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南北朝名臣任昉,为官清廉孝敬父母体恤百姓

南北朝名臣任昉,为官清廉孝敬父母体恤百姓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不惹红尘 访问量:2901 更新时间:2024/1/2 16:44:56

任昉南北朝著名的学家和地理学家,他一生中收集与珍藏的书籍很多,他还是“竟陵八友”中间的一员。

他的父亲是汉朝御史大夫任敖,并且还听说他的母亲在怀他的时候,梦见彩旗从天而降,正好落入他母亲的肚子里,当时还他母亲吓了一跳,没多久母亲就怀上了他。

对古人来说有些东西就是很迷信,不过后来任昉出生后就表现出聪明的才志,四岁的时候就开始背诵古诗,背诵的还很流畅,八岁就开始能写文章,可以算得上“神童”。

任昉的聪明是出了名的,连他的叔父就经说他是他们家族的“千里良驹”。

任昉虽然很聪明,但是他不高傲也不骄傲,并且还是一个大孝子,

他一生经历了三个朝,在三个王朝中当官,他为官清廉,体恤百姓也是人人皆知。

来说说任昉的孝道,任昉对父母孝顺的不得了,每次父母任一人生病他都伺候的很好,在伺候的时候晚上从来不脱衣服,都是穿着衣服为了方便照顾他们。

还有父母生病期间,他连说话都感觉像要哭一样,心疼父母。给父母熬药还是弄饭,都是自己先尝一下,试试热不热凉不凉。

因为孝敬他被推荐为秀才,后来被任命为太学博士,这个时候他的文章和诗篇才被别人知道,他的文学天赋开始传开,并且在当官的时候还经常被上级夸奖。

任昉当官没几年,父亲就去世了这对他这位孝子来说是个很大的打击,于是他就辞官回家,史书上记载,任昉痛哭的眼泪都流出血来了,本来强壮的一个人需要拄着拐杖才能行走,这是有多么的心疼父母。

任昉不仅对父母,连自己的叔父,也像自己的父母一样对待,亲戚朋友有什么困难他都去给帮忙。

为了给自己的叔父办理后事,都自己亲自借钱给叔父下葬,剩的钱都分给老百姓。

他的爱心得到了很多人的好评,他在官场上也是清廉的很,记得任昉在义兴当太守的时候为老百姓可是办了不少好事。

梁武帝的时候,任昉在义兴当太守,有一年义兴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大洪水,灾难给老百姓带来了很大的麻烦,只要能动的都往外逃,他身为太守没有把老百姓扔在这里,他把自己家的米熬粥分给大家。

自己的家眷却只能吃粗粮,正是任昉的这种举动救活了几千人,还就了很多刚出生的小孩,并且把朝廷给自己发的地和粮食都分给百姓。

最后任昉任职满期后走的时候,只有很少的家底,老百姓对他都赞不绝口,也都很爱戴他。

任昉一生酷爱山水,走遍了很多的山头,写了很多的诗词,被后人一直传颂。

他为官多年深知老百姓的不容易,所以才一生清廉很是体恤老百姓。

标签: 任昉

更多文章

  • 任昉是个怎么样的人?任昉为什么在权力顶峰时主动申请外放?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南北朝,任昉

    任昉是个怎么样的人?任昉为什么在权力顶峰时主动申请外放?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任昉是南朝时期著名文学家、藏书家。任昉幼年时便勤学苦读,有了一定的知名度,16岁被刘秉聘为主簿,从此开启了他的入仕之路。任昉经历齐朝、梁朝,梁高祖就曾让任昉担任记室参军,负责起草文书,后来萧衍称帝,任命官升吏

  • 西夏国第四位皇帝 西夏崇宗李乾顺事迹揭秘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宋朝,西夏,李乾顺

    李乾顺(1083年—1139年),即西夏崇宗,西夏第四位皇帝(1086年—1139年在位),夏惠宗李秉常长子,母亲昭简文穆皇后梁氏和祖母毅宗皇后梁氏都为汉族。西夏杰出的君主、政治家。天安礼定元年(1086年)李秉常去世后李乾顺即位,年仅三岁,母党专政。梁氏统治期间,西夏政治腐败,军队衰弱,北宋趁机来

  • 【李崇断案】原文翻译,先是,寿春县人苟泰有子三岁,遇贼亡失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李崇断案】

