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李贺对唐朝诗歌的影响,他的诗有几类风格?

李贺对唐朝诗歌的影响,他的诗有几类风格?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元气少女 访问量:1117 更新时间:2023/12/12 12:16:38

李贺生当韩、柳、元、白等竞起争鸣的时代,他自己受韩愈的赏识,在创作上也和韩愈有着某些共同的倾向。他不仅广泛运用古乐府诗题写了许多咏古讽今的诗歌,而且突破旧的樊篱,以大胆的手法,在用语和立意上创造了自己的新的格调,发挥了乐府诗这一较为自由的形式,尽情地歌唱了自己的怀抱。

李贺在《拟巴童答》中说自己“非君唱乐府,谁识怨秋深”,可知他的制作乐府诗是有一番深意的。他又自述道:“长安有男儿,二十心已朽。楞伽堆案前,楚辞系肘后。”“咽咽学楚吟,病骨伤幽素。”他的诗歌在夸张铺饰、奇诡变幻、愤怨激越方面又承继了《楚辞》的精神,表现了一种反庸俗的冲击力量。因而李贺诗歌中充满了神话似的幻觉世界,带有浓厚的浪漫主义的怪诞离奇的色彩。另外,他也屡效齐梁体,集中也颇有稳艳的爱情诗,大都设色绮丽,绚烂而又凄婉,也是李贺的特点之一。

这些特点形成了他的奇峭不羁、瑰丽凄恻的独特艺术风格。他刻意追求新奇,使他的诗歌绝不同于凡响。

严羽在《沧浪诗话》中说:“长吉之瑰诡,天地间自欠此体不得。”他的诗歌的确为我国古典诗歌开拓了新的艺术境界。稍后于他的李商隐温庭筠受他的影响很深,形成唐代诗歌的一个流派,并为后世诗人不断学习模仿。所以李贺无论就其艺术成就和对文学史的影响,都应该说是我国古代杰出的诗人之一。

李贺也有一些诗抒写幽怪的境界,比《苏小小墓》表现得更甚,如“百年老鸮成木魅,笑声碧火巢中起。”(《神弦曲》)“月午树无影,一山唯白晓。漆炬迎新人,幽圹萤扰扰。”(《感讽》)这些诗读后使人直觉阴森可怖,毛骨悚然。像这样歌颂神秘、歌唱死亡,正是诗人对于人生感到空虚、幻灭的一种表现,影响是不好的。

李贺还有一些诗辞意晦涩,不易理解,如《恼公》、《钓鱼诗》等。这些诗本不是好诗,但这种晦涩和艰深反为后来模拟者所特别重视,影响是不好的。由于他和广大的劳动人民缺少联系,对广阔的社会生活没有深刻的体察和认识,所以尽管他努力于艺术创作的实践,毕竟视野不宽,他的有些诗显然是想以辞藻和典故取胜,也表现出有一些形式主义的倾问。

标签: 李贺

更多文章

  • 东方朔简介,被相声界尊为祖师爷的千古智圣东方朔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东方朔简介

    东方朔简介,见于《史记》,东方朔是个奇人。李白称他世人不识东方朔,大隐金门是谪仙。他被誉为千古智圣、滑稽第一家。其后,他被相声界尊为祖师爷。作为一个奇人,他的出生来历也很奇怪。据说他出生时,母亲梦见一只巨大的灰鹤停留在他家的屋顶上,怎么赶都赶不走。东方朔年幼时,父母都去世了,后由兄嫂代为抚养。汉武帝

  • 杜荀鹤有什么作品,一生都在追求功名?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杜荀鹤

    杜荀鹤(846-907),字彦之,池州石埭(今安馓石地县),出身寒微,登第很晚。唐代科举制度,自贞元、元和以后,风心愈坏,非依靠权贵的推荐,就不能及第。杜荀鹤管经因为求不到功名,不断地发出这类的慨叹:“空有篇章传海内,更无亲族在朝中。”像他这样出身的人,要考取一个进士,确是很不容易的。朱至忠(温)篡

  • 曾巩简介,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曾巩同样是能臣干吏?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曾巩简介

