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武则天为什么杀了功臣长孙无忌和褚遂良而放过了别人?

武则天为什么杀了功臣长孙无忌和褚遂良而放过了别人?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胖次 访问量:3994 更新时间:2023/12/17 6:58:52

“武媚娘杀了长孙无忌等功臣,为什么不杀程咬金?”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答。

笔者觉得这个话题挺有趣,也写一篇贴文来讨论一下。要讨论这个话题,我们首先要搞清楚武媚娘杀了哪些功臣,以及她为什么要杀那些功臣。武媚娘杀的功臣,有点多,我举四个代表人物出来,这四个人就是长孙无忌、褚遂良韩瑗来济

长孙无忌大家都知道,他是文德顺圣皇后的亲哥哥,是唐高宗李治的亲娘舅。长孙无忌是凌烟阁功臣,是唐太宗的托孤大臣,是关陇贵族集团最后一位代表性人物。武媚娘要杀他,关键原因是他反对唐高宗立武媚娘当皇后。长孙无忌之死,是唐高宗和武媚娘联手做掉的。长孙无忌之死,表面上是武媚娘恨他反对立后。深层次的原因就是关陇贵族集团势力太强了,唐高宗不能容忍在皇权之外还有一个势力如此强大的集团,所以长孙无忌必须死。只有长孙无忌死了,关陇贵族集团才能群龙无首,皇帝才能睡安稳觉。

褚遂良,关陇贵族集团核心骨干,天策府文学馆十八学士之一的褚亮的儿子,李世民的同门师兄(都是史陵的学生),李世民的托孤大臣,凌烟阁功臣(唐德宗增补的凌烟阁二十七功臣排名第一)。武媚娘对付褚遂良,主要原因是他反对立后最积极。唐高宗对付褚遂良,主要原因是他是长孙无忌最得力的助手。褚遂良倒霉的时间比长孙无忌要早,唐高宗和武媚娘对付褚遂良,主要是为了削弱长孙无忌的实力,为扳倒长孙无忌做前期准备工作。褚遂良被唐高宗和武媚娘一贬再贬,最后死在了贬所爱州。

韩瑗,大唐宰相,关陇贵族核心骨干,长孙无忌的心腹。坚决反对唐高宗立武媚娘为皇后,因此被武媚娘报复。后来被一贬再贬,死在了贬所。韩瑗死了以后,还被武媚娘派人掘坟。

来济大家可能比较陌生

,他的爸爸是隋朝名将来护儿。来护儿,大家都知道,他是关陇军功集团重要成员。来济是进士出身,又是关陇贵族集团成员。长孙无忌对来济非常重视,把他提拔为宰相。来济坚决反对唐高宗立武媚娘为皇后。唐高宗和武媚娘打击来济,说白了就是打击关陇贵族集团。来济被贬官之后,知道武媚娘不会放过他。来济在贬所与突厥人作战,他不穿盔甲发起自杀式冲锋,因此殁于战场。

大家看看长孙无忌、褚遂良、韩瑗、来济就会发现他们有两个共同的特点,都是关陇贵族集团成员,都反对唐高宗立武皇后,都是被逼死在贬所。唐高宗和武媚娘清洗功臣,第一个条件就是关陇贵族集团成员,第二个条件就是反对废王皇后立武皇后。如果两个条件只占一个,就不会死。比如宰相于志宁,就是关陇贵族集团成员,但是他在废王立武的时候一言不发,所以在被长孙无忌牵连贬官之后,马上又被起用,而且是78岁富贵善终。

我们再来看一看程咬金,程咬金他出生寒门,程咬金的爸爸是北齐的地方官,跟关陇贵族集团搭不上边。程咬金在废王皇后立武皇后的过程中,虽然没有直接表态,但是暗地里是支持武媚娘的。大家要知道,唐高宗时期的关陇贵族集团,可谓是手眼通天啊。当时的朝廷实行群相制。朝中的宰相、长孙无忌、褚遂良、韩瑗、来济、于志宁、李绩等人,除了一个孤零零的李绩之外,都是关陇贵族的人。

