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三国有勇有谋大将:魏延跟姜维谁更厉害?

三国有勇有谋大将:魏延跟姜维谁更厉害?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语文霸霸 访问量:4982 更新时间:2024/1/22 13:03:22

一直以来认为正如三国演义中所说,魏延生有反骨,留之必反。但是最近看到有些说魏延其实很无辜,只是想继承诸葛亮的事业而已。

魏延的个人性格上有很多缺陷,与同僚,尤其是文官、名士存在矛盾,最为突出的就是杨仪,也因此而死。但是所有黑锅都抛给他就不合适了。杨仪也是心胸狭隘的人,他在魏延死后的表现如下。当然,从三国志原文来看,二人争执的起因主要在于魏延,后者得负主要责任。

网络配图

魏延在刘备集团中,前期仅为杂号将军,到镇守汉中时登上人生第一个巅峰,在诸葛亮帐下时登上第二个巅峰,爵封列侯。他的军事能力和功绩,在刘备集团中,仅次于关张马黄诸葛。

=魏延的军事生涯是从入蜀战役开始,蜀书记载他:“数有战功”。相比被描述为:“先登陷陈、勇冠三军”的黄忠,魏延的战功估计也就和赵云等诸将相当,没啥好吹的。(黄忠的功劳,入川诸将亲眼所见,因此他封后将军时,只有没亲见的关羽提出了异议,其他人都觉得没问题,足见黄忠功劳之大。而魏延封汉中太守,军中的反应是:“一军皆惊”。说明入川时魏延的确随军立下了功劳,但并不大,先主派他镇守汉中,对诸将来说是提拔基层将领。)

可以说魏延在蜀汉建国初期,诸将具在时,他的能力不如关张、资历不如赵云、家世不如马超、末了战功还不如黄忠。等到关张马黄去世后,他才显名发迹。

姜维历史上褒贬不一,特别是在西晋初年的那段时间中,舆论都是批评声不绝于耳.只有三国志里陈寿引用欲正的一段话,才使大家对其有所了解. 欲正作为和姜维的同僚是很了解他的.话里的意思是,不管外界怎么评论姜维,但是他家里清贫,好学不倦,在那个时代里的确是非常难得,有诸葛亮的遗风. 陈寿对其的评价比较客观:姜维的为人是不错的,但是他考虑问题不够周密,虽然大胆冒险,但总是屡屡遭受挫折.这也是他事业上不够成功的原因.而作为政治上又不如诸葛亮那样有才能,但也确实算的上站在时代前列的杰出人物之一。

网络配图

论才具,邓艾都承认姜维是一时雄杰,钟会认为他足以和夏侯玄、诸葛诞相比——后两位,尤其是诸葛诞,做出了多天翻地覆的事情啊。至于其他人的评价,不用多说。

论为人,姜维属于心比天高之流。他家无余财,倒未必是完美的清廉,只是他并无物欲,而一心在追求自己的目的。无论好坏,说他是个彻底的理想主义者,应该大差不差。

作为一名军事家要顾及不仅是如何在战场上调兵遣将,必须要知道国力强弱,粮食与经济生产,以及政局是否平稳,从诸多方面去考虑自己的对策。姜维若作为一战将,在战场以虚实之道对付敌人或许是不错,而且姜维麾下的部队战斗力非常强,他多次进攻魏国,郭淮陈泰、邓艾等人少有跟他正面硬抗,也只有邓艾在段谷之战和强川口之战给过姜维重创。可你让姜维担当起蜀汉整个国家的军事,这实在太为难他了。姜维也不是诸葛亮钦点的军事接班人,诸葛亮的接班人是蒋琬费祎二基友,诸葛亮当初写信给蒋琬,让蒋琬重用并培养姜维,是认为姜维将来可以作为蒋琬的左右手,诸葛亮可没想到蒋琬、费祎挂的这么快。

网络配图

至于魏延嘛,大家伙也别评论他了,他都没有独立作为主将打过什么战役,就算真有才华也没机会发挥。最精彩的一战莫过于以偏师的身份大破费瑶和郭淮,不久跟吴班、高翔逆战击退了司马懿,这还都是在诸葛亮光环之下立的战功。至于子午谷奇谋,随你们怎么分析吧,一名成功的军事家可以将理论和实践化为胜利,没有实例的战略终究只是理论,你硬忽略拿下长安后如何抵抗魏军反攻、如何支撑粮草补给、下一步战略如何、失败又如何等等因素来跟我说这个战略很牛逼,没有实例可是不能加分的啊。就好像有人总说邓艾运气成分很大,但我给你分析一下,邓艾推算蜀汉无防备,这个推算是一半的运气,可邓艾还推算蜀国有内斗,军心不稳,这又多加了一成把握,邓艾面对诸葛瞻军反击,下令死战,没有因为部队处于死地就放弃,这又加了两分成功的因素,这么算来邓艾实际上也不过只有两分运气而已。不过有一点也需要反驳,就是魏延有勇无谋的论点,魏延的身为可是前军师,与诸葛亮共商军事战略,也就是诸葛亮的前军参谋,也就是说诸葛亮的军事行动魏延均有参与部署,绝非无谋之辈,因此刘备当初任命他为汉中太守布下防线,魏延不过是个人性格有问题罢了。

