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李广戎马一生对士兵极好封不了侯,霍去病为何能一战封侯?

李广戎马一生对士兵极好封不了侯,霍去病为何能一战封侯?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胖次 访问量:4392 更新时间:2024/1/16 12:19:11

嗨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李广难封的文章,希望你们喜欢。

中国有个成语叫“李广难封”,讲的是汉代著名“飞将军”李广戎马一生、战功累累、勇武过人,却终生没有封侯爵,比喻人功高不爵,命运多舛。和李广形成鲜明对比的人,是另一个汉代名将霍去病,他17岁那年就领军深入漠北,击杀匈奴,获封为“冠军侯”,一战成名。

汉代的名将大多各有各的特点,李广和霍去病的不同,首先就在于出身不同。汉武帝在位时正值汉朝和匈奴决战的历史关键时期,史书虽然没记载李广具体出生年月,但从他早年就跟随汉文帝(汉武帝爷爷)作战的情况来看,霍去病立功时,李广应该算得上一名“老将”了。

而李广的“老”,不单单是年龄比霍去病老,还在于资历、家世比霍去病“老”。他是三朝战将,也是秦朝名将李信的后代,家族世世代代传承武学,李广也很以独门箭术为傲。这样看来,李广和霍去病,一个是长江前浪,一个是长江后浪,为什么“前辈”输给了“后生”呢?

这个“输”是定义在封侯这件事上而论的。汉武帝打匈奴时,李广的运气非一般的差,屡战屡败。汉武帝元狩四年(公元前119年)漠北决战,负气带着军马走东路的李广居然在沙漠里迷路了,等他找到路,仗已经打完,按例要追究李广的罪责,李广回长安后就自杀谢罪了。

李广死的时候,长安城的百姓士兵都很悲伤。《史记》记载:“广军士大夫一军皆哭,百姓闻之,知与不知,无老壮皆为垂涕。”大家悲伤自然是因为认可李广,比如说,士兵们认可李广就是因为他对士兵们好,他常常把自己的吃食分给部下、为人谦虚没有架子,广受好评。

至于“后生”霍去病,打仗的能力没得说,但他有个明显的缺点,就是对士兵不好,以至于司马迁都在《史记》里批评他。这可能跟霍去病的出身有关,他的姨母是皇后,舅舅是大将军,他本人又跟汉武帝关系好,从小生活富贵,不习惯体谅士兵,也不习惯跟他们同甘共苦。

史书记载,霍去病“少而侍中,贵不省士。其从军,上为遣太官赍数十乘,既还,重车余弃粱肉,而士有饥者。”也就是说士兵们还饿着肚子,霍去病只管自己吃皇帝赏赐的美食,从来没想过要分一点给大家,就算那些食物烂了、丢掉他也不觉得可惜,士兵们看着眼馋极了。

然而,这个让霍去病备受诟病、跟李广形成鲜明对比的特点,肯定不是李广在封侯这件事情上输给霍去病的原因。汉武帝封侯是根据战功来的,李广确实没有达到汉例封侯的级别。原因在于,霍去病打仗擅长突袭,擅长整体规划靠大家一起取胜,不靠个人勇力神威吓匈奴。

“飞将军”这个称号是匈奴起的,李广确实给他们带去了心理震撼。问题是,李广打仗有些追求个人勇悍形象,导致时不时近距离接触匈奴,然后被匈奴围困;他做太守时竟然带着几百人擅离职守,去追三个射雕的人,欠缺大局观。

且李广治军比较散,军队的纪律竟全靠他个人魅力维持,怎么能行呢?一起打仗时,李广也不愿意分路协作,擅自出兵。综上所述,李广终生没有封侯,还真不是冤了他,霍去病固然有缺点,李广也不是完美的吧!

