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明成祖朱棣为什么封孟善为保定侯

明成祖朱棣为什么封孟善为保定侯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胖次 访问量:1328 更新时间:2023/12/21 1:51:12

孟善(1344年—1412年),字伯侯,山东武定府海丰县孝理村(今山东省无棣县海丰街道办事处)人,明朝开国将领、滕国公。亚圣孟子的五十五代孙。至正二十七年(1367年),投奔朱元璋。建文元年(1399年),朱棣发动靖难之役,孟善投靠朱棣。建文四年(1402年),封保定侯。永乐七年(1409年),致仕。永乐十年(1412年)六月,去世,追赠滕国公,谥忠勇。

人物生平

开国有功

孟善早期担任元朝山东枢密院同佥,至正二十七年(1367年),朱元璋派徐达北伐到山东时,他叛元归降,被授予定远卫百户,随军北伐。

洪武十四年(1381年),随傅友德出征云南,升任燕山中护卫千户。

靖难之役

建文元年(1399年),朱棣发起靖难之役,他跟随朱棣作战,任右军都督佥事,攻取松亭关,立下战功。

建文二年(1400年)四月,随军大战白沟河,立有战功。

建文三年(1401年)七月,奉命镇守保定 ,数万南军(建文帝军队)攻打保定,孟善率领城中数千北军(朱棣军队)固守,使得南军未能攻下保定。后累迁至右军都督同知。

建文四年(1402年),封保定侯、奉天靖难推诚宣力武臣,特进荣禄大夫、柱国、右军都督府都督同知,食禄千二百石,允世袭,赏银三百五十两、彩币三十表里、钞三千贯,同年整修保定县。

永乐年间

永乐元年(1403年),镇守辽东。

永乐七年(1409年),奉诏归还北京,须、眉都白了,朱棣怜悯他,让他致仕。

永乐十年(1412年)六月,去世,追赠滕国公,谥忠勇,葬于孝里村村西,更村名为孟家坟(今大)。

人物成就

孟善起初随徐达北征,随傅友德南征,为明王朝的建立作出了贡献。在靖难之役时,果断投靠朱棣,令朱棣没了后顾之忧,能够安心和南军作战,后在保定之战中以几千人防御几万人守住了保定,为朱棣能够造反成功作出了一定贡献。

忠勇祠对联:靖难纪元勋,驰驱在燕山济水之间,铁马金戈一代功名昭史笔;褒忠传胜国,仲在河间东平之列,旌常钟鼎千秋豆祀乡人。

《明史》:张武、陈珪诸人,或从起籓封,或率先归附,皆偏裨列校,非有勇略智计称大将材也。一旦遘风云之会,剖符策功,号称佐命,与太祖开国诸臣埒,酬庸之义不亦厚欤!

更多文章

  • 明成祖朱棣为什么要封郑亨为武安侯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靖难之役,明成祖,明朝,朱棣,郑亨

    郑亨(1356年-1434年),合肥(今属安徽)人,明朝开国将领郑用之子,明朝初期将领。郑亨早年袭父职为大兴左卫副千户,后出使漠北,升密云卫指挥佥事。明成祖发动靖难之役时,郑亨率部投降,屡立战功,累升至中军都督府左都督,封武安侯。永乐年间,郑亨五次参与北伐。后拜征西前将军,镇守大同。宣德九年(143

  • 明朝江西布政司右参政金纯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明朝

    金纯,字惟人,号德修。泗州仁信四图应山集(今泗洪县龙集乡应山村)人。祖上世代行医,是泗州有名的医道之家。自金纯始,方由其父金文炳令其入学攻读儒书。金纯自幼聪颖,勤奋好学,明洪武二十五年(公元1392年),经乡学、州学以优异的成绩贡(选拔)进太学,在明朝的最高学府里学习儒学经典。洪武三十年(公元139

