久便死了,衮与绾志向风尚素来不相同,因嫉妒而对绾非常不满。有官员建议封绾谥号为文贞,衮在背后暗示比部郎中苏端进行批驳,极力诋毁绾,端由此获罪被罢免官职。此时由于没有中书侍郎,舍人崔?甫兼任省事,衮认为同中书门下平章事能兼统中书省,于是掌管中书胥吏、省事的去留及其案卷,..甫非常不满,二人累有矛盾,积仇很深。于是令..甫分管吏部选拔工作,而所拟定的官员又往往被驳回。此时衮分散官员,职权超过朝议,又没有被封爵,郭子仪由此进朝上奏,于是特地授银青光禄大夫,封为河内郡公。代宗驾崩,衮与..甫就丧服的事宜进行争论,相持不下。开始更换..甫为河南少尹,又贬为潮州刺史。杨炎入朝做相,平常与衮友善,建中元年(780),衮升为福建观察使。四年(783)正月死,终年五十五岁。很长时间后,赠予左仆射。有文集六十卷。

标签: 常衮

更多文章

  • 镇俗移风──杨绾事迹,冒险犯难,重视教育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杨绾

    杨绾,字公权,华州华阴人氏。祖父名温玉,武则天时为户部侍郎、国子祭酒。父亲叫侃,开元中醴泉令,他俩都以儒学德行著称。杨绾生来聪惠,年四岁,处在群体昆仲之中,显得聪敏才识过人。有回夜宴亲朋贵宾,行酒令,照规矩各人举出坐中之一物,以四声表明,诸多来宾尚未发言,杨绾应声指着铁灯树说:“灯盏柄曲。”众人全都

  • 唐朝杨绾人物生平简介,早而夙慧,好杀减寿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杨绾

    杨绾出身弘农杨氏原武房,幼年时便以聪慧闻名,等到长大后,好学不倦,博通经史。九流七略,一览无遗。尤其擅长文辞,词藻结构清新韵足。崇尚玄理,沉静寡欲,经常独处一室,左右摆满经书,凝视满席书籍,非常宁静。内心明晰而运用隐晦,不求声名,每次写文章,羞愧于自白,不是知己的人不可看见。早年孤苦贫寒,以孝敬母亲

  • 【新唐书卢怀慎传】原文及翻译,开元元年,卢怀慎进同紫微黄门平章事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卢怀慎

    卢怀慎传开元元年,卢怀慎进同紫微黄门平章事。三年,改黄门监。薛王舅王仙童暴百姓,宪司按得其罪,业为申列,有诏紫微、黄门覆实。怀慎与姚崇执奏:“仙童罪状明甚。若御史可疑,则它人何可信?”由是狱决。怀慎自以才不及崇,故事皆推而不专,时讥为“伴食宰相”。又兼吏部尚书。以疾乞骸骨,许之。卒,赠荆州大都督,谥

  • 唐朝宰相卢怀慎死后家无余财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卢怀慎

    卢怀慎,唐玄宗开元初期著名宰相,相对于姚崇的治世才能而言,世人更看重他那宽阔的心胸和良好得工作、生活作风。通过科举考试进入官场后,卢怀慎的仕途可谓是一帆风顺——历任监察御史、吏部员外郎、右御史台中丞等位高权重的职位。开元三年(公元715年),卢怀慎和中书令姚崇开始一同掌管国家事务,成为事实上的朝廷宰

  • 卢怀慎为什么会被说成是混饭吃宰相?死后两年仍令唐玄宗泪奔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卢怀慎,唐朝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他无治国大才 还被讥为混饭吃宰相 为何死后两年仍令唐玄宗泪奔?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唐代唐玄宗开元时期,朝中名臣众多,比如有治国安邦之才的宰相姚崇、宋璟、张说等,他们都被玄宗重用,共同打造了史上赫赫有名的开元盛世。但此时,跟姚崇等同朝为官的大臣中,有一位

  • 卢怀慎:被讥为混饭吃宰相,死后两年却令唐玄宗泪奔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卢怀慎,唐朝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卢怀慎的文章,欢迎阅读哦~唐代唐玄宗开元时期,朝中名臣众多,比如有治国安邦之才的宰相姚崇、宋璟、张说等,他们都被玄宗重用,共同打造了史上赫赫有名的开元盛世。但此时,跟姚崇等同朝为官的大臣中,有一位宰相,他并无治国大才,还被人讥讽为混饭吃宰相,为何却被唐玄宗赏

  • 如何评价唐朝宰相卢怀慎?卢怀慎为何被讥为“伴食宰相”?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唐朝,卢怀慎

    大家好,这里是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唐朝宰相卢怀慎的故事,欢迎关注哦。公元713年某日,正在东都洛阳主持官员考核选拔事务的黄门侍郎(门下省副官)卢怀慎,接到唐玄宗的《授卢怀慎同平章事制》诏令:他因长期“贞良敦朴,孝悌仁厚。度量深于江海,坚清迈于冰雪......”而被任命为宰相,即刻回西京

  • 卢怀慎是是谁?死后两年仍令唐玄宗泪奔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卢怀慎,唐朝

    下面就一起来看看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的卢怀慎的文章。唐代唐玄宗开元时期,朝中名臣众多,比如有治国安邦之才的宰相姚崇、宋璟、张说等,他们都被玄宗重用,共同打造了史上赫赫有名的开元盛世。但此时,跟姚崇等同朝为官的大臣中,有一位宰相,他并无治国大才,还被人讥讽为混饭吃宰相,为何却被唐玄宗赏识、而且在他死

  • 裴冕是唐朝的宰相吗?裴冕是怎样辅佐唐肃宗的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裴冕,唐肃宗,唐朝

    裴冕(703年——770年),字章甫,河中河东(今山西永济)人,唐朝宰相。裴冕此人不出名,但历史上对他的记载颇有些矛盾性。早年,裴冕无学术,但却恪守职责,而且处事果断,受到御史中丞王鉷的器重,与其交好,之后王鉷受到他弟弟谋反一事的牵连,被宰相李林甫抓住把柄,被玄宗刺死。当时李林甫权势滔天,裴冕却能不

  • 裴冕是哪个朝代的人?他是怎么死的?该怎么评价他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裴冕

    裴冕(703年——770年),字章甫,河中河东(今山西永济)人,唐朝宰相。裴冕此人不出名,但历史上对他的记载颇有些矛盾性。早年,裴冕无学术,但却恪守职责,而且处事果断,受到御史中丞王鉷的器重,与其交好,之后王鉷受到他弟弟谋反一事的牵连,被宰相李林甫抓住把柄,被玄宗刺死。当时李林甫权势滔天,裴冕却能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