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陈廷敬后人,一代名相陈廷敬是怎么做到步步高升的?

陈廷敬后人,一代名相陈廷敬是怎么做到步步高升的?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不惹红尘 访问量:1614 更新时间:2024/1/20 3:56:06

顺治十五年,刚刚中举的陈廷敬,赶上朝廷举行会试。在科举史上,参加会试几十年的但依然落榜之人多如牛,但陈廷敬第一次考试即中了进士,之后顺风顺水。当时,陈廷敬的名字是“陈敬!因为他和别人同名,朝廷给他加了“廷”字,改名为陈廷敬。陈廷敬后人在《清史》中有所记载。

顺治十八年(1661年)正月,康熙即位,陈廷敬被授予七股竹日语讲师一职。他去翰林院担任讲师。他每天都在弘德殿演讲,得到康熙帝的高度评价。

康熙十二年(1673年),他转任学士,充武会试副考官,后历任左都御史、工部尚书、户部尚书。

据说康熙帝八岁时,陈廷敬是户部尚书,掌管财货。

有一天,他歪着头对陈廷敬说‘陈老官,借我点钱。’陈廷敬问:“万岁,你要钱干什么?”康熙说:“玩。”陈廷敬说:‘万岁,我把俸禄借给你。康熙哼了一声,说:‘你的俸禄能有多少钱?我想要国库的钱。给我拿个有3、5万,可以玩几天。据说陈廷敬拒绝了:国库有规定,谁也不能挪用。万岁,我不敢借给你!”康熙生气了:“那你走吧!”陈廷敬立马说:“遵旨”,接着他往后退了几步,正要离开,突然听到康熙说‘什么不能挪用?明明是觉得我没有亲政,看不起我。我上任后就砍了你的头!陈廷敬吓得不敢说话,赶紧走下来。

六年后,康熙亲政,已经忘记了这件事,但陈廷敬仍然记得,并几次辞职。康熙说:‘那是因为我太年轻不懂事,你做得对!’

陈廷敬长期掌管吏治,曾两次出任吏部尚书,两次出任左都御史,负责督抚、弹劾、谏议。都察院挑选合适的御史,皇帝钦点代表皇帝监督地方和部门。官员一旦贪污犯法,御史有权直接弹劾。陈廷敬主管国家监察事务,对省级官员的监察是他工作的重点。

康熙共在位第61年,陈廷敬辅佐他53年。可以说,君臣之间惺惺相惜,陈廷敬之前担任康熙老师,因此,康熙经称陈廷敬为“先生”,正是长期的相处让康熙非常清楚陈廷敬的为人和品性。陈廷敬一生坚持为官清廉独立的原则,深受康熙信任,这也为陈廷敬在康熙朝取得巨大成就、从严治官、整顿朝政提供了必要条件。在剧中,在皇帝的支持下,陈廷敬先后与与苏公图党和明珠党作战,并成功扳倒了两党,使得清朝的政事大清洗和官方风气大变,为后来的康干盛世奠定了基础。同时陈廷敬学素养也很高,这是他年纪轻轻便得中举人的原因,同样陈廷敬厌烦党争,清正谦和,这使得多疑的康熙对他很是信任。

陈廷敬为清朝名相,他的儿子孙子也不差,他的二儿子陈豫朋和三子陈壮履都考上了进士。陈廷敬的孙子陈师俭也是进士,他们三人都去了翰林院。

此外,陈氏,皇城还有6名进士和10名举人。后来,陈廷敬故居被称为“皇城相府”

标签: 陈廷敬后人

更多文章

  • 公孙衍怎么死的,公孙衍的合纵策略为何会失败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公孙衍怎么死的

    《孟子·滕文公下》:“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春秋战国在当时一些人眼里,公孙衍和张仪同样威名赫赫,但流传下来的故事不多。《孟子滕文公下》有公孙传系附于张仪传。《战国策》只有零星的几则记载。公孙衍怎么死的,可见《史记》。合纵连横的始作俑者,应该就是公孙衍和张仪。他们俩

  • 白居易的讽论诗有什么代表作?有什么特点?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白居易

    《卖炭翁》揭露了唐代宫市制度的罪恶。所谓“宫市”,就是皇帝派出太监到市上买物,随便勒索、劫夺,“名为宫市,其实夺之”(韩愈《顺宗实录》)。这首诗对于当时入民的悲惨遭遇表示了莫大的愤慨,塑造人物形象是成功的。“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只是卖炭翁的外貌;“可怜身上衣正单”和“夜来城外一尺雪”,

