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南宋词人陈亮屡次入狱是因为什么?朱熹为什么陷害陈亮?

南宋词人陈亮屡次入狱是因为什么?朱熹为什么陷害陈亮?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与世无争 访问量:1730 更新时间:2023/12/9 20:47:23

南宋词人陈亮为人快言快语,要寻他的不是,那可是不费吹灰之力。

一天,他同几位朋友在家中饮酒。酒至兴处,他又大发感慨,对朋友们道“当今朝中,奸臣当道。许多人自命不凡,但一遇敌人来犯,立刻变得卑躬屈膝。还有许多人,在皇上面前极尽媚态,对百姓却横眉竖目敲诈勒....”言者无心,听者有意。碰巧,这一日与陈亮饮酒的人中,有一人人品不好,与朝中小人暗中勾结。他如今听陈亮说出这一番话,当即跑到刑部告发,说陈亮辱骂朝廷。在封建社会,这是一个了不得的罪名。刑部马上派人将陈亮逮捕下狱。

陈亮对别人的谗陷极为气愤。他虽被打得浑身是血,仍慨然陈词,拒不认罪。大理寺便以“图谋不轨”的罪名报送孝宗皇帝批复。孝宗皇帝看过陈亮上奏的许多奏疏,知道他是一个忠义爱国而又才华横溢的人,看了大理寺给他治的罪名,不仅不信,反而将奏折撕掉道:“秀才吃醉酒,说点痴言妄语,也值得如此大惊小怪吗?”大理寺的官员见皇帝若此,谁还去追究此事呢?陈亮也就无罪获释。

陈亮出狱后,仍到处演说他的政治观点,这让当时南宋的道学家朱熹又气又怕。朱熹年轻时也赞同抗战,但中年后,政治观点发生变化。他以维护三纲五常为

,反对抗战。为了阻止陈亮到处散播他的言论,他让自己的门徒设法诬陷陈亮。在此情势下,陈亮很快又被陷害人狱,但关押两个月后,苦于找不到证据,又被无罪释放。

陈亮出狱后,朱熹对其威逼利诱,要他放弃自己的政治观点,否则没有好下场。陈亮不买账,予以坚决反击。陈亮的所做所为得到大词人辛弃疾的赞赏和支持。

公元188年,陈亮辛弃疾两位老友相见,谈得甚为投机。后来,二人游鹅湖山,并且邀请朱熹来面谈,要与其就学术和政治两方面的分歧进行辩论。可惜朱熹未敢前来,二人对此唏嘘不已。

通过这一次推心置腹的交谈,两人了解加深。辛弃疾在一句词中将陈亮比作诸葛亮道:“看渊明风流酷似,卧龙诸葛。”陈亮也写词回赠:“二十五弦多少恨,算世间那有平月陈亮以其卓越的才华和见识,被时人誉为“人中之龙,文中之虎”。只可惜,出生在软弱无能腐败透顶的南宋朝廷统治之下,英雄无用武之地,他根本无法实现自己的抱负。

标签: 陈亮朱熹

更多文章

  • 陆九渊从政时大胆献策,失意后专心教学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孝宗,家风

    南宋大臣、哲学家陆九渊,在为国献良策未被采纳后,试图以教书育人的方式救亡图存,并由此形成了“陆王心学,不仅影响了中国,也对日本,韩国,新加坡等国的思想和社会变迁产生了巨大影响。让我们聚焦陆九渊在国家特殊时期建言献策、教书育人的故事。陆九渊出生于金溪一个封建家庭。陆氏一直有家族史,陆九渊八祖陆希声写过

  • 韩侂胄北伐失败?韩侂胄竟然最后的结局被人砍了头?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韩侂胄北伐

    韩侂胄当政后,吏部尚书许及之谄媚的功夫可谓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但两年内却一直未得升迁。及之每次拜见韩诧胄,总是涕泗俱下,就差要跪在韩侂胄面前。如此这般次数多了,韩侂胄恻然生怜,终于把他升为同知枢密院事。还有一次,韩侂胄过生日,许及之来迟一步,仆人已经上栓落门,许及之无奈之下,只得从狗洞进人。这还不

