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李广究竟做了什么事情 他为什么会如此难封侯

李广究竟做了什么事情 他为什么会如此难封侯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胖次 访问量:4392 更新时间:2023/12/19 19:45:39

还不知道:李广难封的读者,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

在我国古代的诸多战神中,李广是备受赞誉的一位。但凡怀有家国情怀的人,都对李广力抗匈奴的豪举赞不绝口。他出身名门,先祖是秦末大将李信。他天生神力,有两个宽大的臂膀,且凭借着两个臂膀上的力气,他射出了一支支令匈奴胆战心惊的利箭。

据说,在所有的李氏族人中,李广的射箭技术无人能及。

话说,李广出猎时,看到草丛中的一块石头,以为是老虎,张弓而射,一箭射去把整个箭头都射进了石头里。仔细看去,原来是石头,过后再射,就怎么也射不进石头里去了。并且,李广一听说哪儿出现老虎,他就常常要亲自去射杀,且箭无虚发。

李广为人向来低调,他不善言辞,不是那种左右逢源的兵油子。除了锻炼武艺杀敌报国之外,他别无所求。即使是与部下喝酒的时候,他也经常以射箭助兴。李广爱兵如子,并有一套自己的带兵方法。他从不用各种严苛的纪律来约束士兵,而是让他们在较为宽松的环境中进行日常的操练。

塞外战场辽阔,匈奴骑兵来去迅速,令汉军防不胜防。李广手握兵权后根据具体情况来安营扎寨,把自己的部队安置地很是分散。这样一来,护卫部队既可及时地传递讯息,又可见机决定进退。这套战术具有游击战术的特点,虽然,看起来不够正规,但是,在塞外作战中却有奇效。

匈奴见李广的军队既打不散,又无法全歼,感到非常棘手。时间一长,匈奴的不少兵士都将李广称作“飞将军”,一听到李广的军队就闻风丧胆。不幸的是,赫赫有名的李广却没有能够善终。六十多岁的年纪,他没有如愿以偿地战死沙场,反而在自己的刀下含恨而终,这不能不令人叹惋。

而且,令很多人感到诧异的是,像李广这样的名将,一生征战七十多场,但去世的时候连九卿的职位都没做到。反观他的堂弟李蔡,虽然,功劳没法与他相比,可是,李蔡早已名列三公,成为了朝廷中炙手可热的人物。李广一直忠心耿耿地为大汉效力,到最后只不过是一个郡守而已。

他很多的部下都成了他的长官,但他的官职还是在原地踏步。就连唐朝的才子王勃在写《秋日登洪府滕王阁饯别序》时,也用“李广难封”来表示自己英雄无用武之地的惆怅:“嗟乎!时运不齐,命途多舛;冯唐易老,李广难封。”

那么,李广为什么难封呢?这个问题就说来话长了。

汉文帝即位之后不久,匈奴就在汉朝边境不断制造摩擦,并以各种借口挑起战争,杀死了汉朝的北地都尉。汉文帝为了守卫国土,下旨号召国内的青年人上阵打仗。李广本本就怀着一颗爱国之心,于是,便和堂弟李蔡一起以世家子弟的身份入伍从军,参加了这次战斗。

凭借自己百发百中的箭术,李广在战场中杀敌无数,引起了长官的注意。长官将李广的战功汇报给朝廷,汉文帝对他非常欣赏,并特意将他调到自己的身边,令他担任武骑常侍的官职。有一次,汉文帝出宫打猎,突然间遇到了一只猛兽。

文帝常年在宫中养尊处优,即使经常打猎,也不过是以游玩为主,哪里见过这种阵势?而周围的护卫也大多被狰狞的猛兽所吓倒,不敢贸然出手。千钧一发之际,李广勇敢地站了出来,他下马与猛兽搏斗,用自己的血肉之躯保护了汉文帝的安全。

