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何无忌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他的为人如何

何无忌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他的为人如何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等你回来 访问量:369 更新时间:2023/12/9 3:52:22

何无忌是东晋北府军名将刘牢之的外甥,也是刘裕的左膀右臂。刘牢之死后,桓玄血洗北府军高层。当时刘裕正在围剿卢循的海盗军,虽远离政坛,亦不免不寒而栗。此时,何无忌秘密来见刘裕,劝他在山阴(浙江绍兴)起兵,讨伐桓玄。一向老成持重的刘裕认为时机尚不成熟,没有答应,但暗地里与何无忌筹划起义事项。

桓玄逼晋帝禅让后,篡位夺权,登基称帝。刘裕悄悄带上何无忌等几个心腹,秘密返回北府军的老巢京口。在刘裕起兵一事上,何无忌发挥极为重要的作用。为了兵不血刃夺取京口,何无忌假扮为传旨的使者,身穿传诏服,大摇大摆入城。坐镇京口的徐州刺史桓修听说使者前来,不敢怠慢,前来迎诏。何无忌见桓修毫无防备,冷不防抽刀便砍,桓修还没反应过来,项上人头已不翼而飞。

何无忌的另一个重要贡献,是给刘裕推荐一位杰出的统帅,此人正是他的好友刘毅。何无忌先试探刘毅说:“桓氏强盛,可以图谋吗?”刘毅答道:“强与弱是相对的,若是违背道义,即便表面强大,也会变得弱小。要讨伐桓氏,关键是看有没有合适的人领导。”何无忌答道:“天下草泽之中,并非没有英雄人物。”谁才是当今天下之英雄呢?刘毅脱口而出:“能成为英雄的人只有刘裕一人。”就这样,刘毅入伙了。

桓玄败退荆州后,刘裕组建西征兵团,以刘毅、何无忌率领大军西征。公元404年农历五月,刘毅、何无忌的西征军与桓玄的楚军在峥嵘洲遭遇。桓玄有数万人马,而西征军人数不足一万人,在兵力上居于劣势。然而,何无忌等顶住桓玄的进攻,在战场上以少胜多,大破桓玄军。桓玄逃回江陵后,已如惊弓之鸟,弃城而逃,在逃跑途中被杀。桓玄死后,西征兵团继续挺进,并于公元405年初攻克江陵,桓氏集团的残余桓谦、桓振等落荒而逃。

不久后,桓振兵败被杀,各地余党纷纷被歼灭。桓谦等逃往后秦,曾经强大一时的桓氏家族,就此土崩瓦解。在剿灭桓氏、再造晋室的战争中,何无忌是立了大功。他是最早倡议反桓玄的人,又是全程参与者,故而功勋较他人为高。然而,这位北府军将领最后居然阴沟里翻船,在与卢循海盗军的作战中,意外战死。东晋末年的孙恩起义,给朝廷予致命一击。刘裕正是在与孙恩的战争中脱颖而出。

孙恩死后,其妹夫卢循收罗残众,继续扛起海盗旗帜,打家劫舍。桓玄当政时,派刘裕继续围剿卢循,卢循被打得狼狈不堪,一路逃到南海。桓玄称帝后,刘裕兴师讨逆,无暇南顾,海盗军因而东山再起。卢循攻陷番禺(广州),自称平南将军。刚刚经历内战的东晋朝廷无力平乱,刘裕采取招安策略,授卢循为“广州刺史

”。不过,海盗终究是海盗。公元410年,卢循趁刘裕北伐南燕之际,复起兵叛乱,分兵进攻长沙、南康、庐陵、豫章诸郡。

叛军气焰嚣张,军容强大,所过之处,无不望风而降。时任江州刺史何无忌率领舰队从寻阳出发,迎击叛军。当时何无忌的部将们都劝他不要冒进,他根本不听劝告。双方在豫章附近的江面上展开激战,要知道卢循之部众皆海盗出身,习于水战,况且战船都是新建的巨舰,比晋军的船只要优良许多,占尽优势。在这场大水战中,晋军大败,督战的何无忌兵败被叛军所杀。

他死得十分英勇,来看看史书的记录:“无忌所乘小舰被飘东岸,贼乘风以大舰逼之,众遂奔败,无忌尚厉声曰:‘娶我苏武节来!’节至,乃躬执以督战。贼众云集,登舰者数十人。无忌辞色无挠,遂握节死之。”何无忌乃是晋军之重要将领,他是北府军名将刘牢之的外甥,他的死,震动朝野。后来朝廷追赠他为侍中、司空,谥曰忠肃。

标签: 晋朝刘裕

更多文章

  • 有关于何无忌的轶事典故有哪些 有关于人物的评价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刘牢之,晋朝

    何无忌(?—410年5月9日),字无忌,东海郡郯县(今山东郯城县)人。东晋末年将领,名将刘牢之外甥。轶事典故何无忌忠贞坚定,但意气用事,每当有人做事不合其心意,情绪就会显现在其说话和神态上。在刘毅反攻桓振等人占领的江陵时,何无忌虽受刘毅统率,但他却以此烦扰,自行解除统率,刘毅以其专擅,于是奏免其琅邪

