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阮籍为了拒绝司马昭的提亲,他做了什么?

阮籍为了拒绝司马昭的提亲,他做了什么?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一个人精彩 访问量:2343 更新时间:2024/1/26 6:35:37

大家好,这里是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阮籍的故事,欢迎关注哦。

说起河南开封呢,我们就可能自然而然的想起一位历史上的名人,那就是三国时期的一个诗人阮籍,他曾经任职步兵校尉,所以人们又将他称为阮步兵。阮步兵的童年过得也是比较凄惨的,他三岁丧父,由他的母亲将他养大,从他父亲过世后,家里就变得越来越清贫,经是入不敷出。但他的母亲从没有放弃过让他接受教育。而且阮步兵的天赋极好,他在八岁的时候就能吟诗作对。

后来的他也是比较擅长五言诗,散也写得非常好,在“七”中,他的文学成就也是属于最高的,也是为世人所敬仰的学士。但他生的时代却不是那么的合适,我们都知道在魏晋时期,司马家族控制着政权,打压着为官清正廉明的官员。而阮步兵又是一个极其正直的人,他愿意做一个为了百姓而奋斗的官员,那些在他看来不正确的事情。

也正是因为他不肯与司马家族的人同流合污,他也遭到了排斥怀疑,导致他空有一腔抱负无处施展。时间久了,他的心情也变得越来越烦闷。因此他就喜欢上了喝酒,把自己灌醉仿佛那些烦恼才会消失,一开始喝的并不多,但后来他喝起酒来也变得毫无节制,有的时候喝的伶仃大醉,一睡就是好几天,无论是在哪儿他都能随意的躺着坐着,丝毫不在意别人的眼光和态度,也让人感受到它的豪放与率性。

他本身就是一个文人,喜欢摆弄笔墨,对整天的舞枪弄棒也没有太大的兴趣,但他却去担任了一个军中的职务,这又是为什么呢?据说他去军中做官,并不是单纯的为了做官,而是为了能喝到美酒。当时的他听说步兵的衙门能够酿造好酒,所以才选择在那里任职,以便每天都能喝到美酒。竹林七贤——阮籍,通过醉酒的方式,躲过了一劫!

阮步兵为人正直,但是也没有过于耿直,口无遮拦,在坚持住自己底线的同时也会尽量的保护自己及家人。有一天司马昭就突然派人到阮步兵家里来,跟他说他自己的儿子看上了阮步兵的女儿,想把她女儿娶回家里来。其实在这里,司马昭也是在故意的试探阮步兵,逼着他表明自己的态度,如果阮步兵愿意答应这门亲事,也就说明了他愿意为司马家族而效力,也就跟世人说明他们站到了同一条战线上。阮步兵心里也明白,如果他很明确的拒绝这门亲事,就会遭到对方的迫害。但他又实在不愿意把女儿推到火坑里去。

就这样他想到了一个办法,于是他就开始拼命的喝酒,把自己喝得不省人事,等到奉命来说亲的人上门,看到他醉成这个样子,也无法交流,只得打道回府。后来过了一两天又来到他家,发现阮步兵还是喝的呼呼大睡,根本就无法跟他交谈成亲的这回事。一连来了很多次,阮步兵都是这个样子。最后这一群奉命而来说亲的人也无可奈,只好草草的回去交差。司马昭听说之后也是无计可施,只能不了了之。天下第一“醉”——阮籍,为拒司马家婚事,连续醉酒2个月。

虽然说他这个方法也不是特别的高明,但是也避免了双方之间的正面冲突,也保障了自己和家人的安全,也是无可奈何之下才做的算是明智之举。

标签: 阮籍魏国

更多文章

  • 司马昭为什么要将以刘禅为首的前季汉君臣安置在洛阳?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司马昭,曹魏

    说到司马昭,大家都会想到什么呢?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各位介绍一下此人的历史事迹。季汉灭亡之后,司马昭将包括刘禅在内的季汉宗室和官员都迁到洛阳,间接造成了刘禅的四个儿子死于“永嘉之乱”。那么司马昭为什么要把季汉宗室和官员都迁到洛阳呢?首先,对于与曹魏和司马氏家族为敌几十年的季汉政权,司马昭心里肯定

  • 在蜀国投降后,,钟会为什么选择起兵反叛司马昭?他是什么目的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钟会,三国