  • 明成祖为什么封陈亨为泾国公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明成祖,陈亨

    陈亨(1332年—1400年),寿州(今安徽寿县)人,是明成祖时泾国公。陈亨(1332年—1400年),寿州(今安徽寿县)人。元末扬州万户。从太祖于濠,为铁甲长,擢千户。从大将军北征,守东昌。敌数万奄至,亨固守,出奇兵诱败之。复从徇未下诸城。洪武二年守大同。积功至燕山左卫指挥佥事。数从出塞,迁北平都

  • 靖难名将朱能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靖难之役

    朱能(1370-1406年),字士弘,南直怀远(今安徽怀远)人,明朝初期名将。朱能起家燕山中护卫副千户,随燕王朱棣(明成祖)征伐漠北,骁勇善战。他在靖难之役中夺取北平九门,先后击败耿炳文、李景隆,又在灵璧俘虏平安等南军名将,收降十万南军,被授为奉天靖难推诚宣力武臣、特进荣禄大夫、右柱国、左军都督府左

  • 蹇义是谁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

    蹇义,字宜之,初名瑢,明太祖朱元璋赐名“义”,重庆府巴县(今重庆市)人,明初六朝重臣。洪武十八年(1385年)进士,官至吏部尚书、少保、少傅、少师,卒赠特进光禄大夫、太师,谥号“忠定”。太祖赐名蹇瑢早年聪慧好学,师从中书左丞殷哲。郡守见而异之,引荐成为郡学弟子员,并评价说“是儿将来远到非吾所及,当成

  • 北京城九门城楼是谁建造的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北京城,阮安

    阮安(1381—1453),字阿留,明朝宦官,交趾(今属越南)人。明永乐初年,英国公张辅以交趾童美秀者,带回京城,选为阉童。初得成祖宠爱,教令读书,学习经史,善于笔札。及长,成为宫史太监。精通数学、建筑学。正统二年(1437),代替蔡信负责修建北京城九门城楼。同时,加深护城河。次年,奉命整修通济河。

  • 郑和下西洋的副手是谁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郑和下西洋

    侯显,明朝宦官,藏族,藏名可能为洪保希绕。祖籍为洮州(今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临潭县流顺乡寺底下村)。在促进中国和亚洲各国交流经济、文化方面,他的成就突出;在民族关系方面,他为沟通民族感情、增进民族团结做出了积极的贡献,是汉、藏关系史上一位极有影响的藏族人物。最后圆寂于临潭侯家寺。侯显生于元末,出身西

  • 明初名臣杨荣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杨荣,明朝

    杨荣,原名道应、子荣,字勉仁,福建建宁府建安(今福建建瓯)人。明朝初年政治家、文学家,与杨士奇、杨溥并称“三杨”,因居地所处,时人称为“东杨”。早年经历杨荣生于明太祖洪武四年(1371年)十二月九日(1372年1月15日) ,出生时名道应,当时杨荣的祖父杨达卿听到他的啼声,说:“雄壮啊!这个孩子一定

  • 郑和去世后是谁领导船队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郑和下西洋

    王景弘,福建漳平人,生卒不详。洪武年间(1368~1398年),入宫为宦官。永乐三年(1405年)六月,偕同郑和等人首下西洋。永乐五年(1407年),二下西洋。宣德五年与郑和同为正使,人称王三保。宣德五年(1430年)六月,六下西洋。宣德八年(1433年),七下西洋,郑和病逝于印度古里。王景弘率队归

  • 明初大臣夏原吉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

    夏原吉,字维喆。湖广长沙府湘阴(今湖南省湘阴县)人,祖籍江西德兴。明朝初年重臣。宣德五年(1430年)正月二十七日,夏原吉逝世,享年六十五岁。获赠太师,谥号“忠靖”。夏原吉政绩卓著,尤以理财为专长,为明初杰出的政治家,经济改革的倡导者。夏原吉降生于贫困之家。时值元朝末年,夏氏败落之后,夏父携妻母流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