    曾巩简介,可见于《宋史》,曾巩出生在一个儒学世家,祖父曾致尧,父亲曾易占均是北宋著名官员。曾巩少时读诗书,能脱口成诵,且才华横溢,十二岁时即能为文。1037年,曾巩18岁时,随父赴京,同王安石结为挚友,并向欧阳修推荐王安石,20岁时入国子监,上书欧阳修,赠《时务策》。他不仅结识了欧阳修,王安石等人,

  • 陈廷敬后人,一代名相陈廷敬是怎么做到步步高升的?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陈廷敬后人

    清顺治十五年,刚刚中举的陈廷敬,赶上朝廷举行会试。在科举史上,参加会试几十年的但依然落榜之人多如牛毛,但陈廷敬第一次考试即中了进士,之后顺风顺水。当时,陈廷敬的名字是“陈敬!因为他和别人同名,朝廷给他加了“廷”字,改名为陈廷敬。陈廷敬后人在《清史》中有所记载。顺治十八年(1661年)正月,康熙即位,

  • 公孙衍怎么死的,公孙衍的合纵策略为何会失败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公孙衍怎么死的

    《孟子·滕文公下》:“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春秋战国在当时一些人眼里,公孙衍和张仪同样威名赫赫,但流传下来的故事不多。《孟子滕文公下》有公孙传系附于张仪传。《战国策》只有零星的几则记载。公孙衍怎么死的,可见《史记》。合纵连横的始作俑者,应该就是公孙衍和张仪。他们俩

  • 白居易的讽论诗有什么代表作?有什么特点?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白居易

    《卖炭翁》揭露了唐代宫市制度的罪恶。所谓“宫市”,就是皇帝派出太监到市上买物,随便勒索、劫夺,“名为宫市,其实夺之”(韩愈《顺宗实录》)。这首诗对于当时入民的悲惨遭遇表示了莫大的愤慨,塑造人物形象是成功的。“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只是卖炭翁的外貌;“可怜身上衣正单”和“夜来城外一尺雪”,

  • 明史宋濂传,宋濂传讲了宋濂什么事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明史宋濂传

    明史宋濂传记载,宋濂生于元武宗至大三年,因与祖父同日生,故取名寿,后改名廉。他的祖先宋栢在南宋时举家迁徙到金华迁西。宋濂后迁居至金华浦江。有明一代,开私家藏书风气者,首推宋濂。因为宋濂的母亲不足月便产下了宋濂,所以宋濂小小年纪便体弱多病,"每风眩辄昏迷数日"。由于祖母金氏和母亲陈氏的精心照顾,才得安

  • 苏辙简介,苏澈的政治生涯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苏辙简介

    苏辙简介,可见于《宋史》,苏辙出生在宋仁宗宝元二年,当时他的父亲苏洵三十一岁,四处游学。他的哥哥苏轼刚满四岁,庆历八年八年(1048年),苏洵为父丧事闭门不出,专心教导苏轼和苏辙。第二年(1055年),苏辙娶了十七岁的同里的女儿石渠,十五岁的史氏。嘉佑元年春,苏辙父子共游开封,途经成都时,拜访了知益

  • 毛遂怎么死的,毛遂自荐的故事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毛遂怎么死的

    毛遂怎么死的,可见于《史记》公元前259年,秦军围困赵国首都赵国平原君的邯郸,打算从门下食客中挑选20名文武双全的人前往楚国求援。然而,选来选去,只凑够了十九人。这时,门下有一个叫毛遂的人,他自告奋勇说:‘我愿同公子前去!’平原君问:‘先生在我赵胜门下呆了多少年?’毛遂说:‘三年’平原君说,有能力的

  • 司马光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司马光和王安石是怎么从好友转为政敌的?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司马光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司马光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宋真宗三年,司马光生于光州光山,当时他的父亲司马池被任命为光山县令,因此为其子起名为光。六岁时,司马池闲暇时开始教导司马光,七岁时,已能背诵《左氏春秋》,且向被人讲解这本书的主旨。他也是我们印象中砸缸救友的主人公司马光,有人好奇司马光长大后该有多大造化,其实他长大后也的确位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