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司马昭为什么要杀害嵇康?背后都有哪些原因?

司马昭为什么要杀害嵇康?背后都有哪些原因?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一个人精彩 访问量:2343 更新时间:2024/1/15 18:21:18

嵇康的故事大家真的了解吗?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

自从公元249年司马懿发动高平陵政变,夺取曹魏的执政权后,曹魏的江山逐渐落入司马氏之手,经司马懿、司马师司马昭、司马炎三代人篡位成功,嵇康生活的年代就处于司马氏掌权的时代,嵇康26岁那年,司马懿发动高平陵政变,嵇康32岁那年,司马师去世,司马昭开始掌权,到公元263年,司马昭杀嵇康时,嵇康只有40岁。

嵇康是魏晋名士,还是当时久负盛名的竹林七贤的精神领袖,不仅文章写得好,而且还是当时著名的思想家和音乐家,这样一个名士,即使是篡位上台的司马昭,也不敢贸然杀害,杀人总是要找理由的,司马昭以“言论放荡,害时乱教"的理由杀害了嵇康。

“言论放荡,害时乱教"这八个字翻译过来就是:言论放荡,诽谤社会公德和国家政策。这个罪名已经是一个很严重的罪名,相当于反社会与反国家的罪名,那么问题来了,嵇康真的有这个罪名吗?

翻遍整本史书,也没有发现嵇康有任何犯罪证据,如果真的有,第一个原因应该就是嵇康的身份。嵇康是曹操的曾孙女婿,嵇康娶了曹操儿子曹林的孙女长乐亭公主为妻,他的身份就是曹魏宗亲,自从司马懿发动了高平陵政变掌握大权后,曹魏宗室一直处于司马家打压、监视的地步。

司马昭在还没杀嵇康,只是将他逮捕起来的时候,就发生了三千多太学生为嵇康请命的事情来,这是司马家所讳忌的,曹魏宗室力量中有才能的人,更是司马家严格打压的对象,比如淮南一叛时,太尉王凌与外甥令狐愚举兵反司马懿,准备拥立楚王曹彪为帝,后来令狐愚病死,王凌被杀,身为楚王的曹彪啥也没干,就被司马懿赐死,只要是有反叛司马氏的任何苗头,司马家也会进行严厉的打压和绞杀,曹魏宗室曹彪只因为被人拥立,就被赐死,更别说有如此巨大影响力的嵇康了,所以就成为司马昭严厉打压的政治对象。

嵇康被杀的第二个原因是因为他不愿意与司马氏同流合污,而选择了辞官隐居,并且嵇康为人非常正直。

司马昭掌权时,嵇康不愿意出来做官,司马昭征辟了好几次,嵇康到处躲避,不愿意与司马昭同流合污,始终拒绝出仕,同为竹林七贤之一的山涛举荐嵇康担任尚书吏部郎,嵇康反而与山涛绝交,并作《与山巨源绝交书》(山涛,字巨源)一文以示决心,这种宁愿与朋友绝交,也不愿意到政府任职的态度,摆明了嵇康不愿意与司马昭合作的态度,这也让司马昭心生怨恨,但又无可奈何,毕竟嵇康身为一代名士,司马昭就算想杀他,也得找足了理由才行。

另外,司马昭执政期间发生了一件非常恶劣的事情,就是魏帝曹髦被弑杀,虽然是贾充的手下的成济所杀,虽然司马昭诛灭了成济的三族,以引发了天下人对司马氏的怨恨,要知道皇帝可是一个国家的精神支柱,司马昭连皇帝也敢杀,就更加让嵇康这样的名士不合作,不合作态度也让司马昭生起了杀心。

嵇康被杀的第三个原因是因为他得罪了两个小人,一个是吕巽,另一个是钟会

真正让嵇康被杀的原因是因为他得罪了两个小人,一个是吕巽,另一个是钟会。吕巽是嵇康好友吕安同父异地母的哥哥,吕巽看中了吕安漂亮的妻子杨氏,于是设计迷奸了杨氏,吕安知道后,一面休妻,一面准备上告,并且把这事告诉了嵇康,嵇康以家丑不可外扬为理由,劝吕安忍下来,不要上告,吕安听从了,原本以来没事了,结果吕巽担心吕安与嵇康握着他的把柄终究会害他,于是恶人先告状,吕巽反而先上告吕安不孝,导致吕安与嵇康都下了监狱。

