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有关于何无忌的轶事典故有哪些 有关于人物的评价如何

有关于何无忌的轶事典故有哪些 有关于人物的评价如何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等你回来 访问量:369 更新时间:2023/12/9 3:53:24

何无忌(?—410年5月9日),字无忌,东海郡郯县(今山东郯城县)人。东晋末年将领,名将刘牢之外甥。

轶事典故

何无忌忠贞坚定,但意气用事,每当有人做事不合其心意,情绪就会显现在其说话和神态上。在刘毅反攻桓振等人占领的江陵时,何无忌虽受刘毅统率,但他却以此烦扰,自行解除统率,刘毅以其专擅,于是奏免其琅邪内史职位,改以辅国将军摄军事,更因而与一直交好的刘毅产生嫌隙。

义熙初年,殷仲文弃暗投明,做了东阳太守。何无忌十分仰慕殷仲文,殷仲文也答应要顺道拜访何无忌。何无忌更加钦佩,命令文人殷阐等人撰写义构文,以等待殷仲文的光临。没想到殷仲文精神恍惚,没有经过何府。何无忌怀疑他轻视自己,大发脾气,告诉刘裕。於是殷仲文便被刘裕杀死。

人物评价

桓玄:何无忌,刘牢之之甥,酷似其舅。共举大事,何谓无成!

司马德宗:无忌秉哲履正,忠亮明允,亡身殉国,则契协英谟;经纶屯昧,则重氛载廓。及敷政方夏,实播风惠。妖寇构乱,侵扰邦畿,投袂致讨,志清王略。而事出虑外,临危弥厉,握节陨难,诚贯古贤,朕用伤恸于厥怀。

《晋书》:无忌挟功名之大志,挺文武之良才,追旧而恸感时人,率义而响震勍敌,因机效捷,处死不懦,比乎向时之辈,岂同日而言欤!

赞曰:安成英武,体兹忠烈。舍家殉义,忘生存节。

蔡东藩:无忌猛将也,而失之轻;刘毅亦悍将也,而失之愎,轻与愎皆非良将才,徐道覆谓其无能为,诚哉其无能为也。

亲属成员

舅:刘牢之

子:何邕,继嗣

史书记载

《晋书·卷八十五·列传第五十五》

标签: 刘牢之晋朝

更多文章

  • 名将刘牢之外甥 东晋末年将领何无忌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晋朝,何无忌

    何无忌(?—410年5月9日),字无忌,东海郡郯县(今山东郯城县)人。东晋末年将领,名将刘牢之外甥。少有大志,拜徐州从事,拜东海国中尉。元兴三年,随同刘裕带领北府军平定桓玄之乱,光复晋室,荡平诸桓势力,拜江州刺史,封安成郡公。义熙六年,率军讨伐卢循之乱,败于徐道覆,持节战死。追赠侍中、司空,本官如故

  • 历史上魏无忌,何无忌,长孙无忌和张无忌为什么没有好下场 主要原因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无忌,黄歇

    历史上第一个名叫无忌的人是魏无忌,即信陵君,与春申君黄歇、孟尝君田文、平原君赵胜并称为战国四公子。魏无忌是魏昭王少子、魏安釐王的异母弟弟,为人仁义,礼贤下士,养了三千食客,足以和魏王分庭抗礼。秦国进攻赵国,赵国向魏国求救,魏王慑于秦国淫威不敢出兵,魏无忌苦劝无果,偷了魏王兵符杀了守边大将解了赵国之围

  • 徐道覆起义为什么会失败 是什么原因导致的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东晋,孙恩

    在东晋末年,孙恩卢循这场长达约十一年的起义,可以说是揭开了东晋司马氏灭亡的前奏,而从某种意义上说,也可以看成是东汉末年起义的一种承袭,因为孙恩与卢循的这场起义是带有五斗米道的宗教形式的,说白了也是一场愚弄百姓的世族门阀间的漫长战争。孙恩本就是永嘉南渡的世族出生,而卢循更是东汉名儒卢植之后,与老百姓没