    在蜀国投降后,,钟会为什么选择起兵反叛司马昭你知道吗?不知道没关系,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告诉你。公元263年,邓艾趁姜维正在与钟会对战之际,取道阴平,攻占绵竹,打败并斩杀了诸葛瞻父子俩,在成都城外逼得刘禅开门投降,蜀国灭亡。姜维接到这个消息的时候颇为震惊,他即便是想回去支援也改不了这个事实了。因此假意

  • 司马昭成为辅政大将军后,诸葛诞为什么会惶惶不可终日?他在害怕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司马昭,三国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司马昭成为辅政大将军后,诸葛诞为什么会惶惶不可终日“诏曰:卫将军司马昭清忠高亮、聪哲明允,素有雄才伟略、丰功硕绩,足为大魏栋梁之臣。朕特拜其为辅政大将军,都督中外诸军,以侍中兼录尚书事,入朝不趋、剑履上殿、奏事不名。天下四方宜共知之。”诸葛诞将朝廷使者送来的这道露布诏

  • 三国里的成功人士之一,司马昭有哪些成就?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马司昭,三国

    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你追寻历史上真实的马司昭,探索发生在他们身上的历史故事。“三国志”和“三国演义”后半部的主角就是马司昭,常言道:“马司昭之心,路人皆知”。说的是阴谋家的野心非常明显,大家都看在眼里。这儿要说的是马司昭在选拨人才和驾驭全局的能力方面,在前有诸葛亮、曹操和其父司马懿等人才辈出的

  • 杀死曹魏皇帝的司马昭为了不让自己落得弑君的名声,他做了什么事情?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司马昭,三国

    你真的了解司马昭吗?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司马昭,司马懿次子,生于公元211年,卒于公元265年。生前谋位代魏,并未称帝;司马炎篡魏建晋后,追尊为文帝。司马师由于眼瘤爆裂死于许昌,由司马昭接任大将军。司马昭独掌朝政后,根本不把皇帝曹髦放在眼里,事事独断专行。公元257年,魏扬州

  • 蜀汉投降刘禅归顺后,司马昭为什么没有想杀了他呢?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司马昭,曹魏

    说到司马昭,大家都会想到什么呢?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各位介绍一下此人的历史事迹。在东汉末年的时候,因为汉室衰微,导致百姓无法安居乐业。因此中原大陆上出现了许多割据政权,他们各自为政,并且互相攻打对方,以壮大自己的势力。这段时间里出现了许多的英雄人物,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大多数的割据政权都被剿灭了

  • 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为何司马昭却最终都没有篡位呢?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三国,司马昭

    最能彰显司马昭嚣张气焰的事情,是司马昭任由自己的手下贾充让人击杀魏朝皇帝曹髦。曹髦的前任皇帝曹芳,也是被司马昭的哥哥司马师废除的,曹髦的皇位也是司马师扶上位的。所以可想而知,曹髦虽然作为皇帝,处境也非常被动。“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这个说法,就是曹髦说出来的。因此曹髦痛下决心想要拼死一搏,率领宫中侍

  • 曹髦为什么要说出“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这句话?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司马昭,曹魏

    说到司马昭,大家都会想到什么呢?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各位介绍一下此人的历史事迹。最能彰显司马昭嚣张气焰的事情,是司马昭任由自己的手下贾充让人击杀魏朝皇帝曹髦。曹髦的前任皇帝曹芳,也是被司马昭的哥哥司马师废除的,曹髦的皇位也是司马师扶上位的。所以可想而知,曹髦虽然作为皇帝,处境也非常被动。“司马昭

  • 徐庶简介 三国谋士徐庶的生平介绍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徐庶,徐庶简介

    徐庶(生卒年不详),字元直,原颍川郡(治今河南长葛市东)长社县人。三国时蜀汉人物,后归曹魏。徐庶本名福,寒门子弟,早年为人报仇,被同党救出后改名徐庶,求学于儒家学舍。后中州兵起,与同郡石广元避难于荆州,与司马徽、诸葛亮、崔州平等人为友。刘备屯驻新野时,徐庶前往投奔,并向刘备推荐诸葛亮。曹操南下时因母

  • 徐庶有哪些轶事典故?分别有什么含义?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徐庶,轶事典故

    折节学问徐庶画像徐庶少年时喜欢练剑行侠仗义,后来为人报仇被官府抓,逃脱后改名换姓前往儒家的学舍去学习儒学。但是同舍的学生们都嫌弃徐庶先前做贼,凡事都不肯与徐庶一起。徐庶于是每天都起床的特别早,一个人打扫卫生,不管什么事都先问问别人的意见,认真学习儒学,渐渐的,徐庶对于儒家的经义学问都非常精通,而且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