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揭秘:降将姜维为什么能当上诸葛亮的接班人?

揭秘:降将姜维为什么能当上诸葛亮的接班人?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不惹红尘 访问量:3868 更新时间:2024/1/16 20:03:42

对于三国人物姜维,很多人认为蜀汉是败在他手上了,也因此认为诸葛亮在选接班人是犯了个大错,因为姜维除了那点点军事才能外就一无是处了。事实真是这样吗?今天我们来分析一下姜维除了军事之外的其它才能——

1. 政治能力

这是最有争议的一点。现网友普遍认为,姜维的政治水平极差,不懂搞内政,对黄皓等奸人更是束手无策。看似有理,实属荒谬。一个很浅显的问题:姜维以一芥

敌国降将的身份何以能平步青云,仕途一帆风顺,一直攀到顶峰大将军的最高位?没点政治才华能行吗?蜀国的官场有那么好混吗?看看魏延,杨仪等人的下场就知

道了。况且姜维以羁旅托国(这里可以比较一下马超在降蜀后的境遇,《三国志》载“超羁旅归国,常怀危惧。”最后竟至郁郁而终。唉,降将的日子真不好过

啊!),为避嫌,无法多干预朝政,而昏庸的刘禅亲小人,远贤臣,不纳忠言,以致蜀政日衰。偶早在前文说过了,黄皓等一干奸人背后有刘禅撑着,除非干脆把他

给废了,否则就这一朱紫难辨的主,任谁也扶不起来。以此来苛责姜维,过矣!

2.人格魅力

蜀国灭亡后,旧臣郤正著论 论

维曰:“姜伯约据上将之重,处群臣之右。宅舍弊薄,资财无余,侧室无妾媵之亵,后庭无声乐之娱。衣服取供,舆马取备,饮食节制,不奢不约,官给费用,随手

消尽;察其所以然者,非以激贪厉浊,抑情自割也。直谓如是为足,不在多求。凡人之谈,常誉成毁败,扶高抑下,咸以姜维投厝无所,身死宗灭,以是贬削,不复

料擿,异乎《春秋》褒贬之义矣。如姜维之乐学不倦,清素节约,自一时之仪表也。”

可以说,姜维清廉正直,以俭持身的作风与孔明也是一脉相承的,正是由于他们的廉洁自守,带动蜀国官吏由上而下,清廉成风,比之魏吴的吏治要清明得多。

3.儒学基础

《姜维传》载:(维)好郑氏学,郑玄是畅晓两汉经学的大儒,姜维年少时就精通郑玄之儒学,受其影响颇深,这可能就是他“好立功名”,“心存汉室”的根源所在,也可能成为他将来一意复兴汉室,恢复中原的精神支柱之一。

另外顺带补充一点,姜维一开始当的可是文官,有史可证。(某些网友想当然的以为姜维就是一芥武夫,除了打仗,什么都不会。残念~~)

《姜维传》载:(维)仕郡上计掾,州辟为从事。通俗点讲,上计掾相当于现在的会计师,主管州郡人口和税收等的统计报表等,司马懿刚出仕时也曾担任此职。

姜维降蜀以后,“亮辟维为仓曹掾,加奉义将军,封当阳亭侯,时年二十七。”(参见《姜维传》)仓曹掾也是文职。

附引马植杰院士的《三国史》为佐证:司空、丞相府还有掌管粮谷的仓曹掾属,任其职者有刘晔、刘廙、高柔裴潜、傅干、杨修等,都是比较有名的官员。蜀汉

丞相仓曹掾曾由姜维担任。吴国未见有仓曹掾属,但设有节度,掌军粮谷,初用侍中偏将军徐详主之,详死,以诸葛恪代之。诸葛亮闻知,与陆逊书曰:“家兄年

老,而恪性疏,今使典主粮谷,粮谷,军之要最,仆虽在远,窥用不安,足下特为至尊转之。”逊以白权,权即转恪领兵。由此观之,掌管粮谷的仓曹掾是重要的 官职。

4.才智机变

《姜维传》载:亮与留府长史张裔、参军蒋琬书曰:“姜伯约忠勤时事,思虑精密,考其所有,永南、季常诸人不如也。其人,凉州上士也。”又曰:“须先教中

虎步兵五六千人。姜伯约甚敏于军事,既有胆义,深解兵意。此人心存汉室而才兼于人,毕教军事,当遣诣宫,觐见主上。”从中可以看出,孔明对姜维是经过仔细

考察后才确认其思虑精密,才智过人的。偶猜测,姜维被逼诣亮时,可能与亮有过一席深谈,亮大悦,异其才,遂委以重任的。(可参见《魏略》:“冀中吏民见维

等大喜,便推令见亮。二人不获已,乃共诣亮。亮见,大悦。”)

但最出采的还要算最后那一条诈降计,巧施离间,挑拨邓钟,游说钟会,以图复国。

汉晋春秋曰:会阴怀异图,维见而知其心,谓可构成扰乱以图克复也,乃诡说会曰:“闻君自淮南已来,算无遗策,晋道克昌,皆君之力。今复定蜀,威德振世,

民高其功,主畏其谋,欲以此安归乎!夫韩信不背汉於扰攘,以见疑於既平,大夫种不从范蠡於五湖,卒伏剑而妄死,彼岂闇主愚臣哉?利害使之然也。今君大功既

立,大德已著,何不法陶硃公泛舟绝迹,全功保身,登峨嵋之岭,而从赤松游乎?”会曰:“君言远矣,我不能行,且为今之道,或未尽於此也。”维曰:“其他则

君智力之所能,无烦於老夫矣。”由是情好欢甚。

由是观之,姜维不但心机颇深,而且巧舌如簧,把个钟会骗得团团转。(ps:钟会可不傻,精明得很,要骗倒他可是不容易的呀。)