而且,在李广奋不顾身的攻击下,猛兽很快被打倒在地。脱离了危险的汉文帝又惊又喜,不禁当着诸多文武大臣的面称赞李广:“可惜你没有生在高祖皇帝的时候,如果在那个时代,你肯定会被封为万户侯!”九年之后,汉文帝驾崩,太子刘登基称帝,是为汉景帝。

景帝还是太子的时候就久闻李广的英明,一上台之后更是将李广调到自己的眼前做护卫工作。看起来,受到皇帝如此青睐的李广,日后封侯肯定是早晚的事情。但是,事情却在七王之乱的时候发生了转折。景帝三年(前154年),吴王、楚王等七位藩王以“清君侧”的名义发动叛乱,想要夺取景帝的皇位。

变乱突起,景帝措不及防,被叛军压制地抬不起头来。吴王刘濞更是得意洋洋地自立为帝,与景帝分庭抗礼起来。所幸景帝的亲弟弟梁王刘武坚定不移地站在朝廷这边,又有李广勇猛地剿灭叛军,这才逐渐平息了这场叛乱。

叛乱结束后,梁王有感于李广的英勇,特意将他叫到自己的面前,并亲手将一个将军的印信交给他。按理说,李广是朝廷的将军,这类的印信只能由景帝发出,梁王此举,实在是考虑不周。但是,李广久在沙场,心中根本没想太多。他见梁王赏识自己,于是不假思索便接受了印信。

景帝得知这个消息后,很不高兴。因为,父皇文帝在位时,窦太后最欢的就是弟弟梁王,因此,一直想要立梁王为太子。虽然,后来景帝登上了皇位,但还是许诺立梁王为皇储。景帝是向梁王许下了承诺,但平定叛乱后堂而皇之地将自己的儿子立为太子,把梁王晾在了一边。

皇位的传承,向来是各种宫廷斗争的漩涡。朝廷们的大臣们早已洞穿了景帝的心思,于是,在处理梁王的关系时一直大加注意,以免犯了景帝的忌讳。而且,更令景帝忌惮的是,梁王的实力在诸王中是最大的。七王之乱给景帝敲醒了警钟,那就是一定要提防各个藩王。

此时,自己已经公开地立了自己儿子为皇太子,等于违背了当初立梁王为皇储的承诺。凭借着手中的权力,再加上,窦太后的偏爱,梁王进行逼宫并非不可能。而李广征战多年,在朝廷中威望极高,如果,两人联手的话,那么,皇位则必将易主。

思前想后之下,景帝惊出了一身冷汗。李广就是再重要,也没有自己的皇位重要。于是,景帝表面上对李广仍然客客气气,但是,在不久之后就将李广调到了人迹罕至的地方右北平郡,匈奴都称呼他为“飞将军”,躲着李广,数年不敢入侵。而且,不管李广立下多么大的军功,都不再对他进行大的晋升。

可惜,名震千古的龙城飞将,在尔虞我诈的宫廷斗争中,一招不慎,便成为了皇帝和梁王斗争中的牺牲品。

参考资料:

【《汉书·李广苏建传第二十四》、《史记》、《十七史百将传·卷二》、唐·王勃《秋日登洪府滕王阁饯别序》】

标签: 汉朝李广

更多文章

  • 李广戎马一生对士兵极好封不了侯,霍去病为何能一战封侯?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汉朝,李广,霍去病

    嗨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李广难封的文章,希望你们喜欢。中国有个成语叫“李广难封”,讲的是汉代著名“飞将军”李广戎马一生、战功累累、勇武过人,却终生没有封侯爵,比喻人功高不爵,命运多舛。和李广形成鲜明对比的人,是另一个汉代名将霍去病,他17岁那年就领军深入漠北,击杀匈奴,

  • 霍去病每次出征都可以凯旋而归 李广出征为何多次迷路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霍去病,李广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霍去病和李广的文章,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历史上汉朝对匈奴的战争,算是中国有史以来,第一次大规模的对草原民族进行深入打击,李广之前还是以防守为主,突然的思路转变,对于李广这样打了一辈子防守战的将领来说,肯定是不适应的,一军之将如果战术思维跟不上战略转向,轻则是浪费资

