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林逋:真正的隐士高人,淡泊名利寄情于山水

林逋:真正的隐士高人,淡泊名利寄情于山水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笑红尘 访问量:207 更新时间:2023/12/18 3:10:35

林逋,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详细介绍。

小隐隐于朝,大隐隐于市。隐士,是古代一种高尚之人的称呼,他们大多采斐然,有很高文化造诣。他们寄情山水不与外界联系,但是很多是因为仕途坎坷才去隐居,或是没有遇到真正的英主,算不上真正的隐士。要说真正的隐士,要说朝的林逋,他才是真正的隐士,不贪名利,不慕富贵。

宋朝文人雅士很多,但是他们大都放不开名利,一生都在官职薪禄之间打滚,包括苏东坡,他每次官场失意之后就说要归隐,但总是归不了,为什么?要想归隐,你得先入世,已经入世就被繁华世界所牵挂萦绕,怎能说撒手就撒手,说放弃就放弃,林逋呢,他根本就没有入过世,所有没有被世间事所萦绕。

林逋生于公元967年,死于1028年,他应该是真宗朝里的人。

林逋生在江南,隐居在杭州西湖的孤山上,他一点都没有刻意地强求自己隐居的表面形势,一定要躲进深山。

他隐居的很早,刚刚进入青年时期就躲进了孤山。当时无数人为之惋惜,因为他少年成名,本可以在考场上大出风头的未来学士,说隐居就隐居了。结庐西湖孤山,二十年不及城市。

这样彻底,却没有半点的孤傲清高假做派,如果有人来看他,无论对方是无名文人还是大才子,他都一视同仁,来者不拒,必自命清高,不近人情,神神怪怪?

他的生活,世人传颂他“梅妻鹤子”,真是潇尘脱俗没法形容。尤其是那个年代,抛弃了人世间夫妻人伦欢乐的人才是难得的,于是就变成了圣人。

林逋自食其力,在孤山种了三百多株梅花,自己辛勤劳作,以出售梅花,梅子为生,这是怎样的清贫辛劳的生活。在这样的生活条件下,他写出了:“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千古佳句,这是怎样乐于清贫,甘于自守的精神。

他死之后,最好的待遇不过是杭州西湖的苏堤之上又多了一个“三堂”。

宋朝南渡,杭州变成帝都。下令在孤山上修建皇家寺庙,山上原来的宅田墓地都要迁出,唯独留下了林逋的墓。

南宋灭亡之后,盗墓贼挖了林逋的墓,坟墓之中,陪葬的只有遗址端砚一支玉簪。

端砚是他必备之物,那玉簪呢?终身不娶的林逋年轻时有着怎样的往事让他心灰意,对仕途失意,归隐林泉孤独终老呢?

他写过一首小词:“吴山青,越山青。两岸青山相送迎,谁知离别情?君泪盈,妾泪盈。罗带同心结未成,江头潮已平”。这是否表达出他怎样的悲伤爱情史呢?

为他叹息,不如为他祝福,愿他在天上一切如意,能见到他一生怀念之人,他的高洁出尘只是个人情怀,民族的兴旺还需心怀天下之人。

真正的隐士——林逋。

标签: 林逋北宋

更多文章

  • 包拯为什么要狠心含泪斩杀公孙策?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公孙策

    说起包青天,又不得不提起公孙策。公孙策是《包青天》中十分重要的角色,他与展昭齐名,他们一文一武,是包拯的左膀右臂。公孙策是文,他是包拯的师爷,主要负责给包拯出谋划策,辅助参与侦查疑案悬案;展昭是武,深入虎穴捉拿犯罪嫌疑人是他的特长。说起公孙策,70后和80后首先映入脑海的,应该是范鸿轩版本的公孙策,

  • 公孙策却差一点死在了包拯的手里是怎么回事 这到底是什么原因呢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宋朝,包拯

    包拯、展昭和公孙策这三个人就是职场上的铁三角关系,一个能文一个能武一个能断案,这个组合不管在哪个时候都是很无敌的存在,能够打败一切的敌人,让哪些贪官污吏,佞臣奸臣以及额把流氓无所遁形,统统在这三个人面前原形毕露,演绎了一段段荡气回肠的人间悲喜剧。其实从《三侠五义》、《七侠五义》以及各种影视剧中可以看