  • 东晋起义军卢循的姊夫徐道覆简介 他最后是怎么死的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东晋,卢循

    徐道覆(?—411年),东晋起义军卢循的姊夫。随孙恩、卢循举兵十万起义。402年,孙恩兵败自杀,卢循被推为首领。403年,进犯广州,据始兴。409年,进犯建康。411年,兵败逃回始兴,被晋将军孟怀玉等攻破城池,被杀。人物生平徐道覆(?—411年),东晋起义军卢循的姊夫。随孙恩、卢循举兵十万起义。40

  • 三国时关羽为何一直不愿意归降曹操?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三国,关羽,曹操

    读过三国志及其演义的都知道,曹操待关羽很好,用演义的话说,那就是上马一提金,下马一提银,封官许愿,美女十名,并且官拜偏将军,封汉寿亭侯,然而最终关羽还是舍弃曹操而去,究其原因何在。小编以为,不外乎是以下几条:其一,关羽的人格信仰。关羽认为自己是大汉的子民,一定要好好地拥护大汉的皇帝,刘备是大汉的皇叔

  • 赤壁之战后曹操为何主攻孙权而非刘备?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赤壁之战,曹操,孙权,刘备

    考虑分析问题要从当时的历史背景和曹操的利益和立场来考虑,其答案自然明朗。赤壁之战结束后,曹操的主力军队遭到重创,一时间难以恢复,他需要时间来整顿内部,发展生产,修养生息,恢复军队的士气,更换武器,补充马匹,粮食,衣物,药品。补充新兵,整改编制,重新训练,治疗伤兵等等。而他在做这些事情时,刘备趁机夺了

  • 为何说"只为王不称帝"是曹操一生中最奸诈之举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曹操,称帝,三国

    导读:曹操一生未称帝,死前不久,孙权因为夺荆州、杀关羽,与蜀交恶,不得不向曹操示好。遣使上书,建议他“早正大位”,曹操说:“是儿欲使吾居炉火上耶!”这是史书上大书特书,用以说明曹操一生不敢染指皇帝二字的心态。其实,曹操不是不想当皇帝,只是前车之鉴,使他不敢登上这个王位罢了。汉献帝刘彻这一生,过得十分

  • 让曹操嫉妒的天才少年是谁?盘点历史上十位神童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曹操

    三国是群雄逐鹿的年代,那时不仅有独霸一方的豪杰,不仅有美貌无比的绝世美女小乔大乔,不仅有运筹帷幄的诸葛庞统郭嘉荀彧,而且还有很多天赋非凡的少年,他们和很多的三国名人一样,成了后人为之膜拜的典型,今日咱们看一看让大英雄曹操妒忌的少年周不疑。周不疑,字元直,是湖南零陵人,荆州刘表别驾刘先的外甥。别驾是个

  • 三国史上曹操诡诈残忍:用“特务”手段堪比明朝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曹操,特务,三国

    大明王朝是“特务机构”最多、特务最猖獗和社会最黑暗的时代。那么,是明太祖朱元璋开创了秘密刺探消息、监督官与民的“特务制度”吗?其实,这有点儿“抬举”朱元璋及大明王朝了。读过《三国志》的人,只要稍加留意就不难发现,三国时魏国的奠基人曹操设置的“校事”,就是一个类似于明朝东、西厂的特务机构。世人皆知,曹

  • 三国历史上许田打围关羽为什么坚持杀掉曹操?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关羽,曹操,三国

    华容道关云长义释曹操的故事虽然脍炙人口流传千古,但毕竟是小说的虚构,史实上,关羽不仅没有在华容道义释曹操,反而有秘密杀掉曹操的意图。东汉末年董卓作乱,曹操与袁绍等联合欲消灭董卓,由于联军各怀鬼胎各行其是曹操一气之下回原籍募兵,司徒王允与吕布袭杀董卓,董卓部将郭淮、李傕、杨奉等率兵闯进京城互相倾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