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曹操到底有没有称帝之心?为何孙权和刘备都称帝了,他却没有。

曹操到底有没有称帝之心?为何孙权和刘备都称帝了,他却没有。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长街听风 访问量:4778 更新时间:2023/12/20 14:53:14

公平而言,魏蜀吴三国主公,唯有曹操没称帝,刘备孙权皆称帝了。有人说,曹操本想称帝,只是死得早,毕竟曹丕先称帝(220年);刘备为延续汉朝,于次年称帝;孙权则229年才称帝。也有人说,曹操曾说“若天命在吾,吾为周文王矣”,故他没想过自己称帝,只想着让儿子曹丕称帝。

电视剧《三国》曹操

对此,猎哥仔细研读了下《三国志》的魏武纪,其实陈寿的《三国志》原文中没有明确记载,连“若天命在吾,吾为周文王矣”这句话也不是陈寿写的。也可以理解,毕竟陈寿的书是尊曹的,所以没有相关记载实属正常。但在裴松之(南朝宋人,《三国志》发行本基本都附带其注记)的注记里面却有较为丰富的记载。

曹操

在注记里,裴松之谈到:《魏略》记载了孙权劝曹操即皇帝位,曹操对众臣说的原话是“是儿欲踞吾著炉火上邪!”意思就是说孙权是把他放在火上烤。众臣乘机劝进。没有下文。《魏略》是魏朝臣所记,真实性较高。

《魏氏春秋》记载夏侯惇劝曹操即皇帝位,曹操说了著名的“若天命在吾,吾为周文王矣”。《魏氏春秋》是东晋中期孙盛所著,主要记载魏国之事,裴松之多参考其言,可信度较高。

《曹瞒传》和《魏晋世语》均记载有“桓阶劝王正位,夏侯惇以为宜先灭蜀,蜀亡则吴服,二方既定,然后遵舜、禹之轨,王从之。及至王薨,惇追恨前言,发病卒。”就是说桓阶劝曹操即皇帝位,夏侯惇认为应该先灭蜀,蜀亡则吴定归服,平定了蜀、吴,然后再让献帝禅位。曹操听从了夏侯惇的意见。等到曹操死了,夏侯惇又追悔莫及,觉得还是该让曹操早早即位。从这段记载可以看出,曹操确有自己称帝之心。但是孙盛评论说,《魏晋世语》这段记载和桓阶、夏侯惇的一贯观点不相符合,不可信。此外,《曹瞒传》是东吴人写的,此书一味贬低曹操,要不然也不会用曹瞒二字,可信度较低。

夏侯惇画像

猎哥认为,曹操自己不称帝,让儿子称帝的可能性最大。曹操一向以汉臣自居,多次标榜自己为了汉室中兴而努力奋斗,也曾说过,若不是他曹操在,不知道有多少人要称王称帝。若曹操果真自己称帝,确实会打脸,所以还是坚持到底做汉臣。此外,曹操死的当年,曹丕就篡汉称帝,可见,让儿子称帝早在计划之内。

电视剧《三国》曹丕

标签: 三国曹操刘备

更多文章

  • 孙权在赤壁之战后做了什么,他得到的会比刘备还多吗?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赤壁之战,诸葛亮,

    赤壁之战之前,全国的割据势力已经所剩不多,实力不强大多的已被消灭。赤壁之战之后,我们来看看这场战役对三方的影响。先说曹操,刘表死后曹操进入荆州,很快整个荆州都投降了曹操。也就是说曹操在这场战役之前其实是控制了除江夏之外整个荆州的,可是在这场战役之后,曹操是败了,但他没有全退出荆 州,而是留下曹洪守着

  • 英年早逝小霸王,孙策的死真的和孙权有关吗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三国,孙策,孙权

    在历史的记载中,孙策之死扑所迷离,孙策之死,背后暗含着什么阴谋?正真的凶手是谁?谁是最大受益者谁就是最大的嫌疑人,看完相信大家自会判定都会知道孙策是怎么死的了。要了解孙策之死,我们必须知道孙策和孙权关系。孙策与孙权性格各异,在战略观点上矛盾很大,孙权要实现自己的战略目标,必须夺取孙策的权位。加之外界

  • 这个不相关的人,竟然使刘备不惜与孙权反目成仇。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诸葛亮,刘备,孙权,刘焉