  • 揭秘:包拯的好帮手公孙策到底是怎么死的?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包拯,宋朝

    “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遥望历史的河流,感受历史的沧桑,和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走进了解包拯的故事。———不畏权贵。王逵任转运使时,因搜刮老百姓引发动乱后,派士兵抓捕参与动乱者拷问,酷刑之下导致很多善良的民众或伤或亡,老百姓把他恨死了,纷纷向上陈诉冤情。但王逵不仅有宰相陈执中、贾昌朝等罩

  • 包拯含泪斩杀公孙策,背后有何原因?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包拯,宋朝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包拯的故事,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这个情节发生在老版电视剧《包青天》中,包拯奉命南巡,经过太湖的时候发现一具浮尸,这具浮尸身着官差衣服,由此牵扯出一桩大案和一段父女相认的故事。包拯和当地的刘巡抚配合调查此事,在调查的过程中,包拯接连不断的遭到了刺客的暗杀,每次都被南

  • 公孙策作为包拯的得力助手 包拯为什么要杀公孙策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公孙策,包拯

    还不知道:包拯杀公孙策的读者,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原来在一次南巡中,包拯遇到了一件命案,而就在案件调查过程中,包拯却一再遭人刺杀,这个刺杀他的人叫江龙,还口口声声是为了弟弟报仇,他的弟弟就是以前被包拯斩杀的恶霸。包拯为何含泪斩了他的得力助手公孙策?其实原因很简单

  • 包拯挥泪铡公孙的故事出自哪里?公孙策犯了什么罪?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宋朝,包拯,公孙策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包拯挥泪铡公孙的故事!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以下说法全为戏说,请勿当历史来看。首先《三侠五义》中并没有提及公孙策死的桥段,更没有包拯挥泪斩公孙策一说。“包拯挥泪斩公孙策”一说源于金超群版《包公奇案》的第二单元“怒铡公孙”。当然在这部电视剧中,包拯虽是挥泪斩公孙策,但是

  • 《三侠五义》中包拯为什么要杀公孙策?公孙策最后是怎么死的?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宋朝,包拯,公孙策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三侠五义》中包拯为什么要杀公孙策?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很多人都知道,在各种有关包拯的传说中,公孙策都是一个必不可少的人物,不仅是包拯的好友,同时还是包拯的得力助手,两人搭档之下,很多案件可以说都是迎刃而解的。然而还有一些说法,说公孙策最终是被包拯狠心

  • 公孙策作为包拯的得力助手 包拯为什么还要处死这个助手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包拯,公孙策

    很多人都不了解包拯和公孙策的事情,接下来跟着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欣赏。宋朝给后人留下了不少非常出名的人物,这些人当中有武将也有文臣,当然他们出名的方式也是存在一定差异的。有些是因为能干令人敬佩而成了名人,有些则是因为做事令后人痛恨而逐渐出名。这次要说的是宋朝出名大臣包拯的故事,保证为什么要处死自己

  • 汪元量是个什么样的人?汪元量的生平经历介绍!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南宋,汪元量

    大家好,这里是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汪元量的故事,欢迎关注哦。汪元量是南宋诗人,他出生于一个琴而儒的大家庭,年纪轻轻便已精通写诗填词、弹琴作画。因为汪元量在音律方面的突出才能,因此被选为供奉内廷的琴师。除此之外,汪元量还是一位爱国诗人,汪元量的诗词往往能从中洞悉出他的一腔爱国热情,毕竟他

  • 宫廷乐师与皇帝妃子相识,揭秘王清惠和汪元量的故事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王清惠,南宋

    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你追寻历史上真实的王清惠和汪元量,探索发生在他们身上的历史故事。宋度宗时期的南宋宫廷宛如一个重症病人,生命岌岌可危,却仍沉浸在美丽的幻像中,不可自拔。没想到,元兵如天降,一下子将这一切摧毁了。上到皇帝,下到宫女,全部沦为战俘,其中就有南宋奇女子王清惠和宫廷乐师汪元量。被俘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