之所以吕巽上告能让吕安与嵇康下了监狱,有一个原因是:吕巽已经完全投靠了司马昭,司马昭由于嵇康一直不愿意合作,有意让他下监狱,并寻找理由害嵇康,这个时候第二个小人钟会出现了。

钟会与嵇康是有仇恨的,因为嵇康名气大,钟会在还没有出仕前曾经专门拜访过嵇康,但是嵇康不知道什么原因没有接见钟会,于是钟会很生气把手上的书给扔了,然后就走了,第一次会面连嵇康的面也没有见到,钟会当然生气了。

钟会第二次见嵇康时,已经官至司隶校尉了,不仅为人聪明,善于谋略,而且是作为司马昭亲信,在朝中插手一些本不属于司隶校尉的事,这一次钟会带了随从浩浩荡荡来见已经不做官好多年的嵇康,这一次钟会又吃了闭门羹,嵇康在自己的家里压根就没有迎接钟会的任何动作,反而是自己在打铁,压根就不管不顾钟会,开始连话也没说。

开始嵇康没说话,钟会也没说话,不一会,钟会就自觉无趣,准备离开,这个时候,一直沉默不语的嵇康说了一句没头没尾的话:

何所闻而来?何所见而去?

这话的意思是:你听说了什么而来?又见到了什么而去?言外之意就是嵇康根本不在乎钟会来做什么,就算是有人派钟会来害他的,他也不在乎。结果钟会就说了一句话回复嵇康:

闻所闻而来,见所见而去。

钟会的回答也很有意思,很明显他听出了嵇康的话中之话,钟会这话的意思是:听到了所听到的才来,看到了所看到的才走。明显与嵇康的话针锋相对,钟会与法正一样,都是睚眦必报、恩怨分明的人,钟会的两次拜见,嵇康都没有给钟会面子,让钟会遇冷,钟会于是劝说司马昭杀了嵇康。

从钟会的角度来说,有两个理由杀嵇康:一是嵇康得罪了钟会,二是钟会揣摩出司马昭想杀嵇康的心意,为了迎合司马昭,钟会就建议司马昭杀了嵇康,钟会一直就是个迎合司马昭的人,司马昭伐蜀,没一个人支持,连名将邓艾都反对,只有钟会一个人支持,从军事角度看,钟会不如邓艾军事能力强,他支持司马昭纯粹就是迎合,所以他也会为了迎合司马昭而杀嵇康。

三大原因综合之下,嵇康被司马昭杀害。

标签: 魏晋嵇康

更多文章

  • 阮籍为了拒绝司马昭的提亲,他做了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阮籍,魏国

    大家好,这里是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阮籍的故事,欢迎关注哦。说起河南开封呢,我们就可能自然而然的想起一位历史上的名人,那就是三国时期的一个诗人阮籍,他曾经任职步兵校尉,所以人们又将他称为阮步兵。阮步兵的童年过得也是比较凄惨的,他三岁丧父,由他的母亲将他养大,从他父亲过世后,家里就变得越来

  • 司马昭为什么要将以刘禅为首的前季汉君臣安置在洛阳?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司马昭,曹魏

    说到司马昭,大家都会想到什么呢?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各位介绍一下此人的历史事迹。季汉灭亡之后,司马昭将包括刘禅在内的季汉宗室和官员都迁到洛阳,间接造成了刘禅的四个儿子死于“永嘉之乱”。那么司马昭为什么要把季汉宗室和官员都迁到洛阳呢?首先,对于与曹魏和司马氏家族为敌几十年的季汉政权,司马昭心里肯定

  • 在蜀国投降后,,钟会为什么选择起兵反叛司马昭?他是什么目的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钟会,三国