  • 名将刘牢之外甥 东晋末年将领何无忌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晋朝,何无忌

    何无忌(?—410年5月9日),字无忌,东海郡郯县(今山东郯城县)人。东晋末年将领,名将刘牢之外甥。少有大志,拜徐州从事,拜东海国中尉。元兴三年,随同刘裕带领北府军平定桓玄之乱,光复晋室,荡平诸桓势力,拜江州刺史,封安成郡公。义熙六年,率军讨伐卢循之乱,败于徐道覆,持节战死。追赠侍中、司空,本官如故

  • 历史上魏无忌,何无忌,长孙无忌和张无忌为什么没有好下场 主要原因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无忌,黄歇

    历史上第一个名叫无忌的人是魏无忌,即信陵君,与春申君黄歇、孟尝君田文、平原君赵胜并称为战国四公子。魏无忌是魏昭王少子、魏安釐王的异母弟弟,为人仁义,礼贤下士,养了三千食客,足以和魏王分庭抗礼。秦国进攻赵国,赵国向魏国求救,魏王慑于秦国淫威不敢出兵,魏无忌苦劝无果,偷了魏王兵符杀了守边大将解了赵国之围

  • 徐道覆起义为什么会失败 是什么原因导致的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东晋,孙恩

    在东晋末年,孙恩卢循这场长达约十一年的起义,可以说是揭开了东晋司马氏灭亡的前奏,而从某种意义上说,也可以看成是东汉末年起义的一种承袭,因为孙恩与卢循的这场起义是带有五斗米道的宗教形式的,说白了也是一场愚弄百姓的世族门阀间的漫长战争。孙恩本就是永嘉南渡的世族出生,而卢循更是东汉名儒卢植之后,与老百姓没

  • 东晋起义军卢循的姊夫徐道覆简介 他最后是怎么死的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东晋,卢循

    徐道覆(?—411年),东晋起义军卢循的姊夫。随孙恩、卢循举兵十万起义。402年,孙恩兵败自杀,卢循被推为首领。403年,进犯广州,据始兴。409年,进犯建康。411年,兵败逃回始兴,被晋将军孟怀玉等攻破城池,被杀。人物生平徐道覆(?—411年),东晋起义军卢循的姊夫。随孙恩、卢循举兵十万起义。40

  • 三国时关羽为何一直不愿意归降曹操?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三国,关羽,曹操

    读过三国志及其演义的都知道,曹操待关羽很好,用演义的话说,那就是上马一提金,下马一提银,封官许愿,美女十名,并且官拜偏将军,封汉寿亭侯,然而最终关羽还是舍弃曹操而去,究其原因何在。小编以为,不外乎是以下几条:其一,关羽的人格信仰。关羽认为自己是大汉的子民,一定要好好地拥护大汉的皇帝,刘备是大汉的皇叔

  • 赤壁之战后曹操为何主攻孙权而非刘备?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赤壁之战,曹操,孙权,刘备

    考虑分析问题要从当时的历史背景和曹操的利益和立场来考虑,其答案自然明朗。赤壁之战结束后,曹操的主力军队遭到重创,一时间难以恢复,他需要时间来整顿内部,发展生产,修养生息,恢复军队的士气,更换武器,补充马匹,粮食,衣物,药品。补充新兵,整改编制,重新训练,治疗伤兵等等。而他在做这些事情时,刘备趁机夺了

  • 为何说"只为王不称帝"是曹操一生中最奸诈之举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曹操,称帝,三国

    导读:曹操一生未称帝,死前不久,孙权因为夺荆州、杀关羽,与蜀交恶,不得不向曹操示好。遣使上书,建议他“早正大位”,曹操说:“是儿欲使吾居炉火上耶!”这是史书上大书特书,用以说明曹操一生不敢染指皇帝二字的心态。其实,曹操不是不想当皇帝,只是前车之鉴,使他不敢登上这个王位罢了。汉献帝刘彻这一生,过得十分

  • 让曹操嫉妒的天才少年是谁?盘点历史上十位神童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曹操

    三国是群雄逐鹿的年代,那时不仅有独霸一方的豪杰,不仅有美貌无比的绝世美女小乔大乔,不仅有运筹帷幄的诸葛庞统郭嘉荀彧,而且还有很多天赋非凡的少年,他们和很多的三国名人一样,成了后人为之膜拜的典型,今日咱们看一看让大英雄曹操妒忌的少年周不疑。周不疑,字元直,是湖南零陵人,荆州刘表别驾刘先的外甥。别驾是个

  • 三国史上曹操诡诈残忍:用“特务”手段堪比明朝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曹操,特务,三国

    大明王朝是“特务机构”最多、特务最猖獗和社会最黑暗的时代。那么,是明太祖朱元璋开创了秘密刺探消息、监督官与民的“特务制度”吗?其实,这有点儿“抬举”朱元璋及大明王朝了。读过《三国志》的人,只要稍加留意就不难发现,三国时魏国的奠基人曹操设置的“校事”,就是一个类似于明朝东、西厂的特务机构。世人皆知,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