标签: 姜维诸葛亮

更多文章

  • 揭秘姜维带领蜀汉走向灭亡的六大原因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姜维,蜀国

    蜀汉后期,“人才市场”严重衰败。蜀中已无大将,人才枯竭断档严重。平庸廖化作了先锋,费祎蒋琬有德无才,大都将就材料,诸葛亮故去之后支撑蜀汉军事局面的两位大将,姜维与夏侯霸,竟都来自曹魏阵营。姜维历来被人认为是一个平庸之人,穷兵黩武。但我认为姜维是一个国家之栋梁,具有经天纬地之才:姜维乃一降将。因此全蜀

  • 解析三国姜维屯田避祸的典故究竟是怎么回事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姜维

    姜维屯田避祸的典故姜维在历史上又非常著名的几个典故,其中最为盛名的即是“屯田避祸。”这一典故直到现在还是被很多历史学家称赞,也是很多普通人茶余饭后的谈笑。姜维避祸姜维避祸,说的是姜维在祁山与邓艾相持,稍占上风,却因为宦官黄皓与想要取代姜维的右将军阎宇狼狈为奸,向后主进谗言将其召回。姜维被迫班师,求见

  • 解析传承诸葛亮衣钵的姜维北伐为何失败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诸葛亮,姜维

    姜维简介姜维,生于公元202年,卒于公元264年,享年62岁。姜维字伯约,天水冀县(今甘肃甘谷东南)人,少时和母亲同住,父亲姜冏战死之后,姜维被郡里任命为中郎。后期为蜀国名将,官拜大将军,在蜀国位高权重。姜维剧照姜维本是魏国将领,但是在诸葛亮北伐时期,姜维在诸葛亮的离间计之中,被魏国怀疑有异心,不得

  • 蜀汉权臣姜维为何继承遗志继续北伐?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姜维

    三国姜维三国时期,姜维是蜀国后期的大将,并且是军师诸葛亮的衣钵传人,可谓是有勇有谋,是蜀国的第四代政权掌控人。姜维形象姜维本是魏国人,自幼丧父,和母亲相依为命,因为其父亲是战死,所以姜维之后继任了父亲的官位,在魏国也算是比较重要的将领。诸葛亮看重了姜维的才华,当时蜀国文臣武将中后继无人,诸葛亮有心培

  • 姜维北伐兵力多少 姜维北伐为什么会失败?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姜维

    姜维北伐是三国时期有名的历史事件,历史上对于姜维的这些北伐也一直是褒贬不一,推测不断,而在诸多的揣测质疑之中,姜维北伐的兵力多少就是一个非常受人关注的焦点,那么姜维北伐到底动用了多少的兵力呢?首先值得肯定的是姜维的兵力一定不多,在诸葛亮的时候,蜀国数次北伐就没有多少兵马,也就是5-10万之间,甚至有

  • 解析姜维拥兵10万 为何守不住刘备的半壁江山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姜维

    随着诸葛亮的去世,北伐撤兵,魏蜀两国的均衡似乎要被打破,蜀国似乎已难以匹敌魏国,事实并非如此!一、姜维好战导致蜀亡,这似乎成了史学界的公论。但此说是值得商榷[què]的,第一,姜维是否应该主动北伐?《通鉴辑[jí]览》作了很好的回答::“虽说统一之志未能实现,但先声夺人,把战火燃烧在敌国境内,这是积

  • 姜维改变蜀国稳定部署导致蜀汉灭亡?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姜维

    公元234年,诸葛亮去世,蜀汉政权丧失了掌舵人。很多人都认为诸葛亮之后就直接是姜维接班,其实姜维的资历还差得远,在诸葛亮之后还有蒋琬和费祎两个重要人物。在这两个人在时期,蜀汉政权不再进行大规模的战争,转而开始了休养生息。但是费祎被刺杀之后,姜维成为了蜀汉政权的实际领导者,姜维军事能力很强,但是政治能

  • 姜维:三国中唯一一个打败赵云的人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姜维

    要说起三国中最厉害接近完美的武将,小编觉得只有赵云莫属了。在汗水一战中,刘备毅然对诸葛亮说:"子龙一身都是胆”,这点毫不夸张,赵云在蜀国的战绩中,丝毫不差于五虎上将,下面我们就先来说一下,赵云的主要战绩:网络配图赵云一生中,最辉煌的战绩,莫过于救阿斗,在曹军营帐中,七进七出杀出重围,把阿斗平安的交到

  • 姜维北伐时的臂膀原来是他!最后被乱军所杀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姜维

    这个人就是蜀汉后期赫赫有名的大将张翼。张翼字伯恭。刘备领益州牧后用翼为书佐。后翼举孝廉,受职江阳长,汉水之战中,曾任赵云副将。后迁涪陵县令,升官后历职梓潼、广汉、蜀郡太守。网络配图张翼在北伐之前曾治理南中,由于他生性严峻,一板一眼,因此不得少数民族欢心,南中刘胄叛乱时,张翼虽有心严加惩罚,由于得不到

  • 揭秘三国蜀国将领姜维使用的武器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姜维

    姜维,生于公元202年,卒于公元264年,享年62岁。姜维字伯约,天水冀县(今甘肃甘谷东南)人,少时和母亲同住,父亲姜冏战死之后,姜维被郡里任命为中郎。后期为蜀国名将,官拜大将军,在蜀国位高权重。姜维本是魏国将领,但是在诸葛亮北伐时期,姜维在诸葛亮的离间计之中,被魏国怀疑有异心,不得已的情况下投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