标签: 魏延

更多文章

  • 蜀汉三国南郑候魏延:沉寂千年的沉默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南郑候,魏延

    梁爽;一个农民的儿子,坚持朴实踏实地走路。无论是军旅生活还是今天的商海沉浮,坚持用笔记下生活的点滴。先后有四千余首诗歌散文在省以上报刊杂志刊出,出版发行了个人诗集《乡愁》等三部曲,现为四川绵阳市作家协会会员。上次与洪与老师闲茶论三国,第一次听说我的家乡有一座魏延祠,作为梓潼人却不知梓潼建在的历史奇迹

  • 诸葛亮为什么不喜欢魏延?其原因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诸葛亮

    诸葛亮是三国时期蜀汉丞相,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散文家、书法家、发明家。诸葛亮是刘备身边最重要的谋士之一,从刘备“三顾茅庐”开始他的许多计策让刘备受益匪浅,一路追随下来为他立下了汗马功劳,并且在刘备死后,将自己的半壁江山和自己的儿子都托付给诸葛亮,可见他在刘备心中的地位是非常重要和可以信任的。而魏延

  • 正史上的魏延:国人欠他一句对不起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魏延

    魏延在三国演义中是以反派角色出现的,其实三国时期的魏延并非如此,千年来大家都被罗贯中先生给误导了。网络配图正史上的魏延,可以是一步一步从底层走出来的凤凰男。魏延最早是以部曲的身份跟谁刘备入川作战的,之后因为战功被封为牙门将军。刘备于沔阳自称汉中王,并定治所于成都,于是当留大将以镇汉中,当时大多数人的

  • 一代智谋诸葛亮为何就是不待见魏延?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诸葛亮

    在三国时代,魏延其实是一个很有能力的将领,勇猛程度也仅次于五虎上将。而且,魏延守汉中成绩十分出色,可以说是一个将才!但是,为何诸葛亮自始至终就是看不上魏延,而且死后还要除掉他呢?这里面的真相是什么?网络配图“一介莽武夫”所谓人以类聚,物以群分。诸葛亮自比管仲,乐毅,而这两个人才华出众,又能征惯战,是

  • 诸葛亮没有杀魏延 为何罗贯中却要冤枉他?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诸葛亮

    因为不仅杀死魏延的,根本上是蜀汉另外一位人物杨仪,这个杨仪和魏延一直矛盾颇深,在诸葛亮死后他就迫不及待的找魏延报仇。而且不仅诸葛亮没有遗计杀魏延,相反个性叛逆目中无人不会做人的魏延,在蜀汉得罪人不少,不仅仅是杨仪,大将王平,老资格的刘琰都被他所得罪,甚至是远在东吴的孙权,都知道魏延得罪人不少,可是诸

  • 真实历史中的魏延:蜀汉第二个实权名将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魏延

    三国演义这部小说备受大家喜爱,他也是我国古典章回体小说的巅峰成就之一。但他毕竟是一部小说难免会有艺术夸张,小说中有很多很三国史实不符,蜀汉名将魏延就是其中典型。大家知道,刘备出道以来,武不过关羽,张飞,赵云;文,不过简雍和孙乾,在徐州才有糜竺和糜芳兄弟的投靠。到荆州,刘备手下的人才多了起来,首先是徐

  • 诸葛亮最重用的是魏延要不是诸葛亮魏延早死了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魏延

    三国时有很多人都是被冤死的,诸如杨修诸如华佗,不过名气最大,被后人觉得最冤的还是魏延。很多三国粉丝纷纷感叹,诸葛亮遗计杀了魏延后,蜀国就没人了,亡国是迟早的事。那么这段历史的真相如何呢?诸葛亮有没有杀魏延呢?可是事实上,要杀魏延的并不是诸葛亮,而且诸葛亮对魏延一直是挺重要的,除了没用他的子午谷奇谋外

  • 历史上诸葛亮冤杀魏延背后:一场狗血的政治斗争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魏延

    暗淡了刀光剑影,远去了鼓角争鸣。有道是:时势造英雄。为蜀汉建国立下汗马功劳的南阳人魏延,是一位声名显赫的大英雄。他禀性刚烈、率真招忌,没有死在铁马秋风的百战险地,却横死于本部营垒阴谋争权构陷的明枪暗箭之下,不免让人痛惜。刘备迫于曹操南征荆州兵势,携众离新野、走襄阳,不得入城。魏延于城中挺身抡刀砍死守

  • 大将魏延的奇谋为什么没有被诸葛亮采纳?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大将魏延

    魏延的计划确实很有气魄,如果按照魏延的计划,蜀军便可一举夺得关中,这也正是诸葛亮北伐的首要目标。但是诸葛亮又是怎样看的呢?《三国演义》中是这样写的:“孔明笑道:‘此非万全之计也。汝欺中原无好人物,倘有人进言,于山僻中以兵截杀,非惟五千人受害,亦大伤锐气。决不可用。’”现在我就具体分析一下孔明为什

  • 揭秘:三国历史上是谁给魏延的头上安上了反骨?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魏延

    导读:魏延是三国时期蜀汉重要名将之一,他深得刘备重用并屡立战功,其地位仅次于“五虎上将”,然而小说却说他头上有“反骨”,这是怎么回事呢?难道魏延的头上真的有反骨吗?读者肯定记得小说里孔明说过的一句话:“食其禄而杀其主,是不忠也;居其土而献其地,是不义也。吾观魏延脑后有反骨,久后必反,故先斩之,以绝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