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一代军师耶律楚材,原来他对蒙古国的贡献这么大

一代军师耶律楚材,原来他对蒙古国的贡献这么大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伸手摘星星 访问量:4874 更新时间:2023/12/24 7:29:17

1226年,成吉思汗开始征讨西夏,很快就攻克灵州。这一战,西夏主力消耗殆尽。第二年,夏主请降,西夏灭亡。在灵州之战中,蒙军将士争着抢夺子女财物,只有楚材取书数部,大黄药材数担。别人对他都不理解。不久,军中流行疫病,楚材用大黄配药,救了上万人的命。

1227年,成吉思汗病死,幼子拖雷摄政。两年后,按成吉思汗遗嘱,窝阔台即位。为了让窝阔台顺利登基,楚材做了精心准备。他事先对察合台亲王说:“虽是皇帝的哥哥,但也是臣子,应该对皇帝以礼下拜。若您拜了,尽了一个臣子应尽的礼数,那么就没有人敢不拜了。”察合台同意。在正式登基大典上,察合台率领众皇族和文武武百官跪拜于廷下。这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件。耶律楚材除去了蒙古国众多动首领不相统属的恶习,制订了尊卑礼仪,树立了皇帝的威仪。事后,察合台感慨地地说:“您真是社稷之臣啊!”

窝阔台也对耶律楚材崇敬有加,并视其为自己的股肱大臣,在他即位的第三年,有一天群臣一起聚会欢愉,窝阔台当着众人的面感叹道:“南方之国有楚材这样的大臣吗?没有!而今我有楚材,真是三生有幸啊!”窝阔台八年时,即灭金的第二年,蒙古诸亲王召开大会,窝阔台亲自把酒端到耶律楚材的跟前,由衷地说:“我之所以这样尊敬您,不仅因为有先帝的嘱托,而是的的确确发自于我的内心。今日我坐够安枕无忧,实在依仗爱卿的扶持啊!”

正因为皇上的信任,耶律楚材的才华能够得以发挥;同样,因为楚材做事总是从大局着眼所以皇上对他更加信任尊敬。

1236年,窝阔台准备选美女进宫,就把这事交与耶律楚材来办,耶律楚材不好拒绝,就故意拖延不办。窝阔台见事情久无结果,十分生气,把耶律楚材叫来加以斥责。

楚材乘机进谏道:“圣主,宫中已选有美女二十八人,这些女子都是优中选优才得以选中的,而且有貌有才,完全够您使唤的了,如果再选,怎么也不会比得上这些女子呀。况且选美之事惊动朝野,百姓恐慌啊,臣是害怕惊扰了百姓,为此正想着回复圣上呢!”窝阔台见耶律楚材说得有理,也就平息了怒气,这事就这样过去了。

此后不久,窝阔台又向全国征马,蒙古地区尚可以应付,中原地区一向以农桑种田为主,见到此令都十分忧虑,很多地方不得不弃农就牧。见此情形,耶律楚材劝阻道:“种田养蚕之地怎能出彦马匹,如果这样强制执行,那将使农业荒废,到时粮食无以为继那受害的不仅是百姓,也是国家啊!”窝阔台听后深感惭愧,就废除了征马令。

标签: 耶律楚材

更多文章

  • 耶律楚材是辽国人,为什么成吉思汗要拿他当军师?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耶律楚材,成吉思汗

    耶律楚材,本为契丹人,是辽国开国皇帝耶律阿保机的九世孙,从小博览群书,上通天文,下知地理,历法术数,无所不通。他的父亲曾是金朝的宰相,他本来可以直接进入政界,但他本人希望参加正规的科举考试取得功名,结果他在金章宗的宫廷面试时,独领风骚,靠自己的才识步入仕途。这时,成吉思汗崛起,并开始向四邻扩张。从1

  • 元朝学者崔斌介绍,在元朝的发展中他取得了不可磨灭的功绩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崔斌,忽必烈

    崔斌,字仲文,马邑(今山西大同)人,出生于汉族地主家庭。他出活的那个时代,正是忽必烈驰骋疆场、建功立业的时候。崔斌刚好遇到忽必烈,也便成就了他作为一位政治家的威名。崔斌青年时期就很有名气。他身材高大魁梧,武艺高强。尤其是他对国家的兴衰治乱、时政得失非常精通,而且还对文学颇有造诣。忽必烈对汉人地主知识

  • 名臣耶律楚材因为什么不受重用了?最终因恨而终?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耶律楚材