    孙权准备借道取益州刘璋,刘备却为这个八十竿子打不到的宗室不惜与大舅哥反目成仇,甚至打出“备与璋托为宗室,冀凭英灵,以匡汉朝”的义字旗,竭力阻挠孙权图蜀。事出反常必有妖,刘备表现如此过激,原因无它,一切皆因在刘备眼中看来:益州地土已经属于他的禁脔,他绝不能容忍他人染指!诸葛亮在隆中对之时就为刘备指出—

  • 三国时孙权成功夺取荆州后为什么还要杀关羽?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三国

    公元219年,关羽水淹于禁的七军,并且斩庞德,取得节节胜利的时候,突然孙权派吕蒙和陆逊分兵袭取荆州,最终荆州落到了东吴手中,而更为可悲的是,五虎上将之首的关羽败走麦城,最终被孙权部下斩杀。大家都知道,孙权一直都对荆州虎视眈眈,当年其父孙坚就是在死在了荆州,因此孙策和孙权两兄弟,一直妄图吞并荆州。据史

  • 此人为三国时代的美人,孙权为了他十几年未立后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三国,孙权

    三国中的美人很多,貂蝉是最为有名的美人,当年吕布为了她,能够和自己的义父反目成仇,就足以证明她的美色有多出众。很多人说,曹操之所以,发动赤壁战争,一方面是因为政治所需,另外一方面就是私心所致,色字头上一把刀,曹操深有体会,还记得铜雀春深锁二乔这诗句吗?当年的大乔、小乔可是有名的美人,曹操虽然英雄盖世

  • 三国时期曹丕刘备都相继称帝,为什么孙权慢那么多年?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孙权

    在三国中,有一个有趣的现象:相比曹丕220年称帝,刘备221年称帝,孙权整整迟到了8年时间!如果说曹丕称帝,这在当时已经是大势所趋了,曹操之所以不称帝肯定有各种顾虑,曹丕称帝时天下已经三分了,手中的那个小皇帝一点用处都没有,当年所谓的“挟天子以令诸侯”在这个时候已经毫无用处了,何必在自己头上再放一个

  • 三国时期东吴重臣吕范人物生平简介,孙权为什么重用他?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吕范

    吕范年轻时只是一名汝南郡的县吏,但是仪表过人。城里有刘姓人家,家境富裕而且女儿非常美丽,吕范前往求亲,刘氏的母亲嫌弃吕范,不愿意答应婚事,但是刘氏却说:“您认为吕子衡会是个长贫的人吗?”意指在她眼中吕范有其过人之才,将来必得显贵,于是决定嫁予吕范。追随孙策后来,吕范避难至寿春,结识了当时在袁术手下效

  • 周瑜是怎么死的 为什么民间有周瑜的死跟孙权有关的说法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三国,周瑜,孙权,庞统

    三国中若说到文武双全的统帅级大将,很多人都会推崇周瑜。历史上真正的周瑜,性格并不像三国演义中那般小气,而是极具个人魅力的一个人。可这样一个天才级别的人物,竟然只活了35岁就去世了,着实令人可惜!周瑜英年早逝,除了人人惋惜之外,民间还有一种说法,说这周瑜的死,其实是孙权搞的鬼!这、、、会有这种可能吗?

  • 孙策死前留有什么遗言 为什么孙权却没有听取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孙策,孙权,三国,孙坚,江东,官渡之战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江东这个地方,确实人杰地灵。还记得近几年的良心大剧《琅琊榜》吧,所谓“琅琊榜首,江左梅郎”,确是令众位看官不能自已。但今天小编要讲的却不是这些,但大抵也是一个堪称雄主的人物——东吴孙策。三国这个时代,处处是动乱,但也处处是英杰。无论是那“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曹孟德,还是那为

  • 孙权晚年到底发生了什么变故?为什么会从明君变昏君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三国,孙权

    众所周知,陆逊因为在夷陵之战中,打败了倾巢而出的刘备所率的蜀军,而天下闻名。但功成名就后的陆逊过的并不快乐,原因是他所伺奉的主子孙权“变了”。“靡不有初,鲜克有终。”晚年的孙权一改早期推诚相与、同舟济水的贤明之君的形象,而变成了一个“性多猜忌,果于杀戮”的昏聩之君。“存在决定意识”,没有抽象的性格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