程咬金他们这样的寒门功臣,在关陇贵族集团的包围下,显得非常的吃力。举个最简单的例子,凌烟阁二十四功臣排名,秦琼排名倒数第一,李绩排名倒数第二,程咬金的排名也非常落后,最根本的原因,就是因为他们不是关陇贵族集团的人。唐高宗的王皇后,是关陇贵族集团王思政的后人。武媚娘的爸爸武士彠,和程咬金他们一样是寒门出身的功臣。从出身属性上来讲,程咬金是支持武媚娘当皇后的。从出身属性上来讲,程咬金这样的寒门功臣,是武媚娘需要团结的对象。

事实上也是这样的,在武媚娘当上皇后之后,长孙无忌等关陇贵族集团成员纷纷倒霉了,程咬金却被委以葱山道行军总管(元帅)的重任。这个时候的程咬金,非但没有成为武媚娘的清洗对象,反而成了武媚娘的团结对象。跟程咬金情况类似的,还有同样是瓦岗军出身的徐茂公

徐世绩,字懋公,懋与茂在古代通用,所以他又叫徐茂公。徐茂公被李唐皇室赐姓李氏,因此又叫李世绩。徐茂公也是寒门功臣出身,他也支持废王皇后立武皇后。唐高宗废王立武的时候,跑去征求徐茂公的意见,徐茂公说:“这是皇帝陛下的家事,干嘛要去问别人呢?”

唐高宗听了徐茂公的话,马上就下决心换皇后。李治先是下诏废了王皇后,然后让李绩和于志宁作为天使,册封武媚娘为皇后。于志宁作为关陇贵族集团成员能够免于一死,最关键的原因就是他作为副使,参与了册封武媚娘为皇后的典礼。

我们回过头再来看看,就会明白,武媚娘和唐高宗杀功臣,那也不是无差别打击。人家杀的功臣都是关陇贵族集团的核心成员,他们这次杀功臣,说白了就是要把关陇贵族集团手里的权力收到皇帝手里。在这一场斗争当中,徐茂公和程咬金那样的寒门功臣,可是帮了唐高宗和武媚娘大忙的。唐高宗和武媚娘感谢徐茂公和程咬金还来不及呢,哪里可能会杀了他们啊?顺便说一下,李治打压关陇贵族集团是对的,只可惜他后来得了头疼病,才让武媚娘捡了大便宜。这就叫“人会算,天会算”,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啊!

标签: 唐朝武则天

更多文章

  • 唐初四大家之一的褚遂良,他在书法艺术方面有哪些成就?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褚遂良,唐朝

    唐朝是我国封建王朝中较为鼎盛的一个时代,它的鼎盛呈现在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等多个方面。唐朝的开放性、多元性,为文化的发展创造了一个非常良好的条件,唐朝的书法就是在这样的时代环境下快速发展的。下面介绍着重介绍一下与欧阳询、虞世南和薛稷并称为“唐初四大家”的褚遂良。褚遂良,字登善,杭州钱塘人氏,名门贵

  • 解密:隋朝李静训的墓开者即死是因为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李静训

    隋朝李静训李静训,字小孩,是隋朝开国功臣李崇的孙女,她是隋朝周皇太后的外孙女,自幼养在周皇太后的身边,在宫庭之中长大,很受太后的溺爱。于大业四年殁于宫中,时年九岁。李静训陪葬品她的家世十分的显赫,世代在朝中为官,屡建军功,是当朝的中流砥柱。他的曾祖父是北周的骠骑大将军李贤;祖父李崇也是一代名将,李贤

  • 隋朝9岁公主墓为何能如此豪华?隋代小公主李静训生平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隋朝,李静训

    李静训,九岁的女童,字小孩,陇西成纪人。曾祖父李贤,祖父李崇,父亲李敏。外祖母为周皇太后杨丽华。李静训自幼深受外祖母周皇太后的溺爱,一直在宫中抚养。大业四年(608年)六月一日,李静训殁于宫中,年方九岁。乐平公主杨丽华十分悲痛,厚礼葬之。1957年,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的考古工作者们在西安城西的梁家