    耶律楚材就这样忠心辅佐窝阔台,蒙古国在君臣尽心协力治理下,一天比一天进步。耶律楚材历仕成吉思汗、拖雷、窝阔台三朝,长达30多年。明君遇忠臣,相得益彰。耶律楚材的政治才能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发挥。那个时代给耶律楚材以机会,耶律楚材也为那个时代作出了巨大贡献。1241年,蒙古历史上的一代杰出帝王窝阔台去世。

  • 长沙百姓建生祠感谢崔斌,但崔斌最终结局让人唏嘘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崔斌

    崔斌作为一个政治家,对历史作出的最大贡献就是在潭州阻止元军屠城杀降。至元十一年(271),忽必烈派阿里海牙进取湖南,以崔斌为副手。第二年,元军围困潭州,潭州守军质强抵抗。连续3个月,元军都没有攻下来。阿里海牙自己也受了伤。那时,元王朝实行野蛮的屠杀政策,元军在湖南烧杀抢惊,无恶不作。当时,长沙有不少

  • 元朝桑哥他的功绩有哪些?是怎么受到元世祖的重视的?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桑哥,忽必烈

    桑哥的家世和青少年时代情况不详。曾拜吐蕃国师胆巴为师,识字读路,还学会了西域很多种语言,在蒙古设置的驿站充当译吏。吐蕃地处东西交通的要道,商旅往来频繁,商业繁荣,桑哥在这样的环境里长大耳需目染,对经商之事感兴趣,也深谙其中的奥妙。这也成为他日后步人仕途的一大优势,不过,这个优势的反面是贪财好利、贪得

  • 伯颜和脱脱是什么关系?伯颜最后的结局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伯颜,脱脱

    脱脱是元末权臣伯颜的侄子,一日,他为元顺帝表决心:“臣一定竭力设法,解主之愁,报主之恩。”脱脱回来后,把此事禀明老师吴直方,吴直方道。“这事关系重大,杜稷安危都在此一举,一定要如此这般....”脱脱点头称是。不久,城中侍卫增多,伯颜似有着觉,就召见脱脱,脱脱不敢不去,伯颜见面后大声斥责他:“现在宫廷

  • 一代名臣萧拜住竟被佞臣杀害,最终结局让人不禁感叹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萧拜住

    萧拜住家族世代为官,虽然他从小就锦衣玉食,什么都不缺。但他不像过去那些富二代,桀骜不驯。在他身上,总是充满了温文尔雅的学者气质。萧拜住的事业之路之所以顺利,这都得益于他的才华和品德。元仁宗1317年六月,大臣萧拜住联络御史中丞杨朵儿只,又联络了内外监察御史40多人,上章弹劾,列举铁木迭儿种种劣迹,说

  • 脱脱更化,脱脱为元朝大义灭亲,最终却不得善终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脱脱更化,元顺帝

    铲除伯颜后,21岁的元顺帝开始亲政。1340年三月,元顺帝任命脱脱为中书右丞相,进行改革,废除伯颜旧政,重振祖宗大业,史称“更化”。1341年,元顺帝恢复了中断6年的科举取士制度,大兴国子监,选名儒雅士传授儒学,并派人到曲的祭祀孔庙。1343年,他又下诏编修辽、金、宋三史,这成了元顺帝新政中“文治”

  • 萧拜住简介,虽为富二代但一生为元朝忠肝义胆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萧拜住,元仁宗

    萧拜住的祖先本是契丹人,入金朝届成为金大臣,改姓为萧。他的曾祖丑奴曾助蒙灭金,祖父青山平宋有功;授为湖广提刑按察使,父亲哈喇帖木儿曾典领宿卫。萧拜住出生于这么显赫的世家,但他身上却没有官宦子弟的骄横和纳给子弟的懦弱。他身材魁梧,仪表堂堂,年轻时就跟元成宗北征,袭授澶州知州,后入朝为礼部郎中。萧拜住德

  • 元朝成遵介绍,为元朝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成遵

    成遵出生于一般人家,但他很聪明,有过目成诵的本领,一天能记数千余言。可是,在他5岁的时候父亲去世了,本来不富裕的家庭雪上加霜。成遵只好一边耕田,一边苦读。大概20岁的时候,他的文章就已经远近闻名了。元朝一直到仁宗的时候,才恢复科举制,但考试既难又复杂,没有几个人能考中,成遵相信自己的才学,他说:“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