  • 李广为何难封 只能说李广的实力不好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汉朝,李广

    对李广难封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话说“初唐四杰”的王勃,当年在滕王阁以一篇《滕王阁序》闻名天下,而其中“冯唐易老,李广难封”更是成为经典,时常被后人用来感叹自己“人生易老,有志难伸”的苦闷。而“李广难封”这个典故,则是出自于汉朝名将李广的亲生经历。同是汉武帝

  • 李广明明很体恤下属,为何手下人才凋敝?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李广,汉朝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李广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西汉前中期经"文景之治"后,汉武帝刘彻成功击溃匈奴。卫青、霍去病、李广,等绝世猛将,也在这段时间叱诧风云。不同于司马迁对李广赞不绝口,喜欢历史的朋友都觉得:李广此人生平并无任何大战胜绩。到老也没封王拜侯,这点他肯定是比不

  • 历史上真正的“龙城飞将”是谁?是“飞将军”李广吗?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李广,汉朝

    历史是一条长河,它奔流向前,无止无息。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您讲述李广的故事。在古代,“龙城飞将”是将军勇猛和智慧的代名词, 但关于“龙城飞将”到底是谁,却起了争执;很多人都认为“龙城飞将”应该指的是西汉时期的名将李广,因为李广的绰号就是“飞将军”,而且这个绰号还是匈奴人起的。但“龙城飞将”真的就

  • 李广的失败真的只是运气不好吗?真相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李广,汉朝

    “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遥望历史的河流,感受历史的沧桑,和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走进了解李广的故事。匈奴问题由来已久,秦朝实力最强时也只能修长城防守,汉朝不举全国之力根本无法应对。在卫霍之前,汉军与匈奴交战几无胜绩,只能被动防守,更不要说主动出击。衡量一个军队统帅不能单纯靠斩首数量,而是

  • 辛弃疾读《李广传》写下的一首词,读后引人深思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辛弃疾,宋朝

    "飞将军"李广的事迹我想大家都是耳熟能详的,我们都知道李广家族世代练习弓箭,所以他也因为超高的箭术屡立战功,在英勇无敌的李广将军的带领下平定了七国之乱、解救了被叛军围困的梁王。也正是这次营救梁王的战斗使么李广将军站错了队,致使他这下一辈子也没有被封侯,李广难封侯也成为了"功高不爵,命运多舛"的标志。

  • 李广的战绩拿不出手吗?为什么他难以封侯?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李广,西汉

    说到李广,大家都会想到什么呢?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各位介绍一下此人的历史事迹。西汉名将李广,出生于将门世家,长得身材高大,手臂修长,受家传弓法,射得一手好箭。一生中,经历大小战斗七十余次,无不身先士卒,勇猛异常,被匈奴人称之为“飞将军”。唐人王昌龄有诗赞:“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高适

  • 袁绍四大谋士田丰、沮授、逢纪、审配谁更有才能?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谋士,田丰,沮授,逢纪,审配,三国

    自从接触三国以来,只有是谈到袁绍手下的谋臣大家都会说田丰,沮授有远见有才能,而逢纪,审配则是误国误君的奸臣。可是我不这么认为,其实我想把你放在袁绍的角度你也是会重用他们的。先说说田丰吧,这个人一直是被人认为是河北最有见识,最有才能的人,可是这是凭哪点呢?真实的人不像游戏可以用4维来评价能力的高低,而

  • 袁绍当初如果听取了田丰的建议没有开战 袁绍的结果又会是什么样的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田丰,袁绍

    对田丰的建议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说起三国总让人热血沸腾,名将良臣汇聚,谋士智谋百出,战火纷纷。而三国的三大战役官渡之战、赤壁之战和夷陵之战,更是被后人津津乐道,评价其得失。官渡之战是东汉末年第一场两大军阀之间的生死对决,经过多番激烈鏖战最终曹操以火烧乌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