  • 明史宋濂传,宋濂传讲了宋濂什么事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明史宋濂传

    明史宋濂传记载,宋濂生于元武宗至大三年,因与祖父同日生,故取名寿,后改名廉。他的祖先宋栢在南宋时举家迁徙到金华迁西。宋濂后迁居至金华浦江。有明一代,开私家藏书风气者,首推宋濂。因为宋濂的母亲不足月便产下了宋濂,所以宋濂小小年纪便体弱多病,"每风眩辄昏迷数日"。由于祖母金氏和母亲陈氏的精心照顾,才得安

  • 苏辙简介,苏澈的政治生涯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苏辙简介

    苏辙简介,可见于《宋史》,苏辙出生在宋仁宗宝元二年,当时他的父亲苏洵三十一岁,四处游学。他的哥哥苏轼刚满四岁,庆历八年八年(1048年),苏洵为父丧事闭门不出,专心教导苏轼和苏辙。第二年(1055年),苏辙娶了十七岁的同里的女儿石渠,十五岁的史氏。嘉佑元年春,苏辙父子共游开封,途经成都时,拜访了知益

  • 毛遂怎么死的,毛遂自荐的故事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毛遂怎么死的

    毛遂怎么死的,可见于《史记》公元前259年,秦军围困赵国首都赵国平原君的邯郸,打算从门下食客中挑选20名文武双全的人前往楚国求援。然而,选来选去,只凑够了十九人。这时,门下有一个叫毛遂的人,他自告奋勇说:‘我愿同公子前去!’平原君问:‘先生在我赵胜门下呆了多少年?’毛遂说:‘三年’平原君说,有能力的

  • 司马光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司马光和王安石是怎么从好友转为政敌的?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司马光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司马光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宋真宗三年,司马光生于光州光山,当时他的父亲司马池被任命为光山县令,因此为其子起名为光。六岁时,司马池闲暇时开始教导司马光,七岁时,已能背诵《左氏春秋》,且向被人讲解这本书的主旨。他也是我们印象中砸缸救友的主人公司马光,有人好奇司马光长大后该有多大造化,其实他长大后也的确位极

  • 姜子牙的故事,大器晚成的姜子牙是怎么得周文王看中的?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姜子牙的故事

    姜子牙的故事,姜太公是齐国的创建者,周文王克殷时的谋士、军事统帅,齐文化的创始人,古代杰出的军事家、军事家、政治家,几乎所有的典籍都承认了他的历史地位,儒释道兵纵横诸家尊他为本家人物,被尊称为“百大宗师”。姜子牙又名姜尚、吕尚,祖籍牧野或东海之滨。他的祖先曾经是四岳之官,帮助夏禹治理水有功。舜大禹时

  • 韩宜可简介,韩宜可“快嘴御史”的称号怎来的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韩宜可简介

    韩宜可简介,可见于明史,于浙江山阴出生,元朝至正年间,行御史台招募他为属官,但他拒不应召。后朱元璋洪武初年,他被推荐到山阴教谕,转任楚府录事。不久升任监察御史,他性格忠正坦率,弹劾不避讳权贵。在明朝的御史有很大的权力,甚至可以决定他人前途甚至生死。御史人员的品德素质,对明代官员的命运会有很大的影响。

  • 诸葛亮出师表,诸葛亮出师表中都提出了什么治国良方?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诸葛亮出师表

    诸葛亮出师表出自《三国志·诸葛亮传》,是三国时期中原北伐前,蜀汉丞相诸葛亮写给刘禅的一封信,阐述了北伐战争的必要性以及对蜀汉君主刘禅治国的期望。言辞诚恳,字字殷切,写的是诸葛亮的忠诚之心。历史上有《前出师表》和《后出师表》,我们所说的《出师表》一般指《前出师表》。在诸葛亮实施了一系列相对正确的政治经

  • 丁谓简介,丁谓为何被称为“五鬼”之一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丁谓简介

    丁谓简介,可见于《宋史》,淳化三年,丁谓考中进士,任大理评事、饶州通判。足智多谋,多才多艺,通晓星象占卜、书画棋艺、琴棋书画、诗词音律。他曾被誉为“今世之巨儒”。丁谓早年是个顶天才的人物,‘过目不忘’。早年,丁谓同父亲丁颢在泾州,父亲同行窦漪见其聪明有才,赞:“此子将来必是大官。”所以将女儿许配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