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靖难名将朱能简介

靖难名将朱能简介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胖次 访问量:1328 更新时间:2023/12/8 15:10:56

朱能(1370-1406年),字士弘,南直怀远(今安徽怀远)人,明朝初期名将。

朱能起家燕山中护卫副千户,随燕王朱棣(明成祖)征伐漠北,骁勇善战。他在靖难之役中夺取北平九门,先后击败耿炳文李景隆,又在灵璧俘虏平安等南军名将,收降十万南军,被授为奉天靖难推诚宣力武臣、特进荣禄大夫、右柱国、左军都督府左都督,封成国公,加太子太傅。

永乐四年(1406年),朱能被拜为征夷将军,南征安南,途中病逝于军中,追封东平郡王,谥号武烈,配享成祖庙庭。

人物生平

早年经历

朱能早年便在燕王朱棣麾下效力,曾随朱棣北征,收降北元太尉乃儿不花。他于洪武二十七年(1394年)承袭父职,担任燕山中护卫副千户。

起兵靖难

建文元年(1399年),朱棣发动靖难之役。朱能与张玉诛杀北平布政使张昺、都指挥使谢贵,夺取北平九门,被授为指挥同知。他随后又夺取蓟州,杀死都指挥马宣,攻破遵化、雄县,生擒杨松、潘忠。真定之战时,朱能随朱棣击败南军主帅耿炳文,并率三十敢死士追击至滹沱河。耿炳文整兵再战,朱能跃马大呼,直冲南军,俘获三千余众,因功升任都指挥佥事。后来,朱能又随军援救永平,击退江阴侯吴高,袭取大宁,并在会州立军时掌管左军,随即在郑村坝之战中击败曹国公李景隆。

建文二年(1400年),朱能随军攻破广昌、蔚州、大同,并在白沟河之战中担任燕军前锋,击败南军平安部,而后随攻济南。他驻军铧山,率奇兵从后方袭破南军。是年十二月,朱棣在东昌之战中被历城侯盛庸围困。燕军大败,张玉战死。朱能冲入重围,与周长等人殊死战斗,最终保护着朱棣突围而出。

建文三年(1401年),大将谭渊战死于夹河,燕军士气大挫。朱能率军赶到,连战连捷,击败南军,重振燕军士气。不久,朱能在藁城再次击败平安,追击至真定,又攻破彰德、定州、西水寨、衡水,生擒指挥贾荣。

建文四年(1402年),燕军攻破东阿、东平、汶上,但在淝河战败,大将王真战死。当时,诸将都劝朱棣退兵。朱能按剑而起,道:“汉高祖十战九败,最终却能夺得天下。而今我们连连得胜,岂能小有挫折便退兵而回,再向他人称臣。”朱棣也厉声叱责,诸将都不敢再言。不久,朱能率军南下,击败平安所部银牌军,随即又击败前来救援都督陈晖。他在灵璧之战中生擒平安等南军名将,收降十万南军,进封右军都督佥事。五月,朱能夺取泗州,渡过淮河,击败盛庸,又攻破盱眙、扬州。

加官进爵

同年六月,朱棣率军渡过长江,由金川门攻入南京,不久即皇帝位,是为明成祖,并于九月大封功臣。朱能被授为奉天靖难推诚宣力武臣、特进荣禄大夫、右柱国、左军都督府左都督,封成国公,获赐铁券,食禄二千二百石。他位列功臣第二,仅次于淇国公丘福。

永乐二年(1404年),朱能又兼任太子太傅,并加岁禄一千石。

南征病逝

永乐四年(1406年),明成祖任命朱能为征夷将军,让他率西平侯沐晟、新城侯张辅征讨安南,并亲自到龙江饯行。同年十月,朱能在行至龙州(在今广西)时病逝于军中,时年三十七岁,追封东平王,谥武烈。

洪熙元年(1425年),朱能得到“配享太庙”的殊荣,与河间王张玉、金乡侯王真、荣国公姚广孝一同附祭于成祖庙廷。

轶事典故

朱能南征行至广西时,明成祖对侍臣道:“朕夜观天象,西帅有忧,难道要应在朱能身上吗?朱能虽能完成这件事,但我却担心他不适应南方的气候。”十几天后,朱能死讯传来,成祖为之震悼,并废朝五天。

标签: 靖难之役

更多文章

  • 蹇义是谁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

    蹇义,字宜之,初名瑢,明太祖朱元璋赐名“义”,重庆府巴县(今重庆市)人,明初六朝重臣。洪武十八年(1385年)进士,官至吏部尚书、少保、少傅、少师,卒赠特进光禄大夫、太师,谥号“忠定”。太祖赐名蹇瑢早年聪慧好学,师从中书左丞殷哲。郡守见而异之,引荐成为郡学弟子员,并评价说“是儿将来远到非吾所及,当成