  • 辛弃疾的诗词有哪些?他的写作风格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辛弃疾

    辛弃疾的词创作最多的时候,也正是他在政治生活中最苦闷、最烦恼的时候。试想想,一个人的雄心抱负不能实现,那会是怎样的心情?一个人的宏图大志不能施展,那又是怎样的情绪?无疑,他的心情是郁闷的,情绪是低沉的。当这种心情无以表达时,就只好婉转曲折地表现在他的作品里。因此,辛弃疾的词大多是反映民族、国家等方面

  • 南宋奸臣史弥远,在他的经营下南宋迅速走向灭亡?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史弥远

    在史弥远的经营下,从朝廷到地方,他的耳目心腹无处不在。笼络和任用同乡是史弥远培植个人势力的突出特点。一次,在他的府中举办宴会,一个戏子扮作士人模样念了一首诗:“满朝朱紫贵,尽是读书人。”另一位伶人则插话道:“非也!应是‘尽是四明人’。”四明就是史弥远的老家鄞县。还有一次是在宫里的宴会上,针对许多宵小

  • 南宋史弥远掌握朝廷全局,皇帝宋宁宗只是一个摆设?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史弥远,宋宁宗

    史弥远诛杀了韩侂胄,把他的首级送到了金营,朱金终于达成和议。嘉定元年(1208),史弥远任知枢密院事兼参知政事。当年十月,提升为右丞相兼枢密使。从此,彻底操纵了朝政。他经常以养病为名不到政事堂理事,官员们只好把公文送到他府上阅览或签署,而其他大臣则处于可有可无的地位。按照制度,朝廷任命官员必须首先由

  • 任得敬人物介绍,自封楚王,最终的结局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任得敬

    仁得敬逼迫仁孝皇帝另封自己为王,把西夏西南路和灵州罗庞岭划归任得敬,并封其为“楚国”。这还不算,仁得敬还逼迫仁孝派使前去金国,为自己正式册封。此时灭掉了辽国以及北宋的金国正雄视天下,见到盟邦西夏出现如此事态,金世宗完颜雍忙召集群臣商议如何应对。“目前西夏的任得敬手握重权,逼迫仁孝分国自治,今前来我大

  • 一代军师耶律楚材,原来他对蒙古国的贡献这么大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耶律楚材

    1226年,成吉思汗开始征讨西夏,很快就攻克灵州。这一战,西夏主力消耗殆尽。第二年,夏主请降,西夏灭亡。在灵州之战中,蒙军将士争着抢夺子女财物,只有楚材取书数部,大黄药材数担。别人对他都不理解。不久,军中流行疫病,楚材用大黄配药,救了上万人的命。1227年,成吉思汗病死,幼子拖雷摄政。两年后,按成吉

  • 耶律楚材是辽国人,为什么成吉思汗要拿他当军师?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耶律楚材,成吉思汗

    耶律楚材,本为契丹人,是辽国开国皇帝耶律阿保机的九世孙,从小博览群书,上通天文,下知地理,历法术数,无所不通。他的父亲曾是金朝的宰相,他本来可以直接进入政界,但他本人希望参加正规的科举考试取得功名,结果他在金章宗的宫廷面试时,独领风骚,靠自己的才识步入仕途。这时,成吉思汗崛起,并开始向四邻扩张。从1

  • 元朝学者崔斌介绍,在元朝的发展中他取得了不可磨灭的功绩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崔斌,忽必烈

    崔斌,字仲文,马邑(今山西大同)人,出生于汉族地主家庭。他出活的那个时代,正是忽必烈驰骋疆场、建功立业的时候。崔斌刚好遇到忽必烈,也便成就了他作为一位政治家的威名。崔斌青年时期就很有名气。他身材高大魁梧,武艺高强。尤其是他对国家的兴衰治乱、时政得失非常精通,而且还对文学颇有造诣。忽必烈对汉人地主知识

  • 名臣耶律楚材因为什么不受重用了?最终因恨而终?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耶律楚材

    耶律楚材就这样忠心辅佐窝阔台,蒙古国在君臣尽心协力治理下,一天比一天进步。耶律楚材历仕成吉思汗、拖雷、窝阔台三朝,长达30多年。明君遇忠臣,相得益彰。耶律楚材的政治才能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发挥。那个时代给耶律楚材以机会,耶律楚材也为那个时代作出了巨大贡献。1241年,蒙古历史上的一代杰出帝王窝阔台去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