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光皇帝得知英国来挑衅,开始之时,并没有惊慌,他认为英国军队不堪一击,但是英国舰队攻占了定海,这个胆小昏庸的国君就害怕了,立即派直隶总督琦善前往天津与英军议和。
琦善对英国侵咯者卑躬屈膝,他对英军表示,只要撤兵,一定会严惩林则徐等人。
琦善对林则徐禁烟十分不满,因为林则徐断了他的财路,所以见到道光帝说:“陛下,林大人破坏两国贸易关系,操之过急,大英帝国本无侵略之意,只是因林则徐镇镇压英商,才不得已而派来军队,他们答应只要撤了林则徐等人,他们就会撤兵!”
昏庸的道光帝不知道英国侵略者的真正目的,只听一面之词,便将林则徐、邓廷桢等抗英将领革职查办。而派琦善到广州与英军继续交涉。
1841年1月,英军突然发动进攻,强占大角、沙角炮台,炮台守将陈连升与英军而强抵抗,英勇牺牲。琦善却下令撤退守兵,1月26日,英军占领香港。
道光帝得知香港失守,大怒,将琦善革职查办,派自己的侄子奕山前去广州督战。但是奕山无才无德,到了广州,每天只知大吃大喝,根本不做准备。为了显示一下自己所谓的才能,5月21日晚,贸然偷袭英船。由于准备不足,竟将中国的渔船击毁多艘,他正在洋洋得意之时,英军乘机反扑,轻易占领了泥城、四方军炮台,炮轰广州城。
奕山早已吓得六神无主了,派广州知府向英军求和。5月21日,奕山与英国侵略者签订了屈辱的《广州条约》。
但是英国人认为还没有达到打开中国市场的目的,1841年8月,英军进犯厦门。总兵江继芳英勇杀敌,但英军武器先进,总兵江继芳战死,厦门陷落。
1841年10月,英军又进攻镇海,两江总督裕谦率领大军与英军展开了血战,但浙江提督余步云临阵脱逃,镇海也失守了。
1842年6月,英军攻打吴淞口,江南提督率领清军与敌人拼杀,但是孤军无援,年近70的老将军陈化成战死在炮台上。英军乘机占领了上海、宝山、镇江等地。
1841年8月,英军侵入南京。道光帝为了维持自己苟延残喘的统治,宁可丧权辱国。于是便派耆英、伊里希到南京同英国议和。
英国侵略者为了给清王朝一个下马威,便带领二人参观英国的船队。二人吓得六神无主,向英军投降求和。英军提出十分苛刻的条款,而且十分傲慢。
耆英、伊里希将此事上奏道光帝,道光一看条款内容,十分生气,但这二人却说:“该夷船坚炮猛...益知非兵力所能制服。”道光帝没有办法,只好点头答应。
1842年8月29日,在南京签订了丧权辱国的《南京条约》。许从此中国进入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一些帝国主义侵略者纷纷来侵占我国领土,我国人民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鸦片战争既是屈辱史,又是中国人民的斗争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