    先是,寿春县人苟泰有子三岁,遇贼亡失,数年不知所在。后见在同县人赵奉伯家,泰以状告。各言己子,并有邻证。郡县不能断。李崇曰:“此易知耳。”令二父与儿各在别处,禁经数旬,然后遣人告知之曰:“君儿遇患,向已暴死,有教解禁,可出奔哀也。”苟泰闻既号啕,悲不自胜;奉伯咨嗟而已,殊无痛意。崇察知之,乃以儿还泰

  • 李崇北魏外戚大臣生平简介,文成元皇后李氏之侄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李崇

    李崇(455-525年),字继长,小字继伯,黎阳郡顿丘(今河南省浚县)人。北魏外戚,大臣,南朝宋济阴太守李方叔之孙,公爵李诞之子,文成元皇后李氏之侄。初拜主文中散,袭爵陈留郡公,拜镇西大将军,历经高祖孝文帝、世宗宣武帝、肃宗孝明帝三朝,历治八州,五拜都督将军,政绩显赫,战功卓著,堪称一代名臣。孝昌元

  • 历经五代三国的大臣,李崇矩是怎么善终的?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李崇矩,北宋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李崇矩的故事,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众所周知,北宋王朝的开创者赵匡胤原本只是后周的将军,但他却通过陈桥兵变,黄袍加身,最终建立了北宋政权。当然,赵匡胤的成功也离不开那些开国功臣的帮助,而李崇炬便是其中之一。李崇炬字守则,潞州上党人,起初他效力于后汉,并在名将史

  • 古代神童故事之李崇十三岁机智断案,该故事是怎么彰显其才智的?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古代,李崇十三岁机智断案

    李崇,西汉哀帝时人,自幼聪明好学,知识渊博,是当时有名的神童才子。由于他的父亲因公殉职,他十三岁便继承父职,被派到寿县(古县名,今安徽寿县西南)任县令。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十三岁的娃娃来当县令,这在寿县可是从来没有过的奇闻。他到任的第二天,所有的社会名流,都衣

  • 萧琛文言文,萧琛传原文翻译,萧琛,字彦瑜,兰陵人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萧琛传

    《梁书·卷二十六·列传第二十》:萧琛,字彦瑜,兰陵人。祖僧珍,宋廷尉卿。父惠训,太中大夫。琛年数岁,从伯惠开抚其背曰:“必兴吾宗。”琛少而朗悟,有纵横才辩。起家齐太学博士。时王俭当朝,琛年少,未为俭所识,负其才气,欲候俭。时俭宴于乐游苑,琛乃著虎皮靴,策桃枝杖,直造俭坐,俭与语,大悦。俭为丹阳尹,辟

  • 萧琛是什么人?南朝学者、大臣萧琛人物生平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萧琛

    萧琛(478―529),一作萧璨,字彦瑜,兰陵人,南朝梁学者、官员。萧琛生于宋顺帝升明二年(478年),卒于梁武帝中大通元年(529年),年五十二岁。(文艺辞典续编作生于升明二年,卒于中大同二年,年亦五十二岁。此依梁书本传重行推算)。祖父萧僧珍,为南朝宋廷尉卿。父亲萧惠训,为太中大夫。个人简介萧琛雅

  • 颜延之【宋书】本传,颜延之,字延年,琅邪临沂人也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颜延之

    颜延之,字延年,琅邪临沂人也。曾祖含,右光禄大夫。祖约,零陵太守。父显,护军司马。延之少孤贫,居负郭,室巷甚陋。好读书,无所不览,文章之美,冠绝当时。饮酒不护细行,年三十,犹未婚。妹适东莞刘宪之,穆之子也。穆之既与延之通家,又闻其美,将仕之;先欲相见,延之不往也。后将军、吴国内史刘柳以为行参军,因转

  • 南朝宋文学家颜延之简介生平,有哪些代表作品?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颜延之

    颜延之(384~456年),字延年,南朝宋文学家。琅邪临沂(今山东临沂)人。曾祖含,右光禄大夫。祖约,零陵太守。父显,护军司马。少孤贫,居陋室,好读书,无所不览,文章之美,冠绝当时,与谢灵运并称“颜谢”。嗜酒,不护细行,年三十犹未婚娶。人物生平东晋末,官江州刺史刘柳后军功曹,转主簿,历豫章公刘裕世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