标签: 汉朝李广霍去病

更多文章

  • 霍去病每次出征都可以凯旋而归 李广出征为何多次迷路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霍去病,李广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霍去病和李广的文章,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历史上汉朝对匈奴的战争,算是中国有史以来,第一次大规模的对草原民族进行深入打击,李广之前还是以防守为主,突然的思路转变,对于李广这样打了一辈子防守战的将领来说,肯定是不适应的,一军之将如果战术思维跟不上战略转向,轻则是浪费资

  • 李广为何难封 只能说李广的实力不好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汉朝,李广

    对李广难封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话说“初唐四杰”的王勃,当年在滕王阁以一篇《滕王阁序》闻名天下,而其中“冯唐易老,李广难封”更是成为经典,时常被后人用来感叹自己“人生易老,有志难伸”的苦闷。而“李广难封”这个典故,则是出自于汉朝名将李广的亲生经历。同是汉武帝

  • 李广明明很体恤下属,为何手下人才凋敝?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李广,汉朝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李广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西汉前中期经"文景之治"后,汉武帝刘彻成功击溃匈奴。卫青、霍去病、李广,等绝世猛将,也在这段时间叱诧风云。不同于司马迁对李广赞不绝口,喜欢历史的朋友都觉得:李广此人生平并无任何大战胜绩。到老也没封王拜侯,这点他肯定是比不

  • 历史上真正的“龙城飞将”是谁?是“飞将军”李广吗?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李广,汉朝

    历史是一条长河,它奔流向前,无止无息。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您讲述李广的故事。在古代,“龙城飞将”是将军勇猛和智慧的代名词, 但关于“龙城飞将”到底是谁,却起了争执;很多人都认为“龙城飞将”应该指的是西汉时期的名将李广,因为李广的绰号就是“飞将军”,而且这个绰号还是匈奴人起的。但“龙城飞将”真的就

  • 李广的失败真的只是运气不好吗?真相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李广,汉朝

    “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遥望历史的河流,感受历史的沧桑,和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走进了解李广的故事。匈奴问题由来已久,秦朝实力最强时也只能修长城防守,汉朝不举全国之力根本无法应对。在卫霍之前,汉军与匈奴交战几无胜绩,只能被动防守,更不要说主动出击。衡量一个军队统帅不能单纯靠斩首数量,而是

  • 辛弃疾读《李广传》写下的一首词,读后引人深思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辛弃疾,宋朝

    "飞将军"李广的事迹我想大家都是耳熟能详的,我们都知道李广家族世代练习弓箭,所以他也因为超高的箭术屡立战功,在英勇无敌的李广将军的带领下平定了七国之乱、解救了被叛军围困的梁王。也正是这次营救梁王的战斗使么李广将军站错了队,致使他这下一辈子也没有被封侯,李广难封侯也成为了"功高不爵,命运多舛"的标志。

  • 李广的战绩拿不出手吗?为什么他难以封侯?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李广,西汉

    说到李广,大家都会想到什么呢?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各位介绍一下此人的历史事迹。西汉名将李广,出生于将门世家,长得身材高大,手臂修长,受家传弓法,射得一手好箭。一生中,经历大小战斗七十余次,无不身先士卒,勇猛异常,被匈奴人称之为“飞将军”。唐人王昌龄有诗赞:“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高适

  • 袁绍四大谋士田丰、沮授、逢纪、审配谁更有才能?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谋士,田丰,沮授,逢纪,审配,三国

    自从接触三国以来,只有是谈到袁绍手下的谋臣大家都会说田丰,沮授有远见有才能,而逢纪,审配则是误国误君的奸臣。可是我不这么认为,其实我想把你放在袁绍的角度你也是会重用他们的。先说说田丰吧,这个人一直是被人认为是河北最有见识,最有才能的人,可是这是凭哪点呢?真实的人不像游戏可以用4维来评价能力的高低,而

  • 袁绍当初如果听取了田丰的建议没有开战 袁绍的结果又会是什么样的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田丰,袁绍

    对田丰的建议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说起三国总让人热血沸腾,名将良臣汇聚,谋士智谋百出,战火纷纷。而三国的三大战役官渡之战、赤壁之战和夷陵之战,更是被后人津津乐道,评价其得失。官渡之战是东汉末年第一场两大军阀之间的生死对决,经过多番激烈鏖战最终曹操以火烧乌巢,

  • 袁绍部下的谋臣,揭秘历史上真正的田丰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田丰,东汉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田丰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田丰,字元浩,出生在古时钜鹿一带,也就是今天的河北巨鹿一带,在袁绍手下做事,为人刚正不阿,性格十分的直,就连曹操的部下荀彧也曾说过他性格他过于刚硬,后来,因为他多次极力劝阻袁绍攻打曹操而被囚禁起来,在官渡之战后,被杀害。