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京剧四小名旦张君秋简介

京剧四小名旦张君秋简介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君莫笑 访问量:1721 更新时间:2023/12/27 16:55:29

张君秋(1920年10月14日-1997年5月27日),出生于北京,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四小名旦之一,旦角张派创始人,原名滕家鸣,字玉隐,祖籍江苏丹徒。 他自幼家贫,父滕联芳,随母张秀琴在各地客串演出,后经李多奎介绍,14岁拜李凌枫为师,专攻青衣。主要剧目有《祭江》。

人物经历

1935年,与雷喜福合作在北京吉祥戏院首次登台,以优越的嗓音条件和娴熟的演唱 技巧赢得了观众的好评,以一出《女起解》唱红。

1936年,北京《立言报》举行公开投票选举,推选“四大童伶”,张君秋与李世芳、毛世来、宋德珠被选中(后世称“四小名旦”)。报界评价其“扮相,如窈窕淑女,似梅;唱功,有一条好喉咙,似尚;腔调,婉转多音,似程;做工,稳重大方,似荀”。他的嗓音“娇、媚、脆、水”,甜润清新,高低随意,舒展自如,梅派的华丽,尚派的刚劲,程派的轻柔,荀派的婉约都被他很好的融合在自己的表演艺术风格之中。

后拜王瑶卿为师,并得梅兰芳程砚秋尚小云、荀慧生、阎岚秋、朱桂芳等指导。早期演出剧目主要是《祭江》《雷峰塔》《玉堂春》《春秋配》等青衣唱工戏。

1942年自组谦和社挑班。张君秋常与合作的演员有孟小冬、王又宸、谭富英、马连良。

1947年与马连良、俞振飞在香港演出数年。

1951年返京,与马连良、谭富英、裘盛戎组成北京京剧团,曾合作演出了《龙凤呈祥》《秦香莲》《赵氏孤儿》《状元媒》《望江亭》《西厢记》等。

1956年张君秋的北京市京剧三团和马连良京剧团及谭富英、裘盛戎的北京京剧二团合并,组成了阵容强大的北京京剧团。

文革中,张君秋备受迫害。文革后复出,把主要精力放在京剧教学方面,广收海内外弟子。

1986年,应天津市政府领导之邀主持天津市青年京剧团百日集训。后接受全国政协主席李瑞环委托,担任《中国京剧音配像精粹》的艺术总顾问,到他逝世为止,共完成京剧音配像120部,为京剧艺术的留传做出了巨大贡献。是中国京剧表演艺术家,四小名旦之一。

1997年5月27日,京剧大师张君秋逝世。

亲传弟子

张君秋的学生遍及全国各地,有近百名之多,主要有:

王蓉蓉--北京京剧院,国家一级演员,首届京剧优秀青年演员研究生班,是张君秋先生的亲传弟子,梅花奖得主。

赵秀君--天津青年京剧团,国家一级演员,梅花奖得主

张萍--北京军区政治部战友京剧团,国家一级演员

董翠娜--烟台市京剧团团长,国家一级演员,第十六届中国戏剧梅花奖得主

蔡英莲--中国戏曲学院表演系教授、学术带头人、国家级传承人

张学敏--天津京剧院,国家一级演员

薛亚萍--山东省京剧院,国家一级演员,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第八届中国戏剧梅花奖,名列当代"中国京剧八大名旦"之一

杨春霞--北京京剧院,国家一级演员,第六届中国戏剧梅花奖

杨淑蕊--北京京剧院,国家一级演员,第二届中国戏剧梅花奖

雷英--天津青年京剧团,国家一级演员。第68位弟子

王婉华--武汉京剧团

关静兰--北京京剧院,国家一级演员,1993年获第十届中国戏剧梅花奖

孙淑珍--上海

刘明珠--天津京剧院

张晓虹--贵阳市京剧团,国家一级演员

彭泽林--湖北省京剧院,国家一级演员

标签: 张君秋京剧

更多文章

  • 京剧四小花旦毛世来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四小名旦,京剧

    毛世来(1921年1月9日—1994年12月19日),原名家宝,字绍萱。祖籍山东掖县(莱州市),生于北京。中国京剧梅派、荀派旦角(花衫、花旦、刀马旦)演员。代表作有《三休樊梨花》等。毛世来(1921年1月9日,农历庚申年腊月初一日1994年12月19日,农历甲戌年冬月十七日),生于北京,祖籍山东掖县