    在蜀国投降后,,钟会为什么选择起兵反叛司马昭你知道吗?不知道没关系,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告诉你。公元263年,邓艾趁姜维正在与钟会对战之际,取道阴平,攻占绵竹,打败并斩杀了诸葛瞻父子俩,在成都城外逼得刘禅开门投降,蜀国灭亡。姜维接到这个消息的时候颇为震惊,他即便是想回去支援也改不了这个事实了。因此假意

  • 司马昭成为辅政大将军后,诸葛诞为什么会惶惶不可终日?他在害怕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司马昭,三国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司马昭成为辅政大将军后,诸葛诞为什么会惶惶不可终日“诏曰:卫将军司马昭清忠高亮、聪哲明允,素有雄才伟略、丰功硕绩,足为大魏栋梁之臣。朕特拜其为辅政大将军,都督中外诸军,以侍中兼录尚书事,入朝不趋、剑履上殿、奏事不名。天下四方宜共知之。”诸葛诞将朝廷使者送来的这道露布诏

  • 三国里的成功人士之一,司马昭有哪些成就?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马司昭,三国

    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你追寻历史上真实的马司昭,探索发生在他们身上的历史故事。“三国志”和“三国演义”后半部的主角就是马司昭,常言道:“马司昭之心,路人皆知”。说的是阴谋家的野心非常明显,大家都看在眼里。这儿要说的是马司昭在选拨人才和驾驭全局的能力方面,在前有诸葛亮、曹操和其父司马懿等人才辈出的

  • 杀死曹魏皇帝的司马昭为了不让自己落得弑君的名声,他做了什么事情?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司马昭,三国

    你真的了解司马昭吗?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司马昭,司马懿次子,生于公元211年,卒于公元265年。生前谋位代魏,并未称帝;司马炎篡魏建晋后,追尊为文帝。司马师由于眼瘤爆裂死于许昌,由司马昭接任大将军。司马昭独掌朝政后,根本不把皇帝曹髦放在眼里,事事独断专行。公元257年,魏扬州

  • 蜀汉投降刘禅归顺后,司马昭为什么没有想杀了他呢?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司马昭,曹魏

    说到司马昭,大家都会想到什么呢?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各位介绍一下此人的历史事迹。在东汉末年的时候,因为汉室衰微,导致百姓无法安居乐业。因此中原大陆上出现了许多割据政权,他们各自为政,并且互相攻打对方,以壮大自己的势力。这段时间里出现了许多的英雄人物,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大多数的割据政权都被剿灭了

  • 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为何司马昭却最终都没有篡位呢?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三国,司马昭

    最能彰显司马昭嚣张气焰的事情,是司马昭任由自己的手下贾充让人击杀魏朝皇帝曹髦。曹髦的前任皇帝曹芳,也是被司马昭的哥哥司马师废除的,曹髦的皇位也是司马师扶上位的。所以可想而知,曹髦虽然作为皇帝,处境也非常被动。“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这个说法,就是曹髦说出来的。因此曹髦痛下决心想要拼死一搏,率领宫中侍

  • 曹髦为什么要说出“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这句话?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司马昭,曹魏

    说到司马昭,大家都会想到什么呢?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各位介绍一下此人的历史事迹。最能彰显司马昭嚣张气焰的事情,是司马昭任由自己的手下贾充让人击杀魏朝皇帝曹髦。曹髦的前任皇帝曹芳,也是被司马昭的哥哥司马师废除的,曹髦的皇位也是司马师扶上位的。所以可想而知,曹髦虽然作为皇帝,处境也非常被动。“司马昭

  • 徐庶简介 三国谋士徐庶的生平介绍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徐庶,徐庶简介

    徐庶(生卒年不详),字元直,原颍川郡(治今河南长葛市东)长社县人。三国时蜀汉人物,后归曹魏。徐庶本名福,寒门子弟,早年为人报仇,被同党救出后改名徐庶,求学于儒家学舍。后中州兵起,与同郡石广元避难于荆州,与司马徽、诸葛亮、崔州平等人为友。刘备屯驻新野时,徐庶前往投奔,并向刘备推荐诸葛亮。曹操南下时因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