  • 李静训的墓陵为什么会是石制宫殿?3000妃子为其守陵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李静训,隋朝

    此鲜卑女孩9岁,住石制宫殿,1400年无人能碰,3000妃子为其守陵的故事大家喜欢吗?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详细解读一下~这是个传说:在她的墓地总能听到女人的哭声,盗墓者因此闻风丧胆,1400年竟无人敢碰。这不是传说:她只有9岁,鲜卑族,今甘肃天水人,住在地下一座石制宫殿里,3000妃子曾为

  • 一代功臣虞庆则遭人陷害被杀 虞庆则的评价怎样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一代功臣虞庆则

    虞庆则是北周、隋朝的大官。其家族世代都是北方的豪强,虞庆则本姓鱼,在南北朝年间,因为他的父亲,虞庆则举家迁入内地。那么,关于虞庆则简介是怎样的呢?虞庆则画像在东汉末年时,在农民大起义的打击之下,汉室朝廷开始衰败,全国局面一片混乱,而边缘之地的少数民族开始乘机发展自己的势力,建立自己的政权。就是在这一

  • 虞庆则:皇帝面前别抢功 不然你会死的很惨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隋朝,虞庆则

    隋文帝杨坚做了皇帝之后,内忧外患都很严重。内忧自不必说,废掉一个七岁的孩子自立为帝,搁谁都不会服气。外患呢,北有突厥,南有陈国,突厥屡屡寇边,陈国皇帝虽然没什么野心,但也时不时地有伺机偷袭搞一把的心思,所以,内乱逐渐平定之后,杨坚最想解决的就是突厥和陈国这两个外患的问题。解决陈国,实现自汉以来的第一

  • 杨素平定并州杨谅叛乱:隋炀帝登基后面对的麻烦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杨谅,杨素,隋炀帝,

    宣华夫人懒睡起床,重施粉泽,再画眉山,打扮得娇娇滴滴,宫人报称驾到。她含羞扑在门前:“陛下万岁,臣妾陈氏朝贺!”新皇帝搀扶到寝宫,排上宴来。这杀父奸母的杨广,史称隋炀帝。炀帝与宣华把酒欢畅,她浅挑微逗,旖旎可人。炀帝壮年,风流倜傥。他俩我瞧你看,风情全露,携手蹦床,再演高唐故事。杨约汇报,炀帝嘉奖。

  • 隋文帝死后汉王杨谅起兵为何失败?杨广是如何迅速拿下杨谅的?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隋朝,杨谅,杨广,杨素,杨坚

    我们接着说隋炀帝这个系列。隋文帝死后,杨广先是将他的大哥杨勇弄死,同时派屈突通带着隋文帝的诏书去召汉王杨谅回朝,企图将汉王骗回京都。这位汉王我们在前面也介绍过,是文帝与独孤皇后五子中最小的一位,也就是杨广的小弟。隋文帝对这个小儿子十分宠爱,封其为汉王,任并州总管。这个并州下辖52州,地域辽阔。杨谅身

  • 隋朝杨谅为何会造反?杨坚之子杨谅生平事迹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隋朝,杨坚,杨谅,杨广

    杨谅(575年-605年),别名杨杰,字德章,小字益钱,隋文帝杨坚与文献皇后独孤伽罗第五子,隋炀帝杨广同母弟,隋朝宗室。封汉王。仁寿四年(604年),因不满其兄隋炀帝杨广即位,于是起兵造反。不久被杨素率兵击败,之后被幽禁至死,享年三十岁。人物生平受父宠爱开皇元年(581年),隋文帝受禅登基,建立隋朝

  • 隋朝宗室大臣杨秀简介,历史上杨秀到底是怎么死的?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杨秀,隋朝

    杨秀(573年—618年),字号不详,弘农华阴(今陕西省华阴市)人。隋朝宗室大臣,隋文帝杨坚第四子,隋炀帝杨广同母弟,母为文献皇后独孤伽罗。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开皇元年,册立为越王。出任柱国、益州总管、西南道行台尚书令,册封蜀王。入朝为官,担任检校内史令、右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