  • 京剧四小名旦李世芳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四小花旦,京剧

    李世芳(1921年-1947年)京剧表演艺术家 京剧旦角 京剧演员, 名福禄,祖籍山西太谷,生于内蒙古包头。父母都是山西梆子演员。尤其父亲李子健是位戏路宽广,青衣、花旦、刀马旦、彩旦无所不精的名角,并且对每门角色都有绝活。李世芳为人谦和,毫无一般伶人的傲气。1942年他偕新婚夫人姚宝琏首次到青岛演出

  • 萧何追随刘邦的原因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刘邦

    萧何年轻时就当上了沛县的主吏,而刘邦当时只是一个小亭长。但我们所知的历史,从始至终,萧何都死心塌地跟着刘邦,沛县起兵的不只刘邦一个人,随后的反秦势力中,各地英杰也不少,但萧何独携家带口追随刘邦,为什么呢?萧何生于公元前257年,幼时便十分的聪慧。在其少年时,便担任了沛县的主吏掾。萧何喜欢研究历代的法

  • 明宣宗朱瞻基两位皇后都是谁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

    明宣宗朱瞻基(1398年-1435年1月31日),汉族,明朝第五位皇帝。明仁宗朱高炽长子,幼年就非常受祖父朱棣与父亲的喜爱与赏识。永乐九年(1411年)被祖父立为皇太孙,数度随朱棣征讨蒙古。洪熙元年(1425年)即位,朱瞻基在性格上,他与其父朱高炽相似,也具有他父亲那种对皇帝作用的理想主义的、然而是

  • 明宣宗朱瞻基孙贵妃是怎么当上皇后的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

    明宣宗朱瞻基,仁宗嫡长子,生母张皇后,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二月生于北平燕王府。其时,祖父成祖为燕王。永乐九年(1411年)册为皇太孙。仁宗即位后立为皇太子。洪熙元年(1425)六日即位,宣德十年(1435)正月去世,终年38岁,在位十年。谥号为:宪天崇道英明神圣钦文昭武宽仁纯孝章皇帝,庙号宣宗

  • 汉王朱高煦为什么要反叛朱瞻基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朱瞻基

    朱高煦叛乱或称高煦之叛、高煦之乱,是明朝宣德元年(1426年)汉王朱高煦谋反的事件。明宣宗朱瞻基御驾亲征迅速平息了此次叛乱。靖难之役时,燕王朱棣带兵时,朱高煦经常随军左右,尤其是在某些关键战役中立有大功,为朱棣所倚重,高煦自恃有功,周围也有一帮人为其出谋划策,几次阴谋离间燕王与世子关系。朱棣即位后,

  • 朱瞻基开创宣德治世的影响有哪些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

    明宣宗平定汉王朱高煦叛乱之后,政局趋于稳定。明宣宗在成祖、仁宗的基础上,进一步改革政治机构,实行休养生息的政策。明宣宗保留了明仁宗时期的政府结构,让许多杰出的官员继续效劳。但是他在政治制度方面和行政实践中的确作了某些变动。这在内阁作用的改变和宦官参与行使行政权方面表现得很明显。明宣宗即位后则进一步继

  • 李世民的早年经历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唐太宗

    隋开皇十七年(597年)十二月戊午日(一说开皇十八年[598年]十二月戊午日),李世民出生于武功的李家别馆。《旧唐书·卷二·本纪第二》:隋开皇十八年十二月戊午,生于武功之别馆。时有二龙戏于馆门之外,三日而去。李世民幼时聪明机智,高明的见解非常深远,面临关键大事刚毅果断,不拘小节,当时人没有一个人能够

  • 朱瞻基为什么刚即位就有人叛乱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

    洪熙元年(1425年)六月二十七日,朱瞻基正式登基。他放弃了他父亲把朝廷迁回南京的计划,仍留北京为帝都,这多半是因为他成长在此地,因而与朱棣一样深切地关心北方的边境。当时朱瞻基正在南京,他的皇叔朱高煦准备在半路截杀太子,然后自立为帝。朱瞻基安全抵达京城。回到北京之后,他一方面妥善处理了明仁宗的后事,

  • 刘邦传位给刘盈的原因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刘邦

    刘邦为何将皇位传给刘盈?到底是出于什么样的考虑?就刘邦来说,刘盈也好,刘如意也罢,甚至刘肥,刘长,刘恒,都是自己的儿子,传给谁都是延续,但问题的核心是传给谁才能保证大汉的天下永远姓刘,就算不能永远,也得打个刘姓长期拥有天下的底子。作为一个大政治家,刘邦就是本着这个出发点立嗣,所以这就是传位的核心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