  • 北京城九门城楼是谁建造的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北京城,阮安

    阮安(1381—1453),字阿留,明朝宦官,交趾(今属越南)人。明永乐初年,英国公张辅以交趾童美秀者,带回京城,选为阉童。初得成祖宠爱,教令读书,学习经史,善于笔札。及长,成为宫史太监。精通数学、建筑学。正统二年(1437),代替蔡信负责修建北京城九门城楼。同时,加深护城河。次年,奉命整修通济河。

  • 郑和下西洋的副手是谁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郑和下西洋

    侯显,明朝宦官,藏族,藏名可能为洪保希绕。祖籍为洮州(今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临潭县流顺乡寺底下村)。在促进中国和亚洲各国交流经济、文化方面,他的成就突出;在民族关系方面,他为沟通民族感情、增进民族团结做出了积极的贡献,是汉、藏关系史上一位极有影响的藏族人物。最后圆寂于临潭侯家寺。侯显生于元末,出身西

  • 明初名臣杨荣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杨荣,明朝

    杨荣,原名道应、子荣,字勉仁,福建建宁府建安(今福建建瓯)人。明朝初年政治家、文学家,与杨士奇、杨溥并称“三杨”,因居地所处,时人称为“东杨”。早年经历杨荣生于明太祖洪武四年(1371年)十二月九日(1372年1月15日) ,出生时名道应,当时杨荣的祖父杨达卿听到他的啼声,说:“雄壮啊!这个孩子一定

  • 郑和去世后是谁领导船队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郑和下西洋

    王景弘,福建漳平人,生卒不详。洪武年间(1368~1398年),入宫为宦官。永乐三年(1405年)六月,偕同郑和等人首下西洋。永乐五年(1407年),二下西洋。宣德五年与郑和同为正使,人称王三保。宣德五年(1430年)六月,六下西洋。宣德八年(1433年),七下西洋,郑和病逝于印度古里。王景弘率队归

  • 明初大臣夏原吉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

    夏原吉,字维喆。湖广长沙府湘阴(今湖南省湘阴县)人,祖籍江西德兴。明朝初年重臣。宣德五年(1430年)正月二十七日,夏原吉逝世,享年六十五岁。获赠太师,谥号“忠靖”。夏原吉政绩卓著,尤以理财为专长,为明初杰出的政治家,经济改革的倡导者。夏原吉降生于贫困之家。时值元朝末年,夏氏败落之后,夏父携妻母流徙

  • 明朝胡广是谁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明朝,朱棣

    胡广(1370年-1418年6月11日),字光大,号晃庵,江西吉水县人。明朝大臣、文学家,南宋名臣胡铨的十二世孙。建文二年(1400年),考中状元,赐名胡靖,授翰林院修撰。靖难之乱后,归附于朱棣,出任太子侍读,恢复原名胡广。永乐年间,历任太子右庶子、内阁学士、翰林学士兼左春坊大学士。跟随明成祖北征蒙

  • 明朝著名水利官员宋礼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

    宋礼(1361-1422)字大本,河南永宁人,明朝著名水利官员,侍奉过明朝四个皇帝。洪武年间,历任山西按察司佥事,左迁户部主事。永乐时,担任工部尚书、太子太保。宋礼,字大本,河南永宁人。洪武中,以国子生擢山西按察司佥事,左迁户部主事。建文初,荐授陕西按察佥事,复坐事左迁刑部员外郎。成祖即位,命署礼部

  • 明朝大臣郑赐生平介绍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

    郑赐,字彦嘉,建宁府瓯宁县人(今福建省建瓯市小桥镇阳泽村人)。洪武十八年间进士,被授予监察御史的职务,因善待囚犯、百姓等,使得湖广等地的百姓得以安居乐业,苗、僚等少数民族也都归服。明成祖朱棣起兵时,郑赐率军抵挡。朱棣攻入京师后,将郑赐赦免,并任命其为刑部尚书。永乐六年(1408年)病死于任上。获赠太

  • 明朝首辅黄淮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首辅,明朝

    黄淮(1367年6月1日-1449年6月22日),字宗豫,号介庵,浙江温州府永嘉(今温州市鹿城区)人,明朝初年政治家、内阁首辅。黄淮是“永嘉黄氏族系”始迁祖黄中(794~887)字大本,号潜夫,于唐太和八年(834)自南京迁居永嘉左厢南郭育材坊定居之第十七世裔孙。元惠宗至正二十七年(1367年)五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